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世界三大大爆炸之谜 明朝天启大爆炸

2018-01-11 22:43:00 首页

  天大爆炸是公元1626年(明熹宗天启6年)明朝首都北京发生的一起大爆炸事件。这次爆炸原因不明、现象奇特、灾祸巨大,是“古今未有之变”。5月30日上午9时(五月初六日巳时),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区域,发生了一场离奇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范围半径大约750米,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共造成约2万余人死伤。该事件与3600多年前发生在古印度的“死丘事件”、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

blob.png

网络配图

  天启大爆炸是怎么回事

 1626年5月30日上午9时左右,京城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城东北方渐至城西南角,同时有一特大火球在空中滚动。巨响声中,天空丝状、潮状的无色乱云横飞,有大而黑的蘑菇、灵芝状云像柱子那样直竖于城西南角。

  刹那间天昏地暗,尘土、火光飞集,天崩地陷,万室平沉。东自阜成门,北到刑部街,长1500~2000米,宽6500米范围内木材、石块、人体、禽尸像雨点那样从天空中降下。数万间屋、2万多人都被炸成粉状,瓦砾腾空而下,衣物远飞至昌平,死者皆裸体。

  正在紫禁城内施工的匠师们,从高大脚手架上被震了下来,2000人跌成“肉袋”。御史何迁枢、潘云翼在乾清宫被震死,住在城西南的何家、潘家全被埋在土中。由于皇宫处在爆炸区边缘,使明熹宗朱由校幸免于难。

blob.png

网络配图

  天启大爆炸原因为何

  明朝京城大劫难是一场由空气气压急剧下降引发的灾难,灾变出现了“不焚寸木”“焚燎之迹全无”现象,即所谓的冷爆炸效应,与玉米花的“低温”爆裂现象相同,没有出现炽热的爆炸中心和放射状爆炸痕迹。

  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引起了空气气压下降的呢?根据灾难中出现的有声如吼,若乱丝、若五色、若灵芝状的烟气冲天而起等现象判断,应该是混有可燃气体的空气发生了爆炸,进而引起了空气气压下降。

  提起可燃气体发生爆炸,人们自然会想起煤矿井下瓦斯爆炸。当井下巷道中的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即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而发生爆炸。

  由于受巷道空间的限制,井下瓦斯爆炸是在体积基本不变情况下进行的,适用于气体的等容变化原理,即爆炸产生的能量基本上都转化成了热量,因而瓦斯爆炸属于一种热爆炸。瓦斯爆炸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巨大的,它可以摧毁地下的一切采矿设施。

blob.png

网络配图

  然而,如果是在地面上,混有可燃气体的空气发生了爆炸,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爆炸不受空间的限制,适用于气体的等温变化原理,即爆炸使空气的体积产生了膨胀,气压急剧下降。与瓦斯爆炸不同,地面上混有可燃气体的空气发生爆炸,基本上是在常温下进行的,因而出现了所谓的“冷爆炸”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