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三杰之大久保利通简介 大久保利通怎么死的

2018-01-11 21:40:08 首页

  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号甲东,后改名利通。生于日本萨摩藩下级武士家庭,日本明治维新的第一政治家,号称东洋的俾斯麦。为了改革翻云覆雨,铁血无情,不论敌友,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只能是灰飞烟灭。他最后被刺杀身亡,但也成就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幕府时代

  1830年9月26日,大久保出生在萨摩藩鹿儿岛下家治屋町的城下武士家庭,城下武士在武士中却属最下层。大久保出生的年代正值日本最后一个武士政权——德川幕府的末期,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权掌握在德川氏出身的将军手中,其幕府设在江户。天皇的朝廷设在京都,对政治并无实际发言权,有时连生活也成问题。

  大久保少年得志,17岁时便被任命为藩记录所的助理。大久保19岁那年,萨摩藩因藩主继位人选问题发生“由罗骚乱”,大久保利世支持的开明的岛津齐彬一派失势。身受免官和幽禁双重处分的年轻的大久保,独力承担起了供养母亲和三个妹妹的生活重担。

  岛津齐彬在幕府老中阿部正弘的支持下,终于当上藩主,大久保官复原职,时值1853年6月,已是佩里叩关要求日本开国的前夜。齐彬在藩内施行开明政治,佩里叩关造成的幕府危机又增大了各藩的发言权,身为雄藩藩主的齐彬自然不甘寂寞,经常活跃在中央政局的前台。大久保积极协助齐彬,才华日益显露,官职也由藩记录所书记,升为步兵监督,政治经验日渐丰富。

  保守的井伊直弼代替病死的阿部正弘成为幕府大老之后,兴“安政大狱”,许多爱国志士惨遭屠杀。齐彬恰在此时病死,井伊任命齐彬之弟久光之子忠义为萨摩藩主,保守派开始在藩内抬头。大久保的努力下久光终于逐渐疏远保守派,开始重用大久保。

  萨摩藩和幕府都在策划让幕府和朝廷合作以对付外来危机的公武合体运动,但两者的实质却迥然不同,幕府心目中的公武合体,是要回复一切政事委于幕府的幕府全盛时代的制度,而萨摩藩则是要建立一个朝廷对幕府具有政治上发言权的桥头堡。久光进谏天皇敕命德川庆喜为将军监护,让越前藩主松平庆永就任大老,由萨摩藩兵任京都的警卫,并于1862年同大久保一起率藩兵一千人进京,向朝廷施加压力。这样的军事行动在德川幕府时代尚属首次。

  大久保积极推进公武合体运动之时,早年的“精忠组”同志有马新七等人因早已投入更加激进的尊王攘夷运动,正在策划乘久光进京之际袭击佐幕派公卿。大久保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派人劝说无效后,断然派兵杀死有马新七等人。1864年初,作为公武合体运动结晶的雄藩会议筹备就绪,设置了庆喜、久光等六人组成的“参与会议”,在天皇主持下讨论国策。各藩各怀私心,政见不同各怀鬼胎,后来六参议的相继辞职而烟消云散,公武合体运动遭受重大挫折。

  倒幕时期

  1865年初,长州的藩政权回到尊王攘夷派木户孝允、高杉晋作等人手中,长州开始实行倒幕割据政策。幕府策划第二次征讨长州。1866年2月,萨长两藩在坂本龙马、中冈慎太郎的斡旋下,结成了倒幕同盟。萨摩藩与庆喜的友好关系从此中断,大久保与朝廷公卿岩仓具视合作,利用天皇权威。1868年1月3日成功发动宫廷政变。朝廷发布的“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了朝廷的摄政、关白制度与幕府的征夷大将军。政府军击败进至京都郊外的幕府军队,西乡包围江户幕府将军投降,最后消灭了幕府残余势力。

  天皇为首的朝廷在倒幕过程中的微妙作用,给大久保以很深的印象。为了领导日本国,天皇必须首先“一新”朝廷之旧弊,为此就必须使天皇与象征旧弊的京都割断联系,迁都、改元等。

  明治政府在彻底消灭幕府势力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先后实行奉还版籍、建立御亲兵、废藩置县等措施,大久保在其中出力甚大。此时日本已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但对以后如何行事,新政府却感到迷茫,于是决定以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以大久保为副使巡访欧美。1871年4月,使节团踏上征途。本来使节团有修改不平等条约和考察各国实况两项任务,但因日本实力弱小,各国拒绝谈判,使节团遂将精力集中于后者。普鲁士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给大久保以最深印象,德国为版本建设日本实现富国强兵。

  改革时期

  在使节团出国之后,留守政府中的各派系之间斗争加剧,尤以“征韩”问题为剧。日本政府于10月召开一系列会议以解决此问题。大久保在参会之前起草的一份意见书表明了自己反对征韩的态度,他列举了七大理由,尤其提到国内不稳的情况——留守政府颁布的《学制》《征兵令》和地税改革等措施已引起农民的大规模反抗。出席会议的参议分为“征韩派”和“内治派”两派。天皇采纳了岩仓等“内治派”的意见,西乡等“征韩派”被迫集体辞职。

  在征韩论争中内治派取得了胜利,内务省的管辖范围包括劝业、警保、户籍、驿递、土木、地理、测量7个方面,大久保特别重视的是劝业和警保。劝业的意思是殖产兴业,内务省的任务是与管理矿山、炼铁、铁路、电等骨干产业的工部省相呼应,谋求培育“以农业为基础,使工商业与之相适应”的传统产业,具有创立资本主义实业的巨大作用。警保把行政警察纳入了内务行政的一环,同时统一了全国的警察事务,内务省成为国家治安的中枢。内务省的庞大职权范围,并以大隈重信的大藏省和伊藤博文的工部省为左膀右臂。 大久保努力推行“殖产兴业”、“文明开化”政策。日本与英国地理条件颇为相似,都属于面积小、资源少的岛国,所以认为日本应像英国那样大抓海运和工业。大久保还非常重视矿山开发和铁路建设,强调煤和铁是制造业兴盛的动力。

  大久保政权继续推行地税改革,1876年强力推行“秩禄处分”,公布“金禄公债发行例”;剥夺武士阶级的俸禄,从根本上瓦解了旧的封建武士阶级,促进了日本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外交方面,大久保也并非是个绝对的和平主义者,1874年派兵侵略台湾,1875年侵略朝鲜。大久保认为,日本最大的外部敌人是俄国,曾力排众议用戊辰战争中的对手 本武扬为海军中将,派他出使俄国。本武扬果然不负众望,于1875年与俄国签订了《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暂时解决了日本的北方边患问题。

  带头推进文明开化的大久保虽然不会跳交际舞,但也常常出席舞会。他还率先剪短长发入朝觐见天皇,群臣都为他的大胆举动惊骇。但十多天后,明治天皇也剪短了头发,于是群臣竞相仿效,除去头顶发髻。政府的“断发脱刀令”等文明开化政策终于在最高统治者的亲身示范之下迅速推行。

  大久保的改革虽然成功,但并非一帆风顺,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和不满士族的叛乱是不断威胁大久保政权的两大要素,但这两股力量都被大久保血腥镇压了下去,即使是最大规模的士族武装叛乱“西南战争”也最终告败。

  农民起义和士族叛乱暂告平息后,自由民权运动也在大久保的镇压下转入地下,北方的边患已经解决,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了一定提高。此时的大久保踌躇满志,准备将已经取得一定效果的各项改革继续推进,以完成日本与万国对峙的夙愿。他万万没有想到,杀身之祸正悄悄来临。

  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到太政官去办公的路上,他乘坐的马车突然遭到石川县岛田一郎等六名征韩党士族的袭击,大久保当即身亡,时年49岁。

  大久保虽然死去,但他的事业后继有人,伊藤博文等人继续推行资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三大政策,终使日本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而束缚日本多年的不平等条约也于1911年全部废除。

  人物评价

  纵观大久保跌宕起伏的一生,不难发现他在政治上的天分及善于把握时局的功夫实在是超乎常人-可谓知时务为俊杰。掌握萨摩藩政他先跟从齐彬后投靠久光,而为使日本与万国对峙,他从公武合体派转向尊王攘夷派,后又变为开国倒幕派。他有铁血性格,因政见不同可将早年的政治伙伴有马新七、西乡隆盛置于死地。久光这个大恩人不能跟上时代时,也被他一脚踢开。推翻幕府,建设现代日该国家等方面,他功勋卓著。尽管壮志未酬身先死,但日本被威尔斯评价为“从未有一个民族像当年的日本那样昂首阔步”,应该说是大久保为这一切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