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21:42:48 首页
明朝时,海盗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向清廷投降后,为了扩大势力,派人前往晋江一带招募军士。当地青壮年迫于生计,纷纷参军,施琅便是其中一员,也由此开始了与郑氏家族四代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恩恩怨怨。郑芝龙招兵买马,在其招募的数千人之中,施琅很快就崭露头角,当上了千夫长。此后,他在剿灭海盗时屡立战功,但职位却在原地踏步。那些上司,才能平庸,打仗时畏葸不前,却把战功据为己有。满腔热血,一身绝技,换来的竟是冷落与失望。适逢弟弟前来投奔,想“撂挑子”的施琅便将职位让给弟弟,自己回到家乡。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郑芝龙部队任帅府将中军的族叔受命率军来到附近。机会难得,施琅前往拜访。叔侄一番交谈,施琅当即决定留在军中。虽然同样是效命郑军,于施琅而言,却有实质性的改观。族叔早年投身郑军,以智勇双全受到郑芝龙的宠信,并被委以重任。他十分看好这位族侄,一番力荐,施琅升任他的副手。族叔索性放权,将中军全权交他指挥。施琅不负所望,很快就清除了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三百多处匪寨,擢升为游击将军。就在施琅再次投奔郑军的第二年,清军入关,明朝灭亡。顺治二年(1645年)闰六月,在郑芝龙等人的拥戴下,南明第二个政权——隆武朝廷诞生。郑芝龙因迎立之功被隆武帝封为平虏侯、平国公,其部下也“水涨船高”地得到升迁,施琅被提拔为佥都督、左冲锋。
隆武帝想建功立业、大干一番,他出兵福建,准备收复失地。而拥有军事实权的郑芝龙却无意进取。他之所以拥戴隆武登基,并不是为了恢复大明的版图与荣光,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价,他绝对不会拿自己的军队去与清军“死磕”,拼完了,也就一钱不值了。因此,当清军实行招抚,许诺他出任闽粤总督之时,他不禁大喜过望,亲率五百心腹部将前往清营投降,却被清朝官员软禁起来,十多年后斩于菜市口。当郑芝龙身陷囹圄时,施琅没有郑成功的正义、果敢与资本,因此不可能像他那样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施琅所能做的,只是随波逐流,与那些降清的郑军其他将领一起,受清军驱使。后来,施琅任清总兵之职,因得罪上司而被追杀。此时的施琅,可谓前途无望,内心迷惘。就在这紧要关头,有人劝他加入郑成功的队伍,一同反清复明。原来,郑成功得知施琅困境,特意伸来橄榄枝。施琅当机立断,马上归附郑军。在施琅心中,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合生取义之类的政治理想。郑芝龙降清时,他随波逐流;走投无路之际,他叛清归明也属正常。
施琅投顺郑军后,郑成功授他左先锋镇之职。两人关系密切,既是上司与部属,又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在短短的时间内,施琅就为郑成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成为郑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一员猛将。最为关键的是,当郑成功准备占据厦门,无计可施时,施琅及时献上“吕蒙赚荆州”之计,使郑成功顺利夺取厦门,不仅收服了数万水陆部众,实力大增,还有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反清复明基地。然而,施琅自负不知退让,郑成功也有刚愎自用的一面,日久嫌隙自生。最初的争执,缘于筹措粮饷。清军压境,郑军活动地盘有限,近十万水陆部众以及大量家眷的开支,是一笔庞大的费用。这是郑成功不得不解决的难题之一。他采取的办法,一是在所占地盘征收重税,二是派军前往清军控制的相对富庶地区进行劫掠。施琅从小对兵匪之祸刻骨铭心,就再三劝阻,惹得郑成功不快,却也没有特别介意,但当自尊自负的施琅与他人发生冲突,影响到郑军内部团结之时,郑成功再也坐不住了。
郑成功攻打潮州时,当地人陈斌对地形十分熟悉,认为只要切断潮州通往漳州的浮桥,潮州外绝援兵,内乏粮草,必然溃败。于是,郑成功命施琅先攻取浮桥,但施琅一连三天没有攻克。这是施琅归附郑军后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再加之郑成功亲自督阵,令自命不凡、心高气傲的施琅心生羞愧,他无法向郑成功抱怨,便迁怒于提出这一建议的陈斌。陈斌是郑成功手下一员骁将,屡立战功,智勇双全。面对施琅的挑衅,他毫不相让。冲突不断升级,加之施琅常在郑成功面前夸大其词地“告状”,陈斌担心郑成功有意偏袒并加害于他,不禁心生疑惧,趁机率兵出逃。那时,清军进攻桂林,南明永历帝逃往南宁,命令郑成功前往驰援。怀着一颗忠君之心的郑成功接令,马上调兵遣将,准备勤王。就在这节骨眼上,陈斌带走一支劲旅脱离郑军,顿时打乱了他的军事部署。陈斌因施琅而临阵逃脱,郑成功对此心知肚明。尽管如此,他仍隐忍着,对施琅并未斥责或处分。年轻气盛的施琅却不知收敛,与郑成功又起冲突——不顾郑成功“驰令勿杀”的命令,将他族叔手下的元老级将领“立斩之”。
事已至此,施琅一再挑衅并突破底线,郑成功已忍无可忍了!郑成功先设计擒拿手握重兵的施琅弟弟,再令人捉拿施琅;然后派亲随捉拿施琅所有在厦门的家属,分别予以拘禁。施琅被单独羁押在一条船上,趁看守不备逃掉,投奔族叔。在族叔的地盘上,施琅的生命得到了保障,可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因他而被扣押的父亲、弟弟及其家人。直到此时,施琅才有所清醒,觉得事情做过了头。他请人居中调停,希望得到郑成功的谅解,仍像过去那样为他效力。积怨已久的郑成功不肯原谅施琅,在他出逃一个多月之后,下令诛杀其弟,八天后又杀了他的父亲。施琅得知至亲被害的噩耗,心中的悲怆可想而知。一气之下,他又投靠了清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