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1 21:17:53 首页
在对都德简介之前,先介绍一下他的代表作《最后一课》。这部作品被选入初中语文教育课程,在其中竭力地渲染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绪。因此,都德不光在法国,甚至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其知名度都是很高的。
都德的画像
1840年5月13日,都德出生于法国东南部,有着“薰衣草之乡”美誉的普罗旺斯。他的家庭虽然是做生意的,但生活却极其贫苦。因此都德十五岁的时候,就成了小学的监学。后来他在哥哥的帮助下,来到了巴黎,并从此进入了文学界。
1857年,都德带着他的第一部作品《女恋人》来到巴黎,并开始出版。1866年,他又发表了散文和故事集《磨坊书札》,使其名声大振。1868年,都德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东西》出版,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记叙了其小时候家境贫苦,为生计奔波的经历。
后来,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写了很多关于这场战争背景的小说,合编为《月曜日故事集》,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是世界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
在战争结束之后,都德的创作方向又发生了改变,这段时间也是其作品创作的多产期,他先后发表了《达拉斯贡的戴达伦》、《小弟罗蒙与长兄黎斯雷》、《努马·卢梅斯当》等十二部长篇小说。
1897年12月14日,都德在巴黎去世,终年57岁,被安葬于巴黎拉雪兹公墓。
阿尔封斯都德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都德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因此阿尔封斯都德的主要成就主要体现在其文学方面和现实主义批判方面。
都德的作品《柏林之围》的插图
都德的一生,共计创作了十三部长篇小说、一个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集。在他的这些作品之中,其中短篇小说集《月曜故事集》最为著名,他的代表作《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就是出自这部合集。《最后一课》从1912年开始被翻译后进入中国,一直被选入中学生的语文教材之中,他在小说中表达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超越了种族和语言,深深地感染了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德赞成左拉提出的自然主义创作理论,在自己的作品中,除了对角色细致入微的观察,更加入了自己的经历,因此深深获得读者的喜爱。
阿尔封斯都德的主要成就还体现在其对现实主义的批判上,他对当时法国的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世态人情,作了幽默的嘲讽和温和的批判,虽然总体上来说,他的批判力度过于温和,但总体的思想还是进步的,他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加注自己的细腻感情,揭露了造成主人公不幸的原因。因此,都德的作品,起到了对现实的批判作用。
都德、福楼拜、左拉、埃德蒙·德·龚古尔、屠格涅夫等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文学创作的问题,因此后人称其为“五人聚餐会”。他们之间互相影响,成为了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的一个文学流派,为世界的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都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都德的代表作是《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是都德于普法战争时期写成的一部短篇小说,和《柏林之围》一起被编入了《月曜日故事集》,发表于1873年。小说以普法战争为背景,当时法国战败,法国的国王拿破仑三世被俘虏,普鲁士的大军在法国的国土内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
都德的代表作《柏林之围》
在普鲁士取得了两地的控制权后,就下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禁止教授法语,改教德语。
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的韩麦尔先生,在沦陷的阿尔萨斯的一所学校里,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这最后生动的一课,都德刻画了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两个鲜活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一课》从1912年起开始被翻译成中文,一直被选入初中语文教材。
除了《最后一课》,《柏林之围》也是都德的代表作。这篇短篇小说同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1870年,普鲁士的大军已经兵临巴黎城下,他通过对一个身患重病的老军人的刻画,把现实中的巴黎保卫战和通过老军人幻想出来的攻打柏林的画面结合起来,使小说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情怀,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小说的语言简洁,极其富有深刻的教育精神,是世界文坛上的一枚瑰宝。
《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一起,都被列为都德的代表作,同时也成为了都德的代名词,只要说起这两篇小说的名字,人们很自然地都会将都德联系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