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15:35:21 首页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名言,比如“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比如“天家无父子”,比如“狡兔死,走狗烹”,无不显示着皇帝们的寡恩薄情。但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在皇帝的高压下虽历经千险却能够排除万难,给自己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些君臣间的斗心,其中情志交织,精微玄妙,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萧何忍辱负重得善终
萧何、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三人在创建汉室江山的过程中,立下了盖世功勋。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三人的命运大不相同,韩信被杀,张良退隐,只有萧何与刘邦和平共处几十年,算是始有终,终老天年。
但过程却远不像结果那么平静,在萧何与刘邦的相处中起码历经了三次刀光:
最早的一次是刘邦去前线打仗,临行将他的战略大后方——关中地区完全交给了萧何来管理,但又老是假惺惺地派人回关中对萧何表示慰问。第一次,萧何可能也没在意,第二次就要怀疑,第三次就看穿了刘邦的心思。于是二人就你装我也装。萧何表面上装着什么也没有觉察,故意派了很多亲戚和子弟去到刘邦的身边工作。刘邦一看,人家萧何把那么多至爱亲朋都派到前线来效力了,哪还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呢!
于是萧何顺利过了这一关。
后来在他和吕后一同诛杀了韩信后,又得到封赏,除了被加封五千户,刘邦还给他配备五百名士卒的卫队。萧何心想自己的功劳也不见得有韩信大,现在韩信刚刚被杀,皇上却给自己加封,这不是明摆着黄鼠狼给鸡拜年,能安什么好心呢?
于是萧何就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作贱自己。
他开始自己败坏自己的声誉,贪污勒索,用极低的价格去豪夺民田民宅。于是那些受害的老百姓纷纷去向刘邦控诉。刘邦知道凡有野心之人,一定要做沽名钓誉、收买民心的事。而萧何贪污勒索,腐败坠落,这正说明他没有野心。
萧何的名声臭了。果然,刘邦开心一笑,相安无事。
这是一步险棋,万一刘邦以腐败治罪怎么办?到那时只怕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但萧何毕竟是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算定了刘邦不会,于是有惊无险地化解了这一次危机。
尽管如此,后来,刘邦仍然找了个借口将萧何抓了起来,上了刑具,下了监狱。作为一个老江湖,萧何赶紧在狱中积极写检查书和效忠信,刘邦终于确信萧何这老小子已经服了他,于是在拍拍萧何肩膀并作了一番表扬之后,还是放了萧何一马。
如此斗心斗力,想必萧何活着更累。
徐茂功死里逃生
贞观二十三年,已经病入膏肓的唐太宗突然下达了一道诏令:贬英国公李勣(音同“绩”)为叠州都督。李勣,原名徐世勣,即民间大名鼎鼎的徐茂功,因立下赫赫战功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勣。李勣平生为人谨慎,善于审时度势,深得朝廷上下赏识,这样的人竟然无缘无故被贬去穷山恶水的甘肃叠州任职,实在令人费解。
太子李治也为李勣意外遭贬感到不公,赶忙跑去向父皇求情。唐太宗望着羽翼未丰的儿子,嘱咐说:“李勣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你平日里对他没有什么恩德,我担心我死后你无法驾驭他呀!如今我有意贬他,他若口无怨言,遵旨照办,那么待你登基之后即可重用他,把他召回长安任宰相,他定会对你死心塌地;他若牢骚满腹,推三阻四,就是怀有异心,必须早除后患。”
李治大吃一惊,这才明白父皇所下诏令看似昏庸,实则是对李勣的生死考验——人世间最重的打击,是在风头正劲时挨一闷棍,如果李勣甘愿承受,证明他对朝廷忠心不二;人世间最大的奖赏,是在落难遭殃时遇一高梯,如果李勣有幸挨到李治登基,再被李治召回,必将对李治忠心耿耿。
幸亏李勣熟读经史,信奉“盈满则亏”的处世哲学,把得失看得很淡。他接到被贬的诏令后,连家都没回,便只身一人骑马赶赴叠州就职。没过多久,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继位,李勣最终得以重返长安并被提拔为宰相。
宋孝宗挺过美人关
话说南宋建炎二年(1129)年底,金左副元帅宗维攻陷徐州,驱军南下,扼守在淮阳的韩世忠军一触即溃,败走盐城,金兵长驱直进,一路杀到扬州附近的天长军。一生善于逃跑的宋高宗这次跑得更狼狈,并因惊吓过度而丧失了生育能力。唯一的独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加上太宗系的后人,在靖康之变后基本被金国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
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赵构此时也感到天命如此,于是就说,太祖大公无私,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
当时太祖的后人有上千人之多,宋高宗就用心地挑来挑去,最后挑出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其中那个瘦点的小孩就是赵昚(shèn)。高宗开始并不喜欢赵昚,而是中意胖小孩。可偏偏突然来了一只猫,赵昚没动,胖孩子却伸脚去踢猫。这件事,让高宗对胖孩子好感顿消,让两个小孩都留了下来,胖小孩名叫赵琢,而瘦小孩,便是赵眘。
赵眘被养在宫中将近20年,却一直未被确定太子的名份。分析来看,大致原因有三:一是,高宗赵构还抱再生个儿子有幻想,后来无果才真正死了这条心;二是赵眘和当时的权相秦桧不和,遭到阻挠;三是高宗赵构的生母韦太后不喜欢赵昚,而喜欢另一个养育在宫中的赵琢,宋高宗自然也是摇摆不定。
韦太后死去,他思前想后,终于使出了最后一招,给两位准继承人每人送去十名绝世美女,而且都是处女。这招很是了得,赵昚和赵琢正值壮年,生龙活虎,很容易控制不好自己。过了一阵子后,宋高宗把二十个美人召回,认真检查了一遍,发现给赵琢的那十个都不是处女,而给赵昚的那十个都是完壁。于是,宋高宗最终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
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眘,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的长房。
咸丰帝奕詝一招鲜
在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准备立储,却举棋不定起来。道光皇帝共有6儿子:皇四子奕詝、皇五子奕誴、皇六子奕訢、皇七子奕譞、皇八子奕詥、皇九子奕譓,按理说,选择范围是很大的,有6个选择对象呢!可事实并非如此。
此时皇四子奕詝最大,但也只有十四岁;奕誴生性贪玩,不务正业被过继了出去;奕訢这时十三岁;其他皇子又年龄太小。皇储的位子其实也就是老四奕詝和老六奕之间的对决。
老四奕詝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与道光帝颇为恩爱,可惜去世早,奕詝便由奕訢的母亲静贵妃抚养,因此两兄弟关系也比较好。道光认为奕詝长且贤,奕又聪明异常,实在是举棋不定。
正当道光踌躇不决时,一年一度的南苑校猎举行了。诸皇子在父皇面前各显才能。校猎结束后,皇子们纷纷出示各自的战绩。奕訢因一心要在道光面前显示自己的勇猛和娴熟的箭法,故“获禽最多”。而奕詝在校猎场上竟两手空空,一无所获。道光未免奇怪,问其缘故,奕詝答曰:现在正当万物复苏的开春时节,鸟兽繁衍滋生,我实在不忍伤害这些生灵,以致干扰天生万物的生长发育的节律,奕詝的这番话,使以仁、孝传统道德标准衡量一切是非的道光龙心大悦,称赞道,“此真帝者之言!”这件事使道光心中的天平明显地向奕詝倾斜了。
上面的这段故事见诸《清史稿》中的《杜受田传》。还有一个见诸野史中的关于奕詝得储位的故事,究其实质来说,与正史记载十分相近。
这则故事说:道光晚年衰病之时,一日将召二位皇子入见,准备藉此最后确定储位。奕詝、奕訢各自问计于自己的师傅,究竟应如何答为宜。卓秉恬教授自己的学生说:你父皇如果有所垂询,你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显然,卓秉恬企图凭借奕訢的才华,以其所长,攻奕詝所短,以此來超过奕詝。而杜受田则审时度势,决定扬长避短。于是,他教自己的学生说:阿哥如果向你的父皇条陈时政,智识远远赶不上六爷。要取胜只有一个对策,当你的父皇在言及自己年老多病、可能将不久于帝位时,你什么也不用说,只要一个劲地伏地流涕不止,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现出你对父皇的孺慕之诚。奕詝对老师所授对策佩服得五体投地,道光召见时,遂不折不扣地依计而行。后来的事实表明,杜受田之策大告成功。道光深为奕詝的“孺慕之诚”所感动,连声称赞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这两则故事,内容情节不同,其精神实质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经过几次较量,打着仁孝旗号的皇四子奕詝,终于击败了确有出众才华、而又急于表现自己才华的皇六子奕訢,成为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一个从传统中走出来的皇帝,又以传统的标准、传统的方式,最后确定了皇位继承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