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200万大军为何打不下高句丽?

2023-04-28 15:24:54 首页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割据政权,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其疆域大致包括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历史上,大一统王朝一直对北方的割据政权保持高度警惕,不允许出现一个统一政权的局面。唐朝时期,为了控制北方,唐太宗实施了“牧场制度”,派遣官员到边疆管理和统计牧场。这种措施可以说是一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手段。

唐朝时期,高句丽的势力已经衰落,但隋朝时期的高句丽政权却进入了繁荣阶段,对隋朝北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为了消灭高句丽,隋文帝采取了分化瓦解和武力打击相结合的方式。隋炀帝则采取了一条与隋文帝不同的路线。他发动了一次空前绝后的东征,动用了约113万余人的兵力,加上负责后勤的民夫,总人数达到了3-400万人之多。

这次东征的原因是杨广想借机昭显天朝上国的气度,好大喜功的他一味求全求大求速,而不考虑实际承受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在几年前就开始“增置军府、扫地为兵”,将山东、河北、河南一带的兵员征集一空,同时从南方征调数万名水手建立水军。这次东征规模之大,是历史上少有的,但是结果却让隋朝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隋炀帝的东征失败,主要是由于他没有认真考虑兵力和物资的配备,加之当时高句丽政权已经得到了突厥的支持,因此他的兵力根本无法攻陷高句丽的都城平壤。在隋朝军队的攻击下,高句丽采取了顽强的抵抗,隋军遭到了重大的损失。最终,隋炀帝不得不撤回部队,这次东征也成为了隋朝的一个耻辱性的失败。

第二次东征也是如此,许多士兵直接加入了民变军队。第三次东征时,来护儿率领的水军取得了一场大胜,但随后高句丽遣使请求和平,杨广也只好下令撤军。

在过去的数年中,隋朝前后动用了超过200万的兵力,却始终无法攻克高句丽。当然,这并不是说隋军的作战能力低下,而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冷兵器时代的攻城作战十分困难,尤其是在千里异域远征时更加如此。

然而,隋朝的失败并没有让后来的大唐朝放弃对高句丽的征服。大唐的李世民曾率领30万大军征讨高句丽,但仍以失败告终。直到唐高宗时期,多年的疲敌之策和35万大军的出击,才最终平定了高句丽。

可以看出,征服高句丽一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尽管隋朝在此方面多次失败,但后来的大唐却最终战胜了这一难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