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11:57:48 首页
前31年09月02日 亚克兴海战
在2045年前的今天,前31年9月2日 (农历八月初二),亚克兴海战。
前31年9月2日 阿格里帕率领的忠于屋大维的罗马军队在亚克兴海战中战胜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率领的军队
公元前31年9月2日正午,海上刮起了常见的和风,大战也随风而至。安东尼的右翼和阿格里帕的左翼同时向对方侧翼迂回。不一会开始交战,安东尼的士兵不断用机械或手投掷巨石、弩箭和带倒刺的铁标枪。阿格里帕率领左翼战船,充分发挥船体轻、机动性好的优点,避开安东尼舰队的远程矢石攻击,猛烈撞击敌舰,将其击沉。一次不成,立即退回,重新组织再次撞击。驾驶人员和摇桨人员冒着极大的风险和疲劳,奋力划桨,时而进攻时而后退,时而分散时而集中;双方舰船互相撞击,有的撞击船头、腹部,有的破坏尾舵、桨板。海面上,大船小船混杂在一起,喊声、号角声和船板破裂声交织在一起,战斗十分激烈。
最成功的还是屋大维舰队的“钳子”。士兵们随心所欲地选择较弱的敌手,然后用弩炮把“钳子”投射出去,铁钩死死拖住敌舰,敌人砍不断跳板,够不到绳索,船上的步兵则趁机踏着跳板跳到对方甲板上,用长矛、短剑杀死敌人,海战顿时变成了陆战。船上、海上血肉横飞,到处是漂泊的船板和断残的肢体,鲜血染红了海面。
就在安东尼指挥右翼仍在苦战之际,他的中央和左翼舰队感到胜利无望,竟然掉头向港内逃跑。埃及女王急忙指挥她的预备队阻挡,可是哪里知道她的预备队不但没有截住逃跑的战船,反而转舵回身,举起他们的船桨,直接向屋大维投降了。安东尼眼睁睁看着逃跑的战船一筹莫展,他最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安东尼知道败局已经无可挽回,除了撤退没有其他办法可想。于是,他挂起了事先约定好的信号旗,通知克娄巴特拉,准备逃跑。
埃及舰队接到信号后,纷纷挂起船帆,不顾一切地穿过众战船,向广阔的海面逃去。仍在激战之中的安东尼的其他战船,看到信号后也放弃了战斗,扯起风帆,把投射器等重机械丢入海中,以减轻负载,迅速撤离。一些没有带风帆的战船,包括安东尼的旗舰在内,因为无法逃走,便重新组织力量,准备血战到底。
在西部,屋大维面临着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四万老兵的安置问题。老兵安置之所以成为他首要考虑的事情,是由于它关系到屋大维作为一个统帅的可信度,并影响着今后军队的忠诚。整个过程需要将那些被放逐者的土地重新划分成小块进行分配。先前在腓力比时,十八个富足的城镇被许诺给士兵,现在是兑现的时候了。这件事从前41年开始持续了一年或更久,被选为安置地的城镇和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混乱。那些失去了土地和财产的人并没有因他们的损失而得到补偿,所以这件事使屋大维在意大利很不得人心。
这个不得人心的情况给三头同盟的敌人提供了良机并导致了所谓的“佩鲁西亚战争” (Perusine War)。L.安东尼是前41年的执政官之一,同时也是马可·安东尼的兄弟。他利用屋大维在意大利人中的坏名声尽可能多地给屋大维制造麻烦。他在安东尼的老兵中散布流言说与屋大维的老兵相比他们受到了卑劣的对待,同时安东尼的妻子福尔维娅(Fulvia)也在游说那些生活无依无靠的意大利人。他们的行为使屋大维的政治处境极为危险,他不能允许他在意大利的军队忠心离散。其中最大的问题仍然是安东尼是否受到了他兄弟的煽动,甚至是同谋。前41年末,局势恶化到屋大维与L.安东尼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了。当战争公开爆发后,军事行动都集中在佩鲁西亚一带,路西乌斯·安东尼和福尔维娅被屋大维包围于此。在几个月的围困后,路西乌斯投降并得到了屋大维的宽恕,但佩鲁西亚的官员和人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屋大维处死了该市的官吏并将城镇交给他的士兵去抢掠。随后他前往高卢并将该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自此结束了安东尼对该地区的统治。
对此,安东尼作出了回应:他于前40年春率军西进并包围了布隆迪西。屋大维也集丅合军队南下与他相抗衡。两巨头的战争使三头同盟看似已走到尽头,然而,双方都不愿真的刀兵相见。因此,经过谈判,一个名为《布隆迪西协定》(Pact of Brundisium)的条约取代了战争。根据这个协定,安东尼将高卢让给屋大维,从而失去了他在西部的最后一个立足点,但同时他加强了对东方的控制。雷必达仍然被困在阿非利加。此外,安东尼还娶了屋大维的姐姐屋大维娅(Octavia, 恰好其间福尔维娅在希腊死去)。随后,巨头们在公众的一片欢呼声中来到罗马。
这时,屋大维的士兵情绪更加高涨。他们没带风帆无法追击逃跑的敌舰,就死死缠住无法逃走的敌舰。他们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残余敌舰的攻击上,有的集中几艘战船,从四面八方同时撞击一艘敌舰,有的猛力撞击敌舰下层,折断它们的长桨,有的通过接舷跳板冲上敌舰与敌人展开肉搏。安东尼舰船上的士兵竭力用船钩推开敌舰,用斧头砍杀冲上来的敌人,用沉重的矢石击退靠近的敌船,砸死那些想爬上船来的敌军。由于安东尼舰队上的士兵拼命抵抗,使屋大维的战船遭到很大损失。于是屋大维命令舰队撤离敌舰,改用火攻。
不一会,千万支火箭、扎着火把的标枪和发射器射出的涂有柏油的木炭块,从不同方向飞向安东尼的战船。霎时,安东尼的一些战船燃起熊熊大火,炽烈的火焰映红了海面。安东尼的旗舰也被敌舰的“钳子”死死钩住了,他急忙爬上另一艘战船,带着残存的四十艘战船逃走了。这时,夜幕已经降临,屋大维舰队因为没带风帆,而且也看不清整个战场,所以就没有追赶。
第二天,没能逃走的安东尼的一些战船全部投降。安东尼的陆军看到海军大败,也都投奔了屋大维。 自此,战争以屋大维的全胜结束。
根据普鲁塔克记载,克里奥帕特拉是被屋大维俘虏的,后者还打算在他的凯旋式上将她展出,但克里奥帕特拉在他举办的宴会上偷偷带了一条角蝰蛇(一种北非毒蛇),藏在一盘无花果中。根据普鲁塔克和狄奥的记载,蝰蛇咬的是她的胳膊而不是胸部。
1820年09月02日 大清嘉庆皇帝驾崩
在194年前的今天,1820年9月2日 (农历七月廿五),大清嘉庆皇帝驾崩。
大清仁宗睿皇帝(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爱新觉罗氏,原名永琰,后为避免避讳扰民,改称颙琰,年号嘉庆,世称嘉庆皇帝。
1760年11月13日(乾隆二十五年十月初六日)颙琰出生,初名永琰,是乾隆帝第十五子,母魏佳氏。乾隆五十四年,封令妃之子永琰为嘉亲王。清代以秘密建储制指定皇位继承人,乾隆连两次建储,惜指定人选均早早去世;(历史今天)到乾隆晚年才第三次立储,为十五子永琰。
乾隆帝于乾隆六十年(1795年)禅位颙琰。最初四年,乾隆帝仍以太上皇名义掌朝;至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颙琰开始亲政,是为嘉庆帝,时已39岁。
嘉庆帝任期内显著政绩不多,比较值得一提的乃其亲政仅五天,即逮捕乾隆朝大权臣和珅,迅即下诏宣布其二十大罪,赐和珅自尽,充公其家产。亲政第十五天,就将和珅一党全部打倒。政府岁入七千万,而和珅以二十年之阁臣,其所蓄当一国十五年岁入半额而强。此后嘉庆就没有其他显著治绩。
嘉庆帝对贪污深恶痛绝,翰林院侍讲梁同书“恭录嘉庆七年御制骂廷臣诗”:“满朝文武著锦袍,闾阎与朕无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万姓膏。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但他却拿不出治贪的办法,他的治贪方式仅针对和珅一人,不肯扩大扫荡层级,以致于收效有限,更无以改变朝廷全面性的腐化。嘉庆三年(1799年),白莲教首领王三槐在北京受审时的供词提到“官逼民反”,嘉庆知道后受到很大震动。嘉庆八年(1803年),爆发陈德在紫禁城门口行刺嘉庆案。嘉庆十八年(1813年),发生了天理教民攻入皇宫事件。
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这时期还爆发了白莲教、天理教等农民抗争,社会冲突激化,鸦片流入中国、八旗的生计问题、钱粮的亏空、河道漕运的难题,清朝国势日非。清朝倾全部的军事、财政力量,全力平定叛乱。嘉庆在天理教起义平定后,颁布“罪已诏”,当然不会有任何收效,历史学家称这时期为“嘉道中衰”。
台湾民间有“嘉庆君游台湾”的传说(大意是在乾隆朝,尚未即位的嘉庆帝曾经微服游台湾),甚至迄今仍有许多穿凿附会的说法,但并非史实。嘉庆帝一生不曾到过台湾。
1820年秋季,嘉庆帝木兰秋狝(秋季打猎)。在到达热河避暑山庄的次日,即1820年9月2日(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因天气暑热,旅途劳顿,诱发心脑血管病而猝死。
1870年09月02日 法国在色当战役中惨败
在144年前的今天,1870年9月2日 (农历八月初七),法国在色当战役中惨败。
1870年9月2日,法国在色当战役中惨败。
当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会见德国首相俾斯麦,正式签署了投降书。拿破仑三世、法军元帅麦克马洪以及39名将军和10万士兵全部做了普军的俘虏。色当战役中法军死亡1.7万人,被俘10.3万人,德军仅伤亡0.9万人。
评论:色当战役是普法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战役,法军的惨败和拿破仑三世的被俘加速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灭亡。
1898年09月02日 恩图曼会战爆发
在116年前的今天,1898年9月2日 (农历七月十七),恩图曼会战爆发。
1898年9月2日,恩图曼会战爆发。
英国和埃及军队(8200名英军、17600名埃军)依托工事,并发挥机枪的威力,击败5.2万苏丹马赫迪军。马赫迪军阵亡近万人,1.3万人受伤,5千人被俘,英埃军队仅阵亡48人。
点评:武器的精良使英军占了绝对的优势,也许这就是落后就挨打的现实版。
1944年09月02日 伊犁起义开始
在70年前的今天,1944年9月2日 (农历七月十五),伊犁起义开始。
1944年9月2日,新疆维吾尔、哈萨克等各族人民为反对国民党政府的暴政,在伊犁地区自发地举行了武装起义。
1943年3月,国民党新疆省政府对牧民区居民发布给国民党军队捐献军马1万匹的命令,并规定,牧民如不缴马,每匹马可折缴新疆币700元。这个价格比市场价格高二分之一。沉重的负担主要落在伊犁、塔城、阿山3个地区,因而激起了三区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在阿山武装起义的鼓舞下,掀起了反对献马斗争,并逐步发展成为武装起义。
1944年9月2日,伊犁地区的尼勒克县(巩恰)的哈萨克和维吾尔等族人民,在县西南的乌拉斯台举行武装起义。10月8日,起义部队攻入尼勒克县城,占领警察局,歼灭驻县城的所有国民党的部队。接着,向喀什河以南进攻,21日,逼近精河。起义爆发后,迅速得到伊犁地区维、哈等各族人民的支援和响应,纷纷参加起义军。11月7日,伊宁市也爆发了武装起义。起义部队迅速包围和占领了国民党政府的专员公署和专区警察局。9日,起义部队占领发电厂和国民党军重要据点,并切断了通往伊犁的要道,控制了整个伊宁市。国民党残余部队退守艾林巴克、空军教导队和机场等9个据点,继续顽抗。11日,起义部队占领伊宁市以西的绥定、霍城等县。12日,起义部队代表在伊宁召开会议,宣布成立临时革命政府。一方面着手恢复社会秩序;一方面继续进行解放全伊犁地区的斗争。截至1945年1月31日,起义部队先后攻占博乐、温泉、昭苏、惠远等县,并将在伊宁市郊飞机场等据点的国民党残余武装全部消灭,起义部队控制了伊犁地区。临时革命政府成立后,即颁布施政纲领。3月8日,成立正规的革命武装部队——民族军,并制定解放伊犁、塔城、阿山3个区的军事计划。民族军根据临时革命政府的命令,从5月开始,分3步开展军事活动。9月,民族军先后占领额敏、塔城、阿山3个专区。与此同时,各地代表在伊宁市召开会议,将临时革命政府改组为伊塔阿三区革命政府,并颁布新的纲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