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顿国

  顿国从公元前1122年建立,经历了比较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公元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存在了626年。顿国的存续,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顿国,是周武王灭商后于周朝时期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诸侯国之一,子爵,亦称顿子国,都城在今河南商水县顿国故城,后为陈国所迫南迁,号南顿(今河南项城南顿镇),与陈国、项国、沈国等相邻,春秋时期为楚国所灭。

  顿国从公元前1122年建立,经历了比较稳定的西周时期至春秋早期,自春秋中期开始,在陈、楚、鲁、宋、晋等大国争霸中原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失或续,到公元前496年终为强楚所灭,存在了626年。顿国的存续,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地理位置

  淮水中上游地区历来为上古民族杂居交错之地,况且又为商王朝统治的旧地,为震慑商民旧族,周王朝便在这里分封了顿、沈、项、息、番、蔡、道、蒋、曾、唐等诸多姬姓小国,使其成为镇守周朝南疆的屏障。周初分封的这些诸侯小国,面积都不大。顿为子爵,其封地面积不过二百五十平方里左右。顿国在哪里?清顾栋高《春秋大事年表》云:“顿国本在县(指商水县)北三十里,顿子迫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这段记载不仅指明了顿国的初封地、迁居地,而且也指明了顿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阶段。

  顿国故城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标示顿国的地望有两处:一在今商水县境内;一在项城县(今项城市)境内。体现一个诸侯国的考古学“表征”是什么?是都城。周口市、商水县文物部门在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找到了顿国故城城址。经过勘探调查表明,顿国故城呈正方形,城墙用夯土筑成,边长500米,面积达25万平方米。城墙外有壕沟护绕。故城内出土有西周、春秋时期的建筑构件如筒瓦、板瓦、云纹瓦当和生活用具陶圜底罐,以及楚国流行货币蚁鼻钱等。故城外发现有西周、春秋、战国及汉代墓葬。

  顿国故城西汉时置博阳县,东汉时称乐家,三国时衰落。该故城的发现,证实今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附近方圆地区为顿国疆域范围。这个顿国后来习惯上将其称为北顿,以与后来的南顿相区别。

  南顿古城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遂围陈,纳顿子于顿。”这个都邑就是今项城市南顿故城,该故城位于今项城市南顿镇。据考古调查,南顿故城面积约50万平方米,尚存一段夯土北城墙,东西长217米,残高7米,顶部宽约5米,夯层厚18至30厘米,圜底窝较浅。城内散存大量板瓦、筒瓦和饰粗细绳纹的陶片。故城内外发现有周代和汉代墓葬。该故城比顿国故城大一倍,显示楚人修建该城时明显违反了建筑规制,突出了防御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古顿国为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后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按照周代的封建官制,“王者之制禄者,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礼记·王制》)。顿国国君在史料中被称作“顿子”,显示顿为第四等的小国。顿国爵低疆狭,民寡势弱.西周末年,王室衰微,一些大的诸侯国和新兴的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以大兼小,以强并弱,争霸战争频繁。

  附庸陈国

  顿国北临妫姓陈国,东接姬姓项、沈,南与姬姓蔡国接壤。这些方国的疆域在后来的诸侯争霸中处于变动之中。西周时期,周王朝王室尚强,顿国与周边诸侯国都能相安无事,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陈为大国,顿为小国,顿依附于陈,陈也需要顿国作为屏障?春秋早期,两国关系密切。

  1975年秋至1984年,商水县练集乡朱集村出土一批周代青铜器,有鼎、簋、簠、车马器等,鼎全部散佚,仅存4件西周晚期铜簋、3件春秋早期“原仲”簠,皆有铭文。其中“原仲”簠盖内铸有铭文“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妫嫁媵簠,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用之。”周口市博物馆也藏有1件“原仲”簠,与前者同大同铭,是原周口市从商水县文化馆分家时所得,故此件文物亦与上述3件“原仲”簠同出。这4件“原仲”簠是陈国大夫原仲为次女所作的陪嫁器物,它们为研究陈、顿两国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image.png

  原仲,春秋时期陈国大夫,死于公元前667年。“原仲”簠的时代应早于此年。朱集距顿国故城仅10公里,应为顿国疆域。这些器物埋葬到顿国的贵族墓葬中,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陈国大夫原仲与顿国贵族联姻。由此说明,当时顿国与陈国一度保持着睦邻友好关系。

  背陈向楚

  楚是西周末年崛起于荆蛮地区的一个芈姓方国,自春秋初年起就力求北上图霸。顿国作为国卑势弱的小国,夹在逐鹿中原的大国诸侯之间,对大国或依或违,时即时离,摇摆不定,惶惶不可终日。顿国本依附于陈国,后来惧楚国之强,背陈而转向楚国。陈国于是大兵压境,遂使顿子失国,顿子逃奔到楚国求援并在楚国避难。

  具体何年陈国逐顿,史料语焉不详,估计应在公元前637年或稍前。公元前637年秋,因为陈国在归顺楚国的同时又暗中勾结宋国,楚王遂接受顿子的求援,派大将成得臣率兵攻打陈国。楚军在占领了焦、夷两地后,并在顿地修筑新城后回国。《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公元前635年,楚令尹子玉(即成得臣)把陈国包围,护送顿子返回新建的都邑,使顿子复国。

  并入楚地

  顿国复国后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569年夏,楚国人进攻陈国,同时命顿国伺间隙攻打陈国,为此陈国人包围顿国。《左传·襄公四年》:“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在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中,陈、顿、沈、蔡等诸侯国都慑服于强楚,并多次随其征伐他国。公元前538年?这些诸侯国随楚攻伐吴国

  《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对这次交兵有比较详细的记述。顿国参加这次侵伐楚国的战争,并未改变附庸于楚国的地位。公元前496年2月,顿国的国君准备事奉晋国,于是便背叛了楚国,并和陈国断绝了友好关系。楚便在陈国的帮助下发兵灭掉了顿国,使其纳入了楚国版图。《春秋·定公十四年》载:“二月辛巳,楚公子结,陈公孙佗帅师灭顿,以顿子牂归。”二月辛巳,即夏历二月二十三日。《左传·定公十四年》载:“顿子牂欲事晋,背楚而绝陈好。二月,楚灭顿,灭胡”。顿国自此并入楚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顿国,姬姓,西周初封子爵国,据考证,其始封地在今河南商水县境内,与陈、项、沈等国为邻。商水县地处淮水中上游段,是前朝殷商之地,周建立后,为了监管殷商旧民,武王分封了许多姬姓子爵国,集中在淮水流域,包括顿、沈、项、息、番、蔡、道、蒋、曾、唐等等。春秋中期顿国由于陈国所迫,向南迁徙,至今河南项城南顿镇,历史上称为南顿。

image.png

  “顿”字由来,“顿”字由“屯”和“页”组成,“屯”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粒嫩芽,下有根须,上面一横表示大地,故“屯”的造字本义就是从地面上冒出一粒幼芽,所以《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卦便是以“屯”命名,表示事物的起始阶段。而“页”的甲骨文看上去就像一个人跪着的状态,《说文解字》释义:“页,头也。”“屯”和“页”联起来就是屈膝跪地,将头低下去。即“顿首”,古代“顿首”是一种高级礼仪,无论在祭祀或接待上司等高级场合都是必须的,《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很有可能,顿国的“顿”字就是因此而来。

image.png

  西周时期,周王室威望尚高,各地诸侯还能相互并存,顿国当时依附比其强盛的姒姓陈国,两国关系还不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商水县出土春秋早期青铜器“原仲簠”,其铭文记载:“惟正月初吉丁亥,原仲作沦仲妫家母媵簠(fǔ)。用祈眉寿,万年无疆,永寿之。”从铭文可以看出,陈国大夫原仲将女儿仲妫嫁往顿国,“原仲簠”是作为陪嫁物随往顿国的,是陈顿政治联姻的一个佐证。

  那为何后来陈顿两国会反目?这就要关系到当时复杂的列国格局了。春秋初期,楚国在雄主楚武王的治理下逐渐强盛。当时陈国的地缘位置被南北两大强国夹持着,北为郑国,南为楚国,陈国只好怀柔身边一系列小国来巩固自己的实力,顿国大概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陈国联姻的。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南边楚国北上图霸的日益逼迫,淮上一纵小国惶惶不安,为保自安,只得见风使舵,纷纷开始倒向楚国,顿国也没有坚持住,弃陈国而去,投靠了楚大哥。陈国大怒,发兵攻打顿国,顿国应该是在这个时候被迫开始南迁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秋,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贰于宋也。取焦、夷,城顿而还。”说得是,公元前637年秋季,楚国令尹成得臣帅师讨伐陈国,理由是陈国倾向于宋国,得了陈国的焦(见姜姓焦国篇)、夷之地,在顿地筑城后回国。《左传·僖公二十五年》记载:“楚人围陈,纳顿子于顿。”说得是,公元前635年,楚国包围陈国,然后将顿国国君顿子护送到新邑,使顿国复国。不过这个时候的顿国已经不在原址上,据上述“(楚人)城顿而还”来看,顿国原来的都城成了楚地了。很显然,顿国背叛陈国,陈国讨伐顿国,顿国被迫南迁,后来楚国借此出面干预攻打陈国,将顿国故地据为己有,然后安排逃亡到楚国的顿子南迁另建顿国。

image.png

  据清代《春秋大事年表》记载:“顿子迫于陈,南奔楚,自顿南徙,故曰南顿。”南迁后的顿国到了项城县(今项城市)境内。南顿国实际上是楚国扶立的,之后南顿国事事唯楚大哥马首是瞻,春秋后期,顿国经常跟着楚大哥鞍前马后,只要楚国跟他国发生战争,小顿的身影必会出现。《左传·襄公四年》记载:“楚人使顿间陈而侵伐之,故陈人围顿。”说得是公元前568年,楚国教唆顿国占空子去打陈国,因此陈军包围了顿国。

  《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楚子、蔡侯、陈侯、许男、顿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吴。”说得是公元前538年,楚国率领一班淮上小国讨伐吴国,其中就包括顿国。顿国本就弱小,再经连经兵乱折腾,可怜的小顿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到了《左传·定公十四年》:“顿子牂(zāng)欲事晋,背楚而绝陈好。二月,楚灭顿。”公元前496年,顿国国君牂想要事奉晋国,背叛楚国以及断绝与陈国的友好,二月,楚国灭亡顿国,国土划入楚国版图。

  顿国亡国后,国人以国名为氏,但顿姓人极为少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提起项城,人们立刻想到的就是某个牌子的味精,或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袁项城——袁世凯。比起豫东其他县市,似乎人们很难把这座城市和千年古县联系起来,事实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豫东地区,从来不乏历史古城。

  项城,就其历史而言,堪称悠久。项城这个地名,最早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的项子国。

  项子国是西周时一个小诸侯国,虽然国不大,但辈分不低。项子国的第一任国君是季毂。据说季毂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伐纣时担任虎贲中郎一职。虎贲是周国的精锐部队,能在这样一支部队任职,说明季毂的军事素养很高。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为季毂在牧野之战立下大功,所以将其分封到了今天的项城一带。

  按照《礼记》记载的周代封建官制,“王者之制禄者,公、侯、伯、子、男,凡五等”。项子国君在史料中被称作“项子”,显示为第四等的小国,尽管季毂源于姬姓。不过季毂的后世子孙以邑为姓,据说这也是后世项姓的起源。项城,其名源于此。

  诸侯小国多被吞并

  作为千年古县,项城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

  春秋时期,项城一带除了项子国,还有一个顿子国(今项城市南顿镇一带)。和项子国一样,顿子国也属于酱油诸侯——爵低国卑,疆狭民寡,逐渐衰落。

image.png

  公元前643年,鲁国灭掉了项子国,此后这里一直被称为项地。后来楚国北侵,灭掉了鲁国,项地并入楚国。

  顿子国的灭亡稍微复杂一些。顿子国原本是中原地区陈国的依附国,后来南方的楚国势力日益北侵,本来就国卑势弱的顿子国,夹在逐鹿中原的诸侯之间,或依或违,时即时离,摇摆不定,惶惶不可终日。

  看到原本的附庸顿子国惧怕楚国之强,陈国于是大兵压境,三下五除二灭掉了顿子国。顿子国国君逃奔到楚国避难,并向楚国求援。

  公元前637年秋,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兵攻打陈国。根据《左传》的描述,这场战争毫无悬念,被楚军占领了两座城池后,陈国就屈服了,楚军在顿地一带修筑新城后回国。结合项城史志的记载来看,这次楚国伐陈,光复了顿子国,不过由于陈国的势力比较大,为了保险起见,复国后的顿子国都城被迫往南迁徙,新筑的顿城后来又称南顿。

  顿子国复国后,不甘心完全沦为楚国的附庸。公元前496年,顿子国国君准备投降晋国,于是便背叛了楚国,同时和陈国断绝了友好关系。楚便在陈国的帮助下发兵灭掉顿子国。顿子国灭亡后,顿子国的贵族为了纪念国家,开始以国名为姓,顿姓由此而生。

  顿子国亡国后,项地一带全部并入楚国。到了楚襄王时期,楚国都城由郢迁到了陈(今淮阳一带),以陈为国都,项为别都。

  南顿百姓的刘秀情结

  春秋战国,群雄并起,五霸争强,七雄一统。

  嬴政灭掉六国后,在全国设立郡县制,不过这时候没有项地什么事儿——改陈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于颍川郡,只有项地名而无项郡或项县之名。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在这一带一下子设立了两个县:项县(治所在今沈丘县槐店镇)和南顿县(治所在今项城市南顿镇),都隶属于颍川郡。

  汉高祖设立了南顿县,但和南顿历史联系最为紧密的,是东汉的光武帝刘秀。

  虽然古籍史料确凿地告诉我们,南顿城建于春秋时期,但南顿百姓更相信,南顿城是刘秀时修的。

  据说“昆阳大战”后,王莽军大败。刘秀率兵乘胜西征,在途中遇王莽增援大军,因寡不敌众,刘秀兵败而逃,王莽命人马追赶,并下令五更前一定捉住刘秀。因刘秀是真龙天子,遭此劫难惊动了太白金星。于是太白金星驾临南顿上空,命土地爷带领手下三千小鬼绕刘秀宿营地修建城池,一夜之间修筑了一座城池。等王莽赶到时,见平地突起一座坚固的城池。王莽大惊失色,连忙退兵,刘秀得以逃脱。

  这一充满了封建迷信色彩的传说,显然不足为信。在老乡的带领下,记者观看了“饮马池”、“扳倒井”等当年王莽追刘秀的故事遗存。

  “王莽追刘秀”是个异常经典的故事,经典得整个北中国地区都流传着类似“王莽追啊追,刘秀逃啊逃,神仙鬼怪来帮忙”的故事。当然这些故事基本都经不起推敲,不过刘秀和南顿的故事有些倒是有史可查的。刘秀的父亲刘钦当年做过南顿县令,并在此迎娶了刘秀的母亲樊娴都

  或许因为幼年在南顿生活过的缘故,刘秀称帝后,曾于公元43年来到南顿,下令免除南顿县两年田赋。南顿的老百姓非常高兴,就修建了一座光武庙,以示纪念。虽然现在的光武庙是今人所建,但足以反映出南顿百姓对光武帝刘秀的偏爱。

image.png

  出项城市区往西南不过十余里,老远就能望见一道土夯城墙,这就是南顿故城遗址。根据《太平寰宇记》的描述:“南顿,古顿子国,后逼于陈南徙,故号南顿,其城楚令尹子玉所筑。

  故城管理所所长朱丽华女士告诉记者,黄土夯就的城垣经过两千多年的洪水冲刷、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仅保留下北城垣一段,高7米左右,长200多米,最宽的地方不过10米。

  据考古发掘,城垣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下层属商代时期;中层有清晰的夯土层,属于东西周时期;上层含大量秦汉时期的粗绳纹板瓦和筒瓦等建筑材料,夯层十分明显。朱丽华说,正因为此,南顿故城备受关注,1986年就被省政府批准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北朝时首次命名项城县

  三国时期,项地一带为项县,不过由于在曹魏统辖范围内,项县隶属于陈国。

  西晋实行的也是郡国制,项县名称没有改变,西晋时先属陈国,后改属梁国。

  南北朝时,战争频繁,东讨西伐,南征北战,颍、淮流域归属经常变化,项县隶属州郡也随着不断更迭,县的名称也是这样。

  在南朝刘宋时期,项县被改称为项城县——这是项城一名首度出现,当时的项城县隶属于豫州陈郡。

  北朝时期,项城县又改回了项县。

  隋朝统一后,确定为项城县。后来又复设南顿县。

  到了唐代,公元623年,南顿县被撤销,并入项城县。公元627年,将附近的颍东县并入项城县。公元695年,项城县西部一带划入光武县(后改名为南顿县)。

  五代时期,项城县隶属陈州。北宋和金代时期,项城县隶属河南府陈州。

image.png

  到了元代,公元1336年,项城县被废,但不久重新复设,隶属于陈州。

  明代时期,公元1368年,南顿县被撤销,并入项城县,项城县隶属开封府陈州。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建国号大顺,下令将项城县改为项州。

  李自成远在北京,对项城念念不忘,大概和当年的项城之战有关。众所周知,李自成大军崛起的转折点就在河南。公元1641年9月,李自成大军与陕西总督傅宗龙在项城一带展开决战,经过苦战,李自成大获全胜。随后,李自成大军频频告捷,项城、襄城、朱仙镇、郏县、汝宁五次战役的胜利,不仅击败了傅宗龙、汪乔年、杨文岳孙传庭等明军主力,而且控制了河南全省,部众发展到近百万人,一跃成为明末农民起义军的主力。这大概就是李自成将项城由县升格为州的原因所在吧。

  不过到了清代,项城又改回了县的本名,依旧隶属河南省陈州府。

  说文解字

  “项”字,形声字,从页工声。该字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代,早期字形或左页右工,后世固定为左工右页。古文字中的“页”,本像一突出头首之人形,所以汉字中大凡从页者都与头首有关。只是由于古今音变,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出“工”是用来表音的偏旁了。

  据《玉篇》,项是指脖子的后部。文献中有这样的用法,如《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也可泛指脖子,如《荀子·修身》:“行而俯项,非击戾也。”冠的后部也可称“项”,如清代张惠言《仪礼图一》:“凡冠后曰项。”《仪礼·士冠礼》:“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客。”此外,项还可表肥大、种类、古国名、古姓氏诸义。其中用为古国名者,如《春秋·僖公十七年》:“夏,灭项。”这里的古项国,位于今河南省项城市东北。古项国被灭后,后世子孙以国为氏。春秋时有项橐,秦末有项籍项伯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顿国的存续,是西周至春秋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当时的历史状况。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