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留克特拉战役

  留克特拉会战在希腊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宣告了斯巴达霸权的终结和底比斯霸权的兴起。(在军事史上它宣告了希腊传统的重装步兵的落伍,对机动性和打击力的追求使得希腊各城邦都开始了各自的军事改革。)公元前370年伊巴密浓达率领彼奥提亚同盟的7万大军进入了伯罗奔尼撒半岛,他绕开了斯巴达城却在拉哥尼亚的农村大肆焚掠并在公元前369年帮助美塞尼亚人摆脱了斯巴达的奴役重建了自己的国家。此后的10年希腊被底比斯人掌握着,斯巴达终于沦为没有地位的二流城邦。

  留克特拉战役发生在公元前351年,交战的双方是底比斯人和巴斯达人,交战的地点就是留克特拉,留克特拉战役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役之中虽然底比斯人人数比较少,但是底比斯人的军队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巴斯达人,因此底比斯人获胜。下面做一下留克特拉战役简介。  

伊巴密浓达塑像

  伊巴密浓达塑像

  留克特拉战役简介:公元前371年之前,底比斯人在雅典人的帮助之下推翻了巴斯达人扶植的傀儡政权,重新恢复了自己的民主共和制,这个时候的底比斯人想要报复斯巴达人推翻自己的民主政权,在自己国家内施行暴虐统治的仇恨,于是民主政府恢复之后积极的招募新军,开战军事改革,建立起了一支强有力的军队,这个时候的斯巴达人看到底比斯发生的一切,感到了恐慌,为了继续能够统治底比斯,斯巴达人想要将刚刚成立的民主政府再次扼杀在摇篮之中,于是在公元前371年出兵底比斯。斯巴达王克莱昂伯罗图斯帅军侵入彼奥提亚,在距离底比斯不远的留克特拉停了下来,斯巴达军拥有11000名重装步兵、1100名轻步兵和1000名骑兵。

  而底比斯人拥有有重装步兵6500名、轻步兵1000名、骑兵1500名,菲洛比达斯和伊巴密浓达两人共同出战,军队由伊巴密浓达指挥,从两军的人数来看斯巴达人占据很大的优势。但是底比斯军队在伊巴密浓达的指挥下采取了新的布阵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初创,最终斯巴达人不敌底比斯人,在留克特拉战役中战败。 ...查看更多

  斯巴达的霸权

  当公元前404年斯巴达摧毁了雅典的霸权后,整个希腊对斯巴达的反感越来越强烈。斯巴达的海军统帅莱山达在打击雅典的同时积极干涉各城邦的内政,他在许多城邦内扶植寡头政权并派兵予以维持。除此而外斯巴达人在胜利之后大肆掠夺战败城邦的财富,即使是盟邦也不免要受到骚扰。在这个问题上斯巴达又在重复着一百年前雅典在提洛同盟的问题上所犯的错误。二者唯一的区别是雅典奉行民主政体,而斯巴达却崇尚寡头政治。斯巴达犯的另一个大错误是在公元前383年它以武力解散了底比斯的民主政府,并强行扶植了一个依附于斯巴达的寡头政权。

image.png

  斯巴达自从在雅典培植势力的企图失败后(三十僭主),又在底比斯进行了同样的尝试,但这样的行动是根本无法成功的。公元前379年,在雅典的帮助下底比斯人推翻了斯巴达的傀儡政权,重建了民主政治。底比斯人在民主派领袖菲洛比达斯(佩洛皮达斯)、伊巴密浓达的领导下,积极准备对斯巴达进行复仇战争。与此同时希腊内部对斯巴达的不满日增,许多城邦认为斯巴达有意和波斯勾结,来欺压自己的同族,更有不少城邦认为斯巴达自愿成为波斯在希腊的代言人。底比斯人之所以受到斯巴达的压制,是因为斯巴达逼迫其放弃在彼奥提亚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而这正是所谓“大王合约”所规定的。

  雅典海上同盟

  公元前378年雅典建立了第二次海上同盟,入盟的城邦为70个。这个同盟是以反对斯巴达的霸权为目标而建立的。在建立的初期,雅典吸取了在组织提洛同盟中的过程的一些教训,它强调自己只不过是联盟的普通一员并向盟邦保证决不寻求恢复往昔的霸权。这一举措使第二次海上同盟在成立的初期的发展十分顺利。不过雅典的人终究是无法放弃称雄希腊的野心的,所谓平等的同盟只不过是雅典用以与斯巴达抗衡的工具而已,雅典人又如何会肯和其他的城邦分享权益呢?公元前374年雅典和斯巴达签定了一项有利于前者的和约后,底比斯的崛起和彼奥提亚同盟的壮大使雅典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双方摩擦渐起并最终将导致雅典和底比斯的决裂和对抗,不过此时此刻它们还有共同的敌人需要对付。为了向斯巴达复仇底比斯开始了建设新军的工作。和当时希腊世界普遍使用的雇佣军不同,底比斯的新军完全是由本邦的自由公民组成,因而具有极其强大的战斗力。

image.png

  为了克敌制胜,底比斯人还设立了一支特别部队即后来扬名天下的“圣队”。据说这支精锐部队是由300名有同性恋爱好的底比斯青年贵族组成。(同性恋在古代希腊社会是很正常的现象。)荷马在伊里亚特中就曾经提到过关于青年战士之间的“爱情”。柏拉图也认为在战场上的这一对“情人”会为了彼此而血战。底比斯军事实力的不断加强,使斯巴达人十分惊慌,为了尽快的扼杀底比斯,斯巴达终于在公元前371年发动对底比斯的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战略部署

  斯巴达王克莱昂伯罗图斯帅军侵入彼奥提亚在距离底比斯不远的留克特拉停了下来。伊巴密浓达深知自己的兵力远远少于斯巴达人,即便如此他还是决心与拉锡戴孟人决一雌雄。伊巴密浓达称赞自己的部下是最勇敢善战的军队,他特别指出“圣队”的强大并要求全军要以“圣队”为核心奋勇前进。斗志昂扬的底比斯士兵在伊巴密浓达的率领下奔向了战场。克莱昂伯罗图斯在留克特拉布下了传统的斯巴达军阵,主力重装步兵组成了一个纵深为12列的半月形方阵,轻步兵和骑兵部署在方阵的两翼以为掩护。伊巴密浓达在重建底比斯军队时曾经思考过如何改良步兵方阵战术。古希腊传统的方阵的作战方式是非常刻板的。

image.png

  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长矛(2.4-3米),当两阵靠近时士兵们就用手中的长矛猛刺对方不为盔甲所保护的颈部并使用盾牌撞击对方。但是直接死于这种面对面的白刃格斗的人总是寥寥无几,因为重装步兵的全副披挂是很难被刺穿的。方阵战的取胜关键在于一方凭借着冲击力冲散对方的阵线,然后在追击的过程中给予敌人以重击。(古希腊会战中绝大多数的伤亡就是这么造成的。)伊巴密浓达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有意识的加厚方阵的纵深来增加冲击力。斯巴达对这全新的战术一无所知,不过雅典人在3年前就领教了底比斯新阵的厉害。(在公元前374年的第力安会战中伊巴密浓达首次采用了纵深达25列的战阵挫败了雅典人。)伊巴密浓达对方阵战术还有其他的发现,他观察到当方阵沿直线向前冲锋时阵形总是会向右侧弯曲,士兵们总会不自觉的向右翼靠拢来掩护自己的同伴。(这或许是因为右手持矛的结果。)伊巴密浓达设计了一个斜形方阵,将全军的主力部署在左翼并向前突出,加强左翼的目的在于消灭敌方精锐所组成的右翼。当敌人的右翼被击溃时,他们的士气一定会受到沉重打击,此时发动总攻击就可以一举将其击溃。于是在留克特拉的战场上伊巴密浓达将全军布成斜形方阵其左翼厚达50列。由于底比斯军的兵力有限所以其右翼便主要由轻步兵构成了。骑兵位于左翼步兵的外侧而全军最精锐的“圣队”在菲洛比达斯的率领下站在全军的最前线。

image.png

  开战

  克莱昂伯罗图斯率先发动了进攻,重装步兵排列成整齐的密集队形向底比斯军压了过去,两翼的骑兵也发起了冲锋。伊巴密浓达命令骑兵出动去抵御斯巴达的骑兵,步兵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斯巴达人依仗着自己在兵力上的优势企图一举击溃底比斯人的阵线,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打算落了空。就在斯巴达人即将举起他们长矛的那一瞬间,伊巴密浓达发出了冲锋的命令,底比斯的士兵们如下山猛虎一般冲向了敌阵。一会儿工夫斯巴达的轻步兵被击溃了。底比斯军厚达50列的左翼象一把锋利的匕首一样撕开了斯巴达的右翼阵线,一下子把斯军冲得七零八落。战在第一列的斯巴达王克莱昂伯罗图斯此时才意识到伊巴密浓达的真实意图他试图将左翼的兵力调来加强右翼,然而正当他准备发出命令时“圣队”的士兵已经冲到了近前,一切都太迟了。

image.png

  底比斯的胜利

  克莱昂伯罗图斯很“光荣”的成了“圣队”的刀下鬼,紧挨着他的400斯巴达卫士也陪着他一块命丧黄泉。斯巴达的那些同盟军本来就是被强拉来的,他们一看到统帅阵亡就纷纷的败退了。这么一来斯巴达军的整个右翼就彻底崩溃了,有趣的是此时此刻底比斯的右翼还没和敌人的左翼接触呢。消灭了斯巴达轻步兵的底比斯骑兵也反转过来和步兵一块攻打起敌军的左翼来了。最后的战果是斯巴达人在战场上扔下了500具尸体又在逃跑的路上扔下了另外500具尸体,底比斯的损失不足300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利用对斯巴达暴虐统治的普遍不满,雅典于公元前378 年组织了新的城邦联盟。起初,它庄严保证入盟诸邦平等,不干涉他邦内政,不在他邦境内驻兵和安置雅典军事移民,一时博得广泛的支持。但是以雅典为首组织的第二个城邦联盟(史称“第二次雅典海上同盟”)好景不长。忒拜不满雅典接近斯巴达,带领一部分支持者分裂出去。接着,因雅典违反同盟条约而爆发了盟邦反对雅典的“同盟战争”(公元前357~前355)。雅典的失败使同盟趋于瓦解,于公元前338年正式解散。

image.png

  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和希腊化时代 希腊的北方邻国马其顿的居民在种族和语言方面与希腊人很接近,并且深受先进的希腊文化的影响。腓力二世(公元前359~前336在位)统治下的古代马其顿的迅速崛起,不仅极大地推动了马其顿历史的发展,而且使马其顿人的历史从此长期与希腊人的历史融为一体。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统治时期的向外扩张,严重损害希腊许多城邦的利益,威胁它们的生存。以狄摩西尼(公元前384~前322)为代表的雅典反马其顿派,从公元前 4世纪50年代起,即为抵抗马其顿的侵略在雅典内外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但以失败告终。公元前 338年希腊诸邦联军在喀罗尼亚战役中败北,从此希腊的大部分城邦逐渐丧失了政治独立,沦于马其顿王国统治之下。

image.png

  公元前 334年开始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实质是以马其顿人为主的马其顿、希腊军队对亚洲和北非广大地区的侵略。公元前 323年亚历山大大帝死后,希腊历史进入“希腊化时代”。经过数十年的战乱,在欧亚非三洲的广大地域内出现了以托勒密王国、塞琉西王国、马其顿王国为主的一批“希腊化国家”。希腊化时代的希腊城邦多数程度不同地成了国王或僭主统治下的保有一定自治权利的地方自治单位。在希腊大陆,只有埃托利亚同盟和阿哈伊亚同盟以及斯巴达比较长期地保持了政治独立。公元前 299年罗马势力开始侵入巴尔干半岛。随着希腊化诸王国陆续灭亡,罗马人逐渐成为希腊人命运的主宰。公元前30年,罗马灭亡了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统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古代希腊的历史随之告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利用对斯巴达暴虐统治的普遍不满,雅典于公元前378 年组织了新的城邦联盟。起初,它庄严保证入盟诸邦平等,不干涉他邦内政,不在他邦境内驻兵和安置雅典军事移民,一时博得广泛的支持。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