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乙未事变

  乙未事变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后来在1909年被韩国“义士”安重根刺杀,安重根在受审时列出了伊藤博文所谓的十五项大罪,其中一项就是“弑杀明成皇后罪”。而乙未事变又是朝鲜近代史上全国性的反日义兵运动爆发的导火索,亦可看出当时的朝鲜人普遍认为日本是乙未事变的主谋。

  日军对朝鲜皇后的暴行——1895年10月8日,闵妃在“乙未事变”中被日本人暗杀于景福宫玉壶楼,她的死一直备受争议。日本军人强行深入皇后所在的房间里,在皇后的胸上狠狠地踩了几脚,然后刺了她好几刀,再玩弄她的阴部,并在她还末断气前,将她的身体浸在油中,点火烧她至死。

  明成皇后是朝鲜近代史上的女政治家,本名闵兹映,通称闵妃,是朝鲜京畿道骊州郡人。她是朝鲜王朝高宗李熙的王妃,骊兴闵氏外戚集团的核心人物,19世纪末朝鲜的实际统治者。1895年10月8日,闵妃在“乙未事变”中被日本人暗杀于景福宫玉壶楼。由于闵妃早期主张开放、后期力抗日本并身死殉难,故深受后世韩国人民的尊崇。1897年,高宗李熙改国号称“大韩帝国”,追谥闵妃为“孝慈元圣正化合天明成皇后”,故现今韩国史学家多称她为“明成皇后”。她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以她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是屡见不鲜,特别是她的死很有争议。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明成皇后是个什么样子。明成皇后生前并不是“皇后”,而是大清帝国属国——朝鲜国的王妃,其最高头衔也是1895年1月所封的“王后”(当时高宗的称号晋升为“大君主”,王妃也随之升为“王后”),因此历史上通称为“闵妃”。闵妃是朝鲜王朝高宗李熙之王妃,纯宗李坧之母,本名闵兹映。1851年(哲宗二年)阴历九月二十五日生于朝鲜京畿道骊州郡近东面的蟾乐里,是骊城府院君闵致禄的女儿。1866年(高宗三年)被册封为王妃,史称闵妃,行嘉礼于汉城的云岘宫(兴宣大院君之府第)。高宗12岁即位,其生父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摄政,一味采取闭关锁国路线。而后闵妃鼓励高宗采取开化政策并明成皇后的陵墓——洪陵。

  引入日本势力,在朝野扶植亲,推举亲族出任要职,排斥大院君势力。闵妃与大院君两派互斗不断,导致党争激烈,政权更迭频繁。闵妃在与大院君争权的过程之中与亲日的开化派势力渐行渐远,偏向亲华,多次利用清朝势力扫除政敌以求掌权。

  由于闵妃(明成皇后)初期主张开放政策,后期力抗日本并身死殉难,所以深受韩国后世人民欢迎。韩国后世的史家称她为“伟大的铁女子”。她的从政经历并不平坦经历了多次起伏。我们先看看她的传奇版得身世。

  当时朝鲜由大院君摄政,大院君成为朝鲜当时事实上的独裁者。他摄政时,对内大力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驱逐了长期把持朝政的安东金氏家族,试图挽回全州李氏王室的权威。为此,他倾尽全国之力重修规模宏大的宫殿——景福宫,以作为君主专制威权的象征,这使得当时朝鲜民穷财尽,怨声载道。对外,他厉兴宣大院君行闭关锁国政策,加强国防军备,而且坚决拒绝通商,驱逐和屠杀外国传教士,引起了法国入侵朝鲜的“丙寅洋扰”和美国入侵的“辛未洋扰”,但都被朝鲜军民击退。大院君的专制威权日益巩固,他命令全国各地竖立“斥和碑”,上书“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戒我万年子孙”。

...查看更多

  如果要问19 世纪末叶,谁是东亚最有权势的女人,那么答案毋庸置疑是中国“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杏贞。而在与中国山水相连的朝鲜半岛,同样有一位热衷干预政治的“女强人”,她就是被今天的韩国影视剧包装为“贤良淑德”、“开化先锋”的明成皇后闵兹映。

image.png

  早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前,闵兹映便与自己的公公——朝鲜国王李熙生父——大院君李昰应恶斗连场,不仅令本就党争不断的朝鲜王国鸡犬不宁,更频频牵动中日两国敏感的神经。甲午战争固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是最为关心战事进程的自然莫过于有着切身利益的朝鲜王国高层。

  1984 年10 月11 日,日本驻朝公使井上馨向大院君摊牌,李昰应无奈地再度下野。

  惩治了李昰应之后,日本政府自以为可以放手按自己的理念改造朝鲜,却不料“三国干涉还辽”的消息传来。这一变故使得依托日本支持而推行改革的开化派举步维艰,也无力对抗一度雌伏的闵兹映及其一手组建的所谓“贞洞派”政治势力的反扑。

  多年的摸爬滚打,早已令闵兹映成为政坛老手。眼见以沙俄为首的西方列强对日本独霸东北亚所表现出的强烈不满,闵兹映另辟战场,在沙俄驻朝公使馆附近成立所谓的“贞洞俱乐部”。在以宴请之名串联各国驻朝公使的同时,闵兹映又网罗了朴定阳、李范晋等一批过去的失意政客,形成了这一股颇为可观的全新势力——“贞洞派”。

  客观来说“贞洞派”和昔日的闵氏外戚有着本质的差别,朴定阳、李范晋等人不仅在朝野都颇具知名度,有着“民族英雄”的口碑,更兼有担任朝鲜驻外使节的外交经验。因此无论是在朝鲜国内还是西方列强的眼中,“贞洞派”均较亲日的开化派更具人望。对于这样一股政治力量,日本一度力主以怀柔和收买为主,准备从给予朝鲜的300 万日元贷款中分出一部分作为收买闵兹映的政治献金。但是面对日本的主动示好,闵兹映根本不为所动。在她看来沙俄有能力逼迫日本放弃辽东,那么借助西方的力量,勒令日本从朝鲜半岛撤军也并非难事。

  应该说闵兹映关于朝鲜成为“远东瑞士”的永久中立国设想,在国际上还是颇有市场的。但是这位在国内争斗中向来游刃有余的闵妃却在国际政治上表现出了其幼稚的一面。一向以“双头鹰”自诩的沙俄帝国的确对东北亚野心勃勃,但是其着眼点始终是中国东北的万里沃土和渤海湾的不冻港,地狭多山的朝鲜半岛至多只是一个牵制日本的缓冲地带。因此朝俄之间尽管在甲午战争前有过两次“密约”事件,但每年不足30 万美元的双边贸易总额却始终令沙俄对朝鲜王国保持在“口惠而实不至”的阶段。

  ◎反映日俄争夺朝鲜的西方政治漫画

  如果说闵兹映高估了沙俄对她的承诺是一个危险错误的话,那么她低估日本政府的无耻和粗暴却是足以致命的。1895 年9 月,在朝鲜政府拒绝由日本出资修建从釜山至汉城的铁路提案后,恼羞成怒的东京方面撤换了职业外交官井上馨,代之以退役陆军中将三浦梧楼,发出了对朝政策由怀柔走向强硬的明确信号。

  三浦梧楼是当年高杉晋作麾下奇兵队的成员,参与过第二次长州征讨、戊辰战争和西南战争,堪称“老兵油子”。尽管在1888 年由于山县有朋的排挤而被迫退役,但赋闲之后却并不甘于寂寞,随即和玄洋社(黑龙会的前身)等右翼黑社会组织打得火热。据说被任命为驻朝公使之后,三浦梧楼曾求教于玄洋社大佬头山满,头山满当即指出要巩固和扩张日本在朝利益,当务之急便是除掉闵兹映。如果日本政府不愿意出面的话,头山满也乐于动员在朝的大陆浪人,助三浦梧楼促成此事。

image.png

  三浦梧楼抵达汉城之后便以自己皈依佛门,需要每日读经诵诗为由闭门不出。而就在三浦以日本公使馆为据点,开始大肆招徕在朝浪人之际,闵兹映天真地以为自己的对手真是一个放下屠刀的“参禅僧”,她竟自作主张地准备解散朴泳孝借助日本之力组建的朝鲜新式陆军——训练队,代之以美国人戴伊为教官,闵兹映最为宠信的将领洪薰指挥的侍卫队。

  训练队与当年壬午兵变的别技军相比,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武装上均有了质的飞跃,眼见此次沦为弃儿的竟然是自己,当然无法按捺心中的不平。10 月7 日,朝鲜军部大臣安駉寿奉闵妃之命,前往日本公使馆通报了解散训练队的消息。三浦梧楼表面镇定自若,但内心却喜不自禁。显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已经摆在了他的眼前,只要鼓动训练军叛乱,日本驻军便可以堂而皇之地入宫护卫,届时由自己招募的大陆浪人便可以趁着混乱轻松地结果了闵兹映的性命。这个计划三浦梧楼将其代号为“狐狩”。

  既然要以朝鲜军队的名义展开叛乱,那么三浦梧楼自然还需要一位朝鲜政要来扮演叛乱领导者的角色。而自被日本人抛弃后,长期得不到儿子、儿媳半粒米钱供给,不得不变卖家产以维持生计的大院君李昰应,随即与三浦梧楼一拍即合。当然,李昰应和自己的儿媳尽管争权夺利多年,但未必便想置对方于死地。在被日本人请出新居所——孔德里之大院君别庄时,这位自以为将重归权力巅峰的老人还特意嘱咐日本浪人:“今日之事,只在护卫而已,勿于宫中行暴举。”

  1985 年10 月8 日凌晨,800 名原朝鲜新军训练队成员与日军汉城守备队步兵第十八大队会合后,开始向景福宫光华门发动进攻,史称“乙未事变”。驻守王宫的洪启薰虽然奋力抵抗,但最终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只能用生命诠释了其对闵兹映的忠诚。壬午兵变中洪启薰曾面对着截杀闵妃的叛军高喊:“此吾妹为尚宫者也,勿误认!”最终保全了闵兹映的性命。但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够保护这个权倾一时的女人了。

  在日军的护卫之下,李昰应亲自去找自己的儿子李熙密谈,面对现实的无奈和或许早已没有了亲情的父亲,李熙只能签署了《王后废位诏敕》,宣布将闵兹映废为庶人。但是恐怕连李熙本人也不知道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此时已经倒毙于日本浪人的刀下。

image.png

  闵妃被害的经过,坊间所流传的版本众多,近代更有人将韩国人写的架空小说的内容当成是史料,认为闵兹映死前曾遭遇日本浪人的奸污。同样是根据无法考证的当事人——浪人小早川秀雄所谓“(死者)看上去只有二十五六岁”的回忆,也有人坚持闵兹映并未遇害,而是隐姓埋名逃入了民间。但无论如何,随着日本汉城守备队将乱刃砍死的女尸拖入景福宫东侧鹿园的松林中烧毁,遗骨投入香远亭的池塘,闵兹映这位把持朝鲜王国21 年的后妃,其政治生命终于彻底终结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乙未事变(朝鲜语:을미사변)又称王城事变、闵妃弑害事件,是指1895年10月8日(农历乙未年八月二十日)朝鲜王后闵氏(明成皇后)在汉城(今首尔)景福宫被日本浪人谋杀的历史事件。这次事件由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策划,并有部分朝鲜人协同参与。乙未事变的缘起是日本人谋求重振在朝鲜的优势地位,因此暗杀了亲俄排日倾向的明成皇后。事后日本虽在朝鲜重建亲日政权,但由于掩盖工作不力,使事变真相披露,引起国际舆论的谴责和朝鲜人民的反抗。俄国亦趁虚而入,激化了日俄矛盾。乙未事变历来争议很大,至今众说纷纭

image.png

  在世界近代史上,朝鲜半岛一直是各大国争夺的重点地区,乙未事变也是朝鲜半岛大国竞争的必然结果和重要体现。1895年,朝鲜的原宗主国——清朝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日本得以控制朝鲜。日本在甲午战争期间,后将原先执政的亲华的朝鲜王妃——闵妃赶下台,扶植以金弘集为首的朝鲜亲日政权,实行“甲午更张”,表面上是要帮助朝鲜实现近代化,实则加紧对朝鲜的控制,着手实施将朝鲜变为“保护国”的措施,朝鲜的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日本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扩张,引发了俄罗斯帝国的不满。沙皇俄国早已对朝鲜垂涎三尺,而日本对朝鲜的觊觎妨碍了俄国在远东地区的扩张。俄国开始对日本强力反弹,先是发起“三国干涉还辽”,逼迫日本将《马关条约》中清朝割让的辽东半岛归还清朝,然后通过其驻朝公使韦贝尔开始了对朝鲜政治、经济的渗透,日俄两国在朝鲜的对立和倾轧逐渐加剧。

  朝鲜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成为了日俄两国争夺朝鲜的前台戏。当时朝鲜虽然由亲日政权控制,但失势的闵妃并不善罢甘休。闵妃集团原来在清朝控制时期,就有亲俄的倾向,比如两次朝俄密约事件等,到了甲午战争中清朝势力被日本逐出朝鲜,闵妃对清朝完全失去了依附的信心,又看见俄国在三国干涉还辽事件中对日本的威慑力,便彻底投向俄国,准备引入俄罗斯的势力来牵制日本。闵妃成立了贞洞俱乐部,以召开宴会为名联络和拉拢俄国为首的西方各国驻朝公使;同时纠合朝中的反日大臣,如李范晋、李完用、朴定阳、沈相薰、安駉寿等,重新形成一

image.png

  股强大的政治力量,称为“贞洞派”,伺机夺回政权。闵妃常对人说:“日本人和闵氏势不两立,就是丢失若干土地给其他国家,也要报日本这个仇。俄罗斯是世界的强国,日本不能相比,而且有保护君权的条件,可以依赖。” 1895年5月,闵妃利用亲日派内部金弘集和朴泳孝的不睦,支持内部大臣朴泳孝,迫使内阁总理大臣金弘集下野。随后,1895年7月6日(农历乙未年闰五月十四日),闵妃在俄国公使韦贝尔的协助下,以朴泳孝谋杀闵妃为由,发动宫廷政变,解散亲日内阁,赶走朴泳孝,建立了以贞洞派为核心的亲俄政府,又一次掌握政权。

  起初,在三国干涉还辽发生和闵妃势力抬头时,日本对朝鲜采取的是以退为进的怀柔政策(即所谓“文治主义”)。1895年6月4日,日本伊藤博文内阁决议对朝鲜实施“不干涉政策”,6月7日,在朝鲜不可一世的日本公使井上馨归国,研究对朝政策。他在日本滞留期间,做出两项重要决定,都与后来的乙未事变有着莫大的关联。第一件事是赠给朝鲜300万日元,借以收买朝鲜王室。7月2日,井上馨提出了这项建议并极力主张,但日本朝野均不赞同,井上馨甚至以辞职相要挟,要求通过这项建议。7月11日,日本内阁终于同意井上馨所谓300万元“寄赠金”的主张,但必须付诸8月召开的临时议会讨论通过方可实行。 1895年7月14日,井上馨回朝鲜续任,7月21日抵达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4天后与其夫人谒见朝鲜君主李熙(朝鲜高宗)及闵妃,“骤改前态,以温言和气对遇韩人”。 井上馨采取“宫中政略”,给高宗进献了价值6000元的礼物,井上夫人给闵妃进献了价值3000元的礼物,并在高宗和闵妃面前大谈日朝友好,并承诺赠与朝鲜300万元,其中100万元归王室,其余钱用于铺设京仁铁路。闵妃似乎也缓和了对日本的态度,强调当年她主张对外开放、在签订《江华条约》前后穿针引线的作用。 但是,临时议会宣告取消,日本政府抛弃了寄赠金的计划,井上馨的300万元承诺成了空头支票,日本在朝鲜的处境更加尴尬。这也使闵妃更加亲俄排日,继续排挤鱼允中、俞吉濬、金嘉镇等亲日大臣,还准备赦免在甲午更张时获罪的闵泳骏等闵氏族人并委以重任,甚至计划将咸镜道某港口租借给俄国。 寄赠金计划的失败标志着日本对闵妃怀柔政策的彻底破产。

image.png

  井上馨在日本所做的另一件事就是推荐右翼军人——三浦梧楼出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是一个坚定的“国权主义者”,属于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强硬派,同时他又是预备役陆军中将,是典型的军人作风,没有任何外交履历和朝鲜问题的经验,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日朝关系如此微妙的时刻,被井上馨荐举为驻朝公使并得到日本政府的同意,是大大出人意料的。另外,日本右翼势力的呼吁也是三浦梧楼出任驻朝公使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浦梧楼被荐举是在朴泳孝事件发生以后的事,开始他以“本人是一名军人,不懂外交” 为由推辞,其后在7月11日向政府提出了对朝三条方案,要求政府选择,第一是日本独自支配朝鲜,第二是日本与他国共保护朝鲜,第三是与日本与俄国分割占领朝鲜,并且他认为第一条方案“最公明正大”。 但是日本政府没有给他明确的答复,于是他又拒绝出任驻朝公使,后来他与内阁达成了某种妥协,于1895年7月19日接受了驻朝公使的任命,8月17日正式下达委任状。日本政府究竟采纳哪条方案不得而知,但从后来发生的乙未事变来看,应该是第一条无疑。 而三浦梧楼任驻朝鲜公使,说明日本政府已经放弃怀柔政策,决定对闵妃采取强硬措施。

  300万元寄赠金和三浦梧楼出任公使都是乙未事变前夕的重要背景,这两者与乙未事变之间的关系,可以从1895年9月5日井上馨向政府的一份电报中的一句话窥见:“本件(寄赠金之件)早就向朝鲜国王和王妃允诺过,如果此事得不到落实,将会使后任者(三浦梧楼)无立足之地。” 这句话暗示了如果日本的怀柔政策破产,那么三浦梧楼将可能根据事态变化采取非常手段。而这两个举措都是井上馨做出的,甚至在三浦梧楼抵达朝鲜(9月1日)后过了17天,井上馨才离开,这么长的交接时间是极不符合外交惯例的,而他走后仅过20天就发生了乙未事变。所以当代韩国史学界许多学者都认为井上馨与乙未事变脱不了干系,而崔文衡等韩国历史学家更是指出井上馨才是乙未事变的主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1895年9月1日,三浦梧楼来到朝鲜首都汉城,接替井上馨就任日本驻朝公使。三浦赴任前,就与玄洋社、熊本国权党等右翼侵略主义团体碰头,并带了两个精通朝鲜问题的右翼分子赴任,他们分别是武田范之和月成光,前者曾加入间谍组织天佑侠,在朝鲜甲午农民战争期间进行阴谋活动,后来又在日韩合并时做出很大“贡献”;后者则是玄洋社的核心成员,也是朝鲜问题专家,参加了乙未事变。三浦还带了一个右翼政客柴四郎作为幕僚前往朝鲜,此人同样是乙未事变的重要参与者。

image.png

  三浦赴任后,拜见朝鲜高宗和闵妃,对闵妃说:“外臣久在武职,驱驰阵马而无功。苟无陛下召见,将终年坐赏汉城的风月。况外臣信佛,自写经文以祈世之安泰,希望净写一部观音经,以供王后陛下御览。” 于是,闵妃对其左右戏称三浦为“金刚山一僧”,三浦本人对外自称是佛教之“参禅僧”,每日在公使馆闭门不出,读经诵诗,“读经公使”之名也就传开了。 其实,这一切都是假象。三浦上任后,便积极和日本公使馆书记杉村濬、浪人冈本柳之助以及《汉城新报》(日本驻朝公使馆机关报纸)社长安达谦藏等人密谋采取非常手段打开朝鲜局面的问题。当时汉城的公使馆、日本新闻记者一致把俄国影响的增长归罪于闵妃,认为靠通常的外交手段已不能阻止俄国势力的发展,“只有采取非常手段”,“除去王室的核心和代表人物闵后”,才能使朝鲜王室和俄国公使韦贝尔的联系“一刀两断”,三浦梧楼也“早已着眼于谋取除去这一祸根”。

  从1895年9月20日开始,谋杀闵妃的计划开始具体制订。三浦梧楼等人在策划谋杀闵妃时,将这一计划称为“狐狩”,这一名称可能来自亡命日本的朴泳孝。 计划在1895年10月10日举事,暗杀闵妃。三浦的手下柴四郎和安达谦藏等人则负责四处纠集在汉城的日本浪人,作为暗杀闵妃的主力,而这些浪人(大陆浪人),基本上是玄洋社和熊本国权党等右翼团体出身。当时参与这一事件的日本人并非无赖之徒,许多还是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员,具有一定社会地位。比如冈本柳之助是日本的炮兵少佐,也是朝鲜宫内府的顾问官;国友重章是《汉城新报》主编;安达谦藏是《汉城新报》社长,后来还跻身内阁;柴四郎甚至还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经济学后回国,作为撰著《佳人之奇遇》等政治小说的作家声名远播。参与暗杀闵妃的其它日本人还有日本公使馆书记杉村濬、日本陆军中佐兼朝鲜军部顾问楠濑幸彦、日本领事官补堀口九万一等人,他们中许多人混迹朝鲜多年,所有参与者都希望能够击退俄国势力,

image.png

  恢复日本在朝鲜半岛的统治地位,这些日本人参与者的心态可以这样描述:“俄国势力滔滔侵入朝鲜半岛的根源,实养成于宫廷中一女性闵妃一颦一笑之间。不知道可怕的东亚之祸源正培养于其处,她一心驱除日本之势力,毫不介意可怕的将来之祸。救东亚、救朝鲜的眼前唯一之捷径就是埋葬闵妃。杀掉闵妃!埋葬闵妃!这是当时留居京城(汉城)志士的呼声。”

  只有日本人参与杀害闵妃肯定是愚蠢的计划,必须要朝鲜人配合,一方面可以充当向导,另一方面可以替日本掩盖真相。关于这一点,三浦梧楼等主谋迅速想到了闵妃的政敌——她的公公兴宣大院君李昰应。大院君原本是一个反日派,1894年日本曾扶植他摄政,大院君却暗中准备驱逐日本人,东窗事发后被井上馨废掉,因此有人对与大院君联手表示异议,但三浦梧楼却说:“像现在这样放任不管,朝鲜就要逐渐被俄国夺去。大院君贪权反复,以后再研究制服他的办法,目前无暇顾及。” 联络的大院君的任务交给了领事官补堀口九万一和与大院君私交甚笃的冈本柳之助。关于大院君是否主动参与,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记录。大部分史料都说大院君复仇心切,欣然应允,沦为了日本的工具。当时大院君在1894年11月因为反日行径暴露而被井上馨赶下台,此后隐居在汉城南郊龙山之孔德里,门可罗雀,荒草萋萋。而他的孙子李埈镕则因为杀害法务协办金鹤羽以及图谋夺取王位的嫌疑而被流放到乔桐岛(是年六月释放)。闵妃重新执政后,更加虐待大院君,派20名巡检严密把守孔德里别墅,以保护之名行囚禁之实。三浦梧楼正是利用大院君这种绝望的心理,以推翻闵妃集团相诱,使其就范;同时又提防大院君掌权后再次反日,因此拟出了四项协议,对其软硬皆施。经过多次碰头以后,10月5日,三浦派冈本柳之助前往孔德里拜见大院君,携带着拟好的四项协议,正式向大院君亮出条件:大院君辅佐国王,监督宫廷,内政均委托于政府,不得干涉;由金弘集、鱼允中、金允植等亲日分子组阁;将大院君的长子李载冕安插在宫廷任宫内府大臣;李埈镕留学日本三年。他们请求大院君出面“黜退闵族、肃正宫廷”,以维持朝鲜的改革。大院君看完后“眉棱上喜气跃跃”,甚至还在承诺书上亲笔签名。 另一种说法是大院君是被迫同意的,比如朴殷植所著的《韩国痛史》就指出日本人前来引诱大院君,“大院君不肯者再三,终不克据义痛斥,而为彼傀儡”。 另外据事后俄国公使韦贝尔在对本国政府的报告中称大院君被日本军人绑架,直到闵妃被杀前一直处于监禁状态 ,也说明大院君是被挟持的。不管大院君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他都是乙未事变的重要参与者,也是这一事件中日本人的傀儡。

image.png

  朝鲜训练队的解散成为乙未事变的导火索。井上馨走后,闵妃本就轻视三浦梧楼,更加肆无忌惮,朝鲜的局面也急速朝着亲俄的方向发展。朴泳孝主政时,创建了新式军队“训练队”,这支队伍共有两个大队(874人)的兵力,由日本人楠濑幸彦担任教官,计划以训练队来守护宫廷。而当时的王宫卫队则一直是闵妃的嫡系部队,不肯与训练队换防。闵妃赶走朴泳孝、重新掌握政权以后,于1895年7月17日将王宫卫队改编为“侍卫队”,由玄兴泽出任侍卫队联队长,美国人戴伊(W. M. Dye,又作茶伊)留任教官。闵妃还任命自己的心腹洪薰为训练队联队长,监视训练队。而后,汉城开始流传训练队将要被解散的消息。当时的警务使李允用是“贞洞派”的骨干,他为了找到解散训练队的借口,从10月3日起不断挑唆手下的巡检与训练队发生冲突,互有伤亡;10月6日,警务厅又散布训练队夜里要来攻击的谣言。于是,闵妃以训练队多次无理攻击巡检为由,下令解散训练队。另一个传言就是闵妃不满足于排挤亲日派,还准备将金弘集等亲日派全部刺杀,将闵泳骏等外戚安插进政府。 这些传闻都使朝鲜的亲日派人人自危。10月7日上午,军部大臣安駉寿奉闵妃之命,前往日本公使馆通报了朝鲜政府关于解散训练队和闵泳骏入阁这两个决定。安駉寿刚走,训练队第二大队长禹范善就来日本公使馆求援。面对朝鲜国内亲俄和亲日两派斗争白热化的局面,三浦梧楼和公使馆书记杉村濬商议,下定决心将原定于1895年10月10日的“狐狩”计划于10月8日凌晨提前付诸行动,并招来领事官补堀口九万一,将《入阙方略书》交给他,然后又找了安达谦藏和国友重章,声称“消灭这个国家二十余年来的祸根在此一举”,进行最后动员,终于引发了一起震惊世界的国际凶杀事件——乙未事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这次事件由日本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策划,并有部分朝鲜人协同参与。乙未事变的缘起是日本人谋求重振在朝鲜的优势地位,因此暗杀了亲俄排日倾向的明成皇后。事后日本虽在朝鲜重建亲日政权,但由于掩盖工作不力,使事变真相披露,引起国际舆论的谴责和朝鲜人民的反抗。俄国亦趁虚而入,激化了日俄矛盾。乙未事变历来争议很大,至今众说纷纭。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