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6 15:41:49 首页
齐宣王为大室是怎么来的
齐宣王修建一座豪华的宫殿,这座宫殿占地面积很大,大概有几百亩地的样子,据说当时规模宏大,能容得下三百多个房间。可以说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工程了,但是齐宣王爱慕虚荣,工程也就被批准。
齐宣王为大室
但是可怜了广大百姓啊,这大殿盖了足足三年还没有建成,这齐宣王甚至还想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这民不聊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三年来朝中大臣里没有一位敢站出来谏言的。他们都担心会受到齐宣王的处罚。
有位叫香居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君王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手下的大臣都装糊涂,这样国家不灭亡才怪。
他问齐宣王:“荆王放弃了先王的礼乐制度,他整天淫荡作乐,我想请问,荆国有贤德都的君主吗?”齐宣王说:“没有君主。”香居又问,那荆国有擅长谏言臣子吗?齐宣王说没有。
好,那如今大王您修建大宫殿,三年了都没有建成,但是众多文武大臣却没有一个敢进言劝说的,您认为现在齐国有目光长远的臣子吗?齐王说没有这样的人。好那微臣也应该退下了,如果陛下再不快点察觉的话。
好你快退下,别,快回来快回到朕的身边来,爱卿。为什么这么晚才向我劝谏,然后齐宣王召见尚书,说我品行不好,喜欢虚荣浮华的东西,但是我的臣子没有人要阻止我,我明明在犯错,只有香居阻止了我,他是好的臣子。
从文中我们不难得知齐宣王喜欢算然有点昏庸,常常会因为虚荣心被蒙蔽双眼,好在他知错能改,而大臣香居则是敢于进谏,懂得进谏。只有君臣间相互监督,国家才有可能走向富强。
齐宣王的儿子是谁
齐宣王的儿子是齐闵王,齐闵王比较骄傲,喜欢享乐,但是他在位期间倒是做了不少贡献,尤其是在军事上他先后破秦国燕国,为齐国的扩张做了准备。
齐闵王
齐闵王即位的时候,齐国军事实力强大,插手别国内政,韩国的公子咎与公子几瑟争夺太子的位置,齐闵王派大兵压境,把公子几瑟给驱逐了,公子几瑟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往楚国。
在齐闵王想要让楚国割地求和的时候,秦国出兵干涉,导致齐王计划破裂,他非常怨恨秦国。秦国要攻打魏国,魏国派人来说服齐闵王与自己联盟,希望联合齐、魏、韩三国一同对抗秦国。但是因为孟尝君中了秦国谋士的计策,导致三国联合计划不了了之。
之后齐魏韩又联合起来对秦国展开进攻,逼的秦昭襄王割让河东来求和。但是由于齐闵王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也就同意了秦王的求和要求,错过了一举歼灭秦国的好机会。
因为赵国保持中立,齐国一路直取燕国,高奏凯歌,拿下了一场又一场争夺土地,扩张霸权的战争。
但是齐闵王没有凭借祖父辈创造的大优势号令天下,也没有完成对诸侯各国的统治,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新篇章。相反,后期的齐闵王因为刚愎自用,常常不听劝谏,行军打仗的时候也不讲求策略,这样盲目自大的表现,将先前创立的优势全部葬送。
不久齐国上下君臣不和,百姓也不再支持昔日的君王,他内外树敌,造成国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284年,在五国联军的讨伐下,齐王朝在齐闵王手下落下帷幕。
孟子谓齐宣王曰是什么意思
孟子对齐宣王说:“主公,您的一位臣子,把自己的妻子和子女托付给自己的朋友,然后他觉得信得过才这么做的,于是他安安心心旅游去了。但是等到他回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朋友并没有像他交代的那样做。
孟子谓齐宣王曰
不仅没有给它的家人好的地方住,连吃饱饭这种基本的生活保障他的友人都没有提供,主公你说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么做?”
齐宣王说:“要是我早就和这种朋友绝交了,我这么信任你,你却反过来背叛我。”
孟子继续说:“如果身为司法官员,但却不能管理好他自己的下属,这时候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我会毫不留情的罢免他,身为官员你的职责就需要你必须带好部下。“
孟子最后说:“那主公要是在治理天下的时候,不能做到一心为民,那么对这样的人该怎么处理。”
齐宣王听出孟子的意思是在暗指自己在处理朝中大事的时候有懈怠,心里也有点不好意思,于是环顾了四周的大臣,开始说其他事情。
孟子层层推进,从生活中的事,推到中层干部,再推到治理国家的帝王,循循善诱,我们不得不佩服孟子的勇气,敢在一国之君面前说如此言论。
而齐宣王的举动也让人们忍俊不禁,孟子推行仁政,自然想让君王能推行自己的思想,齐宣王态度很犹豫,孟子借这个机会点醒齐宣王,齐宣王也机智的躲过了尴尬。
齐宣王见颜斶是什么意思
齐宣王召见颜斶来谈话,齐宣王在高堂之上说颜斶上前来,颜斶也说大王上前来,齐宣王不是很高兴了,左右臣子看了忙劝颜斶你不会尊敬大王吗,颜斶说我按着大王说的做是趋炎附势,大王按照我的做是礼贤下士。
齐宣王见颜斶
齐宣王那个问他,我重要还是你重要,颜斶说当然是我重要,齐宣王在群臣面前也不适合发火,就干瞪眼。
大臣们又说,国家是齐王的,天下的有志之士都愿意来大王这边,周围的诸侯国,有哪个不怕我们家大王的,现在高尚的人士人也不过被称作匹夫。你这样不论身份尊卑这是够可以的了。
颜斶说,不对啊,我听说古时候大禹统治上万个诸侯,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用士人,到了商超各诸侯减少到了三千多个,现在更是只有二十四个。这难道不是统治者的政策出问题了吗。
要是朝廷中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都只是一些贪图虚名的人,那么国家灾祸就会不断,所以君王要不以向手下的人询问为耻,不以向地位卑微的人学习而愧疚,自古以来的帝王不都是如此。诸侯的君王都喜欢称自己是孤或者是寡人,应该是因为他们懂得贵贱之间的道理,孤和寡难道不是之地位卑微生活困难的人吗。
他们用这些词语称呼自己,应该就是摆低姿态,虚心求教的表现吧。
齐宣王说,我真是不开窍,听了先生的高论,请一定要收我为徒啊。颜斶谢绝了,他说玉经过雕琢会露出本色,但是不去雕琢又不宝贵,没有价值了,但是玉本身也就失去本真变得不完美了,士人也是一样,有抱负的人从穷乡僻壤出来参加选拔,不是因为享有高官厚禄就不尊贵了,而是因为他的精神和思维都不再完整独立。
做决定的是大王您,向您表达衷心谏言的是我,我要说的已经说完了,希望您能让我回去找到本心。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是怎么回事
齐宣王问大臣们,听说周文王有一个占地面积七十里的狩猎场,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情吗?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
孟子回答,史书上倒是有着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问,真的有这么大吗,会不会记错了。
孟子说,但是老百姓还嫌这个狩猎场太小呢!
齐宣王说,对啊,我想问的就是这个,我的捕猎场才方圆四十里,规模还没有周文王的一半大,但是我的百姓却觉得这太大,我不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孟子说,周文王的捕猎场虽然有方圆七十里,但是在里面砍柴的百姓可以去,想要打猎的人也可以去,这是周王和百姓共享的场所,百姓嫌他小不是很正常嘛。
我刚到齐国的时候,问清楚齐国有哪些禁令后才敢进入,深怕触犯大王您定的规矩,。我还听说大王您在齐国的郊外划了一块方圆四十里的打猎场,但是在这里似乎只有您才能来打猎,要是城中百姓杀了那里面的动物,是和杀了人一样要判刑的。
所以说,这四十里大的捕猎场对于百姓来说,不就是在国内设置的一个天然大陷阱吗!百姓当然觉得太大,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把。
如果君主的快乐和百姓的快乐密切联系,那么君主享乐的地再大百姓也会觉得小,相反如果把百姓区别对待,甚至用法律条文来禁止,那么君主享乐的地方再小,百姓也会觉得大了吧。
如果能与百姓一同分享,再大也不会觉得过分,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人享乐,那么就算很小算过分了。
齐宣王好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齐宣王好谀,说的并不是齐宣王射箭的技术如何百步穿杨,而是说齐宣王喜欢别人夸他在射箭上做的好。这位反应有些迟钝的帝王到最后也没发现,臣子不谏言的危害有多大。
齐宣王画像
齐宣王喜欢射箭,特别喜欢人家夸他能用强弓,每次齐宣王张弓拉弦的时候,总是能得到臣子的一片赞美声,大家对齐宣王这样的脾气都摸得比较透彻,齐宣王一打猎,就给他上弓。
大家都赞美齐宣王,拉开这样的弓至少要一千多斤的力气,不愧是大王,除了您当今世上还有谁能有这样的力气。齐宣王听着乐得合不拢嘴,他还感叹自己手下有一帮为自己说话的得力助手呢。
其实齐宣王用得弓和平常人有的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强度很一般的弓,齐宣王还让大臣们一一实验,亲自来拉弓,大家都心知肚明,齐宣王又想强调他的力量强大了,每个人都只拉倒一半就纷纷表示无能为力。
然而因为没有人告诉他,齐宣王一辈子都以为自己能拉开强度有一千多公斤的弓,齐宣王就算拿着这虚假的荣耀,也不愿意相信真实的自己,不面对自己本来的面貌是他最大的弊病。
而且我们说,古往今来君与臣的关系就像水和船,君王的错误决断,要靠敢于进谏的大臣,君臣一起才能完成国家的建设,才能使人民生活安康。如今的齐宣王急需一位敢于进谏的大臣来点醒他。除了孟子应该要有更多的人关心国家,关心君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