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3 16:36:56 首页
对唐朝科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古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就是能够“居庙堂之上”。而所谓的“庙堂”就是指,以封建君王为首的政府机构。正所谓读圣贤书为君王分忧,而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当然在这之后也可以为圣贤继绝学、为万世谋太平。
实际上在儒家学说大行其道之时,古之文人就已经找到了读书的方向。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其实也是古代读书人的普世理想。但是笔者认为绝大多数,古代读书人的目的其实都不纯粹。
《庄子·在宥》中说:“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
贤德之人一般都会“处江湖之远”,而只有君王才会在庙堂上担心苍生。这其实也是很多古代读书人的一种至高境界。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寥寥无几。
反观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众多读书人,不仅对科举考试趋之若鹜,而且他们都以入朝为官作为读书的信条。尤其是在科举制蔚为成熟的唐宋时期,饱读之士的处世理想都是,“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尤其是在“万邦来朝”的大唐王朝,在统治者的大力宣扬之下,以及经济与文化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之中。唐朝时期的读书人更是将,“上致君,下泽民”当做人生的不二选择,所以这一时期曾产生过诸多名臣。
但科举考试虽然为广大中下层阶级,制造了“居庙堂之上”的机会,却不是有所人都可以一举中第。难道在唐朝时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就不能做官了吗?很显然科举考试并不是唯一的做官途径。
想成为唐朝官吏的几个必经途径
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盛世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科技方面的发展,也足以震撼古代社会中的历朝历代。在一片繁荣景象的影响之下,生活在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曙光。
由于当时唐朝的对外交流活动十分频繁,很多东南亚国家都以唐朝马首是瞻。所以在这一时期唐朝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以及文化思想等,都处于对外输出的角色。很多相对弱小的国家不仅向唐朝进贡,而且还曾多次向唐朝输入“遣唐使”。
并且有很多所谓的“外国人”, 也曾在唐朝中央政府做官。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之下,生活在唐朝统治区域内的读书人,皆以能够入朝为官作为人生第一要务。再加上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已经发展成熟。
所以有一大批中下层阶级文人,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实现了做官的目标。而且唐朝时期还曾产生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和三元及第。这对众多读书人产生了非常大的鼓舞情绪。但是想成为唐朝的官员,并不是只有科举考试一条路。
1.科举考试
(1)科举制发展历史
从科举制度创立伊始一直到,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前后一共历经了几十个朝代,大约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古代统治者选拔官吏的必要手段,从汉代“察举”再到隋唐科举,这项制度已经深入古代读书人的骨髓之中。
科举制封建社会的特殊产物,它之所以会有一千三百多年的生命力,应该与其“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息息相关。
因为在唐朝之前所谓的“科举制”,或者也可以称之为“察举”。想要报名参考的学子如果没有,五品官员举荐就根本无法获得考试资格。
(2)唐朝科举取仕制度
但唐朝建立之后对这项考试制度进行了系统改革。其中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取消了“官员举荐”学子的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出身于中下层的社会人士,在没有举荐的前提下,也可以通过个人报名的形式参加科举考试。
可以说这项科举考试改革,不仅为更多人提供了进入统治阶级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贵族阶级的权利,并增强了中央集权制或者说君权。至此庙堂之上开始出现,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才。他们为封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积极的贡献。
科举考试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种,以“相对公平”为基础的人才选拔机制。为封建统治阶级扩充人才储备,其实也提供了十分必要的条件。
可以说科举制的诞生,绝对是一举多得的利好政策。当然也不可否则它也具有一定局限性和落后性。
笔者认为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的表现力最强。因为这项以选拔各阶层人才为目的的制度,不仅在唐宋时期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同时也在唐宋政治发展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进步作用。
2.从军边塞,建立功名
唐朝诗歌文化极度繁荣,除了有以李白为首的浪漫主义诗派之外。还有以王昌龄、王之涣,以及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这些人都曾经有过从军边塞的经历,甚至有一部分人边塞诗人,就是因为曾在边塞军营中担任幕僚,所以才有机会成为唐朝官吏。
这种经历如果用比较简单的语言去概括,其实就是通过从军以战功博取功名。这种当官途径属于武出方式,换句话说就是用战功以及,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官职。其实在历朝历代都有这种当官途径。只不过有人只是去镀金,而有人确实是为国为民拼命。
3.进入幕府
“幕府”最原始的意思其实是,古代社会中的武将因军队出征需要,用帐幕所建立的一种营帐。后来逐渐引申为将军府署代指将军本人。如果从根源上来讲唐代的幕府制度,其实就是一种分裂皇权的做法。一般情况下只有封疆大吏,权臣或者所谓的“戎帅”,才有资格和权利建立幕府。
当幕府成立之后就可以自行招募亲信或者士人,尤其是喜欢招募一些有能力又有名望之人。唐代很多诗人都曾有过幕僚身份,比如,杜甫、李商隐、王维甚至李白等。他们在幕府中的主要职责就是“顾问”。
有很多所谓的幕僚都因为有机会,能够被编入正规官制而成为名正言顺的官员,所以才会不遗余力的相应幕府应召。但如果从本质上来讲幕僚如果没有转正,其实就与正式的官吏有天壤之别。
4.献赋求仕
所谓“献赋求仕”则是指,当时唐朝社会中的一些名流,想通过个人才学获得统治者的青睐。所以就会创作所谓的“赋文”,一般多为歌功颂德的骈文或诗词。唐朝时期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人,皆通过“献赋求仕”获得了官职。
虽然李白通过“献赋求仕”途径,只获得了一个“供奉翰林”的官职,但是名义上却是“御用文人”。他不仅要为皇帝或后宫妃嫔,创作一些“应制”诗文。而且还负责起草诏书,以及帮助皇帝处理日常公文等工作。
5.漫游或优游
古代文人墨客都曾有过外出游历的经历。所以“漫游”或者“优游”,其实指的就是游览名山大川,并在这个过程中去结识官员或名流。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影响力,如果遇到赏识自己才华的贵人,甚至可以直接成为唐朝官员。
“漫游”或“优游”取仕的途径,在唐朝的之时其实非常流行。当时很多大诗人都曾通过这种方法获得过一官半职。而且在漫游山川的过程中,还可以陶冶个人性情,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对诗人们的诗名扩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官员举荐
虽然唐朝时只要个人有能力,就可以直接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达到入朝为官的目的。但由于很多人屡试不第,或者说得罪了某些官员,所以科举取仕这条路就行不通了。
所以只能够四处“干谒”,就是拜访一些知名官员或名人,以求得他们帮助自己举荐为官。
事实上这种入朝为官的方式,其实在唐朝社会非常普遍。很多知名的诗人或者学者,都曾通过这种途径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官员。甚至一些在后世人眼中比较知名的官吏,也都是经人引荐或者举荐之后,才能够在政治上发挥出个人才能。
7.为仕而隐
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应该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隐士。事实上所谓的隐士都存在一些共同点,比如,受到同僚排挤或者统治者迫害;亦或是在官场上举步维艰,无法实现个人的从政理想等。当然也有一大部分屡试不第之人。
所以很多古代文人墨客皆以“隐士”之名,隐居于名山大川或清静的山村之中。实际上所谓的“隐”只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求仕套路而已。而且隐士与漫游求官途径,皆是为了先提升个人名气为主。
然后再通过个人名望而受到统治者或当权者赏识,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入朝为官了。可以说两种途径是唐代文人入仕的绝佳方式。因为既获得了良好的声望,同时也可以实现当官的目的,真可谓一举两得的完美方案。
8.皇帝垂青
唐代社会中受到皇帝垂青的文人墨客比比皆是,“诗仙”李白以及撰写《咏柳》一诗的贺知章等人。其实都是以这种途径成为唐代官吏的,可以说唐诗文化空前繁荣的唐代社会,通过这种途径得到官职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也有一部分人虽然胸怀大才,但因屡试不第或苦于无人欣赏,而在唐代朝廷的大门之外久久徘徊。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就是这样一位令人心酸的大才子。虽然满腹经纶最后也不得不孤独死去。
无论通过哪种途径入朝为官之后,“黄金屋”、“千钟粟”、“颜如玉”等,都将被收入囊中并可以一直享受到老。因为唐代官员并没有退休一说,只有被辞退或官员主动“告老怀乡”,否则这些人上之人的待遇就会一直存在。
结 语
科举制虽然以“八股取士”为依托,但是在封建制度的影响下。这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其实还是为很多生活在,唐朝中下层的文人提供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唐朝的政治权利倾向。
虽然科举制度并不是唯一的做官途径,但是在古人的心目中这种凭借格个人能力,一举进士及第的方式,才是是当时颇受文人青睐或尊重的做官方式。
虽然凭借个人威望、诗名、贤德也可以做官,但是却总会给人留下一种,没有真才实学的感觉或印象。
【参考文献】
程遂营《唐代文人的入仕途径》
俞钢《唐代进士入仕的主要途径及特点》
王赛时《唐代职业军人的谋生途径》
邓志《唐代官员待遇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