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痴情帝王:史上唯一不娶妃子的皇帝是谁

2021-09-26 15:33:28 首页

  中国古代十大痴情帝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多半嫔妃一大票。其中数量最多的可能是伪天王洪秀全,一百多个,没有名字只有编号。古代的帝王后宫佳丽三千, 很多帝王只把女人当玩物,但是这些皇帝中也有不少帝王不把女人当玩物, 是真心爱她们的。

  1 明孝宗朱佑樘

  弘光皇帝的后宫只有皇后张氏一人,恩爱如民间夫妇。没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情节,面对无尽的诱惑,它能始终如一地爱自己的妻子,难能可贵,其实爱情本来就是平平淡淡的,而放在高贵处的平淡的东西,就不是那么平淡了。

  明孝宗没有嫔妃是因为他做皇子的时候就跟原配张皇后感情非常好,所以一登基就不愿意娶了。

  晚明学者朱国桢就认为,自秦始皇以来的历代皇帝中,能够称得上“贤主”的,也就是汗文帝丶宋仁宗丶明孝宗等屈指可数的几位。清代修撰的《明史》固然对明代的帝王多有丑化,不过对明孝宗还是给予了简要的高度评价:“恭俭有制丶勤政爱民”。事实上,这样的评价很多明代皇帝都当得起,除了前文提到过的5位明帝之外,建文帝丶英宗丶景帝丶穆宗丶光宗丶崇祯也都如此,细究起来,其实宪宗丶万历也都当得起的(朱元璋在祖训中就要求后代帝王永远要保持“爱民”的本色)。

  朱佑樘,宪宗皇帝的第三个儿子,1488年,年满18岁的朱佑樘接班即位,是为明孝宗。孝宗皇帝病逝于1505年,享年36岁,在位时间18年。固然不算多长,却也不是很短吧。孝宗皇帝一生勤政丶宽容丶遵礼大臣丶体恤民生,当时就获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和赞誉。长久以来,明孝宗都被看作明代最符合儒家伦理的模范皇帝。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看,他确是一位少有的榜样皇帝和君主典范。实际上,就“贤主”所涵盖的内容而言,我以为明孝宗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的帝王中(“伟大系列”的皇帝姑且不论),显然是位列前5名的,甚至就排在第二名也不一定。

  在位23年的汉文帝似乎可以排在第一。不过“文景之治”的另一位皇帝汉景帝却要放在明孝宗之后——汉景帝以周亚夫等将帅平定七王之乱固然添了武功,但周亚夫却没有落到好下场,而且他还冤杀了晁错,再就是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汉景帝也处理得不好出了些问题。而宋仁宗呢,倒是一位宽仁且有人望的皇帝,还范仲淹等施行改革,可惜没多久就失败了,不玩了——宋仁宗最丢分的地方还是丢在对外战争的屡战屡败上。所以宋仁宗也排在明孝宗之后。除了这几位,还有哪些皇帝有竞争力呢?明仁宗在位仅一年,可惜了。明宣宗在位十年,文韬武略,有得一拼。清朝的康雍乾几位,都有“文字狱”的罪过,甚至有豢养巨贪之类的罪过,在贤明方面自然是无有竞争力的。总体看来,我以为明孝宗应该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和平年代总排名位列第二的贤明君主罢。

  那么,明孝宗的“贤”名究竟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首先,明孝宗秉性宽善,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皇室教育,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他不仅有着良好的儒学功底,而且很有文艺天赋,他既是画家,器乐演奏家,又是诗人。不过他的琴声后人是无从听到了,并且他的画作也少有流传下来的,甚至包括他所作的《诗集》5卷,在今天也已经看不到了。也不知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进京后于混乱中给毁了,还是被以写诗产量巨大著称的乾隆在修好《明史》后出于嫉妒而连同其他许多明代的史料给一并毁了。更重要的是,同样是艺术家,南唐后主李煜,诗写得够好吧?可是亡国了。宋徽宗画画得够档次吧?可是亡国了。再看看明朝的皇帝吧,同样是艺术家,明宣宗丶明孝宗等却并没有因此荒废朝政,他们不光能做到两手同时抓,而且能做到把两手都抓得很好。明朝的皇帝总体实力到底怎么样,其实由此也就可见出一斑来。

  明孝宗在位期间制定和完善了一些政治制度,比如编撰《大明会典》,完善官吏考察制度等等,为明朝的稳定和持续的发展,做出了继“制度之王”朱元璋之后的又一制度性贡献。明孝宗亲礼儒臣丶用人唯贤,陆续选拔了徐溥丶刘健丶谢迁丶李东阳丶王恕丶马文升等德行兼备之臣入阁拜官,共理朝政。在武功方面,孝宗也有所建树。他击败土鲁番,收复嘉峪关以西的土地,经营哈密,之外还修缮长城,抵御蒙古。孝宗皇帝提倡俭朴反对奢靡且身体力行,提倡用刑审慎丶减少赋税丶保养民生……总之,在孝宗的励精图治之下,明朝出现了又一个太平盛世(史称“弘治中兴”)。

  值得说说的还有明孝宗独占的一绝,那就是:他大约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饯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孝宗的皇后张氏出身系今河北沧州一读书人家(明朝中后期的选后制度,皇后一般都出于平民之家,此举似为保证皇室血脉始终贯之的民间性),美丽聪慧又活泼,深得孝宗喜爱。夫妻伉俪情深,每日一同起居,俨然民间普通的恩爱夫妇一般。后宫粉黛无数,而专心治国的孝宗皇帝并无心昵近。一方面虽多有太监劝进,另一方面却也有大臣劝阻,孝宗皇帝想必也是有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的,但他终于还是心性不为所乱,以高标准的儒家风范和“克己”理念为大明朝的全体国民做出了非凡的表率,其美德实属千古所罕见。

  遗憾的是明孝宗竟然英年早逝了。据说他只是偶染风寒,但几位御医未经诊疗就开了药,导致孝宗误服药物,鼻血不止而死(葬于泰陵)。真该拿这帮御医问罪才是。不过史书的记载上似乎并没有追究他们。只是可惜了明孝宗这样的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

  2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是历史上有名的改革家,但他也是一个多情种却为人鲜知。拓跋宏的养母(冯太后)在世的时候,爱上了太后的亲戚冯润小姐,于是把她娶到宫里。可是太后却不喜欢冯小姐,没隔多久,就以冯小姐得病为由,把小姐赶出宫外,并且立冯润的妹妹为后。拓跋宏斗不过太后,就忍了下来。三年之后,冯太后去世了,拓跋宏立即把冯小姐接进宫内。可冯小姐爱的不是拓跋宏,回宫后竟然把自己的妹妹逼走,还毒死了另一个嫔妃高美人,并把她的孩子抢来当继子。拓跋宏太爱冯小姐了,忍受了她所作的一切。后来,拓跋宏为了事业,出宫打仗去了,冯小姐趁机和她的心上人私通,还要把拓跋宏的妹妹彭城公主嫁给自己的弟弟,公主忍无可忍,就跑到前线告密了。冯小姐知道丑事暴露了,于是一不做而不休,又策划谋杀拓跋宏,可是又暴露了。拓跋宏还是爱冯小姐,又忍受了这一切,没有杀她。但拓跋宏的心已经碎了,终于在33岁那年郁郁而终,在临死前下遗诏,要冯小姐随他到天堂见面,死也要一起死。这样的男人可谓千古第一痴情子,不管他所爱的人对他如何残酷,他还是爱着她,就死也要在一起!

  孝文帝一生共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个皇后因为抵制孝文帝的改革,被孝文帝废掉。之后,孝文帝很快就挑选了一位新的继任者冯润。她长得妩媚动人,深得孝文帝拓拔宏的宠幸。但不久冯润患牛皮癣之类的皮疹,冯太后生怕皇帝被传染,就把冯润送回家当了尼姑。在她出宫后,孝文帝在冯太后的安排下立了冯润的妹妹冯清为皇后。但是孝文帝一直没有忘记她。约过了一年多,冯太后病故,孝文帝守孝三年。他时常想念冯润,打听她的近况。后来听说冯润的皮疹已经痊愈,便又把她接回洛阳宫中,封为左昭仪。

  爱情就像洪水,控制得好,你可以年年受益,控制不好,你就得遭灾。痴情的孝文帝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所深爱的冯润,在养病期间,不甘寂寞,与一男侍从产生恋情并私通。在冯润被立为皇后的几年里,孝文帝常年率兵南征齐朝,待在宫中的时间很少。受冷落的冯润便旧病复发,与内朝官员高菩萨私通。

  当孝文帝在汝南患病后,冯氏公然与高菩萨在宫中淫乱。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冯润与高菩萨的奸情还是被孝文帝知道了,彭城公主向皇帝揭发了这一丑闻。彭城公主是北魏宫中有名的美人,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冯氏的胞弟北平公冯夙一心想得到公主,公主不情愿,冯润准备让其弟强娶。彭城公主便偷偷带着十余侍从跑到前线向皇帝求救,同时告发了冯氏淫乱后宫的丑事。冯润得知公主投奔孝文帝后,就与其母常氏商议对策,常氏请女巫施法术,祷告诅咒孝文帝一病不起。

  此事又被小黄门苏兴寿暗中禀报皇帝。孝文帝回洛阳后,逮捕高菩萨、双蒙等六人逐一审问,证实了事情的原委。他不禁肝肠寸断,伤心加上旅途劳累,一下子就病倒了。经过这次沉重打击后,孝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终于病死于南征途中。临终前,他密诏彭城王:“我死后,恐怕无人能制服皇后,你们可用我的遗令将她赐死,仍按皇后礼制厚葬,别败坏了冯家的名声。”

  常言道:多情总被无情误。孝文帝在心灰意冷中死去。孝文帝死后,彭城王、北海王等按皇帝遗令,强迫冯润服毒而死。

  3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垓下歌》使这位杀人如麻的屠夫多了一些柔情,他与虞姬的爱情故事广为传颂,同富贵,共生死,确实很感人,比梁祝的故事凄美多了。

  有人说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这项家和虞家原都是楚国贵族,秦始皇灭楚后,迁移到今江苏省宿迁县过隐居生活。项羽和虞薇从小一起长大,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这两家于是结为秦晋之好

  虞姬嫁给项羽之后不久,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开始了。项羽和叔叔项梁带着八千子弟兵也树起了义旗,项羽从此戎马倥偬,开始了紧张的军旅生活,南征北战,昼夜厮杀。作为妻子的虞姬,随军行动,项羽战到哪里,她就跟到那里。就这样,在项羽领兵出战时,她给他鼓励,寄予深情厚望,保佑平安归来;在项羽凯旋归营时,她以翩跹舞姿,千般柔情,万般妩媚,欢歌娱曲给他祝贺;在项羽遇到挫折的时候,她便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的话给他抚慰;甚至她还会穿了战靴,披上绣甲,骑马跟着项羽在阵上冲锋,作他坚强的后盾。有了这一强大的精神支柱,项羽越战越勇,所向披靡。

  项羽是一个性格暴躁的男子,却也是个用情专一的人。他始终爱着虞美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刘邦进入咸阳后,项羽跟着进来,一把火烧了阿房宫,收集秦朝宫殿中的金银财宝,全部运到他的根据地彭城,却将阿房宫内成百上千的美女尽数遣散,纯粹就是为了讨好虞美人。

  在楚汉相争的第4年,项羽和刘邦的大将在垓下展开激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垓下之战”。虞美人在帐篷中心惊肉跳,惴惴不安,苦苦地等着项羽的归来。项羽回来了,这一回他中了韩信十面埋伏计,他虽然靠着一支画戟,有钟离昧、季布在左右奋力相帮,杀散一层又一层的汉兵,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来,但自己的人马,已丢了八成。他自起兵以来,像这样的失败,尚是破题儿第一回。汉军把项羽的营地围得水泄不通,而且汉营中的韩信,还编出一曲楚歌,教军士在楚营外四面唱和。其歌词无句不哀,无字不惨,使那些残败的楚兵,无不怀念起遥远的家乡,一时间斗志全无,一个个在夜色掩护下陆续逃散。楚霸王夜不能寐,心情烦闷地坐在军帐中饮酒。当时,面对他宠幸的美人虞姬,面对多年伴他驰骋战场的骏马,楚霸王抚今追昔,感慨良多,心潮难平。他禁不住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知道自己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他的事业就要烟消云散,他没有留恋,没有悔恨,没有叹息。他惟一忧虑的是他所爱的、经常陪伴他东征西讨的虞美人的命运和前途。毫无疑问,在他死后,虞美人的命运将会十分悲惨,于是无限哀伤地唱出了“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千古悲歌。虞美人在旁听了,泣不成声,对项羽说:“贱妾生随大王,死亦随大王,愿大王前途保重!”她一转身,突然从项羽腰间拔出佩剑,向自己项上一横,就这样香消玉殒。项羽抚尸大哭一声,命人就地掘坑掩埋了虞姬,跨上战马,杀出重围。但终究没有逃出汉兵的追击,到了乌江边无处可逃,自刎于江边,这年项羽才31岁。

  刘邦后来以礼埋葬了虞美人。后来,在虞姬血染的地方就长出了一种罕见的艳美花草,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美丽多情又柔骨侠肠的虞姬,就把这种不知名的花叫做“虞美人”。这名称就一直流传到今天。

  虞姬,是项羽毕生钟爱的一个女人。虞姬死于四面楚歌声中,张爱玲在读中学时所写的《霸王别姬》里,却感叹:“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就算楚霸王当了皇帝,她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的贵妃中的一个而已。

  虞姬究竟是什么人?她的绝世容貌如何?早已消失在历史帷幕的深处。在现代,梅兰芳等艺术家,一直借题发挥,扮演《霸王别姬》,让她到台前且歌且舞,亦悲亦泣,把“幽恨”二字张扬到了美学的境界。虞姬形象如何,我们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至少拥有美貌、才艺与风情三大优势(林黛玉笔下的五美,包括她自己,都是色、艺、情三者兼而有之,所以林妹妹才如此地惺惺相惜),这就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王像《金瓶梅》开篇里说的:“只因撞着虞姬……豪杰都休。”从历史和政治上来说,项羽是败军之将,刘邦是开国之勋。但从人格力量和美学角度看过去,项羽因了虞姬,因了在最后一搏的生死关头竟然对虞姬“泣数行下”,让后人,至少是让我觉得,这个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大将军更有人情味,更具个性光彩,比起刘邦来也就显得更真更善更美。有趣的是,项羽与虞姬,貂蝉吕布西施勾践夫差王昭君汉元帝、匈奴单于呼韩邪,红拂女与李靖,甚至绿珠与石崇,这五组男女关系中,当作为历史叙事的时候,人们注重的是它的男主角,但一旦当作人生际遇去解读、吟诵、传唱、演绎时,女性形象大都光彩照人,甚至使刻板、枯燥、冰冷的历史教科书也因此有了人性的光彩和生活的温情。

  4北齐后主高纬

  高纬本是好色之徒,无能之辈,但认识了冯小怜之后就再也离不开她了,就是上朝时也把她抱在怀里。周朝进攻齐国时,高纬竟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如何?被虏后唯一个请求就是“乞还马小怜”。高纬用情之深,深受冯小怜感动,以后虽然换了两个丈夫,都对他奇宠无比,但还是想着高纬,一天弹琴时弦断了,于是作诗一首:" 虽蒙今日宠,犹忆昔时怜。欲知心断绝,应看膝上弦。”然后自杀。古时,纣王宠妲己,舍弃了江山,他爱的不是妲己本人,而是妲己色相。高纬不同,为情所迷,虽然不宜提倡,但就爱情而言,他绝对算的上痴情子。

  冯小怜为什么能让高纬如此着迷?自然是小怜年轻貌美,风情万种。而且人也聪明,善于察言观色,能在男人最需要感觉的时候,适时去撩动一下他的心弦。

  不过这些还不足以让高纬为之疯狂,前面说过,美丽是需要添加剂来保鲜的,后宫女人有的是,漂亮、性感、懂风情、懂男人的人才也有的是(说不定高纬乐队里就不少)。对于这样一个久在花丛不知花香的皇帝来说,一般的美丽已经“动”不了他了。

  冯小怜得宠,皆因她和高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能弹琵琶,工歌舞”(《北史》),一样有着艺术天分,一样是不可多得的实力派。

  行文至此,我们有必要介绍下冯小怜同志的基本情况。她的一生很简单,基本上可以用她的名字概括。一个怜字,就贯穿了她生命的始终:小时候的冯小怜,出身寒微,是我见犹怜;被高纬宠幸之后,是呵护备至、爱怜有加;最后高纬命赴黄泉,就独剩下冯小怜的天可怜见了。

  高纬总共有过三位皇后:斛律氏、胡氏穆氏。穆氏本名叫穆邪利,是斛律氏身边的侍俾,被高纬看上后立为皇后,等到穆氏年老色衰,便主动向高纬介绍了自己的侍俾冯小怜,“以五月五日进之,号曰续命”(《北史》),做了高纬的淑妃,实则是穆氏想让她来给自己讨个吉利。

  高纬对小怜百依百顺,整天与她吃喝玩乐,共享美丽时光,当然最多的还是在一起玩音乐。冯小怜卓尔不群的艺术感染力让高纬欣喜若狂,也慢慢形成了依赖。犹如秤离不开砣,琴离不开弦,鼠标离不开键盘,高纬也不能离开冯小怜了。

  有次与冯小怜一起狩猎,碰巧北周军突袭,高纬想回去,小怜妹妹正在兴头上,说别着急散嘛,俺还没玩够呐,再来一圈。高纬说,中,来一圈就来一圈,谁怕谁呀(请更杀一围,帝从其言《北史》)。

  后来北周大军压境,北齐很快亡国,高氏皇族被押解长安,高纬同志也成了阶下囚。面对生灵涂炭,帝国凋零,高纬想的不是愧对先祖,而是他的心尖子冯小怜。他只向周武帝宇文邕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请乞淑妃”(《北史》),其他有没有无所谓。看来只要能和冯小怜在一起,高纬就是坐牢做鬼也快活。

  5汉宣帝刘询

  刘询本是没落的皇族后裔,因为皇室空虚,被大将军霍光接入宫中即位。刘询继位后仍思民间妻子许平君,不畏强权,拒立霍光的女儿为后,把妻子接到宫中封为皇后。后来,霍光毒死许平君,刘询悲愤交集,发誓报酬。霍光死后,刘询一步一步削弱霍家势力 ,最后没了霍氏满门。刘询的爱情故事带有悲剧色彩,让我们学习了,什么才叫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这样同富贵,共贫贱的爱情,才叫真正的爱情。

  痴情皇帝汉宣帝: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乃汉武帝曾孙,废太子刘据之孙。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刘病已的祖父、当时的太子刘据和他的父亲史皇孙刘进均因此被杀,刚刚出生不久的刘病已也被投入大牢。一个孩子刚出生就被抓进大牢,这已经很不多见了,更少见的是这个孩子日后竟会登基称帝,而正是这个孩子在他的执政生涯里把大汉王朝带进了最辉煌的时期。这个孩子因从小就长在监狱,所以从小就体弱多病,故名刘病已。“病已”就是祈求尽快病愈的意思。在刘病已五岁那年,汉武帝颁布了一道大赦令,苦命的孩子终于结束了五年的牢狱之灾。出狱后的刘病已来到了其在鲁地的祖母家中寄居。

  刘病已稍长之后,来到掖庭接受文化教育,当时他和典狱长许广汉同居一间宿舍,在相处过程中,他同许广汉成了忘年交。也正是和许广汉成了忘年交,他才得以认识他一生中的最爱——许平君。许平君正乃许广汉之女,当时尚未出嫁。在媒人的搓和之下,许广汉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刘病已,这位没落的王孙贵族之后。这年,刘病已17岁。而当时的刘病已说是说娶老婆,但实质,穷得叮当响的他只是去许做上门女婿。

  在讲究门当户对的中国古代,他敢将自己的亲身女儿嫁给了这么个穷王孙。从而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关于帝国皇帝和平民皇后的爱情传奇。婚后,许平君对丈夫照顾的无微不至,一年之后,许平君又为刘病已生了一个儿子。便是日后的汉元帝刘奭。此时的刘病已应当是相当之开心,从出生时就没过过好日子,苦了十七年了,却娶到了这么个温柔的妻子,又有了个儿子。那时的他应该是相当之幸福的。然后他的好运还没有结束,他的下一个好运,让他成为了大汉王朝的第十任皇帝,让他成为了永载史册的一代名主。

  在刘病已娶许平君时,当时汉王朝的皇帝乃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21岁的汉昭帝。当时的汉昭帝身体也什么毛病,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位青年皇帝却在22岁这年突然去世。因为没有子嗣,当时的权臣霍光便立汉昭帝的侄子刘贺为帝。但这个刘贺也委实不争气,在短短的27天时间里却干了1127件不该做的荒唐事。于是,刘贺很快又被霍光废掉。此时,时任光禄大夫的邴吉向霍光推荐刘病已,于是霍光立当时还不满19岁的刘病己为皇帝,是为汉宣帝。同时,因为病已这两个字太常见了,不易于避讳,所以改名为刘询。

  初登大宝的刘洵深知霍光的位高权重,所以对其恭亲有加,据史料记载,汉宣帝之初,政事一决于光。然而有件事,汉宣帝确异常坚持。这样的坚持也让霍光相当不满。那就是汉宣帝坚持要立贫贱之妻许平君为后。当时众公卿都认为霍光之女霍成君是最佳的皇后人选,甚至于集体上书。因为霍光与皇室联姻,于霍光是固崇,于皇家则是笼络权臣,于众臣是讨好霍光的、巩固自己地位的好机会。然后宣帝却非常念旧情,当时下了一个诏书,“诏求微时故剑”。大意说我在贫微之时曾经有一把旧剑,现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为我将其找回来。这道寻故剑的旨意情真意切,每字每句都在讲述皇帝眷恋旧情的心意。当时的大臣们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开始一个个请立许氏为皇后,许平君也由此成为了大汉皇后。所谓的“故剑情深”就是由此而来。

  患难夫妻,糟糠之妻,汉宣帝对许平君的爱之深,情之切,真的很让人感动。作为一个女人,许平君是幸福的,她得到了一个男人最热忱的爱。中国历史上,皇后之位涉及到太多政治利益在里面。皇后的人选,往往是权与利斗争的结果。然而许平君,她却凭着皇帝对她的深情而最终母仪天下。历史上,好多皇帝的女人是不幸的,她们名义上说是皇帝的妻子,却往往连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就在深宫中渡过一生。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千粉黛。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中,有几个女人能得到一个帝王最真情的爱呢?在西汉的皇宫中,流传着两千多年的故剑深情,现在的人读起来都不由动容。

  出生民间的汉宣帝深知民间疾苦,在即位后勤俭治国,特别是铲除霍家势力亲掌整个帝国大权的时候,汉宣帝更是整顿吏治。使大汉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经济更加繁荣。他的统治被连同他的前任汉昭帝被后人誉为“昭宣中兴”。同样,出生民间的皇后许平君,从小勤俭执家,即便日后贵为一国之母,依然不改俭朴本色,且待人随和,遵循着普通人家的礼节,对长辈毕恭毕敬。

  这对青年夫妻在一起是多么的般配,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因为汉宣帝的坚持,霍光的女儿没能立为皇后,霍光的夫人由此对许平君恨得咬牙切齿。要不是霍光,哪轮得到刘询当皇帝。许平君阻碍了霍光女儿的皇后之路,其实,从她当上皇后的那一天起,也就注定了将来的悲剧。

  许平君当皇后的第三年,她给汉宣帝生下了一个小公主。但正是这个小公主的出生,让霍光夫人找到了对付她的办法。霍光夫人买通女医淳于衍,用产妇忌服的虎狼药送许平君归天。许平君死后谥号“恭哀皇后”。霍光的女儿如愿接替了许平君,成了大汉帝国的国母。史书当然不会记载汉宣帝在痛失挚爱的女人后的心情。倒是记载了霍光授意宣帝不追查许平君之死的事。没办法呀,当时的霍光权倾天下,汉宣帝的皇位都是霍光给他的,汉宣帝能不听霍光的话吗?然而,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汉宣帝地节二年,大汉朝一代权臣霍光病逝,随着霍光的死,霍家人几十年的好运也快到头了。

  霍光死后,汉宣帝亲政,宣帝开始逐步削减霍家人的权势。在霍光女儿成为皇后的第四年,汉宣帝立长子,也就是他与许平君之子刘奭为太子。宣帝的这一做法让霍家人感到恐慌,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地节四年,霍家试图发动政变,事情败露,宣帝将其灭族,霍皇后自然也在那年被废。在霍皇后被废后,为了保证许平君儿子绝对的地位,刘病已不立有子的宠妃为后,而选择了一个老实巴交的王氏为后来做儿子的养母,其用心之良苦和对儿子的慈爱如此明显。这一切的一切,只是因为许平君,一个让他深爱的女人。只是可惜,这位太子是位儒教的教条主义者,曾对宣帝建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则训斥他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对太子极度失望的宣帝曾自叹说:“乱我家者,太子也。”后来宣帝更是动了废除太子刘奭而立“明察好法”的淮阳宪王刘钦来更易太子。然而最终汉宣帝对许平君的感情战胜了他的理智。

  因为对亡妻许平君的思念,宣帝最终没有废长立幼。更何况,刘奭是许平君和他唯一的儿子。也正如宣帝所言,“乱我家者,太子也。”宣帝去世之后,刘奭即位,史为汉元帝。在元帝统治期间,为了怀柔关东豪强,放弃了汉初以来迁徙关东豪强充实关中陵寝地区的制度,中央集权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豪强大地主兼并土地之风日益盛行,统治阶级日趋腐朽没落。汉宣帝统治的二十五年时光,也成了西汉王朝最后辉煌的时间。宣帝之后,西汉王朝日渐腐败,不足百年便宣告灭亡。真不知道,若汉宣帝泉下有知,对于坚持让许平君的儿子继成帝位会做如何感想?

  几载的夫妻,几十年不变的深情。汉宣帝即位之初,权臣霍光专政,即便如果,他依然坚持要立许平君为后。许平君去世之后,宣帝即下旨将他心爱的女人葬在他百年之后的所在地——杜陵。活着不能继续同许平君在一起,死后,他要永远和心爱的女人在一起。二千多年后,当我再重温那段历史之后,不仅为汉宣帝对许平君的真情而感动。

  6夏大禹

  30岁的大禹娶女娇后,离家十几年外出治水。十几年来大禹一直思念着女娇,忍受着寂寞不曾再娶,其实统揽大权的大禹再娶几个妻子又有何难?舜不是也有两个老婆吗?可大禹只钟情女娇一人。一日,手下献来加饭酒,饮后顿觉就能乱性,于是下令不准滥饮,可见大禹对女娇是何等的忠心。他爱情受到了时间的考验,只有时间能证明一切。

  大禹忙于治水,三十岁尚未成家,后来在涂山(今浙江省绍兴西北)治水,见到女娇,二人互生爱慕之情,由于治水的工作紧迫,大禹又到别处巡视灾情,女娇思慕大禹,便写了一首诗,只留下两句:“等候人啊,多么的长久哟!”据说,这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首南方的情诗,从这首情诗,可见女娇对大禹的倾心,女娇的使女把此事告诉大禹,大禹感动了,遂于台桑与女娇成婚,这就是“禹得涂山女,而通于台桑”的故事。

  夏禹娶了涂山氏的女儿之后,不以私情贻误公事,四天后告别妻子,继续治水,女娇被送到安邑(今山西省解县东北),她日夜思今南方的家乡,大禹知道了,又没有功夫安慰新婚的妻子,遂派人在城南筑了一座望乡台,让妻子登台遥望家乡。

  有一次,大禹治水经过家门,适逢女娇生子,邻居告诉大禹,劝他回家探望妻儿,大禹说:“治水要抢时间,无法分心。”邻居说:“您不能回去看望妻儿,也应给独生子命个名字呀!”大禹在匆忙说“就命名为“启”,意思是说”治水启行“,如此一去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归来时他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女娇也成为一位中年妇人了。

  大禹继承腕的帝位,封女娇为妃,融死,启继位,成为夏朝的开国天子,女娇:随着地下文物考古的进展,华夏的历史似乎有了更清晰的轮廓,大禹王国在中华民族中的地位也有了进一步的确立,大禹的精神几成华夏民族精神之发端,但我们在歌颂大禹、赞美大禹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他妻子女娇的作用和贡献。

  《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关于禹的婚娶还有《涂山歌》为证。

  7光武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用情比较专一的帝王之一,他是一个值得女人终身托付的好男人,他一生最重要的两个女人是阴丽华郭圣通。但刘秀并不是把心分成两半,一半给阴丽华,一半给郭圣通。无论是白衣飘飘的少年,还是绿林好汉山大王,还是九五之尊的光武大帝,刘秀对阴丽华的爱始终如一。而与郭圣通的结合则是历史强加给他的一场政治婚姻,在爱情上,郭圣通是个可怜的女人,但是她又是中国被废的后妃群中最幸运的一个,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打入冷宫的废后,不但如此,刘秀对她的家人也都善待,而她本人也过着自由、富足、安稳的生活。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皇后。她出生于南阳新野,是当地有名的美人儿。在南阳,阴家先世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管仲一脉,传到第七代管修,以医术传名于世,后来从齐国迁居楚国,被封为阴大夫,以后便以“阴”为姓名。秦汉之际,阴氏子孙在南阳新野为生。

  年轻的刘秀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当时还是一介布衣的刘秀有两大人生目标:“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理想在当时看来是不着边际的空想,简直是天方夜谭。有人就说:“刘秀穷得买不起镜子,也不撒泡尿看看,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当时汉代已经历了12帝,总计213年,帝裔子孙众多,更何况当时王莽已经篡位称尊,刘氏子孙更受到无情的摧残,刘秀一家早失去贵族的身份,在乡里的财势与声望上,刘家远比不上阴家。刘秀虽然熟知阴丽华貌美,想娶阴丽华为妻,但真正能把她娶过来作为自己的妻子,还是一件十分渺茫的事,当时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执金吾”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卫戍司令,刘秀当时在政治上最大的追求也就如此而已,然而想不到时势造英雄,后来刘秀竟成了中兴汉室的光武帝。

  刘秀称帝的第二年,议立皇后。有一个阴氏,又有个郭氏,于是在册立皇后的问题上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是立郭氏为后呢,还是立阴丽华为后。一边是郭氏——与刘秀患难相随的红粉知己,在戎马倥偬中,郭氏一直追随左右,恩爱有加,并已身怀六甲,这时只得了一个贵人的称号,显然地位很低;一边是阴丽华——这个刘秀梦寐以求,终于如愿以偿的结发妻子。刘秀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星夜派侍中傅俊将她迎来洛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光武帝迫不得已,只好立郭氏为后,封阴丽华为贵人。

  阴丽华的谦德与她的家风是密不可分的。天下初定,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因随军征战有功,刘秀本拟破格封赏,以示对阴丽华的补偿,然而却受到阴识的谢绝,他说;“天下初定,将帅有功的多,臣托属外戚的关系,不能示天下以不公。”这是建武二年的事。又过了两年,阴丽华随侍光武帝征讨彭宠,在河北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阴丽华的另一个兄弟阴兴当时为黄门侍郎,指挥武骑,随军征伐,算是刘秀的贴身侍卫长,每次出入,都拿一个小盖伞为刘秀遮风蔽雨。建武九年,刘秀升迁他为侍中,赐爵关内侯,印绶已经准备妥当,阴兴却坚决辞让:“臣未有先登临陷之功,而一家数人并蒙爵赏,转令天下失望,诚所不愿。”事后,阴丽华私下问兄弟为什么要那样说,遭到阴兴的反唇相讥:“贵人不读书吗!亢龙有悔,盛极则衰,外戚家苦不知谦退耳!”

  在称帝后的十年之中,刘秀恩威并济,终于使天下归心,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转而偃武修文。休养吏民,保全勋臣,崇尚义节,阴丽华也陆续生养了五名子女,终于在建武十七年,刘秀废掉郭皇后,册立阴丽华为皇后。

  刘秀亲自草拟诏书,说明废郭皇后,立阴丽华的道理,“皇后郭氏,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他子,训长异室,宫帏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睢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持节,缴上皇后印缓。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先是固辞后位,长久恭谨廉让,宜奉宗庙,为天下母。异常之事,非国之弱,不得上寿称庆。”刘秀对阴丽华长久的歉疚,终于得到补偿的机会。阴丽华虽然真的没有当皇后的念头,但由此也明白了刘秀对她的真情厚意,心中自然是十分满足。但她仍一本初衷,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天下都称她为贤后。

  刘秀在位三十二年,每日凌晨起临朝处理朝政,直至日已西移方休,午后常召集公卿郎将,讲论经书的道理,入夜还秉烛诵读,直到更阑夜深。皇太子一次利用刘秀休息的时间加以劝说:“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疲!”

  阴丽华一生谦德可风,相夫教子,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更能约束家人,使刘秀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与“文景之治”并称的“光武中兴”时代。刘秀死后,阴丽华的儿子即位,就是汉明帝,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又过了七年,阴丽华死,享年六十岁,合葬在刘秀的原陵。

  8清世祖福临

  顺治帝是否出家还是个谜,但他宠爱贵妃鄂氏还是有记载的,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万念俱空,出家为僧,就算没出家,他的死也是因董鄂妃的死有关,他是绝对痴情的。

  顺治皇帝是一位历史上罕见的痴情的皇帝。他固执,率性而为,一旦痴迷,则难以自拔。就像他痴迷佛学,深爱董鄂妃一样。因为痴迷佛学,他甚至要放弃皇位,皈依佛门。因为深爱董鄂妃,他可以不顾任何政治影响、不顾天下人的唾弃,最后董鄂妃一去世,他便也不再留恋尘世。关于他和董鄂妃的爱情传说,几百年下来经久不衰。

  董鄂妃之死,对顺治帝的打击是致命的。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22岁的董鄂妃因承受不住失去幼子之痛,在承乾宫病死。顺治帝悲不欲生,“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顺治帝辍朝五日,追谥董鄂妃为端敬皇后。在景山建水陆道场,大办丧事。将宫中太监与宫女30人赐死,让他们在阴间侍候端敬皇后董鄂氏。命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溪森和尚在景山寿椿殿主持董鄂后火化仪式,顺治帝为董鄂氏收取灵骨(骨灰)。顺治帝让学士撰拟祭文,“再呈稿,再不允”。后由张宸具稿,“皇上阅之,亦为堕泪”。以顺治帝名义亲制的《行状》数千言,极尽才情,极致哀悼,历数董鄂氏的嘉言懿行,慧品洁德。

  顺治帝失去董鄂妃后,万念俱灰,决心遁入空门。有记载统计,从该年九月到十月两个月中,顺治帝曾先后访问溪森的馆舍38次,相访论禅,彻夜交谈,完全沉迷于佛的世界。最后命令溪森为他剃度,决心“披缁山林,孤身修道”,就是要放弃皇位,身披袈裟,孤身修道。溪森起初劝阻,顺治帝不听,最后只好帮顺治帝剃光了头发。这一下皇太后着急了,火速叫人把溪森的师傅玉林琇召回京城。玉林琇到北京后大怒,下令叫徒弟们架起柴堆,要烧死溪森。顺治帝无奈,只好答应蓄发,溪森才得免一死。后来溪森临终时作偈语说:“大清国里度天子,金銮殿上说禅道!”就是说的他同顺治帝的特殊关系。溪森死后,弟子为他编辑语录,书名《敕赐圆照溪森禅师语录》。

  这件事过去不久,顺治帝又听从玉林琇的建议,命选僧1500人,在阜成门外八里庄慈寿寺,从玉林琇受菩萨戒,并加封他为“大觉普济能仁国师”。有一次顺治帝和玉林琇在万善殿见面,因为一个是光头皇帝(新发尚未长出),另一个是光头和尚,所以两人相视而笑。顺治帝问玉林琇:“朕思上古,惟释迦如来舍王宫而成正觉,达摩亦舍国位而为禅祖,朕欲效之如何?”就是说,释迦牟尼,舍去王子的豪华生活,29岁出家,经过苦行,在菩提树下“成道”,成为佛教的始祖;达摩(菩提达摩),南天竺人,舍弃王位,面壁九年,为禅宗始祖。自己要效仿他们。玉林琇回答:“若以世法论,皇上宜永居正位,上以安圣母之心,下以乐万民之业;若以出世法论,皇上宜永作国王帝主,外以护持诸佛正法之轮,内住一切大权菩萨智所住处。”就是劝阻顺治帝不要出家为好。

  这次谈话两个月后,宫内传出顺治帝驾崩的消息,皇家办丧事,噩耗传天下。

  9唐明皇李隆基

  他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了,本来李隆基也不算什么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可历代诗人都吹捧他,把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写的天花乱坠,我就不能不选他了。也许马嵬坡前死的不是杨贵妃而是她的替身,如果李隆基爱杨贵妃,怎能让她死去呢?杨贵妃22岁嫁给55岁的糟老头,李老头过于自卑,就把整个天下都给了杨玉环。一个是梨园始祖,一个能歌善舞,也算是天生一对了。

  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杨玉环是薄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她是隋梁郡汪氏的四世孙,父亲杨玄琰。长大以后,她被聘为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如果玄宗不贪色忘礼,抢自己的儿媳妇,横刀夺爱,杨玉环也许会一生平静,过一种悠闲的相夫教子的贵夫人生活,她也就不会为世人所知。然而,玄宗忘情夺爱,改变了她的生活。

  玄宗李隆基是风情中人,对于感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专一。他先后爱过很多女人,包括他在迷恋杨玉环时,对于梅妃江采萍也不能忘情,同时还有一位名叫念奴的美女常常随侍左右。当念奴每每执板吟咏的时候,总要眼送秋波,向玄宗传达万种风情,玄宗则总是乐于享受,后来《念奴娇》便成了宫中的一种曲牌。

  玄宗即位前,任潞州驿驾,喜欢赵丽妃。随后,又移爱于钱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直至武惠妃武惠妃四十多岁死去,这年,玄宗52岁。后宫美人很多,竟没有一个令玄宗中意。这对于多情种子玄宗来说,无处寄托情怀,无异是一种酷刑。玄宗于是郁郁寡欢,时常发怒。这时,有近臣进奏说,杨玄琰有个女儿,名叫杨玉环,现为寿王妃,姿质天成,玄宗闻言大喜,也不管人家是自己的儿媳妇,当即吩咐入暗中招来观看。

  不看不打紧,一看之下,玄宗傻了眼。杨玉环长得美艳无比,而且能歌善舞,智慧过人,聪颖异常。这样丰艳照人,风情万种的女人没法不让一个正常的男人动心,何况风流种子李隆基?李隆基傻眼一阵以后,缓过神来,觉得这令人谗涎欲滴的美女,还不能马上搂过来,因为她不是王妃,是自己的儿媳妇,起码先得改变这种身份。于是玄宗吩咐,让杨玉环先入籍女道士,赐号太真,尔后再迎后宫。最后独享专房,令六宫粉黛失去颜色。

  寿王见媳妇被父皇抢去,半句话也不敢说,只好忍气吞声。玄宗为了补偿,便聘韦诏训的女儿为寿王妃。寿王除听任摆布,又能如何呢?

  杨玉环擅长歌舞,通晓音律,善解人意。玄宗极为喜欢,渐渐迷恋,不能自拔。不久,杨玉环专宠后宫,宫中称她为娘子,仪体规制等同皇后。天宝初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杨玉环何以如此迷人,令玄宗神魂颠倒,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当然有原因。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杨玉环如何使玄宗如此迷恋于她呢?是她的天生丽质,肌肤白皙如"凝脂"?是她的"回眸一笑百媚生"的迷人媚态?是她的羽服霓裳,能歌善舞?

  有观点认为:玄宗熟悉音律,这在唐朝诸位皇帝中算是佼佼者。他自幼喜爱音乐,素质高,会作曲,能舞蹈,不少弟子曾在梨园都受过他的训练。而杨玉环身材好,体态美,又擅长旋律快速的西域舞蹈,加之杨玉环是个琵琶名手,古书记载:有一次,玄宗倡议用内地的乐器配合西域传来的5种乐器开一场演奏会,当时玄宗兴致勃勃,手持羯鼓,杨玉环弹奏琵琶,轻歌曼舞,昼夜不息。对于玄宗而言,当然精于音律的杨玉环就显得格外有魅力。

  杨玉环姿容出众,不仅体态丰腴,肌肤细腻,且面似桃花,这对于重于声色的玄宗,也是具有吸引力的。然而,最能使玄宗如痴如狂地迷恋杨玉环的,应是她有过人的聪颖,善于掌握男人的心理,又善解人意。例如在她被赐死时也毫无怨言,这又怎能不使玄宗皇帝日后此恨绵绵无绝期,直至抑郁而死呢!

  另一种意见认为玄宗会迷恋上杨玉环,固然有杨的一些魅力在起作用,而更主要的应是当时社会环境与皇家小家庭的变化在起决定作用。值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当朝皇帝骄奢心难免会代替求治心。玄宗对政治逐渐失去兴趣,对政事也产生倦怠感,在宰相与宦官的迎合下很快就倦怠政事,后来玄宗就任由李林甫等专权擅政,自己落得清闲。这样就有了时间纵欲享乐了。

  10楚庄王

  楚庄王本来是个好酒色的昏君,能够问鼎天下,全因樊妃的劝谏,也可能是枕头风吹得好。史记上说是伍举和苏从冒死劝谏的结果,昏君的眼里他们的脑袋值几个钱?一个一鸣惊人的谜语就能劝醒一个昏君?我看还是爱情的力量使楚庄王醒悟,樊妃的功绩被历代诗人所歌颂,楚庄王若不是痴迷樊妃,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动力,这才是爱情的真正价值。

  楚庄王有个爱妃,名叫樊姬。她不仅长得美丽,而且还很有头脑,对国家大事常有卓越见解。因此,楚庄王把她视为明珠,十分珍爱。

  一天,楚庄王从朝廷回到宫里,樊姬见他皱着眉头,便关心地问道:“大王,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为什么下朝这么晚啊?”

  楚庄王说:“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政务万端,我正同贤相两人细细商讨呢。”

  樊姬又问:“贤相是谁呀?”

  楚庄王说:“虞丘子。”

  樊姬笑道:“月亮好,还得星星们拱护。虞丘子虽然很贤,只是单枪匹马,而且年纪又大了。我看他不算大贤相呢!”

  楚庄王惊问:“依爱妃看,怎样才算大贤相呢?”

  樊姬笑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楚国幅员如此广大,地跨两湖,是人杰地灵的所在。难道虞丘子就不能向大王多多推荐一些人才来帮助理政吗?”

  第二天上朝时,楚庄王将樊姬的话转告虞丘子。虞丘子听罢满脸羞红,立即向楚庄王推荐孙叔敖做宰辅,自己告老退职。

  孙叔敖上任不久,就碰到一个棘手的案子:虞丘子家里有人犯了国法,按理要受到严厉惩处,可是办案的官员考虑到虞丘子是有功于国家的老臣,迟迟不敢判决。

  孙叔敖听完下属的汇报,略一沉吟,便严正地说道:“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如果因为虞老有功于国而不敢惩治他家犯法的人,这个王法还有啥用,偌大的国家如何能治理得好?”

  说完,便下令将虞丘子的家人逮捕法办,还按例将那个失职的官员查办。

  楚国民众听到这件事,无不肃然起敬。全国很快出现了赏罚分明、政治廉洁的局面。

  楚庄王立刻召见虞丘子,对他感谢道:“是你推荐了这个好人才,功劳簿要记上你的头功!”

  虞丘子惶恐地跪谢道:“大王,孙叔敖一直就是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严格按法办事的干练人才。过去我没有及时推荐,这是我的不是啊!”

  楚庄王连忙抚慰道:“你就莫要自谦了。最后还不是你老贤相推荐了新贤相吗?”

  虞丘子忙道:“大王,真正推荐人才的不是我,而是樊姬夫人。”

  楚庄王恍然大笑道:“对!我怎么就忘了这个深谋远虑的贤夫人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