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22:01:48 首页
大西洋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美国同德国在大西洋战区进行的保护与破坏海上交通线的作战。大西洋交通线是同盟国赖以支持欧洲战区的生命线。1939年9月大战爆发时,德国的战舰就开始袭扰英国的海上贸易了。英国则针锋相对,将强大的皇家海军投入保卫海上交通线,战争遂由此起。盟军空中反潜兵力达3000架飞机,平均用20一30架飞机对付1艘德国潜艇,有效地掩护了运输船队。1943年,是大西洋战争的转折点。仅5月份,盟军海面和空中部队就击沉了31艘潜艇,迫使德国退出北大西洋主航道,1945年5月8日,大西洋海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德之间为控制海上通路而进行的一场争夺战。1939年开战以后,英法联合舰队将德国商船逐出大西洋面,保持了一条长而有效的封锁线。1940年5~6月间低地国家为德军占领,法国全境沦陷,意大利参战,情况急转直下。英军因撤离挪威和放弃敦克尔克(Dunkirk)而遭受严重损失,英国海上力量大为削弱,其时又失去了法国海军的支援。
意大利海空力量在德军增援之下,威胁直通苏伊士运河的海路,最后终将其切断,迫使英国船只绕道好望角远航。1942年初,美国正式参战之后,轴心国家对其水域的船舶进行大规模的潜艇袭击。德国潜艇在通向印度和中东地区的南大西洋航道上也频频出击。盟军方面重新开开地中海战场(1942~1943)的行动,几乎全部依靠海上补给,而海上补给则须通过潜艇骚扰的海域。盟军护航舰队在驶向英伦三岛和俄国莫曼斯克摩尔曼斯克、阿尔汉格尔斯克等港时,必须迎击来自空中和水下的狂袭,夺路而行。另外,盟军必须在北部海面经常部署一支相当可观的海军,以防德国水面舰只、特别是超级战舰“提尔皮茨号”突破大西洋航线。
另一方面,盟军对轴心国家的欧洲部分加强封锁,而且海战能力也日见增长。护航系统由于获得更多、更精良的装备而大为加强。造船速度空前加快(以美国为最),不但弥补了舰只的巨大损失,而且生产数字开始超过损失数字。对轴心国家港口和工业中心的空袭,使德国制造、维修潜艇和飞机的能力逐渐降低。盟军占领包括卡萨布兰加及达卡(Dakar)法军海军基地在内的全部西非港口之后,轴心国家战舰在南部水域已失去最后据点。由于上述情况,大西洋上盟国海军挫败了轴心国阻挠美军及其物资进入欧洲及北非的企图、阻止补给品运往不列颠和苏联的企图以及打破盟军对轴心欧洲封锁的企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