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战役拿破仑为何会失败?双拳难敌四手

2014-03-14 14:47:38 首页

  莱比锡战役拿破仑为什么会失败?莱比锡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30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20万人。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拿破仑在吕岑,包岑和德累斯顿连战皆捷之后,终于又在莱比锡被彻底打垮,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政治上看,战争的性质变化了。

  拿破仑在执政初期所进行的战争,尽管有着为其帝国扩张领土,为自己争夺霸权的成分,但是从客观上来说,仍然有着某些进步的意义,因为当时的主要矛头,还是指向各国的封建王室和他们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是受到被压迫人民欢迎的。而在执政后期,当他成为欧洲的征服者和霸主以后,法国所进行的各决战争,已经不是给欧洲各国人民解除封建制度的桎梏,而是给他们带来沉重的战争负担和苦难,因此,曾经获得部分解放的人民不希望法国再来压迫他们,反对拿破仑又把战争加在他们的头上。所以,拿破仑晚期的战争是与大部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相抵触的。

  同时,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在前期对拿破仑的战争中失败后,也被迫实行了某些改革,利用了人民不满法国榨取财富的情绪,鼓动了部分人民起来反抗法军的起义运动。这样,法军就被迫在充满敌意的国家进行作战,缺乏人民的帮助,不能及时得到情报,零散人员经常受到袭击,后勤补给日益困难。法军中的一些外籍士兵,多次出现阵前哗变。所有这些,给法军的士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其次皇帝的高度集权束缚了元帅们的主动性

  拿破仑战争的后期,作战地域不断扩大,参战的兵力日益增多。这样,集最高统帅与前线指挥职务于一身的指挥体系,已经不适应作战的要求。为了在宽广的战场上指挥几十万大军,不仅需要有一个得力的参谋班子,而且需要有能够独当一面担任战场指挥重任的得力将才。然而,拿破仑对于元帅们的要求,只不过是唯唯诺诺,象钟表那样准确地执行命令而已。长年累月,慢慢形成一种习惯:拿破仑在场,一切都是生龙活虎,指挥系统能够高度发挥作用,一旦拿破仑不在,他的元帅们,包括总参谋长在内,常常不能发挥主动性,甚至不敢做出一个那怕是很小的决定。

  在一八一三年的战争中,联军参战的兵力急剧增加,经常进行多路作战,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单靠拿破仑一个人已经不能应付情况多变的局面,更何况他的元帅们又不能发挥主动性呢?尽管拿破仑到处奔波,不停地作出各种指示,但毕竟不能及时掌握并处置各方面的情况,以致法军常常陷于被动。例如,在莱比锡会战过程中,拿破仑曾口头指示,要在艾尔斯特河上增架桥梁,以确保法军的退路。但是,总参谋长贝尔蒂埃的办事方针是:没有拿破仑的书面命令便不能贸然行事,因此,他并未积极落实拿破仑的架桥指示,这就使得法军在撤退时只有一座石桥可通,因而造成了严重损失。又如,在包岑作战中,内伊率军进行迂回,比拿破仑规定的时间提前一个小时到达敌人的背后,但因为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指示,就一直消极地停留在那里,待新的命令到达时,已经贻误了战机,形成了被动局面。

  从作战原则上看犯了分散兵力的大忌

  忽视了机动歼敌的传统战法。本来,高度地集中使用兵力,是拿破仑指挥作战的一贯特点和优点。在一八一三年的战争中,他却多次地分散了自己的兵力,结果,即使在初步获胜的情况下,也不能达到彻底击溃或歼灭敌军的目的。例如,在吕岑和德累斯顿作战中,他一再分兵去攻打柏林,以致在决胜时刻,因为兵力不足而影响到胜利的成果。其实,当时只要歼灭俄军,柏林自然就成了法军的囊中之物。在最后的莱比锡决战中,他也没有把汉堡的达乌军和德累斯顿的圣西尔部集中起来。特别奇怪的是,他在临战前,把本来抽调圣西尔部北上莱比锡参战的决心改变了,让圣西尔率领几万人马空守德累斯顿城,实在是毫无意义。

  在一八一三年的战争中,拿破仑一反过去机动作战和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过分地看重了地理目标的夺取。始终盯住柏林而必欲攻占这座城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就当时形势来说,夺取柏林对于达成战争的目的只具有次要的意义,可拿破仑却一再追求攻占柏林的目的。又如,在德累斯顿取得胜利以后,如果实行最初的计划,继续追歼敌主力波希米亚军团,直指布拉格和维也纳,那么战场的主动权就有可能完全转到法军方面。可惜的是,拿破仑居然不敢放弃德累斯顿和易北河防线,致使原来的计划流产。约米尼后来在他的《战争艺术》一书中评论说:“如果拿破仑在德累斯顿取胜后乘胜穷追,进军波希米亚,那么他可能避免库尔姆的惨败,甚至可能威胁布拉格,从而把联军拆散。”

  此外,拿破仑缺乏骑兵

  不能在广阔的战场上及时获得敌方情报和扩大战果。法军新兵成分比重过大,也对拿破仑的失败有着重要影响。

  联军方面所以取得胜利,一是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二是采取了灵活的战术。联军决定,专门攻击法军元帅们所指挥的部队,避免同拿破仑本人交锋,这正是抓住了拿破仑指挥体系的致命弱点。从整个战争进程来看,联军的行动是小心翼翼的,是迟缓稳重的,这就使他们少受了过去常常遭受的那种损失。在联军阵营中,普军老将布吕歇尔的积极大胆的行动,对整个联军起了带动作用。他大胆渡过易北河与北路军团会师,从西北方向插入法军的侧后,既带动了过分谨慎的贝尔纳多特,也配合南路波希米亚军团造成了夹击和围攻法军的有利态势,从而牢牢地夺得了战场的主动权。

  莱比锡战役战败不久,拿破仑被迫回到法国,然后组建了新军以挡住联军。然而,他现在是在法国本土进行作战,而国内厌战情绪开始升高,立法院对拿破仑的征兵行动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拿破仑指挥军队进行了著名的1814年战役,在此期间他连续打胜仗。2月10日到14日一连串的辉煌胜利表明拿破仑正处于最佳状态。他又重新焕发了年青的拿破仑早年在意大利战役中曾经表现出来的激情与活力,而毫无当年在博罗季诺、包岑和德累斯顿诸战役中使其才智黯然失色的那种死气沉沉、犹豫不决的精神状态。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蒙米赖周围的这几场战斗都是他亲自指挥的。名义上虽然内伊仍在现场指挥近卫军,但拿破仑却将所有命令直接下达给各师师长。

  但是布吕歇尔的韧性战斗拖垮了拿破仑,此刻,联军以压倒之势,兵临巴黎城下。马尔蒙率领那支七零八落的部队,走投无路,不得不于30日签署了投降书。次日,联军进入巴黎。路易十六幸存的长兄普罗旺斯伯爵被宣布为法兰西国王,号称路易十八。1814年战役就此告终。

  当拿破仑得知此事后,一切都完了。但他并不甘心就此罢休。他仍旧拥有达九千人的忠实的近卫军,尽管经过长途跋涉已疲惫不堪,他依然打算率领他们进军巴黎。科兰古和元帅们(贝尔蒂埃、内伊、乌迪诺、麦克唐纳、蒙塞和勒费弗尔)坚定地向他指出这只不过是一种无谓的牺牲。拿破仑终于让步,同意退位。但提出拥立年幼的儿子,并由皇后摄政。联军拒绝了这一条件。最终于4月11日正式批准并为枫丹白露条约所确认的退位令根本就没有理会这一点。前几天,苏尔特也在图卢兹向威灵顿投降。

  拿破仑战败后,被流放到了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他保留了皇帝的名号,然而他的主权仅限于那个小岛,法兰西第一帝国宣告灭亡,后来拿破仑招集旧部返回巴黎又登上了王位,开始了至高无上的百日政权,维也纳会议各国听说拿破仑复辟也迅速组建了第七次反法同盟,法军在滑铁卢战役中惨败,拿破仑又一次宣布退位,又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并被剥夺了帝号。在1821年拿破仑死在了那个小岛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