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波旁王朝第二任国王:路易十三的生平简介

2018-09-04 09:48:29 首页

  路易十三(Louis XIII,1601年9月27日-1643年5月14日)法国波旁王朝第二任国王(1610年-1643年在位)。亨利四世长子,生于枫丹白露。幼年由其母玛丽·德·美第奇摄政。1615年与同是孩子的西班牙公主奥地利的安妮结婚。

  路易十三亲自执政后与主要依赖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帮助,开始了法国的专制统治(1627年拉罗歇尔之围的胜利是转折点)。

  在其统治期间,欧洲爆发了一场决定性的争霸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即欧洲最强大的两个-法国波旁王朝与伊比利亚和德意志的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最后较量。最终法国取得胜利,结束了长达三个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霸权,成为新的欧洲霸主。

  1643年5月14日,路易十三因骑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image.png

  路易十三是波旁王朝开国君主亨利四世的长子,1601年出生,母亲是意大利托斯卡纳公国的玛丽·德·美第奇公主。他的父亲崛起于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法国宗教战争,因此登基时贵族势力衰弱。亨利四世出身于新教贵族家庭,尽管后来迫于政治压力改宗,但在宗教方面总体是维护新教的。

  在欧洲政治方面,西班牙虽然已经衰落,但实力仍然较强,通过和同样处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的同盟,依旧维持着对法国的遏制政策。西班牙依然维持着对尼德兰南部的统治,直接威胁着法国北部边境,并试图再次吞并已经独立的荷兰。英国虽然有所发展,但实力总体偏弱,且国内宗教矛盾尖锐。亨利四世提出天然疆界的政策,其实质就是要扩张法国领土,打击西班牙,称霸欧洲。

  1610年,路易十三登基,玛丽·德·美第奇摄政。太后的家族与西班牙关系密切,所以太后实行了亲西班牙的政策,贵族势力也有所恢复。

  1615年,在太后的主导下,路易十三与西班牙公主安娜结婚(因为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出身于奥地利,所以习惯上称安娜王后为奥地利的安娜),他的妹妹伊莎贝尔则嫁给了安娜的哥哥菲利普四世。但路易十三并不满意太后的政策,所以亲政后试图改变太后的政策,但一直受到太后的压制。

  1617年,路易十三派人暗杀了太后的宠臣,太后逃奔到布鲁尔。虽然后来经人调解太后回到了巴黎,但母子的隔阂依旧。宫中形成了以路易十三为核心的王党和以太后、国王的弟弟奥尔良公爵加斯东为核心的后党。

  在这次调解中,黎塞留崭露头角,得到路易十三的赏识,后来被任命为枢机主教。黎塞留在内政方面推行君主专制。

  1618年,欧洲爆发三十年战争,起因是捷克为反对奥地利的宗教压迫政策揭竿而起,并将王位许给了英王詹姆斯一世的女婿巴拉丁选帝侯弗雷德里克,但在西班牙的帮助下,奥地利镇压了捷克起义。

image.png

  之后,奥地利和西班牙趁机扩张各自的势力,企图镇压欧洲的新教运动,德意志北部新教诸侯和荷兰等国陷入了恐慌。法国在这次战争中一开始并未出兵,而是以金钱支持丹麦、瑞典进攻神圣罗马帝国,打击奥地利的势力。

  当丹麦,特别是瑞典在德国高奏凯歌时,法国又在外交上孤立他们,以维持中欧的平衡。但当奥地利任命了华伦斯坦为帝国军队的统帅后,瑞典战败,局势似乎又朝着对奥地利有利的方面发展时,法国宣布出兵。

  趁着双方筋疲力尽时,法国在军事和外交上的手腕获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终于在1648年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将阿尔萨斯等地划入了自己的版图,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此时离路易十三去世已经五年了。

  在宫廷方面,路易十三一直对母亲、弟弟和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妻子怀有戒心。玛丽·德·美第奇也阴谋废黜路易十三,立奥尔良公爵为国王。而国王夫妇不和,婚后多年无子,也给太后和奥尔良公爵的阴谋提供了便利。在黎塞留的铁腕政策的打击下,奥尔良公爵最终失势,太后也逃到了布鲁塞尔,处于西班牙人的庇护之下。

  1638年,安娜王后生下王储(未来的路易十四),王室终于稳固了。两年后,奥尔良公爵菲利普也出生了。而原奥尔良公爵加斯东只有一个女儿,失去了对抗国王的最后资本。

  1642年,黎塞留去世。

  1643年,路易十三去世。在他离世时,贵族重新活跃起来,形成了以孔代亲王、谢弗勒斯夫人、隆格威尔夫人为核心的投石党。黎塞留的继任者马扎然辅佐摄政太后安娜,与投石党进行斗争,不过他们显然没有黎塞留的手腕。

  新主路易十四的统治在一片混乱中缓缓拉开序幕。

image.png

  法国国王路易十三是一位有理想,没才干,有目标,没毅力的国王。作为个人,路易十三孤僻、软弱、无能、好面子,性格老实的国王对于狡诈之徒是肯定没有好感的,因此他时常有意无意的对于狡猾、专横的红衣主教黎塞留流露出不快。

  但是作为国王的路易十三一直以振兴法兰西为己任,他崇拜自己的父王亨利四世,把法兰西王国看作父王留给自己的遗产,把守护国家看作自己的事业与责任,因此他把国家看得比自己还重,立志要做一个不输给父王的统治者。(个人觉得这些是成为明君的最重要条件,纵观波旁王朝只有亨利四世与路易十三做到了。)

  所以国王就需要红衣主教黎塞留,因为红衣主教拥有国王所必需却又自身匮乏的才干、毅力与眼光。了解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国王的举动了,他允许甚至乐于见到他人反对、对抗黎塞留,但是绝对不容有人图谋推翻红衣主教。

  也正是因此路易十三可以称作"矛盾国王",他一生都在作为国王与作为自己的矛盾之中苦苦挣扎。

  作为个人路易十三虔诚、善良、软弱,但是君王的身份逼迫他不断的违背自己的内心,使他变得果断、残酷、无情、决绝。

  他是明君吗?路易十三统治法兰西的33年是这个国家最为翻天覆地的33年,表面上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叛乱、战争、灾荒、起义是此起彼伏。(17世纪初全球气候异常,世界各地灾荒连连,同时期的明朝就在外患与内灾中灭亡,西班牙也急速衰落。)但正是在这乱局之中法国完成了国家近代化的转变,尽管封建制度还没有完全瓦解,但是资本制度已经萌芽。

  有人说这些都是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功绩并非国王的,但是在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不论是兴盛还是衰亡,第一责任人永远是国家的君王。

  实际上回顾路易十三作为君王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他做出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路易十三确实不善管理,但是他却是一位善于决断的君主,生活中他优柔寡断,朝廷上、战场上却果断异常。

  路易十三是一位长胜将军,虽然国王亲自指挥的战斗都是平定叛乱,或是欺负洛林、萨服伊之类的弱小邻国,路易十三却从来未有败绩,他的军事才能说不上有多好,但是比起手下的将军们却也不差。

  如果没有国王在背后的支持,我们很难想象黎塞留会有多大作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