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查士丁尼王朝

查士丁尼王朝(518~610),东罗马帝国的第三个王朝,由查斯丁一世(又译查士丁一世)开创,因查士丁尼一世而得名,终结于福卡斯,共计有6个皇帝,统治92年。 另说将最后一位君主福卡斯单列为"福卡斯王朝"的君主,则查士丁尼王朝计有五帝,统治84年。

  查士丁尼王朝(518~610),东罗马帝国的第三个王朝,由查斯丁一世(又译查士丁一世)开创,因查士丁尼一世而得名,终结于福卡斯,共计有6个皇帝,统治92年。 另说将最后一位君主福卡斯单列为"福卡斯王朝"的君主,则查士丁尼王朝计有五帝,统治84年。

  自查士丁一世起,所有查士丁尼王朝皇帝均没有子嗣,故帝位并非在直系血亲间传承。

image.png

  查斯丁一世出身行伍,据说目不识丁(据普罗科比记载,其担任皇帝期间由于不会签名,需要借助于"图章"),依靠战功及忠诚升任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近卫军队长(普罗科比《战记》一书中有关于其参加波斯战争的记录)。因此在阿纳斯塔修斯身后的政治角逐中举足轻重,在查士丁尼建议下用策利用形势登上皇帝宝座(登基时六十八岁)。此后任命外甥为凯撒、共治皇帝,并最终传位于外甥。

  鼎盛期

  6世纪时,东罗马的主要敌人是它的传统老敌人:波斯人(萨珊王朝)、斯拉夫人和保加尔人。神学的争论,比如对基督一性论的争论,也是帝国的重要话题。但东部帝国并没有忘记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杰出的将军贝利萨留的领导下,东罗马帝国甚至夺回了它部分在西部丧失的省份:意大利的大部份地区、北非和西班牙。具体包括亚平宁半岛、利比亚、突尼斯、今阿特拉斯山脉以北的阿尔及利亚和今天摩洛哥的丹吉尔和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

image.png

  查士丁尼重编了古罗马的法规,制定了《民法大全》。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法典是用拉丁语写的,而当时拉丁语已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语言了,甚至许多写这部法典的人都不太会说这种语言。

  530年代,在查士丁尼的统治下,圣索非亚大教堂(其原名Hagia Sophia是希腊语"神圣智慧"之意)开始动工。这座教堂后来成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东正教的中心。

  衰落期

  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王朝势力达到顶峰,但是很快就衰落。

  查士丁尼一世给他的继承人留下了一个空空的国库,而他的继承人也无法对付所有边境上突然出现的新敌人。在查士丁尼时代,最早的斯人(542年)、阿瓦尔人(557年)就已经穿越了多瑙河。由于帝国的重兵集结在东部边境,以对抗依兰沙赫尔,因此他们得以从帝国的西北部趁虚而入。斯拉夫人打垮了驻扎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帝国军队,并夺取了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所有主要城市,摧毁了多瑙河以南的帝国防务体系。此时西班牙和意大利也面临着蛮族起义的威胁。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君主制国-西哥特人(418-711年)对帝国属地发动全面进攻,将罗马的力量逐出伊比利亚半岛,东哥特人随即在意大利发动叛乱,伦巴底人于568年入侵亚平宁半岛并建立了伦巴第王国,只给帝国留下亚平宁半岛南端的一部分,以及拉文纳与罗马之间一块不安全的地区。

image.png

  祸不单行的是,几场猛烈的瘟疫也袭击了东罗马的领土。公元541年,鼠疫开始在东罗马帝国属地中的埃及爆发,接着便迅速传播到了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它地区。

  当时出现了许多诡异恐怖的情景:当人们正在相互交谈时,便不能自主地开始摇晃,然后就倒在地上;人们买东西时,站在那儿谈话或者数零钱时,死亡也会不期而至。而最早感染鼠疫的是那些睡在大街上的贫苦人,鼠疫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就有5000到7000人,甚至上万人不幸死去。

  官员在极度恐惧中不得不向查士丁尼汇报,死亡人数很快突破了23万人,已经找不到足够的埋葬地,尸体不得不被堆在街上,整个城市散发着尸臭味。查士丁尼自己也险些感染瘟疫,在恐惧之中,他下令修建很多巨大的能够埋葬上万具尸体的大墓,并以重金招募工人来挖坑掩埋死者,以阻断瘟疫的进一步扩散。于是,大量的尸体不论男女、贵贱和长幼,覆压了近百层埋葬在了一起。鼠疫使君士坦丁堡40%的城市的居民死亡。它还继续肆虐了半个世纪,直到1/4的罗马人口死于鼠疫。这次鼠疫引起的饥荒和内乱,彻底粉碎了查士丁尼的雄心,也使东罗马帝国元气大伤,走向崩溃。

  王朝灭亡

  末期的王朝先后经历了莫里斯(582-602)和福卡斯(602-620)的统治。由于外敌入侵和内部纷争,帝国从极端无能的状态进入完全无政府主义的时代。最后,查士丁尼王朝终于被希拉克略王朝取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查士丁尼一世虽然有重整罗马帝国和收复失地的意图,但他并没有制定一套长期的军事战略。从当时的客观形势来分析,查士丁尼面临着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西边是日耳曼人占领的过去西罗马帝国的疆土,东边是伊朗的萨珊王朝,兵力不容低估。如果东西两线作战,查士丁尼没有获胜的把握。查士丁尼不得已采取先同萨珊王朝议和的方针,腾出手来再出兵攻打西线的日耳曼人王国。

  萨珊王朝新任国王科斯洛一世于公元531年即位,国内这时刚刚镇压了祅教异端者的起义,需要缓和一下同东罗马帝国的关系。于是查士丁尼同科斯洛一世在公元532年订立和约,承诺互不侵犯。科斯洛一世提出的条件是:要求查士丁尼把西征获得的战利品分一部分给萨珊王朝。查士丁尼知道这是科斯洛一世的敲诈勒索,但为了解除西征时的后顾之忧,就先付一部分黄金作为礼品送给他。

image.png

  查士丁尼决定先收复阿非利加行省。这里自公元439年起已被汪达尔人占领,并建立了汪达尔王国,但管理混乱,人心涣散。公元533年,东罗马舰队于迦太基城登陆,几个月后就灭掉了汪达尔王国。

  查士丁尼把军队攻击的目标转到意大利,力求迅速消灭东哥特王国。东罗马军队由阿非利加行省渡海,先收复西西里岛,在意大利南部登陆,占领了那不勒斯,很快就收复了罗马城。公元555年东哥特王国灭亡。虽然东罗马帝国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军队已有厌战情绪。查士丁尼没有精力再向西扩张了。

  不管怎样,查士丁尼还是取得了西征的胜利,个人威望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查士丁尼的经济政策

  查士丁尼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经济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第一,千方百计充实国库,这既是为了筹足军费,更是为了应付萨珊王朝的纠缠。果然,在东罗马军队消灭汪达尔王国并开进意大利之后,萨珊王朝就派人来向查士丁尼索取战利品了。查士丁尼以西部战争尚未结束为由,没有答允萨珊王朝的要求,萨珊王朝谴责查士丁尼背信弃义。

  查士丁尼是怎样充实国库的呢?他认为关键是打开通往东方的商道,这既可以获得东方商品以牟利,又可以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增加税收。但由于萨珊王朝控制了波斯湾,商路不畅,所以查士丁尼决定开辟南北两路,绕道而行。南路,由红海东航,直达东方。北路,由黑海北岸东行,经过中亚,通往东方。这两条新商路开通了。

  第二,大力推进租佃制,让农民有更大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在罗马帝国东部地区,城市中的工商业户使用奴隶作为劳动力的情况早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已罕见,但在乡村,自由民经营农业和大地产经营农业的状况是并存的,而大地产中仍有使用奴隶劳动的情况。查士丁尼认为,要继续释放奴隶,鼓励大地产改为租佃制,以调动租佃户的生产经营积极性。过去,释放了的奴隶获得的是自由人身份,而现在,查士丁尼使释放了的奴隶获得的则是罗马公民的身份。

image.png

  第三,查士丁尼在被收复的土地上执行的政策是“物归原主”。这主要是指地产而言。查士丁尼是重法制的,他认为“物归原主”原则不可更动。如果原主人及其后代都已经死亡,那就另当别论了。此外,如果原来地产上有些劳动者是奴隶,那么这些奴隶当时逃走了就算了,不必把他们的后人再找回来当奴隶。

  皇权的强化

  公元532年,君士坦丁堡爆发了具有深刻社会背景的“尼卡骚乱”。“尼卡”是希腊语“胜利”的意思。由于城市居民彼此以暗号“尼卡”相互联系,传递信息,所以这场骚乱被称为“尼卡骚乱”。多年以来,君士坦丁堡流行着马车竞赛,这是群众的一种娱乐、竞技活动。参加者以社区为单位,以赛手衣着的颜色作为区分。慢慢形成了两大派,即绿派和蓝派。每派后面都有王公贵族和富人作为支撑,并且添加了政治色彩,即绿色代表农场、绿地,蓝色代表海洋、水路贸易。赛场上两派互相漫骂、攻击。532年的“尼卡骚乱”就以互相漫骂、厮打开始,两派都高喊“尼卡”,群众情绪一时难以控制,一起殴打在场的贵族、官员和富人,最后汇成大骚乱,并蔓延到街头、广场。骚乱的民众焚烧官署,捣毁贵族和富商的府第,抢劫武器,占领监狱,并要求罢免某些大臣。消息很快传入宫中,查士丁尼允诺撤换司法部门和财政部门的大臣,以为这样一来事件就会平息。不料公众不相信皇帝的承诺,骚乱持续,全城都被公众控制。查士丁尼最终决定进行镇压,命令军队平定骚乱。查士丁尼判断,骚乱的背后一定有一些元老和贵族的支持,所以在事件平息后,着手对这些元老和贵族进行大清洗。

  查士丁尼认为,为了扼杀再发生“尼卡骚乱”之类事件的可能性,必须强化皇权,除了加强军力以外,还要削弱元老院的影响。

  查士丁尼为了统一人们的思想,对于非基督教的异教加强了镇压。他认为这些异教邪说是不利于皇权的巩固的。他下令关闭了著名的雅典哲学学院,许多教授被赶走了,有些教授逃往伊朗,学院的财产也被没收。

image.png

  查士丁尼神化皇权和他本人的另一项重要措施是大建教堂,费钱再多也在所不惜。君士坦丁堡原来的圣·索菲亚教堂在公元532年“尼卡骚乱”时被群众焚毁。查士丁尼不想在原址上修复,决心重建。费时6年,耗费的黄金总量多达32万磅,据说为此耗尽了国库里的黄金,终于建成了新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恢宏程度远远超过了罗马城内所有的教堂(见图1)。除圣·索菲亚大教堂外,在首都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还新建和改建了24座教堂。而在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其他城市,也都仿照君士坦丁堡而大建教堂,总数达1000多座。

  查士丁尼王朝的终结

  查士丁尼自公元527年登上皇帝宝座到公元565年因病去世,在位38年。皇后狄奥多拉死于公元548年。她死后,查士丁尼变得心灰意冷,疑心越来越重,对谁都不相信,一心想使自己神化,并使这种神化成为制度。

  查士丁尼年老时同大多数老皇帝一样,好猜忌、多疑,唯恐将领、贵族和身边的人篡位夺权。跟随他几十年的大将贝利撒留立功无数,威信极高,一直到老年时还率军打败了匈奴人从北部边境对君士坦丁堡的进犯。但战争一结束,查士丁尼就撤去了他的兵权。

  查士丁尼临终前,帝国从外表上看仍是强盛的,但国库已经空虚,兵力也已大大减少。有限的兵力除了分布于东帝国各地外,还要分布于查士丁尼收复的失地。留守于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不过是少数禁卫军而已。

  查士丁尼死后,接下来的三个皇帝是:查士丁二世(公元565-578年)、提比留二世(公元578-582年)、莫利斯(公元582-602年)。他们虽然称不上是什么雄才大略的君主,但也都不是昏君或暴君。他们力图支撑起这座已千疮百孔的大厦,却都力不从心。而国际形势则继续发生不利于东罗马帝国的变化。

image.png

  第一个变化是:公元568年,日耳曼人中的一支伦巴第人从北部进入意大利,赶走了驻防在意大利北部的东罗马军队,建立了伦巴第王国。据说他们比任何其他北方蛮族部落都更为凶残,西罗马帝国境内那些曾被东哥特人占领的地区的意大利人又陷入苦难之中,而东罗马政府对此已无能为力。

  第二个变化是:在东罗马帝国北部边境上,又聚集了两支准备入侵的蛮族军队:一支是斯拉夫人,他们由东欧南下,陆续进入巴尔干半岛;另一支是阿瓦尔人。阿瓦尔人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柔然人的一支,属于鲜卑族,他们约在公元5世纪初在中国北方建立了强大的国家,即柔然汗国。柔然人起先想南下,但中国北方这时已建立较强大的北魏政权,后被北魏击败。突厥人原来依附于柔然汗国。柔然人被北魏打败后,突厥人力图摆脱柔然的统治,并于公元552年打败柔然。柔然人被迫西移,越过乌拉尔山,进入东欧,再南下逼近东罗马边境。公元582年,柔然人(这时被称为阿瓦尔人)侵入东罗马境内,成为东罗马的又一劲敌。

  第三个变化是:由于赋税加重,兵源又不足,只有使军费不断增加才能招募新兵来对抗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的南侵,查士丁尼以后的三个皇帝都为此事发愁。三个皇帝中的最后一位——莫利斯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禁止修道院收容难民。这等于断了修道院的财路。逃难者则认为莫利斯断了他们的生路。

  由于军费不足,军队发不出军饷,军官和士兵都反对莫利斯。公元602年,军官福卡斯发动政变,篡夺皇位,杀死了莫利斯皇帝、皇后和他们的子女,查士丁尼王朝亡。朝中的大臣和贵族大批被处决。福卡斯是一个野心家,急于立功,下令把驻防在巴尔干防区的军队调往西亚,同伊朗萨珊王朝开战,不料竟被打败。而巴尔干防区空虚后,阿瓦尔人乘虚进攻,一直打到君士坦丁堡城下。在这万分危急之际,君士坦丁堡的臣民请求阿非利加总督赫勒克留率军来保卫君士坦丁堡。赫勒克留以年长为借口,派儿子小赫勒克留率舰队在君士坦丁堡登陆,保住了君士坦丁堡,并推翻了篡位者福卡斯。

  公元610年,小赫勒克留被拥戴为皇帝,从此开始了东罗马帝国的另一个王朝:赫勒克留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查士丁一世

  518年,禁卫军首领查士丁即皇帝位,指定其侄子查士丁尼一世为继位人。

  527年,查士丁尼一世被授予奥古斯都尊号,与叔父查士丁共同执政。

  527年8月,查士丁去世,查士丁尼一世(527-565年在位)成为东罗马帝国唯一的皇帝。

  查士丁尼一世

  6世纪时,拜占廷帝国有东方、色雷斯和伊利里亚三大军区。528年,设立了亚美尼亚军区;537年,又设立了海上军区。边防军士兵从政府那里领取农田,自己耕种或雇人耕种,提供自给自足的军粮。边防军和野战军的最基层单位为队,每队5人;两队为一连;10连为一营;6营为一团;3至4团为一师;3至4师组成一个军团。

image.png

  查士丁尼在世时,共完成三部法律汇编。即《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其死后法学家又完成了《查士丁尼新敕》("新律")。这四部法律统称为《查士丁尼国法大全》(又译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国法大全》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其出台是对罗马法1000年来发展的归纳和总结,无论是对罗马法体系还是对其他法律体系,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他保留了罗马法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对人们的行为作出法律规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的调节提供了法律手段。它也对后世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制定起到了蓝本作用,近代西欧多数国家在制定法令时都将该法典作为参考。

  532年,尼卡暴动。在赛车会上,蓝党、绿党两党下层因对官吏横暴和苛税不满,要求罢免特里博尼安和卡帕多西亚的约翰两个暴吏,释放两党被囚禁成员。遭拒绝后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起义群众捣毁监狱,焚烧官邸。大火持续3天,焚毁了圣索菲亚大教堂等公共建筑物,并蔓及皇宫。查士丁尼一世撤换两个宠臣后,亲赴赛车场说服起义者,未能奏效。训练有素的政府军节节败退,全城除皇宫外均被起义者控制。关键时刻,皇后狄奥多拉阻止丈夫查士丁尼一世逃离首都。随后,查士丁尼一世施展阴谋,一面派贝利萨留组织蛮族雇佣军,一面派人收买蓝党。起义第八天,蓝党突然倒戈,起义军阵脚顿乱。蛮族雇佣军屠杀起义群众约3万余人。在皇后狄奥多拉要求下,绿党领袖希巴提乌斯及其家族也被诛杀殆尽。查士丁尼的镇压改变了罗马公民参与政治的传统,甚至连赛车这种传统体育活动后来也被逐渐取消了。

  532年-537年,查士丁尼一世重修并扩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教堂后来成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东正教的中心。

  553年,查士丁尼一世为缓和东正教与一性派之间矛盾,主持了东正教和一性派主教的联合会议。

  533年,查士丁尼一世集中兵力向西发动战争。

  534年,查士丁尼一世派贝利萨留灭汪达尔-阿兰王国,兼并北非,占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查士丁尼为统治被征服的领土,在迦太基设立阿非利加长官府和督军署。查士丁尼把被汪达尔人侵占的土地发还给当地居民和天主教会。为了庆祝国土的光复,君士坦丁堡为贝利萨留举行盛大的凯旋仪式。

  535年,查士丁尼一世侵入东哥特王国,遭到猛烈抵抗。

  541年,波斯军队又从北方侵入拉齐卡地区。查士丁尼再次任命贝利萨留指挥东方战场,进行一系列反击。双方约在561年底媾和,签订为期50年的和约。

  542年春天,大瘟疫给拜占庭帝国造成了第一次毁灭性打击,瘟疫起自尼罗河沼地,毁灭了帝国三分之一的人口,仅在君士坦丁堡,就有逾半数居民死亡。秋天,瘟疫消失了,然而在此后70年里又多次卷土重来,毁掉了东罗马帝国赋税和兵员来源,使东罗马帝国货币处于崩溃边缘,而领土丧失也很快导致了君士坦丁堡粮食供应减少。

  552年,查士丁尼一世出兵干涉西哥特王国,占领西班牙东南部。

  554年,东哥特王国最终被查士丁尼一世派兵灭亡。

image.png

  查士丁二世

  565年,查士丁二世(狄奥多拉侄女婿兼养子)继位。

  568年,伦巴第人从北方翻越阿尔卑斯山,入侵亚平宁半岛,建立伦巴第大公国(568-774年)。查士丁二世不得不放弃了意大利北部和东部地区。此后拜占庭又遭阿瓦尔人入侵。

  571年,查士丁二世和突厥联合和波斯再起战端。但在叙利亚大败于波斯库斯鲁一世(库思老一世)。

  572年,伦巴第人定都帕维亚。东罗马帝国只保留拉文纳一带狭长的地带。

  574年,查士丁二世不得不退休,以养子提比略二世为凯撒(副皇帝)。

  提比略二世

  578年,提比略二世继位。提比留以查士丁一世侄孙之岳父这点亲戚关系,得以继续维持查士丁尼王朝世系。

image.png

  莫里斯一世

  582年,莫里斯一世(582-602年,提比略二世女婿)继位。

  590~604年,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在位,认为教皇是上帝指派的全部教会的首脑,将教皇的影响扩大到自己的辖区以外。

  591年,莫里斯一世干涉波斯内乱,白赫兰·楚宾的军队在经过两次激烈战斗后被彻底击溃,他本人则走投无路,最后几经辗转进入了突厥人领地。库思老二世重新入驻泰西封。

  594至600年,得益于能干的普里斯库斯将军卓越领导,拜占庭帝国军队不但成功遏制住阿瓦尔人南进步伐,还难得地在与草原蛮族较量中占据上风,这还自查士丁尼一世皇帝晚年以来第一次。

  601年,拜占庭帝国与阿瓦尔人在蒂萨河岸进行最后决战,伯颜可汗彻底战败,丧失了4个儿子和近3万人军队。于是,罗马人自3世纪撤出达契亚以来,第一次再度踏上多瑙河下游北岸的匈牙利土地。这次大捷后,普里斯库斯将军或许是由于功勋过于显赫,招致了莫里斯一世嫉恨,不久神秘死去。

  福卡斯

  602年,普里斯库斯将军部下福卡斯率军出征多瑙河流域的阿瓦尔人,到了多瑙河后,福卡斯率军哗变,转而南下返回首都,发动政变,杀了莫里斯一世皇帝,即位为皇帝。并在首都大肆屠杀反对者。

  604年,莫里斯一世女婿库思老二世亲自率兵出征,随军带有一名自称莫里斯皇帝之子狄奥多西的傀儡,夺取亚美尼亚、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大片地区。面对各地反抗,福卡斯皇帝只能采用残酷杀戮来对付帝国名门贵族,结果杀人越多,敌人也越多。当时帝国时局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最坏的境地。

  606年,波斯库斯老二世趁拜占庭内乱,再次入侵。

  608年,拜占庭北非总督希拉克略起兵反对福卡斯,内战爆发。福卡斯派东方总督前去讨伐希拉克略,但被希拉克略之子尼斯塔斯击败,而波斯也趁拜占庭东方部队前往埃及之机,攻陷了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东方行省,并深入安纳托利亚半岛。

  610年,希拉克略大军抵达君士坦丁堡城下,福卡斯城防部队和希拉克略通络,希拉克略未经抵抗便占领了首都,抓获并砍了福卡斯的脑袋。希拉克略登基,由此开始了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查斯丁一世(Justin I),又译查士丁一世,拜占庭帝国皇帝(518-527年在位),查士丁尼王朝创建者,为查士丁尼一世的舅父。

image.png

  出生行伍,据说目不识丁(据普罗科比记载,其担任皇帝期间由于不会签名,需要借助于"图章"),依靠战功及忠诚升任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近卫军队长(普罗科比《战记》一书中有关于其参罗马波斯战争的记录)。因此在阿纳斯塔修斯身后的政治角逐中举足轻重,518年,身为禁卫军首领的查斯丁在外甥查士丁尼建议下用策利用形势登上皇帝宝座(登基时六十八岁)。此后指定查士丁尼为继承人,任命他为凯撒,527年授予他奥古斯都尊号,使之成为共治皇帝,与自己共同执政。同年8月,查士丁去世,查士丁尼成为唯一的君主。无子的查斯丁一世最终传位于外甥,类似现象在查士丁尼王朝还将反复出现。

image.png

  主要政绩

  他在位期间主要政绩包括处断大贵族巩固皇权,取消阿纳斯塔修斯一世的一性论宗教政策以回复国内安定,与西部教会修好,恢复与波斯的和平,与弱小民族结盟以遏制波斯等,但包括奥斯特洛格尔斯基在内的广大拜占廷学者都认为这应为实际执政的查士丁尼一世的政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610年,希拉克略大军抵达君士坦丁堡城下,福卡斯城防部队和希拉克略通络,希拉克略未经抵抗便占领了首都,抓获并砍了福卡斯的脑袋。希拉克略登基,由此开始了拜占庭希拉克略王朝。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