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间),是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正式名称为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拉丁语:Senātus Populusque Rōmānus,缩写SPQR),中国史书称为大秦、拂菻。罗马帝国是古罗马文明的一个阶段。

  罗马共和国的扩张使罗马超出了一个城邦的概念,成为一个环地中海的多民族、多宗教、多语言、多文化大国。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盖乌斯·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共和国由此进入帝国时代。

  图拉真在位时(98年-117年),罗马帝国达到极盛,经济空前繁荣,疆域也达到最大: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全盛时期控制了大约5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世界古代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君主制国家之一。

image.png

  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给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实行永久分治。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掠夺而去,此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西哥特王国。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最后一个皇帝,西罗马遂告灭亡 [2]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进入了近一千年的中世纪。

  罗马共和国末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遗嘱指定屋大维为其继承人。时年19岁,身在希腊阿波罗尼亚军中的屋大维获悉后,立即行军回到罗马。此时的罗马正掌握在谋杀恺撒的共和派元老布鲁图与卡西乌斯手中。屋大维设法与恺撒的同僚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盟,史称后三头同盟。三人开始清理元老院异端,百余名元老和上千名骑士被杀。安东尼与屋大维率军追击已经逃往东方的布鲁图与卡西乌斯。前42年,布鲁图与卡西乌斯在腓力比之战中兵败自杀。屋大维返回罗马,安东尼则前往埃及,与恺撒的情人埃及托勒密王朝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埃及艳后)结盟。至此,罗马西属屋大维,东属安东尼。

image.png

  安东尼专注东方帕提亚战事,并始终和埃及女王保持亲密关系。屋大维在罗马广结人心,巩固权力,同时中伤安东尼,称其反叛罗马,双方矛盾日益激烈。终于,前32年,屋大维向安东尼宣战。前31年9月,安东尼和埃及女王的联军,在希腊的亚克兴角与屋大维交战,史称亚克兴海战。结果,安东尼惨败,与女王逃回埃及。前30年,屋大维入侵埃及,安东尼和女王先后自杀,而女王与恺撒的私生子恺撒里昂被处死,托勒密王朝灭亡。至此,埃及成为罗马的一个行省。

  前27年,屋大维巧妙运用政治手腕,一面对外宣称卸除一切大权,要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首席元老(即元首,元首制由此而来)、最高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等,自称“第一公民”、最高统帅(或译作“凯旋将军”、“大元帅”),并获得了元老院授予的“奥古斯都”(意为“神圣的”)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屋大维的这场精彩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语言

  拉丁语是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亦是意大利地区的当地语言。拉丁语在帝国时期至少分为两类:即古典拉丁语和通俗拉丁语。古典拉丁语作为书面语言,而通俗拉丁语一般作为口语。古典拉丁语非常稳定,从帝国时期一直到中世纪都没有发生改变。通俗拉丁语在帝国的各部分都有方言,改变非常多,逐渐演变成罗曼语族诸语。

  尽管拉丁语是帝国的官方语言,但希腊语是帝国最主要的语言之一,尤其是在帝国东部的省份。甚至在罗马城,希腊语也成为了教育用语和上流社会的语言。希腊语是宗教(基督教)、科学和艺术领域中常用的语言。

  4世纪时,希腊语在帝国的西部逐渐失势,拉丁语占了上风。5世纪早期,标准拉丁语译本的圣经的出版反映了这一情况。西罗马帝国也逐渐开始排斥会说希腊语的人。这造成了后来帝国东西两部分在文化上的分裂。希腊语则从610年以后作为东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

  其他如亚拉姆语、科普特语、亚美尼亚语等也在帝国境内通行。

image.png

  自然科学

  老普林尼(23年—79年),著有《自然史》37卷,内容包括当时科学的各个方面,涉及天文、地理、生物、医学、农业、矿物等等。《自然史》以老普林尼在多年读书和见闻的笔记为基础写成,全书并无分类,较为杂乱,《自然史》的最大成就在于记叙了各种事物2万多项,摘录各种文献2千多种,使得当时许多珍贵的科学纪录流传下来。是古代极其少见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农业

  西班牙人科路美拉,著有《农业论》12卷,讲述农牧技术和管理以及社会经济,这本著作对中世纪的庄园有很大影响。

  医学

  提比略时期的名医塞尔苏斯(前30年—45年),著有《医学大全》8卷,其中7—8卷记载了许多手术,且叙述详细。马可·奥勒留时期的名医盖伦(129年—199年),任御医多年,著述颇多。盖伦使用猴类解剖以推测人类的身体结构,开创解剖学的先河。盖伦还提出“三灵气”说,即“活力灵气”、“自然灵气”、“灵魂灵气”,以解释人体的生理机制。盖伦的药物学著述介绍了各种药材,大约有820余种,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盖伦的学说被中世纪的西方奉为经典,并成为了阿维森纳的主要参考资料,直到17世纪哈维提出血液循环理论。

image.png

  天文学

  埃及天文学家托勒密(85年—168年),著有《天文集》13卷。该书集古代希腊罗马天文学之大成。书中使用几何系统来描述天体运动,并有包括1022颗恒星的星图,在古代是极其完备的。另外书中还论及历法的推算,日月食的推算以及天文仪器的制作与使用等等。但由于托勒密信奉“地心说”,为了使这种理论成立,他设计了一种极其复杂的天体几何系统,以解决一些地心说的推算与实际不符的问题,使推算结果与实际观测大致相近。在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之前,托勒密的学说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地理学

  斯特拉波(前64年—23年),著有《地理学》17卷。其中对当时罗马人的“已知世界”描写详尽,内容包括欧洲各地以及西亚和北非,涉及各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在书中还探讨了环境对各地经济生活的影响以及对城市的研究。在地理大发现以前,该书是西方最为详尽的地理著作。

  史学

  屋大维时期的史学家李维(前59年—17年),著有《罗马建城以来史》(又称《罗马史》)142卷,现存36卷,叙述传说中的罗慕路斯始建罗马城至9年的历史。这部史书是西方史学的第一部通史。

  塔西陀(55年—120年),著有《历史》12卷,主要叙述弗拉维王朝统治时期的历史。塔西陀在政治上倾向于共和派,极度反对皇帝与专制统治。此外,还有《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演说家对话录》和《编年史》等著作传世,均兼具极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

image.png

  苏维托尼乌斯(约69年-122年后),其生平资料主要来源于小普林尼的《书信集》,著有《罗马十二帝王传》,以传记形式叙写罗马帝国初期十二位君主,注重刻画奇闻异事,但史学严肃性不足。

  阿庇安(约95年—约165年),著有《罗马史》,共24卷,现有11卷完整。上始于罗马王政时代,下止于2世纪初图拉真皇帝时期,涵盖近900年的历史。

  尼科米底亚的阿里安,著有《亚历山大远征记》,是现存最为详尽的亚历山大大帝传记作品。另外,有不少军事与哲学著作保留下来,大多篇幅较短。

  阿米亚努斯·玛尔塞利努斯(330年—395年),安条克人,著有《晚期罗马帝国史》,叙述96年安敦尼王朝之始至378年皇帝瓦伦斯败亡的历史。该书现存后18卷,即第14—31卷,记载的是354年至378年的历史。

  法学

  二世纪的法学家盖约,著有《法学阶梯》。

  三世纪,法学家编成了《格列哥里安法典》和《赫尔莫格尼安法典》,保存了大量皇帝的敕令和法令。罗马法对现代社会的法律制定有深远影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如债法、物权法等,皆带有罗马法的影子。

  建筑

  圆形竞技场(又称罗马大竞技场、罗马斗兽场),建于弗拉维王朝(69年—96年)时期,有3层拱门,可容纳数万人,是举行角斗表演的地方,修有复杂的地下设施供角斗表演使用,甚至可以灌水来进行海战表演。

image.png

  凯旋门也发源于罗马,是为皇帝凯旋而建。罗马古城中现存有三座凯旋门,一座为提图斯于71年所建,一座为塞维鲁于203年所建,一座为君士坦丁大帝于315年所建,上有精美浮雕。

  文学

  参考:古罗马文学

  屋大维时期的诗人维吉尔(前70年-前19年),早期著有作品《牧歌》10篇,主要是歌咏田园生活。前29年,维吉尔发表《田园诗》4卷(又译《农事诗》),主要谈论农事生产,也歌咏田园风光。第一卷论种庄稼,第二卷论种果树,第三卷论养牲畜,第四卷论养蜜蜂。晚年,著有史诗《埃涅阿斯纪》(又译《伊尼阿特》)12卷,叙写罗马神话中的英雄埃涅阿斯逃出特洛伊,来到意大利并称王的故事。

  诗人贺拉斯,著有《赞歌》,为屋大维歌功颂德。

  奥维德(前43年-14年),以情诗闻名,成名之作为《恋歌》3卷49首,是一部情诗集。又著有《淑女书简》21篇,系奥维德取材神话故事,以爱情故事中女主角的口吻所写的情书。奥维德所著的《爱经》,由于违反了屋大维“澄清风俗”的政策,被判处流放黑海地区。奥维德的代表作为长诗《变形记》,大约作于流放时期,改写了许多神话传说,情节多变,想像奇特,长于心理描写。

  哲学

  新斯多葛派哲学在帝国时期盛行,主要哲学家有塞涅卡和皇帝马可·奥勒留,宣扬宿命论和禁欲主义。

image.png

  塞涅卡(前4年—65年),皇帝尼禄的老师,认为哲学的目的在于将人引向德性,主张抑制欲望追求道德。然而塞涅卡本人却言行不一,大肆敛财。皇帝马可·奥勒留著有《沉思录》,主张忍耐克制。

  三世纪危机后,新柏拉图主义集中了当时的神秘主义,代表人物有普罗提诺和普罗克洛。称神为世界本源,是绝对无限的存在,且不可认识;而人的肉体是罪恶的本源,人必须要摆脱肉体,方能与神交往,获得真理。这便是“人神合一”的学说。

  基督教方

  面出现了被称为“教父神学”的神学,代表人物是圣奥古斯丁。圣奥古斯丁著有《论上帝之城》、《忏悔录》等,将新柏拉图主义融入基督教教义中。教父哲学以哲学论证很多现今的基本教义,主要的有神论、三位一体论、创世论、原罪论、救赎论和天国论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罗马一开始只和周边的一些小国进行贸易、外交,范围小。直到前138年至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并通过丝绸之路间接同罗马展开贸易;东汉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但仅到达波斯湾一带便无功而返;据《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即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首次派使臣到达汉都洛阳,并赠送汉桓帝象牙、犀角等礼物(并未证实,可能是大秦商人所为)。双方还彼此输送自己的物产和技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使东西方人民受益匪浅。汉朝用丝织品、茶叶、瓷器来换取安息、希腊、罗马和马其顿的宝石、香料、药材和玻璃器具。罗马商人也以中国丝绸等名产,换取东方的宝石、翡翠、木棉和印度的犀角、象牙等珍品。

  前29年,屋大维进行军事改革,设立常备军团。

  罗马军队的兵种主要有重装步兵和骑兵。罗马的重装步兵主要装备投枪、短剑和大盾以及盔甲。短剑和大盾以及盔甲。铠甲一般由铜金属片和皮革制成,后期亦有锁子甲和鳞片甲。骑兵除了基本装备外,还配备一制作精美的铜头盔。罗马军队早期的金属装备一般为青铜制成。

image.png

  罗马军队的基本单位是军团,另设有辅助部队和雇佣兵。军团下设百人队,百人队队长称为百夫长。罗马军纪严明,要求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军队中亦有各种刑罚,逃跑的军队会被实行“十一抽杀律”,即每十人中抽出一人被处死。罗马帝国后期,军队主要由蛮族组成,军纪败坏,战斗力低。

  农业

  罗马帝国的经济中,最重要的是农业。帝国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在帝国各地都有种植,尤以东方各省为胜。帝国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橄榄和葡萄,地中海地区是葡萄和橄榄的主要种植地。帝国每年都要从东方行省输入大量粮食、酒和油,东方行省也是帝国税收的重要来源。帝国的农业生产效率并不高,常见的还是二区轮作,使用摆杆步犁进行耕地也多于使用铧犁。帝国的农业产业主要是大规模的庄园,使用奴隶或隶农(3世纪以后兴盛)劳动,小农(自耕农)几乎消失。在帝国后期,这些庄园严重影响了帝国的税收。

image.png

  手工业

  罗马帝国的手工业中,最主要的是陶器制作,因为粮食、酒、油等商品的运输都要使用陶器。意大利的制陶中心主要在波佐利。高卢的制陶业也很有竞争力,高卢人还发明了双耳尖底瓮。西班牙的采矿业非常发达,为国家所垄断专营。纺织业方面,帕多瓦的呢绒、西班牙的毛料大氅和高卢的一种带有风帽的大衣都比较有名。西班牙还有一种制鱼汁的手工业,这是一种用鱼制成的调味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汉朝与差不多同一时期的罗马帝国,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帝国和最先进的文明。政治上,两大帝国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权,实行君主制。不过与中国皇帝的家天下制度,皇帝传承依照基于血缘而制定的礼法制度不同,罗马皇帝的传承并不局限于依靠家族血统继承,还有很多非血缘关系的人继承,比如内亲、养子,甚至是皇帝信任的朋友,致使皇帝传承的地位和稳定性远不及中国。

  为什么罗马的皇位继承没有章法,帝国政治运行混乱?这是因,一方面有元老院制衡了皇权,罗马皇帝并没有中国皇帝“君权天授”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是太过强大的军方力量所致。

  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还未分为东西罗马帝国的四百年历史里,可知大多帝王都是最高的军事统帅,无论是靠着血统上位的,还是民众拥戴上位的,其军事成就非同一般,更不用说像如奥古斯都、图拉真、戴克里先、君士坦丁等这样著名的帝王。可见,军事对罗马政治的影响非常大。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在打天下、国家建立之初,会倚重军事,皇帝也出自军事领袖。但到守天下时,皇权的基石逐渐转变为官僚政治体系,军队退居二线,起守家卫国的做用,很少能直接干扰政治,干预皇位继承。

  不过,在繁荣几百年的罗马帝国里,军事力量对政治的干预一直如影随形,军事权力不仅没受政治权力的压制,甚至还强力掣肘着政治,正因如此,帝国内部动荡纷争不断。而动荡纷争的大量内耗,严重削弱了罗马帝国乃至文明体系的实力,最终也促使了罗马帝国的迅速衰亡。

  是什么原因导致罗马帝国的政治结构中,军事权力一揽独大的地位?云石君将从地缘环境来分析。

image.png

  罗马帝国很强大,其势力范围囊括了几乎整个环地中海板块,并向东、北嵌入到西亚、中欧、西欧等地。

  地中海板块有宜居的气候条件,罗马人深耕于此,并在能力范围内突破海洋等天然地缘屏障,进而将整个环地中海板块有机整合在一起,共同缔造了庞大的罗马帝国。

  而在能力范围之外,阿尔卑斯山的高山阻隔,意大利本部很难辐射到中欧、西欧等地。加上意大利半岛本身的体量和规模并不大,致使内部各板块间地缘关系不太紧密,边缘板块有独立的空间,这就加大了罗马帝国大一统的难度。

  对内治理边缘板块上,因其地缘结构的独立性,以及地缘距离的相对遥远,使得意大利本部须高度放权,授予地方罗马官员更多的自主权力。而在这些边缘板块的蛮族、异族人口规模大,罗马须高度依赖军事他们来控制,并从中收取赋税,获得财富乃至奴隶,所以当地的罗马政治结构,是以军事为中心构建。罗马负责管理各边缘板块的官员,兼并社会治理、暴力打击和镇压威慑职能,而地方最高官员总督有明显军事统帅性质,以及极高的自主权。

  对外进击和防御上,同样也要赋予地方总督更强的军事自主性。罗马帝国疆土辽阔,而阿尔卑斯山、地中海等地缘阻断作用,严重影响了中枢与边缘板块的交流。在开疆拓土,国家防御上,只有赋予地方总督极大的军事自主权,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因交流不畅而带来大到国破家亡的危险,来维护帝国的统一和利益。

image.png

  地方总督有大量的军队,高度的自主权,对意大利本部来说也是一种威胁。一旦地方有一个足够强大的总督,有意愿夺取中枢控制权,完全可以以自身军事力量为依托行此之事。而和国时代末期两个著名的罗马独裁者马略和苏拉,都是军事统帅出身,通过对异族的大规模战争,掌握了大量精锐的军队,然后以此为依托,夺取了罗马政权,成为独裁者。

  而罗马又没有建立像中国这样牢固的礼法纲常体系,把这一类定义为乱丞贼子,“名不正言不顺”。罗马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它在边缘板块的军事力量配备必须强大,而且自主性也必须很高。就算是在帝国稳定繁荣时期,军阀也会出现。而有强大军阀实力者的野心直指权力顶端,边帅篡位也成为了罗马政治的一部分。

  如果一旦边帅篡位成为了常态化,大规模内战对国家和文明的内耗不言而喻。罗马就算家底再丰厚,国力再强大,也会有被掏空的那一天。

  这种情况下,在政治规则和礼法纲常层面默认边帅篡位的行为反而利害较小。毕竟,边帅要得不过是帝国的首脑的头衔,并没有背叛帝国、毁灭帝国和文明的企图。在体制内给他们设计出一套上位潜规则——只要你确实有这份实力,你的夺权行为,就可以得到理解和默认。大家都按这套潜规则行事,尽量缩小矛盾和冲突范围,不危及到社会层面,导致国家陷入周期性大规模灾难即可。

image.png

  再则,罗马的利益获取方式,也决定了人民可以接受边帅夺权。

  对于主要聚居于意大利半岛的罗马人来说,他们的财富收益大多是通过贸易交换或是武力征服各边缘板块和异族而得,农耕收益只占一小部分,这意味着罗马人的利益获取模式,主要是靠外部流入到罗马本部,而不是意大利半岛本土自我生产的模式。

  而军事力量是确保外部资源流入意大利半岛,大量财富流入罗马人口袋的非常重要且直接的方式。军队通过征服和占领边缘板块,将大量财富上交到坐享其成的罗马人手中。军队通过对外掠夺,金银、物资、女人、奴隶直接回流到意大利半岛和罗马城,罗马人获利丰厚。

  既然罗马人的利益链更多的是来自边缘板块的军队,那么,罗马人对取得巨大军事成功的边帅的好感度自然也会提升,对边帅的个人威望的默认度也会提升。正是如此,为边帅攫取最高权力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著名的凯撒大帝便是通过在高卢的巨大成功,为自己铺平了入主罗马城的道路,并成为万民心中伟大英雄。

  总之,因特殊的地缘环境所致,罗马帝国需要依赖边缘板块对内治理和和对外防御进击,而作为边缘板块的军事统帅,既有自己强大的军队,又享有高度自主权。同时,罗马人的利益主要是靠边缘板块的军人提供,于是,罗马帝国也形成一套有利于边帅夺权的潜规则,民意基础条件良好。

  而边帅无懈可击的优势反过来影响了罗马中枢,甚至皇权的确立。而这又对想长久统治帝国的帝王提出了要求。

  首先,在强力军事权力影响下,出身军队或是在军队有过历练,并取得过一定军事成绩在位帝王,才能能有效掌握军事力量,防止自己的威望被其他边帅超越。

  其次,皇位继承选拔的主要标准是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对于有过军队阅历,并在军中有威望,有成绩的继承人才是最佳的候选人,如果继承人是血缘至亲,但是因没有军人背景,边帅军阀也就有很大可能揭竿而起。这也是传统西方文明和华夏文明很明显的区别。

  正是因罗马帝国的特殊地缘环境,使得其政治,乃至皇权延续都高度受军事影响。不过,这个地缘结构看上去不甚紧密一体的帝国,因政治对军事的妥协和忍让,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结构性内耗的负面影响,从而利于铸就国家和文明的辉煌。

  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将帝国一分为二,传给两个儿子,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结束了罗马帝国的大一统。

  那么,是什么导致辉煌四百多年后的罗马帝国走向分裂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476年,蛮族将领奥多亚克反叛欧瑞斯特,废黜罗慕路斯·奥古斯都,宣称效忠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将西罗马帝国的国徽转让给东罗马帝国,至此,西罗马帝国灭亡。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崩溃,西欧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