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东哥特王国

  东哥特王国(The Ostrogothic Kingdom,493年—553年),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Ostrogoths)建立的国家。随着东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迁入今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的势力约在意大利半岛及附近的克罗地亚等地区,公元555年,东哥特王国全境被东罗马帝国征服,东哥特王国灭亡。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考古学家及语言学家从北欧铜器时代文化的证据中推断日耳曼民族的发源地应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日德兰半岛及德国北部。日耳曼民族在西元前五世纪时已经从他们的发源地向外扩展了。

image.png

  刚开始靠近罗马帝国边境的日耳曼部族与罗马帝国的接触包括了贸易、移民,有些日耳曼人成了奴隶,有些日耳曼人则以个人或团体联盟的方式加入罗马帝国的军队,罗马帝国也与一些日耳曼部族有过征战。到了四世纪,罗马帝国的军队其实常常是罗马人指挥之下的日耳曼族军队,日耳曼人在罗马军队里的地位也逐渐重要起来。

  四世纪末,中亚地区来的匈人向西移动,住在罗马帝国边境的日耳曼人为求避难又再度大量涌入了罗马帝国境内。五世纪时,移入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数个王国,如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王国、高卢的法兰克王国等等。

image.png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如前所述,四世纪起,日耳曼人在罗马军队里的地位日增。到了五世纪中,罗马帝国的皇帝已经没有权力了。456年到475年日耳曼人李希梅尔(Ricimer)统治意大利,这期间,在466年到476年之间的五位罗马皇帝都只是他任意拔擢、罢黜的傀儡。继里西梅尔之后掌权的是奥多亚塞(Odoacer)(又译奥多亚克),他在476年罢黜了上述皇帝中的第五位皇帝,也就是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卢斯(Romulus Augustulus)。至此,西罗马帝国灭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狄奥多里克的统治

  当时东罗马帝国的皇帝芝诺(Zeno)任命东哥特族领袖狄奥多里克(Theodoric)为帝国官员去驱逐篡位的奥多亚塞。狄奥多里克率领东哥特人在489年越过阿尔卑斯山,打败了奥多亚塞,并成为亚平宁半岛的统治者。

  狄奥多里克虽然是东哥特族领袖,但是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他的童年在君士坦丁堡以人质的身分度过,并在当地接受了教育。488年,一方面是东哥特族国王一方面又有东罗马帝国官员身分的狄奥多里克被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派去重新征服意大利。493年,狄奥多里克征服了拉文纳(Ravenna),并且杀了奥多亚塞。理论上,狄奥多里克只是君士坦丁堡管辖下的一个副王(viceroy)。然而,在实际上,东罗马帝国对狄奥多里克并没有约束的能力。

  当时西罗马帝国虽然已经不存在了,在伊比利亚半岛、高卢、意大利等地,西罗马帝国的遗民人数还是远远多过他们的统治者——日耳曼人。在这些地方,法律的适用性通常是依据种族背景来分的。西罗马帝国的遗民还是适用罗马法,而日耳曼人则适用日耳曼人的法律。

image.png

  在狄奥多里克统治之下的意大利也是如此。西罗马帝国的遗民的人数也远远多过东哥特人。西罗马帝国的遗民适用罗马法,而东哥特族人则可以说是独立于西罗马帝国遗民之外,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受自己同族的贵族治理。大部分西罗马帝国的社会制度在意大利保存了下来。

  狄奥多里克是一位出色的统治者,在他的统治之下意大利比五世纪许多皇帝统治之下的情况还要好。可以说,西罗马帝国的文明在狄奥多里克的统治之下在意大利延续下来了。在城市里,古典时代的法律学校与修辞学校仍然兴旺。狄奥多里克改变税制,试着使赋税更为公平。相较于五世纪的兵荒马乱,狄奥多里克的统治给了意大利三十年的和平。

  对外政策方面,狄奥多里克透过一系列的联姻把一些其它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组成联盟。狄奥多里克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汪达尔王国的国王,一个女儿嫁给西哥特王国(Visigothic)的国王,另一个女儿嫁给了勃艮第王国(约在今日法国罗纳河河谷一带)的国王,狄奥多里克自己则是娶了法兰克王国国王克洛维(Clovis)的妹妹。如此一来,东哥特王国成了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国彼此之间因联姻而建立的关系的中心。

  狄奥多里克也成了西哥特王国的摄政王。当时的西哥特王国据有高卢西南部及大部分的伊比利亚半岛。因此,狄奥多里克的影响力从今日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西南部一直延伸到意大利。

image.png

  王国统治机制的问题

  古典文明要在狄奥多里克统治之下的意大利复兴看起来似乎是有希望的。然而,东哥特王国的统制机制有很大的问题。

  狄奥多里克统治之下的东哥特王国对西罗马帝国的遗民跟东哥特人有双重的制度。一方面,狄奥多里克是东哥特人的国王,另一方面,他是东罗马帝国的官员,治理著为数众多的西罗马帝国的遗民,而东哥特人的角色像是他们的保护者。信仰方面,西罗马帝国的遗民信奉的是正统派的基督教,而东哥特人信奉的是基督教里有争议性的阿里乌派(Arianism)。

  东哥特人要成功地统治意大利,必须要得到西罗马帝国的遗民的合作。但是如前所述,这两群人的社会在许多方面明显不同。东哥特人与西罗马帝国遗民之间的互信基础也不够。可以说,东哥特王国在意大利成功的统治,靠的其实是狄奥多里克个人的能力。一但狄奥多里克不在位了,这样的统制机制其实并不稳定。

image.png

  贝利萨留的进攻

  狄奥多里克在526年去世。继位的是狄奥多里克未成年的外孙阿塔拉里克(Athalaric),而阿塔拉里克的母亲,也就是狄奥多里克的女儿阿玛拉逊莎(Amalasuntha)则为摄政王。

  527年,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是一位有野心的皇帝,进行了一系列复兴罗马帝国的战争。首先他派将军贝利萨留(Belisarius)对汪达尔人出兵,在534年灭亡了汪达尔王国,汪达尔人从此在历史舞台上消失。535年,又派贝利萨留攻打东哥特王国。

  贝利萨留很快地在535年攻下了西西里岛。536年,贝利萨留攻下了那不勒斯及罗马。

  维蒂吉斯的统治

  在贝利萨留的攻打之下,东哥特王国的王位从狄奥多里克的家族转移到了另外一位领袖维蒂吉斯(Witigis)的手中。536年,维蒂吉斯在对抗贝利萨留的战争中即位为东哥特王国国王。维蒂吉斯是阿玛拉逊莎(Amalasuntha)在当时唯一存活的小孩——玛瑟逊莎(Mathesuentha)的丈夫。不过这桩婚姻只是支持维蒂吉斯的王位继承的政治婚姻而已。

  维蒂吉斯统治之下的东哥特王国还是无法抵挡东罗马帝国的攻击。贝利萨留继续向北攻下了米兰,并且在540年攻下了东哥特王国的首都拉文纳。维蒂吉斯与玛瑟逊莎都被俘掳。

  这个时候,查士丁尼一世给了东哥特人一个“慷慨”的协议:东哥特人交出他们一半的财物给东罗马帝国,则可在意大利西北部保有一个独立的王国。贝利萨留将消息告知东哥特人。东哥特人并不信任查士丁尼一世而比较信任贝利萨留,他们提出一个条件:只要贝利萨留背书,他们就接受协议。然而,这个条件却使得协议陷入僵局。

image.png

  之后的东哥特王国

  540年,因为维蒂吉斯的失利,一群贵族认为他们需要一位新的领袖。这群贵族的首领艾拉里克(Eraric)支持贝萨利留。在征得其它人的同意之后,他们决定要将王位让给贝利萨留。贝利萨留还是对查士丁尼一世忠心的。他假装同意这项提议,前往拉文纳进行加冕,然后出其不意地逮捕东哥特人的领袖,并且将全部东哥特王国置于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这次没有“慷慨”的协议了。

  接下来,被选为东哥特王国国王而在540年继位的是伊狄巴德(Ildibad)(又写为Hildebad或Heldebadus)。

  一方面,东罗马帝国的东边正在与波斯帝国作战,因此查士丁尼一世希望东罗马帝国西边能有一个缓冲国家把法兰克王国与东罗马帝国隔开。另一方面,东哥特人对贝利萨留的提议让查士丁尼一世起了疑心。查士丁尼一世对贝利萨留之举大为不满,将他调往东边对抗萨珊王朝,而将亚平宁半岛置于东罗马帝国另一位地方官员约翰(John)的管理之下。

  伊狄巴德在位仅约一年(540年-541年)。接下来继位东哥特王国国王的的是艾拉里克(541年),但是旋即被杀害。再接下来在541年被选为东哥特王国国王继位的是托提拉(Totila)。托提拉与立场偏向东罗马帝国的艾拉里克不同,是一个立场偏向东哥特人的国王,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领导者。他带领东哥特人反抗东罗马帝国。

image.png

  当贝利萨留在545年回到意大利的时候,他发现情势已经改变了。艾拉里克已经被杀害,亲东罗马帝国的东哥特贵族也被推翻,整个意大利北部又被东哥特人占据,东哥特人甚至还将东罗马帝国的军队逐出了罗马城。

  贝利萨留再度夺回罗马,但是与贝利萨留已有嫌隙的查士丁尼一世没有给贝利萨留足够的支援与补给,使得贝利萨留只能采取守势,并且失去了罗马。548年,查士丁尼一世以他信任的纳尔西斯(Narses)将军代替贝利萨留。

  纳西斯没有让查士丁尼一世失望。在纳西斯的征服行动中,托提拉于552年战死。552年继位为东哥特王国国王的德亚(Teia)也于553年战死。德亚是最后一位东哥特王国国王。

  历史上有记载的东哥特人的抵抗一直持续到550年代末。被击败之后,东哥特人从此自历史舞台上消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374年东哥特部落联盟被匈人击溃后,随匈人向西推进,居住在潘诺尼亚。

  453年上帝之鞭阿提拉死后,东哥特人乘机摆脱匈人的统治。

  454年,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多瑙河上游班诺尼亚(今匈牙利西部)。

image.png

  488年东哥特王狄奥多里克(493~526在位)在拜占庭帝国皇帝芝诺的怂恿下出兵意大利,围困拉文纳,久攻不克,遂和当时意大利半岛的统治者奥多亚克订约,共同治理意大利。

  493年狄奥多里克在宴请奥多亚克时背信地杀死了他,收编其余部,建立东哥特王国,定都于腊万纳。领土包括今之意大利和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一带。

  535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乘机对东哥特王国发动战争,战败东哥特国王维蒂吉斯(536~540在位)。

  536年占领罗马,540年占领拉文纳。东哥特新国王托提拉(541~552在位)具有军事、政治才能。他把从罗马贵族领地上逃跑的奴隶和隶农编入军队,没收罗马贵族的土地,减轻居民的赋税,从而得到了国内人民的支持,多次在对拜占庭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一度收复大半失地。

image.png

  553年在塔金那一役托提拉战败身亡。

  555年意大利全境被东罗马帝国征服,东哥特王国灭亡。

  对意大利人而言,东哥特人也许只是历史上一群短暂的侵略者。但是狄奥多里克给了意大利三十年的和平,在狄奥多里克的统治之下,意大利的情况不比五世纪时动乱的时代来得差,古典文明和大多数罗马的社会制度在亚平宁半岛也保留下来了。

  反而是东罗马帝国击溃东哥特王国之后,由于战线过长以及查士丁尼瘟疫造成的打击,继位的皇帝查士丁二世(Justin II)却又无力保卫意大利。于是,当另一批日耳曼人——伦巴底人(Lombards)从568年开始入侵亚平宁半岛时,东罗马帝国阻止不了伦巴底人对意大利施加的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540 年,抵抗了拜占庭军队达6 年之久的哥特人遭到了惨重的失败。哥特人在经历维提吉斯投降、伊尔德巴德被刺杀,而后的埃拉里克一事无成的混乱局面后,迎来了托提拉,这位东哥特国王“行伍出身,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同时又颇具指挥才能”。托提拉的军队在与拜占庭军队的作战中,不断取得胜利。对于拜占庭人来说托提拉“就像阿波罗一样。

image.png

  不可战胜”。拜占庭所派遣的地方行政长官则认为“是上帝领导了蛮族,他们是不可战胜的”。托提拉为了达到围困罗马城的目的,率领部队进攻意大利南部重镇那不勒斯。为了增援那不勒斯,查士丁尼一世不得不重新派遣将领前往意大利,来负责指挥意大利各指挥官以及向前线士兵提供军需物品。然而这些部队以及救援物资都没能及时到达,那不勒斯迟迟得不到增援。而托提拉对那不勒斯市民以及士兵保证只要在三个月之内交出那不勒斯城,他就保证保护那不勒斯人的安全。在久未得到拜占庭的增援下,科农率领那不勒斯士兵以及市民投降。而托提拉对他的俘虏“表现了如此宽大仁慈的精神,乃至人们没有料到敌人或者蛮族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而这或许也是托提拉的军队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

  托提拉在攻破那不勒斯城之后,将目标指向了“永恒之城”罗马。意大利战场的溃败以及罗马城的被围,对于志在恢复罗马昔日荣耀的查士丁尼是不能接受的。为了彻底解决意大利问题以及消灭东哥特王国。查士丁尼不得不再次派遣贝利撒留对付托提拉。但是贝利撒留此时并没有更多的士兵可用。这既与查士丁尼对他的不信任有关,“因贝利撒留深得贵族人心,查士丁尼对他非常疑惧,唯恐他功高压主”,进而哗变,不愿意给他过多的金钱和粮食。如同他在东方前线一样,军中反对派的掣肘、皇帝的猜疑和军援短缺使他无法施展军事才华。

image.png

  托提拉在得知贝利撒留没有足够的兵力同其抗衡时,决定进攻贝利撒留的军队。考虑到长此下去,拜占庭军队将会丧失更多的城市,贝利撒留决定派维塔利安 的侄子约翰到拜占庭求援。但是约翰并没有完成任务。由于没有足够的兵力,在托提拉围攻罗马城时,远在拉文纳的贝利撒留根本无法抽出兵力去支援罗马。救援迟迟未到,整个罗马城陷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为此罗马人派出使者希望与托提拉达成协议,如果在约定的时间内得不到拜占庭军队的支援,他们会主动交出罗马城。而托提拉这次却没有像对待那不勒斯市民和士兵那样接受罗马人的提议,而是继续围攻罗马城。

  饥寒交困下的罗马城,不久被托提拉攻陷。攻占罗马城后,托提拉给查士丁尼一世写信,提出和谈,两国恢复交战前的边界,如若不然他将会将罗马城夷为平地,并处死所有被扣押的罗马元老。而查士丁尼一世则对托提拉表示意大利战场是由贝利撒留全权负责,他只能与贝利撒留谈判。贝利撒留写信警告他最好不要毁坏罗马城。“或许贝利撒留知道如何利用托提拉的虚荣心”,托提拉竟然听从了他的奉劝。在将罗马城的大部分城墙拆除后,托提拉放弃了这座城市。放弃这座城市,对于托提拉来说是“愚蠢的行为”。这也恰恰说明了托提拉及其领导下的哥特军队“擅长作战、进攻、劫掠,却疏于防守和建设”,这或许也为东哥特王国后来的战败埋下了伏笔。

image.png

  547 年4 月贝利撒留在托提拉放弃罗马城不久,便重新恢复了这座城市的城防,罗马城重新回到了拜占庭人手中。但是拜占庭军队在意大利战场的被动局面并没有就此改变,军队处处败退,贝利撒留在意大利战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迫使他多次向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写信求援。救援迟迟未到,城池又陆续被托提拉攻陷,面对此种困难,548 年贝利撒留决定派安东尼娜到君士坦丁堡利用她和塞奥多拉的关系增加兵力,扭转意大利战场被动的局面进而击败东哥特人。但是塞奥多拉却突然病死。不久贝利撒留被查士丁尼一世召回。

  罗马城在贝利撒留被召回后不久再次被托提拉攻陷,此时的托提拉没有像上次那样放弃罗马城,而是决定将哥特人以及俘虏迁往此城。在拉文纳依旧在拜占庭人手中的情况下,罗马城成为了哥特人的临时都城,“再次扮演了许久未有过的政治象征”。意大利战场失利,被查士丁尼一世任命为意大利统帅的日耳曼努斯突然病死,斯洛文尼亚人越过多瑙河并不断侵扰罗马的领地,波斯人不断在东方制造战事。拜占庭陷于不利的局面。查士丁尼任命宦官纳尔西斯为意大利统帅,取代贝利撒留指挥哥特战争。

image.png

  拜占庭军队在到达塔吉奈后,与托提拉的军队形成对峙。552 年6 月底,双方军队在塔吉奈展开决战。但是托提拉却规定哥特军队在作战中只准使用长枪,不准使用弓箭或者其他武器。这样的战术以及武器装备,面对纳尔西斯以8000 骑兵组成的新月队形,是毫无优势的。在这场战役中,托提拉的军队遭到沉重打击,托提拉溃逃过程中被刺伤,在到达卡普莱城不久,这位“被庶民誉为比阿拉里克和提奥多里克还要优秀的东哥特国王”走到了生命尽头。虽然托提拉在与拜占庭军队交战中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军事谋略,但就此次战斗的布阵以及指挥而言,“他是不能胜任军事统帅的。”

  托提拉统治下的东哥特王国为了反抗拜占庭的统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东哥特王国再也恢复不到往日的强大,在不断打击下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然而查士丁尼“在地中海西部发动的战役使帝国的国库耗之殆尽,使巴尔干和亚洲各行省被忽略、易受攻击”。其他蛮族如“格比德人、法兰克人、日耳曼人,又侵入意大利”,带来了新的边境危机。“就在和君士坦丁堡隔黑海相望的东欧草原上,已经重新卷起一股不祥的游牧民族风暴。”哥特战争虽然最终以拜占庭人的胜利而告终,但是它“使拜占庭帝国征服意大利的战争成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延续了近20 年,耗尽了拜占庭的财力和物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对意大利人而言,东哥特人也许只是历史上一群短暂的侵略者。但是狄奥多里克给了意大利三十年的和平,在狄奥多里克的统治之下,意大利的情况不比五世纪时动乱的时代来得差,古典文明和大多数罗马的社会制度在亚平宁半岛也保留下来了。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