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4 20:05:52 首页
提起西方艺术史总绕不开百花齐放之文艺复兴时期、华美靓丽的巴洛克时期。但是,观赏这两大经典时期的艺术时,有许多小伙伴仍旧傻傻分不清。
文艺复兴主要指14世纪-16世纪,欧洲掀起的一场以人文主义思想作为指导的复兴运动,旨在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同时反对中世纪宗教桎梏的进步革命运动。
由于“复兴古文化艺术”的背书,当时艺术家主要绘制宗教画,为了将画面表达得尽善尽美,他们在绘画和雕塑都强调三维立体的写实视觉效果。该时期重要的艺术家有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
论起文艺复兴代表作,比如米开朗基罗认真雕刻的《哀悼基督》
此时,艺术家为照顾到整体画面的每个细节,人物动作通常幅度较小,色彩明暗对比适中,画面表现得祥和稳重。
也可以说,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在创作时像是“雨露均沾”,画面展开的是饱满式写实风。
文艺复兴立体感画作典范,还有达·芬奇耗时好久的《蒙娜丽莎》…
巴洛克时期在文艺复兴之后,主要指17世纪。巴洛克名词原意是:“ 形状不规则的珍珠 ”。光听名字,似乎能感知巴洛克艺术“夸张华丽”的典型特征。而该时期重要代表人物也是举世闻名呀,比如鲁本斯、维米尔、伦勃朗等。
巴洛克时期艺术代表中,就有伦勃朗的《夜巡》
以及维米尔的《带珍珠耳环的少女》…
乍一看,欧洲这两大时期艺术品都很写实,细节描绘逼真。但真相是,这些艺术品里面的规(tao)律(lu)与遵循原理皆各有千秋,你还能发现两者艺术基调明显不同。
文艺复兴时期:每个人有完整模样 ;巴洛克时期:配角就看不全面啦
透过风格基调看本质,仔细欣赏两大时期艺术画面细节,会发现又不一样。以文艺复兴拉斐尔为例,他的画作中人物/物体都要用线条勾勒描绘清晰,是典型的“线型风格”。放大看画面,你会发现每个人物可以单独勾边抠出来。
▲ 拉斐尔《雅典学院》-文艺复兴时期
巴洛克时期则在文艺复兴基础上,展开艺术上的自由发挥。以鲁本斯为例,他的画是“非线型风格”,画中人物/物体是不平等着力,彼此交融。
▲ 鲁本斯《圣家族和圣方济名》-巴洛克时期
此外,巴洛克时期最大特色就是光线感强烈。当你欣赏鲁本斯等同期的艺术家画作时,不自觉感觉像是一束耀眼光线照进了原本黑暗画面上,亮闪闪部分突出了“闪耀瞩目”的戏剧性。
鲁本斯画中重点突出部分,表情和动作尤为突出、光线明暗感对比强烈、色彩运用得浓墨重彩,异常吸睛。
▲ 鲁本斯《圣家族和圣方济名》细节-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讲究统一与秩序感 ; 巴洛克时期:布局上“放飞自我”
文艺复兴时期画面在布局上注重和谐统一、秩序感,比如下面这幅《宝座上的圣母子和诸圣》,层次分明。整体以平行布局为主,以台阶为划分线,逐级递增绘制每一个平面上的人物,层层递进,秩序感极强。
▲ 拉斐尔《宝座上的圣母子和诸圣》-文艺复兴时期
相较于文艺复兴布局上的“正经”,巴洛克时期变得更随性洒脱。下面这幅鲁本斯画作中,不再遵循严格的对比平衡,人物中心布局与画框似乎形成对角线,逐渐向景深“退缩”,透过这样的“对折线布局+高光处理”主宰构图。
▲ 鲁本斯《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封闭式风格;巴洛克时期:开放式风格
为了凸显画面的完整性,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是封闭式风格,就像是乖乖女作风,所有人物在画幅中达到平衡,给人舒适稳定的平和感。横看竖看,人物排版很规矩,赏心悦目。
▲ 拉斐尔《宝座上的圣母子和诸圣》-文艺复兴时期
巴洛克时期,艺术不必循规蹈矩,是开放式风格,这也体现了艺术家创作上的韵律感。人物不单单局限在画框中,且边界的描绘充满了张力,若隐若现,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 鲁本斯《圣家族和圣方济名》细节-巴洛克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选题以宗教为主 ; 巴洛克时期:选题自由发挥
文艺复兴时期虽是一场大型反封建的人文运动,提倡以“人权”反“神权”,但当时宗教势力十分强大,教皇拥有巨大权利,所以艺术家不得不以含蓄的表达方式去崇尚人性,他们在创作时仍借助神话、宗教故事为灵感载体,创作上却添加了自己的人文关怀。该时期的画作虽披着“宗教的外衣”,但也表达出了艺术家对美好生活的希冀,更偷偷显露出对禁欲主义的反抗;
而巴洛克时期在文艺复兴基础上,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关注作品的空间立体感。这时的艺术家充满想象力,更爱表达画面戏剧冲突感,不再一味追求画面整体的和谐美。他们把重心都放在强光照射处的突出表达,画面边边角角通常是做了景深感的暗化处理。
▲ 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画作VS巴洛克时期鲁本斯画作
清晰认知后,再来看2个时期的画作,才能更加读懂为何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绘制教堂天顶爱从宗教神话找灵感?创作上他力求写实,每个人物都刻画得细腻逼真,似乎谁都可以是主角;
▲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绘制的西斯廷天顶画
与此同时,似乎更能明白,身处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即使在创作草稿图时,都力求写实、凸显画面立体感…
▲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达芬奇创作《安吉里之战》草稿
而巴洛克时期的如鲁本斯,每幅画都像是自带闪光灯,画幅表现得对角线布局原理,恰恰也是由于灯光从侧面照射效果导致;
同时期伦勃朗的画,画面突出部分靓丽光感来凸显主人公的“内心戏”,用色鲜亮,整体也顺应了这个时代的审美。
▲ 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曝光度强,明暗处理张弛有度
▲ 巴洛克时期的伦勃朗《克劳丢斯·西菲利斯的密谋》,一道明亮光线穿过桌面,给人极强的震撼感
当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其艺术特点只是当时热门的主流方向,却不影响其它文化自我形成的个性风格。
曾经萃花温馨提醒大家,以上总结的套路,不一定适用于两大时期的每幅画。举个栗子,虽然巴洛克时期大家注重突出画面戏剧部分,而减轻了暗光处笔墨描绘,但当你欣赏同时期维米尔画作,会发现画中每一个角落他都会细腻刻画,暗光景深细节也处理得近乎完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