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15:36:14 首页
历来对姜维的北伐贬多褒少,像《三国演义》篇末的长诗就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勋劳”之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说他是“玩众黩施”,也就是浪费人力物力的意思,而《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更是斥责姜维“屡败而不止,为亡蜀张本”,而大多数人也认为姜维的北伐极大地消耗了蜀汉的财力物力,致使日后被魏军一攻即亡。历史上的姜维是象后人所评价的“粗有才略,穷兵黩武”的人吗?先让我们来仔细的看一看姜维的北伐。
历史上姜维一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而不是演义所说的九次。其中胜利五次,相持四次,兵败两次。战线已从孔明时的五丈原、子午谷推进到金城、芒水及渭水南岸。以当时魏蜀的实力来看,能做到如此已经很不易了。以攻代守,积极北伐,以汉中为屏障,保卫成都的安全,这个战略是诸葛亮在世时就定下的,如果说这是错的话,那么姜维只是在延续诸葛亮的错误而已。(实际上这种战略也是完全正确的)况且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独力支撑,他身边可以称之为将的也只有夏侯霸一人而已。通过11次北伐,将曹魏遏止于秦岭一线,使其在30年里没有对蜀汉发动一次进攻,并且一直处于战略防守,实在难能可贵。有一种观点,西川地险民强,易守难攻。只需死守消耗魏军,不至于过早被灭亡。其实这种观点实在是大错特错。东晋桓温就凭七千士卒收服了西蜀,更不要说孟昶“十七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人是英雄”了。况且诸葛亮死后,朝中渐渐被奸臣把持,其中尤以受刘禅宠爱的宦官黄皓最为突出。董允在世时,每见黄皓必怒斥之,所以黄皓不敢太过张狂。董允过世,姜维曾想出去黄皓,但为刘禅所阻。而黄皓也因此忌恨姜维,屡屡想夺去姜维的兵权,而由黄皓的亲信阎宇来替代,然后加以谋害。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姜维仍然能在战斗中不断取得胜利,使司马昭叹日:“姜维屡犯中原......是吾心腹之患也!”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指责他呢?
后主既降,剑阁成了孤军。姜维不服输,他要兑现与诸葛亮的承诺。在国破主降的情况下,他唯有利用邓艾和钟会不合这个唯一的条件来博一下,作为一名智将,来施展他个人舞台上最后的一次奇谋!诈降!!!借钟会之手除去邓艾,然后策动钟会谋反,抵抗司马昭派出的增援部队,最后除去钟会,复兴蜀汉。由于钟会行事不密,军士哗变,姜维、钟会、张翼皆死于乱军之中。而姜维更是死后被剖尸。姜维那绚烂的一生也就此结束,时年五十有九。姜维其实可以有许多的选择,国君都降了,他本来就是魏将,他为什么不可以降!但姜维没有降。姜维也可以像北地王那样自杀来博个忠烈的名声。他没有。他已经五十九岁了,在当时已算垂垂老矣,投降可以换来平安的生活,自刎可以博得忠臣的赞誉。但是他没有!他还要奋起一博,虽事败身死,三族尽灭,姜维始终都没有放弃希望,他奋斗到了最后一刻,正确地说直到姜维倒下的那一刻,蜀汉才算是真正灭亡......
历史是公平的,它让那些酸腐文人的笔墨无法阻挡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忠信智勇皆备的,为蜀汉献出自己毕生才能的姜维——姜伯约。
西蜀之亡,非亡于他人之手,正是亡在被鲁讯先生称为“智而近妖”的诸葛武侯手上。
当年刘玄德在日,仁义之名满播天下,虽然他本身只不过是个虚伪的伪君子,但无可非议他在当时吸纳了一大批顶尖人才。徐州城破,关云长投降后被汉相曹操封以高官厚爵,日日宴赏,可是在听到刘备的消息之后依然抛下好友张辽、徐晃等人夺关斩将而去;张永年、法孝直等人都是西蜀重臣,但却主动向刘备抛出绣球,引他入蜀灭亡旧主刘璋,其号召力可见一斑。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前半生虽然穷困潦倒,东投西靠,却始终未如二袁、吕布等无能之辈般被曹操逐一歼灭。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自称如鱼得水,在开始的时候,诸葛亮确实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当时武侯只能出谋划策,决定权依然掌握在刘先主手上,所以当时刘备阵营中的诸多名将得以人尽其用,如张翼德义释严颜、黄忠定军山大破夏侯渊、赵子龙威震汉水、关云长水淹七军等战役,张、黄、赵、关等人接到作战指令之后自行决策出战,灵活自如,所以当时西蜀建国后形势一片大好。
好景不长,吕子明白衣渡江袭取荆州,魏吴联兵大破关羽,刘备出兵伐吴却被陆伯言火烧连营全军覆灭,临死前托孤给诸葛亮。诸葛亮上台之后大包大揽,文治武事事事亲力亲为,严重影响了接班人的培养,他又痛感于汉之覆灭,提出了“亲贤臣,远小人”的主张,可是他矫枉过正,令蜀汉的人才政策出现了严重失误,不但没有纠正刘备时期重出身的毛病(典型就是赵子龙,终其一生,战功无数,出征时的职务却都不过是中护军之类,打仗有份,分功无份,而且不单刘备在日封官远比不上与刘备有兄弟之情的关张、出身名门的马超,就连刘禅在诸葛亮死后封谥旧日文臣武将也没有他的份,到最后还是姜维等人连名上书才为他争取到身后的荣誉),而且将人才品行放到了才干之上,重用的董允、蒋琬等文官虽然不是无能之辈,而且一个个清正廉明,但距离治国之才却相去甚远。马谡是当时蜀少有的智谋之士,可以成为一流的军师,可武侯却让他和自己一样当了大将,失了街亭明明是自己用人不当,却推罪马谡,上演了一出“挥泪斩马谡”。而他带兵出征时每每故弄玄虚,搞得手下众将只能听令行事,毫无自由发挥的余地,像魏延献计奇袭关中就被他断然否决,结果六出祁山而无功,最后自己也被司马仲达拖死在军中,临死还疑心魏延有谋反之心,遗计给杨仪杀了魏文长。李严本是蜀中大将,因为犯了过失被诸葛亮打入冷宫,诸葛亮死后李严自叹终身不能再得复用,可见诸葛亮的家长作风,他贬的人就算自己死了也没人再敢起用。
诸葛亮死后,因为他的人才政策,蜀中除了姜伯约之外,已经再没有其他出类拔萃的人才。反观曹魏,当年曹操用人唯才是举,陈孔璋为袁本初作檄文大骂他一家三代,袁绍被没后,孟德却以“此可愈头风”为由将他收入帐下。当年为敌兵所败时他说:“唯魏种且不弃孤。”魏种却偏偏举全城向敌军投降,及至之后他生擒魏种,左右请杀之,他却说:“唯其才也。”又释而用之。虽然在对待张松的态度上出现失误,令自己一统天下的愿望始终未能实现,但他成功的人才政策却一直在魏和之后的晋得到了延续。邓士载出身贫寒,在魏却连受提拔,总督诸军抗蜀,令姜维不得越雷池一步。到晋伐蜀伐吴时,晋依然人才辈出,遥遥领先于蜀吴。
在人才对比如此失调的情况下,姜维以一省之力以攻代守,力抗拥有全国领土三分之二的魏,而且胜多负少,足可称得上是一代将才,可惜武侯遗毒太深,西蜀终于灭亡。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领大军征蜀。由于后主听信师巫之言,不肯按姜维之言派廖化守阴平、张翼守阳安,只在宫中饮宴欢乐,而黄皓竟隐匿告急文表(此人后被凌迟真是死有余辜),致使汉中天险被钟会一攻及破。汉中已失,姜维采取廖化的建议合兵一处,死守剑阁天险。可惜他没有听从董厥之言派人回守成都。不过他也无人可派。自己这大将军都只能在沓中避祸,何人又能在朝中调动兵马?可惜呀可惜,夏侯霸死的早了一点,要不然......钟会十六万大军在姜维八万蜀军的坚守下,寸步难进。就在钟会几乎想要撤军的时候,素有胆略的邓艾偷渡阴平得手,在江油收降马貌之军,绵竹击败诸葛瞻的部队后,顺利进至成都城下,刘禅当即投降,使得姜维在剑阁死守的努力化为泡影。《晋阳秋》的作者孙盛指责姜维应该在邓艾奇袭江油、绵竹的时候迅速回兵成都,保卫成都,不该坐视蜀汉灭亡。我认为这个指责太过牵强。绵竹一破,天险已失,姜维此时撤保成都无异于自掘坟墓。况且成都投降之后,姜维才知道情况,如何能撤兵回救呢?应该受到指责的是那个江油守将马貌和死后赢得忠烈之名的诸葛瞻。邓艾出摩天岭时不过两千疲惫之师,江油守将马貌只需略有提防或束兵严整,邓艾必死无葬身之地。再说诸葛瞻,他不仅没有继承孔明的谨慎的优点,而且不识兵法。当江油城破后,他应该是据险死守,坚壁清野,根本不该迎战邓艾,也无须向东吴求救。只要姜维得知后,派廖化、张翼等帅各自本部之兵死守剑阁,自帅本部大军数万来救,棉竹之围自解。邓艾不过自帅本部3万人马孤军深入,且翻重山,越天线,在江油也没有休整,已是疲惫之师,只凭一口力气。邓艾只能依靠速战,疾入成都,从而占据主动。他害怕正是蜀人据前山之险以待姜维。他说:“......倘被蜀人据往前山,何能成功耶?如迁延日久,姜维兵到,我军危矣”。所以他写劝降书激怒诸葛瞻,诱其决战。两军对决,诸葛瞻那里是老谋深算、旧经沙场的邓艾的对手。邓艾一击而胜,然后轻取成都。唉!诸葛瞻呀诸葛瞻,你一死以留全名,只是辜负了你父亲一生的心血呀!
唯一能纠正诸葛亮战略错误的人——马谡
公元225年3月,蜀汉丞相诸葛亮决定亲自率军平定南中叛乱之时,此人为诸葛亮送行时候提出平定叛乱要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战略,诸葛亮接纳此建议,故有后来的“七擒孟获”一段佳话。
诸葛亮南征归来,适逢曹睿即位,魏国派司马懿总督雍、凉兵马,孔明闻之大惊,深恐日后司马懿成蜀中大患,意欲先发制人。此人说:“丞相刚刚平定南方,军马疲惫,只宜存恤,岂可远征?我有一计,可除司马懿。”后来此人巧献反间计,曹睿果然将司马懿削职为民。
然而此人在街亭保卫战中的一次失败,导致被诸葛亮挥泪斩杀,(三国志中记载是死在狱中)。此人就是马谡,一个伟大的军事天才,悲剧的主人公。而诸葛亮在杀掉马谡后,北伐一次次不可避免地以失败而告终。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嫁错郎,或还能改嫁,还有一线生机。入错行,而且还坚持,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马谡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的马谡,因为先后被刘备和诸葛亮所误而葬送性命,假如遇到知人善任的曹操,假如他的运气好一些,也许他的结果就会大不一样了。
马谡的悲剧自刘备开始,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诸葛亮说:“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史上未载是什么原因让刘备莫名其妙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但书中记载,诸葛亮和马谡亲同父子,难道是刘备惧怕军事才能一流的马谡和诸葛亮联合起来,实力更加强大,从而威胁刘禅的地位?而以后的事实也证明,诸葛亮并没有把刘备的话放在心上,对马谡,他有自己的见解,他对马谡的评价为“匡世奇才”,而且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
街亭一战,事关重大,直接关系到此次北伐的胜败。深知此战重要性的诸葛亮为什么不派久经沙场的老将魏延、吴懿、赵云等人担当,而不顾众人的反对,“逆天行事”,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马谡担任大事呢?马谡平常只是作为一个智囊和谋士,虽然从未带兵打仗进行实战,但诸葛亮对马谡的才能太信任了,也想让自己的爱将借此关键一战建功服众,日后好付之重托。所以在马谡请令的时候,诸葛亮没有拒绝,而是向他讲了此战的重要性,再加上马谡又立了军令状,这就更加增加了诸葛亮的放心程度。然而,诸葛亮忽视了一点,那就是他的克星老对手司马懿亲自率二十万大军争夺街亭,别说马谡的两万五千人,就是换了魏延赵云等大将带领全军出战,也不一定是司马父子的对手。后人都笑马谡夸夸其谈,只会纸上谈兵,山上扎寨,犯了兵家大忌,是因为战术错误而导致的失败,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客观的,更是对一位军事天才的侮辱。诸葛亮对困难形势的估计不足才是导致此次失败的关键。倘若真要以成败论英雄,就那么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折兵损将,空手而回,最后还在五丈原搭上了性命,你能说诸葛亮没有才能?你能说诸葛亮战术错误?上天注定司马氏当兴,谁也挡不住,别说马谡挡不住,诸葛亮挡不住,就是椰风来了,也挡不住。魏蜀吴注定是为司马炎作嫁衣裳的。
街亭失败,不是诸葛亮用人失误,也不是马谡战术不对,而是因为敌人实在太强大太狡猾,便是听王平的当道扎寨,失败还是必然的,只是失败的过程不一样而已。可怜那马谡运气实在太烂,不仅输掉这关键的一仗,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而且还立了倒霉的军令状,又不能像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的关羽(也立了军令状)一样有个带头大哥罩着,加上诸葛亮北伐失败,回去没法和皇帝交代,只好大义灭亲,挥泪斩了马谡。我相信,诸葛亮那一刻的泪水不是从眼里流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
此后,诸葛亮一次次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可见诸葛亮对马谡情有独衷,至死不能释怀。他临终前一定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当初听蒋琬劝告不杀马谡,如果幼常一直在我身边出谋划策,为我分担,今天的结果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诸葛亮北伐最信任的武将——赵云
在诸葛亮的事业中,赵云是最可靠的支柱。他是诸葛亮最信得过的将领,当然,他也是对诸葛亮谋划支持最坚决的大将。
智勇双全,一身皆胆;贤明恃重,忠肝义胆;功齐关张,甘列其后;蜀军支柱,常胜将军。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定南)人。自幼刚正雄壮,喜好练武,遇事善于思考,肯动脑筋。青少年时期喜武但不逞强,有勇但不斗勇。曾先后在袁绍、公孙瓒帐下为将,但因此二人皆非仁德之明主,遂改投刘备,与刘备一见如故,倍受重用,从此追随刘备,直至病逝。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为曹操所败,与妻小在当阳失散。这时,赵云为寻回刘备妻小,毅然掉转马头,杀回曹军之中,上演了一场"长坂坡之战"。云在曹操百万大军中杀得七进七出,怀抱幼主、保护甘夫人,来往冲突,如入无人之境.最终砍倒曹军大旗两面、夺槊三条、神剑一柄;砍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士兵不计其数。后人有诗赞曰:“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幼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赵云这种忠心耿耿,舍身忘死的拼杀精神,深得刘备和众将士之赞誉。
诸葛亮被刘备拜友军师后,刘备手下三员大将(关羽,张飞,赵云)只有赵云能够毫无怨言地听命于他。关羽只听大哥刘玄德的吩咐,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张飞脾气暴怒,难认驾驭。只有赵云忠实沉稳,谁说得正确他都能听。
诸葛亮备战新野,主要靠赵云实施;诸葛亮出使东吴,只吩咐赵云接应;诸葛亮入川,成都军情紧急时,又是调赵云到成都会师;诸葛亮定南中,以赵云为主将;诸葛亮北伐,在赵云活着时,每次都请他出马。所以,在诸葛亮的事业中,赵云是最可靠的支柱。他是诸葛亮最信得过的将领,当然,他也是对诸葛亮谋划支持最坚决的大将。可以说,没有赵云的大力支持,诸葛亮的许多计谋无法实施。所以,在刘备的将领中,诸葛亮最喜爱和信任赵云。
公元212年,孙权乘刘备进军益州时,派遣部将周善到荆州接回其妹(也是刘备夫人),并欲挟持刘禅作为交换荆州的人质。赵云闻知,立刻带兵拦截,单身一人跳上敌船,斩了周善并夺回刘禅。粉碎了孙权的阴谋,再次为刘备立下大功。
建安二十年(公元219年),曹操发兵二十万来争夺汉中。他把粮米运到北山之下,堆积如山。黄忠认为敌粮可取,引兵前去,但过了约定时间尚未回营。于是赵云带了几十个骑兵出营探视,正碰上曹操大军。赵云突遇大军,丝毫不乱,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曹兵始遭赵云猛然冲击,阵势散乱,但不久就围拢起来。赵云救出黄忠,奋力杀出重围,已靠近自己营寨。但他发现部将张著在敌阵受伤被围,遂又杀入重围,救出张著,溃围而出。曹军在后紧紧追赶。沔阳长张翼见曹兵追来,提议让军士闭门拒守。然而赵云不但不关城门,反而命令将营门大开,令将士偃旗息鼓。曹操大军追到,见营门大开,不见旌旗,不闻金鼓,怀疑有伏兵,引兵欲退。曹兵刚一转身,赵云一声令下,营中将士万弩齐发,赵云更令营中擂鼓,鼓声大震,号角齐鸣。曹军惊骇,自相践踏,拥到汉水旁边,落水而死者不计其数。次日,刘备特意来到赵云昨日作战之处,指点评说,欣然赞益:“子龙一身是胆也!”从此将士们愈发佩服赵云,称他为虎威将军。
赵云是三国时期一位叱诧风云的勇猛战将。他的武艺不在张飞之下,但对士卒的关怀和爱护却远非张飞所能比;他的韬略毫不逊于关羽,但却能谦虚谨慎,尊重他人,从无恃才做物之心。赵云身为行伍出身的战将,个人修养良好,贤能而明达,深受其他将帅敬重,深得士卒热爱!
赵云一生征战,该勇猛时,他能勇贯三军,该谨慎时,他能心细如发。对于战争的结果,打了胜仗他从不骄做狂妄;打了败仗,细心组织撤退,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部队失败的局面下,赵云能够稳定局势,带好部队,避免兵败如山倒的颓势出现。
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蜀军直取眉县,进攻汉中,初战取得巨大胜利。但因马谡用兵不当,失去战略要地街亭,蜀军处于被曹魏追杀的状态下。赵云所率部队,兵力单薄,与敌进攻部队众寡悬殊,在败局已定,独臂难支的形势下,赵云组织失败的部队,彼此掩护,步步为营,且战且退,在败退之中没有让敌人占到一点便宜。一直把蜀军安全撤回蜀国内。在这场失败的战争中,本无赵云的责任,但他却自请降职,贬为镇军将军,表现了一位将帅的优良品质。
战场上的赵云,叱诧风云,惊天动地,已如上述。平常日子里的赵云,立身正直,谋国公忠,临事不苟,审慎有识,也深受人们的爱戴。赵云与谋国事,也是殚精竭虑,出于公忠,因而一方面,见识与众不同,一方面又非常得体。
建兴七年(公元229),赵云病逝。后主刘禅依姜维等人之议,为赵云谥号,经过一番讨论,决定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且因赵云征战一生,未尝败绩,后人遂称云为“常胜将军”。
最后,让我们用一首诗来形容这位“常胜将军”的辉煌一生:“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