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21:46:58 首页
导读:即将开播的《女医·明妃传》让一位原本寂寂无名的明代女医火了起来,谈允贤以及那些在史册中留墨不多的女医们开始进入大众视野。让人不禁想起前几年火遍亚洲的《大长今》,相比只给王公贵族看病的御医,我们明代的女神医却悬壶济世,医德医术更胜一筹!
谈允贤,是个对于中医圈内人来说都有些陌生的名字。然而,随着一部由刘诗诗、霍建华主演的古装传奇剧《女医·明妃传》的杀青和宣传,这位生活在明朝中叶的女名医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了解,甚至拥有了自己的贴吧和粉丝。
湮没于正史的民间女医
谈允贤名虽不显,但确有其人,且是我国古代少数有文字流芳于世的女医者。其著作《女医杂言》共收录病案31例,孤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根据《女医杂言·自序》及谈氏侄孙谈修所写跋语,谈允贤是江苏无锡人,“以女医名邑中,寿终九十有六。生平治人不可以数计”,且“年益高,术益神”。其祖父谈复曾获封奉政大夫、南京刑部郎中,是当地名医,“以医药济人,衣食常不给,而所得悉施贫者”,祖母茹氏对医药也十分精通。其父亲谈纲曾任南京刑部主事及广信、莱州郡守。谈允贤的家世可以得到《无锡金匮县志》等地方志的佐证。
谈允贤从小聪慧,祖父不愿以女红拘束她,希望授予她医术。在祖母的指点下,谈允贤十余岁便通读《难经》、《脉诀》等书。婚后不久,谈允贤气血失调,她通过自己患病医治的经历体察用药,“凡医来,必先自诊视以验其言,药至亦必手自拣择,斟酌可用与否”。祖母临终前将全部验方和治药之具传授给她。受限于封建社会的礼教大防,当时许多闺阁千金和富豪眷属得了妇科病,往往羞于请男医诊治,并常常因此延误病情。谈允贤行医之后,“相知女流眷属,不屑以男治者,络绎而来,往往获奇效”,很快成了当地有名的女医生。
谈允贤50岁时,将祖母传授的医术和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撰写成《女医杂言》。该书采用追忆体裁,先详述病情、病史,后列治法、处方,记载的患者均为女性,病证多为妇科病,包括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血崩、不孕等。患者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6岁,其中育龄妇女占多数。
《女医杂言》是我国医案发展史上较早成书的医案专著之一。该书早年被现代著名中医医史文献学家范行准先生收藏,范老曾言“现存较早的个人医案,据我所知,或为十六世纪明正德五年(1510年)无锡谈允贤(1461-1556年,杨某妻)……自辑治验30案为《女医杂言》一书……及汪机门人所辑的《石山医案》。”据曾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的郑金生教授考据,在谈允贤之前成书的医案只有4部,其中《仓公诊籍》和《罗谦甫治验案》为后人辑录,只有南宋许叔微《伤寒九十论》和元代朱丹溪的医案专著真正撰成于谈允贤之前。
谈允贤与《女医·明妃传》
“古代女子行医,还有著作留传下来,很难得。但知道谈允贤的人不多,她不像鲍姑那么有名,我觉得很可惜。”编剧张巍偶然读到谈允贤的故事,萌发了以此为原型创作剧本的念头,“剧本是3年前写的,当时网上几乎搜不到她的资料。”
不过,《女医·明妃传》中的女国医与历史上的谈允贤并不完全重合。张巍坦言剧本有戏说成分,她发现谈允贤的生活年代和“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北征瓦剌惨败被俘的历史事件相距不远,便进行艺术加工,把谈允贤的生活年代提前。剧中谈允贤出生御医世家,自幼跟随祖母学习中医知识,渐起救天下女子之心,她在医学上博采众长,自成一派,最终成为明朝首位女国医。她和明英宗、明代宗兄弟二人均有感情戏。
“古代女医生不会医治男性,也不会是御医,宫廷内只有医治后宫嫔妃的医婆。谈允贤出生于1461年,经历1449年的土木堡之变有些牵强。明代宗去世于1457年,明英宗去世于1464年,三人也不太可能产生感情纠葛。”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中医药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其成则认为该剧人物、情节值得商榷,但他也认同“这类题材值得尝试,应该尽量挖掘人物的真实历史。”张其成希望该剧不过分渲染宫斗和感情纠葛。
编剧的中医情结
“女中医是一个很好的挑战”,编剧张巍想写中医题材好多年了。一方面,她对医疗题材向来感兴趣,今年她的《长大》和《女医·明妃传》均入选第20届上海电影节九部大戏,前者是西医剧,后者是中医剧。另一方面,张巍素以女性职场励志剧著称,写有《杜拉拉升职记》、《陆贞传奇》等,她直言《女医·明妃传》也可以被视为古装女性职场剧,“如果说《陆贞传奇》是古代女公务员升职记,《女医·明妃传》就是古代女医升职记”。
张巍坦言中医题材加大了剧本创作的难度。她参考了《妇科千金方》等十几本医书,“我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谨慎的,没有一个方子是从网上找来的。故事发生在明中期,所有的方子都从明以前的医书上摘得。”她先后咨询3个中医顾问,多次改方,“有两个顾问还在邮件上进行过辩论。”她还透露每一集末将有一个美容减肥的小偏方。另据制作方唐人影视介绍,为求真实、严谨,剧组在拍摄之初为谈允贤的扮演者刘诗诗安排中医师亲手指导针灸手法,包括对于穴位的认识、针刺轻重的拿捏等。
《女医·明妃传》预计于2015年初上映。“希望对推广中医文化有帮助,能因此有更多学生高考选择报考中医,将来从事中医研究。”张巍希望这部被媒体称为中国版《大长今》的电视剧也能输出中国自己的文化符号。
拓展阅读:历数古代那些女名医
受制于封建礼教和妇女较低的社会地位,中国古代流芳于世的女名医寥若晨星,载入正史的更是凤毛麟角,后者多为宫廷女医。中国专职宫廷医生自周代开始,而宫廷女医直到汉代才出现,她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后宫嫔妃们的医疗保健。
西汉义妁
义妁,河东(今山西省复县)人,她是我国正史所载最早的女名医。民间传说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遇有大夫走村串户,她总爱跟着学,看大夫们怎样望、闻、问、切,竖起耳朵,听大夫讲解医理,并虚心求教。日积月累,她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一天,外村抬来一个久治不愈的腹胀病人。义妁取出几根针在他的下腹和大腿扎了几针,并为病人熬服汤药。3天后,病人腹胀消退,不久痊愈。此后,义妁的医名便传开了。
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年老多病,汉武帝听说义妁医术高超,便诏她入宫,封为王太后的侍医。入宫后,她果然将王太后的病治好了。据《史记》记载,王太后因为喜爱义妁,奏请汉武帝封其弟义纵为中郎,补为上党郡令。
东晋鲍姑
鲍姑,名潜光,东晋上党(今山西省长治)人,广东南海太守鲍靓之女,医家葛洪之妻。她继承了父亲和丈夫的医术,加以钻研,医术愈加精湛。她长期在南海、番禺、广州、惠阳、博罗等地行医采药,深受群众的爱戴,被称为“鲍仙姑”。鲍姑曾在广东越秀山下居住,留下一屋一井。后人称此井为“鲍姑井”,又在旧址建立一座道观,称为“越冈院”,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后改名为“三元宫”,内仍有鲍姑殿并供奉其塑像。
鲍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施灸家。她很可能参与创作了葛洪的《肘后方》,尤其是其中对艾灸经验的总结。鲍姑以治赘瘤与赘疣闻名,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当地盛产的红脚艾进行灸治,取得显著疗效。“每赘疣,灸之一炷,当即愈。不独愈病,且兼获美艳。”《粤秀山三元宫历史大略记》石碑刻载:鲍姑“有赘艾(即红脚艾),藉井泉及红艾为医方,活人无算。”
宋代张小娘子
张小娘子,北宋嘉祐年间民间女医师。传说有一天,一位郎中云游路过张小娘子门前,向她讨水喝。张小娘子见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便将他请进屋里热情招待。老郎中见她聪明贤惠、手脚勤快,便将开刀和制膏等外科医术传授给她,还赠她一部秘而不传的《痈疽导方》。
经过不断实践,张小娘子终于成为一位精通外科的女医生,凡是疮疡痈肿的患者前来求医,经她诊治无一不见奇效。张小娘子一时声名大噪。她又把外科技术传给丈夫,夫妇俩都成了当地的名医。
清代顾德华
顾德华,又名里云,江苏吴县人,生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她是吴县一带的妇科名医,女患者经她诊治,都很钦佩敬仰她。顾德华著有《花韵楼医案》一卷,共载病案29个,多数为危重病例。医案论治透彻,立方平善,均为经验之案,为女医中所罕见。同县张玉田收藏了该书的抄本,1921年绍兴裘吉生将其抄本辑入《珍本医书集成》,使《花韵楼医案》得以流传至今。
清代曾懿
曾懿,字伯渊,又名朗秋。清咸丰二年出生于四川华阳县(今属成都市)一个官绅家庭。当时有许多百姓因为医治无效而丧生。曾懿怜惜乡民的无辜,更痛恨庸医,于是废寝忘食地苦读家藏医药典籍,对于精辟的论述和严谨的方剂,都一一摘录并悉心钻研。晚清西风东渐,不少守旧者对西方医学知识一味反对。曾懿却广收博采,加以运用。她常告诉病人要“节劳以保脑力”,“时吸新鲜空气以保肺”。
曾懿54岁时著成《医学篇》,共2册,各4卷。书中将伤寒、瘟病两类疾病的病情及治法详加辨析,并将《瘟病条辩》、《温热经纬》诸书各方,摘录成帖,一目了然。她还把古方、时方及自制诸方精选并分成伤寒、瘟病、杂症、等类,附于书中。1933年,苏州国医书社将该书重辑为《诊病要诀》、《杂病秘笈》、《幼科指迷》、《寒温指迷》、《妇科良方》、《外科纂要》6种,名为《曾女士医学全书》(六种)铅印发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