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储才制度是什么样的?详解其特色

2024-10-09 12:10:03 首页

  众所周知为了更好地实现中央管理人才的轮换,古代社会除了完善人才选拔制度以外,还产生了一种专门的人才储存制度。那么古代储才制度是什么样的?

  一、连接封建社会的储才制度初期

  1.早年秦国的储才制度雏形

  中国古代的储才制度在奴隶制社会就已经出现了。西周时期,在中央人才选拔方面采用的是世卿世禄制度,在宗法制的大框架下,无关能力强弱,直接采用子承父业,所以此时的人才储备方面等同于空白,这为后期储才制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大阶段,春秋五霸之中的秦国,是最早出现储才制度的国家,具体原因是和当时秦国的现状挂钩的。秦国早年间是周王室负责马匹的诸侯,在分裂的时候领土大多靠近边疆,最初国力衰弱,并没有称霸的权力。

图片.png

  而后秦穆公的继位改变了这种情况,为了帮助秦国摆脱落后的现状,他首先兼并吸收了周边的少数民族势力,为今后的大刀阔斧提供施展空间,随后颁布了一项重要制度,门下幕宾制度。

  这项制度规定:但凡是当时的有识之士,无论出身高低,国籍所属,身份地位,只要是郁郁不得志或是对治国理政有自己独到看法者,都可以前来秦国成为幕宾,此后便有机会对君王产生自己的意见,一旦采用,便会加以封赏。

  能够明显推动秦国发展者,可封爵赏地,拥有在秦国生活的权力,这便是古代最早的储才制度。秦国的幕宾制度一经颁布,各地胸怀大才但未被任用的能人异士全都前往秦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主要目标,获得钱财和赏地为次要目标。

  就这样在幕宾这种储才制度的作用下,当时秦国落后的政治现状不但得到了发展,还为后代保留了一系列潜在人才。

  2.汉代的储才制度

  走进封建社会之后,律令制度等逐渐走向完善,不再是单纯的口头颁布,而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下来。

  西汉初年的人才选拔直接采用察举制,这种制度的弊端明显,人才推荐途中难免出现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现象,真正的人才储备难以实现。

  到了汉武帝时期,伴随着独尊儒术的确立,储才制度也开始有了一定的完善和转变,首先是“郎官制”,即不再单纯通过察举选才,而是有了地方上的征辟,由皇帝直接负责,主要对象是当时独尊儒术背景下熟悉儒家经典的大贤大才。

  通过这种方法选取而来的人才大都会算作是国家的人才储备,后续会根据国家需要直接派遣至中央任职。

  比如汉武帝后期,这些人会被直接任命为五经博士,士大夫,或直接担任丞相,当然,身居高位的前提是这些人拥有真正的能力和手段。

  除了皇帝的征辟直选,汉朝还有一种文学侍从储备后参政的方式,这种储才参政方式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担心丞相权力过大会出现专权独断的现象,所以建立了内朝和内辅机构来制衡相权。

  此类机构下辖的官员主要有大司马,将军,尚书,左右曹等等,而这些官员的产生主要来自经常伴随皇帝左右的文学才智之士,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储才制度,这种由皇帝掌握的专属储才机构看似是一种辅政机构,其实是当时皇帝平衡相权的手段。

  3.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储才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继秦朝统一之后的第一个乱世局面,以魏国为例,当时所采用的已经是九品中正制选才,将当时的人才按照才能和出身划分为九个品阶,再根据所在官阶的高低担任不同的地方官员,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隋唐科举制以前。

  仅从其划分依据来看,从根本上就无法实现人才储备的作用,从出身论品阶高低,就注定一些底层出身寒微但拥有才华的人无法进入官僚系统,这种情况到了东晋时期更加恶化,门阀制度的开始代表着官僚系统的垄断。

  与此同时,被士族大家所掌控的,还有当时的人才储备制度,因为东晋建立所留下的祸根,导致中国社会出现了皇权与士族权力共治天下的局面,当然也包括对官僚系统的垄断,东晋时期在官僚任用方面,前五品都是由门阀士族内部来进行推荐。

  后四品则是由皇族选取其他人来担任,这种人才选用方式和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极为相似,所以在储才方面基本就是空白。

  二、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储才制度

  1.唐朝时期的人才储备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走向繁荣和鼎盛的开始,也是人才储备制度走向巅峰的开始,早在唐朝立国之前,李渊父子就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所以在起兵反隋之前曾令李世民李建成外出结交各地的英雄豪杰,促进后来唐朝的统一。

  这种未雨绸缪的人才笼络发了李世民,所以在唐朝建立初期,李世民便开始自己的人才储备,比如在亲王府中招纳十八学士,这些人都是李世民从士大夫中筛选出来的治国理政方面的尖端人才,为自己继位之后的江山稳定打下了基础。

  李世民在登基之后,依然没有放弃对人才的储备,专门设置了“弘文馆”,精选天下文学之士进入其中,甚至还允许他们上朝入殿,听取朝政大事并参与议论,这便是李世民时期的人才储备机构。

  后来这种机构也未曾消失,只是在不断地改革和进步,比如高宗李治武则天时期的北门学士,不但拥有政治人才的储备,还会经常从其中抽调一些人入朝担任三四品的高官,参与朝政的同时分割宰相权力。

  唐玄宗时期,出现了修书院,而后在改名为翰林院之后,逐渐变成了唐朝最重要的储才基地,根据当时的记载,身居翰林院的一百多位学士之中,有五十三位最终升迁到了宰相。

  所以唐朝的翰林院,与其说是人才储备机构,不如说是丞相培养和高官选用机构,因为其中所储备的人才,几乎所有人都成为了唐朝政治中的高层官员,参政议政,甚至能够决策朝政大事。

  2.宋朝的重侍从以储将相

  宋朝时期的主要人才储存机构被称为“馆职与侍从”所谓管职其实就是指学士,大致包括诸阁学士,三馆秘阁以及诸殿学士,当时在科举考试之后的一些潜在人才便会分批进入这些机构,被当作朝廷的储备官员。

  在这些机构中培养的储备官员统称为侍从,在一定时间的学习之后,都会被委任以三四品的大官,甚至两府中的宰相都从这些储备人才中产生。

  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下的人才储备

  1.元朝的储才制度

  元朝时期的人才选拔途径也是呈现出两种状态,一为承袭父荫而入朝,二是下辖选拔而入朝,当时的人才储备,就是从后者之中产生,因为宰相大都出自原蒙古与帝王密切的旧贵族,所以朝中的人才储备大都由贵族世家掌控。

图片.png

  这便是当时的怯薛制度,这是一种家族推荐人才进入官场的典型表现,和皇帝之间是一种从属关系,所以严格意义上讲,也是皇帝掌控下的人才储存。

  2.明朝时期的储才

  内阁是明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机构,随着多个学士机构的向内合并,内阁逐渐成为中央的核心机构,主要负责决策,内辅,在没有宰相的明朝,内阁就处于丞相的位置,其下辖的翰林院就是典型的人才储备机构,进入有着严格的条件。

  单从明朝论,进士之下是没有进入翰林院资格的,翰林院之中储备的人才,少数人会成为朝中核心官员的候选人,其余大都会成为内阁大学士参与政治的讨论。

  3.清朝时期的翰林官

  翰林这种人才储存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并且清朝时期对储备人才的任用超过了明朝,根据统计,清朝时期的庶出官员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其余均为翰林储蓄人才。

  根据当时的官员所说,本朝宰辅,必由翰林官出,也就是说,清朝朝堂之上,能够涉及政治的重要官员,都来自翰林这个人才储备机构。

  总结

  从通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储才机构是一步一步走向完善的,并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储才机构中的官员任用比例越来越大,避免了地方选官需要长时间磨合的弊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