中国历史上与南洋正式往来第一人是谁?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05-04 10:15:42编辑:zhaoxiaoyan

吕岱(160—256),字定公,东汉广陵郡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吴国一位开疆拓土的高寿名将,官至大司马。他是三国时期最长寿者,中国古代少数年近百岁寿星之一;也是中国与南洋(今东南亚)诸国正式往来的开辟者,同开辟西域的汉朝张骞媲美。《三国志》评曰:“吕岱清恪在公。”

吕岱初为郡县小吏,汉末避乱南渡,投效于孙权帐下,先任吴丞,后升任余姚长。在余姚,他召募1000余名壮士编练成一支劲旅。公元211年,他凭借这支部队镇压了会稽、东冶等5县冶铁工人起义,被封为昭信中郎将。从此开始了他南征北讨、开疆拓土的戎马生涯,为吴国的安邦兴业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215年,吕岱率兵,配合吕蒙夺取蜀国长沙等3郡;接着又同鲁肃联兵,镇压勾结关羽的吴砀和袁龙,被孙权任命为庐陵刺史,后任交州刺史。吕岱廉洁奉公,他虽高居刺史之位,却历年未能瞻顾家用,妻儿贫乏。孙权知道后,以此为典型教育群臣。

随着吴国对两广地区的开拓,公元226年交趾(今越南国、广西一带)刺史士燮死后,孙权接受吕岱的建议,把合浦以北划为广州,吕岱为刺史;交趾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

但士燮的儿子士徽,一面自署交趾刺史,一面“发兵拒良”。对此,吕岱力排众议,亲率3000名水军“晨夜浮海”,突然兵临交趾城下,迫使士徽束手就擒,避免割据。接着他又率军平定了九真(今属越南);派遣手下朱应和康泰出使南海诸国,“南宣国化”。

朱应和康泰经历及传闻的有100多个国家,大概就是今天越南的中部、柬埔寨和南洋群岛一带;史载“扶南、林邑……诸王各遣使奉贡”,从此开始中国与南洋诸国的正式往来。吕岱的这一举措,在我国历史上可与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诸国一事相媲美。

公元238年,东吴老臣潘浚病故。吕岱接替他的职务,与一代名将陆逊并驻武昌。老将吕岱与东吴年轻的后起之秀陆逊合守武昌时已是耄耋之年,却能待之以礼,谦让为先,勤于职守,从不以老压人,两人精诚合作,保持了一方稳定。

不久,临贺刺史严纲之部将廖式将他杀害,举兵叛乱,兵围零陵、桂阳诸城;交州、苍梧、郁林诸郡震动。吕岱再次奉命征讨,经过1年作战,镇压了这场叛乱,然后回师武昌。这时吕岱已是逾80岁的老人,却仍老当益壮,不逊昔年。奋威将军张承在信中把他比喻为周朝初年的丞相周公旦、战国时的赵国名将廉颇。孙亮继位以后,吕岱官至大司马。

东汉末年,曹操强令滨江郡县徙民,海陵县遂成隙地。公元242年,吕岱奏请获准招抚乡民回归,重建海陵县,“泽被桑梓”。

吕岱知人善用,闻过则喜。他虽位高权重、名声显赫,但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吕岱好友、吴郡人徐厚“慷慨有才志”,吕岱便向朝廷推荐他,徐厚后官至侍御史。徐为人忠厚耿直,常常不仅毫不留情地当面指出吕岱的缺点,甚至还当众评论、公开批评他。

吕岱的部属对徐厚很是不满,认为徐太过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他感慨地说:“这就是我器重徐厚的原因啊!”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到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

公元256年吕岱病故,终年96岁(虚岁97岁)。其子遵照遗嘱,只简单操办丧事,以“素棺”、“疏巾”葬其于高阳荡(今如皋林梓镇北)。新中国成立后,林梓镇在挖掘疏通新通扬运河时,于岸边发掘出一陵墓,经考古确认为吕岱的陵墓。可万分遗憾的是,该陵墓在“文革”期间被摧毁殆尽。

点评:从吕岱与陆逊的宽厚仁爱相处,到他对徐厚的批评虚心友好接受等事例,说明这是一个原则性很强、品质很高尚的人。三国时期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名将如云,吕岱在其中并不是非常优秀和著名的。所以,厚厚一部《三国演义》,只在最后一回才偶尔提及其名。但是,他仍以其人品出众、健康长寿、贡献卓著而占有一席之地。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