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21:12:14 首页
中国是一个讲究孝道的国家,在宋明之后更甚,有一种观点,叫做“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像类似变态的观点还有很多。在很多人印象中,这种变态的观点都来自儒家,来自孔子,其实不然。孔老夫子其实是一个很开通的人,多是后人,尤其是宋明时期的一些道学家,为了这样那样的利益,刻意歪曲,给孔子套上了不同的服装,描摹出不同的脸相。
对于孝道,孔子有一句名言,叫做“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老爸拿小篾条打你,估计不是很疼,那就接受吧,可是要拿大棍子打你,那要搞出人命,你完全可以开溜。孔子是反对什么子不得不亡的。
当然,孔子对于孝道,还是非常尊重的,那么孔子为何会说出这一番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开始的那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曾参,曾参是中国古代出名的大孝子。有一次曾参犯错了,老爸操起大棍子就打,曾参跪在那里,一动不动,撅起屁股挨打。结果“嘭”的一声,生生得打在曾参的屁股上,把曾参当场就打趴下,晕过去了。好久之后,曾参来醒过来。醒过来后,曾参没有大骂老爹,更没有和老爹对打,连委屈的抽泣都没有。曾参表现很绝,他主动上前再次向父亲行礼下跪,说:“父亲大人您可不要气坏身体啊!”曾参竟然还关心父亲,别为自己气坏了。
古代孝道的故事还有很多,也有人写到类似的事情,有人被母亲责打的很痛,但是却很高兴,别人问为什么呢?你不是变态吧?那人说,没有啊,我妈打得我很痛,说明老妈手上还有一把子力气,还没老呢。等到老妈老到连打儿子都打不动的时候,那才是做儿子最大的悲哀呢。此话讲得不错,入情入理。
也正因为这类原因,曾参在鲁国享有大名,所有人都把曾参当成榜样。父亲们在打儿子的时候都喜欢引用曾参的例子,看看人家,被打的半死还关心老爹是不是手痛,哪里像你们这些逆子。可是,事情传到孔子耳中,孔子老先生再次表现出圣人的超凡脱俗的见识,一下子就看到曾参如此壮举的恶劣影响。孔子交代学生:“以后曾参来见我的时候,不许让他进门。”孔子要取消曾参的孔门通行证。消息传到曾参耳中,曾参就很不理解了。可是作为学生,曾参也是个乖乖仔,对了老师的话不敢质疑。既然老师不想见自己,那肯定是自己有错啦,那曾参就拜托别的同学转告自己的歉意,希望老师让自己死个明白。
孔子就让人传话:“以前的圣君大舜是怎么做人家儿子的呢?叫做‘小杖则受,大杖则走’。父亲要是找舜做事情,舜总是在身边,随叫随到;可是父亲要是想杀死舜,却每次都逃得远远的,再怎么找都找不到。是因为大舜怕死吗?你现在呆在家中,等待这父亲发脾气,打你的时候跪在那里也不知道躲开。难道这就是孝顺吗?”然后孔子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正是这句话支撑孔子,让孔子可以提出不接受父亲大棍子的理由。孔子说:“汝非王者之民耶?杀王者之民,其罪何如?”难道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吗?杀掉天子的百姓,这是怎样的罪过呢?
原来,孔子是教育曾参,作为一个人,拥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你既是一个儿子,也是一个臣民,不但要对父亲尽孝,也必须对天子尽忠。就我们现在来说,一个人不但是儿子,还是父亲,还是丈夫,还是社会的一份子,需要为更多的人发光发热,不能因为某一个人而放弃自己其他的职责。孔子的话说得很在理,引人深思。
当然,如今这个社会,孝道已经沦落,这年头早就是一个老子像孙子,孙子像老子的年代,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的不是批判古代的孝道,而是竖立正确的孝道。让父亲像个父亲,儿子像个儿子,孙子像个孙子。只是,这个功工程很浩大,估计比揭批封建礼教的任务严峻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