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谁杀死了崇祯皇帝的遗孤? 清朝朱三太子案

2021-09-06 11:57:17 首页

  崇祯皇帝几个儿子的悲惨结局据《明史.诸王传》记载崇祯帝的一生共生有7个儿子。其中,周皇后生了三个,即太子慈烺、怀隐王慈(火亘)(皇二子)、定王慈炯(皇三子);田贵妃生子四人,即永王慈炤(皇四子)、悼灵王慈焕(皇五子)、悼怀王无名(皇六子)、皇七子。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陷北京之时,皇太子朱慈烺16岁,皇三子定王朱慈炯14岁,皇四子慈炤只有十岁。除了这三个儿子外,崇祯帝的其他的儿子都是早夭。

  李自成大军破城之日,崇祯意识到局面已无可挽回,自己恐怕也逃不过被杀的命运,但爱子心切的崇祯帝仍希望能给大明保留一丝血脉。因此,他把儿子们都叫到自己的跟前,让他们都换上平民的衣服,由太监护送出外逃生。希望儿子们能趁乱逃出城去,到南方重建王师,承担复国大业。于是,在黑暗混乱的夜晚三个少年悄悄的溜出了紫禁城。第二天一大早,崇祯就听到守城太监叛主投降,混乱中崇祯帝带着几个太监数度突围,均被乱军挡了回来,知道已是无路可逃的崇祯皇帝,砍杀了后妃公主,自己带着一个老太监在紫禁城后面的煤山上上吊自杀了。临死,他还写下遗诏,要求各地的官员协力辅佐太子,重振大明。他自己虽然死了,但是太子逃出去总还有一丝复国的希望,这是他死前心中念念不忘的事。崇祯帝用心良苦,只可惜天不怜明,大明江山气数已尽,他得皇子们出逃后并没有带来复国雪耻的那一天,而是从此没了消息。

  出逃的太子和他两个弟弟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说,太子三兄弟并没有逃出被李自成重重包围的北京城。出逃之日,面对熊熊战火,三个人没有办法,商量了一下,决定先到周皇后的父亲、也就是他们的外公周奎家里去躲一躲,等外面平静一些,再设法逃到南方去。但是由于外边的情况实在太混乱。太子与定王和永王兄弟走失,只有定王、永王兄弟到了周奎家。

  李自成进城之后,命令搜捕崇祯诸子。周奎见局势不妙,生怕引火上身,就将定王、永王交给了李自成。后来皇太子也被李自成的军队搜获。由此还出现了太子与闯王李自成之间的一段对话。太子问李自成说:“为什么不杀我?”李自成说:“你没有罪,我岂能妄杀!”太子说:“既然这样,你听我一句话:第一,不可惊我祖宗陵寝;第二,速速埋葬我的父皇母后;第三,不可杀我百姓。” 据说李自成接受了他的建议,不但没有杀他们,还封了皇太子为宋王,另外两个皇子也封了爵,一并交给大将刘宗敏看管。后来,李自成得到吴三桂叛清的消息,亲自带兵讨伐吴三桂时也把崇祯的三个皇子带在身边,想用他们劝说吴三桂投降。不料这一去,李自成的军队大败,在李自成军队败退北京的路上,刘宗敏受了重伤,放松了对他的看管,他就找了个机会从闯王的军中逃了出来,跟随他的还有他以前的老师李士淳。李士淳是明朝翰林院编修,曾任太子讲官,明亡后被迫接受李自成封的官职。因为李士淳原籍在广东嘉应州,他们就一路逃回了李士淳的老家,在嘉应州阴那山出家当了和尚。他们在人迹罕至的深山里建了一座寺庙叫做“圣寿寺”,大殿就取名叫“紫极殿”,处处都显示了寺中和尚的神秘出身。据说太子死后,庙里就开始供奉一尊“太子菩萨”的神位。这尊神位始终保留着,直到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了,人们才知道原来供奉的这尊塑像就是明朝的逃亡太子。李士淳的后人也声称他们的先祖确实在乱军之中救了太子,并把太子带回自己的家乡,两人还一同出家做了和尚。

  关于太子的命运,还有一种说法,说他逃出宫后,被一个贫苦的老太太收养。但是老太太家里实在太穷,只好把他送到国丈周奎的家里。当时长平公主也在周奎府中,姐弟二人见面后抱头痛哭。周奎举家向太子行君臣之礼,并问太子:你一直藏在哪里?太子回答说:城陷之日,我单独藏匿在东厂门外。一日夜出,潜至东华门,被一个贫苦的老太太收养。后来又将我送到崇文门外的尼姑庵中,在那里假装贫困无依的孤儿住了半个月。但是,周奎胆小怕事,不敢长时间收留太子,皇太子无奈再次流落街头,后来被巡逻的清兵以“犯夜”罪逮捕,交给刑部审理,皇太子向审理的官员说自己是前明皇太子,但是刑部主事官员,认为皇太子绝对不会这么名目仗胆的说自己是皇太子,就断其为假冒太子。但为慎重起见,刑部主事钱凤览就找来原司礼监太监王德化等人前来辨认,结果果真是皇太子。于是钱凤览见事情重大,立即上报多尔衮,多尔衮认为皇太子如果活在世上,就是明朝遗老遗少的一面旗帜,于是下令将皇太子处决。

  除了以上两种说法,还有一种说认为,皇太子成功地逃出了北京,顺利逃到南方。后来被南明小朝廷的李继周接往南京。行前太子问李继周:“迎我进京,是让我做皇帝吗?”李继周说:“此事臣不知。” 其实这时的南明处于福王朱由崧的控制之下,他听说崇祯皇帝的太子前来投奔,这还得了,如果证明这个少年真是太子,他就得归政于太子,那他就无法当皇帝了。所以皇太子到南京后,他没有直接的接见他,也没让他入宫,而是被安排在兴善寺暂住,并派两名太监去见太子,辩认真伪。两人见了之后,说果真是皇太子,福王大怒,处死了两名太监。后来又让原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去辨认,卢九德鉴于前车之鉴,不敢表态,只说有些像,却认不真。皇太子在南京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引发了小朝廷的政治危机。朝臣们分成了两派,处于长江中游的左良玉等人以拥护皇太子的为名率军入京,江北的黄得功、刘良佐等总兵也上疏要求善视太子。福王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就想方设法除掉这位真假未明的皇太子。他逼迫曾经充任太子讲官的王铎,一口咬定太子是假。并将太子下狱审讯,说假太子真名叫王之明。并下狱收监,还没来得及处置。南明小朝廷就被清军攻破。南京百姓冲入监狱,救出了皇太子,只可惜几天之后,太子落入清军之手,后被多铎处死。

  随着岁月的流逝,关于崇祯皇子们的传说,并没有销声匿迹,直到康熙年间,以“朱三太子”为号召,举兵抗清,这就是著名的“朱三太子案”。康熙十二年冬(1674年1月),北京有个叫杨起隆的人,诈称自己是朱三太子,组织旗下奴仆﹑佃户,密谋起事。后来因为事机漏泄,被清廷镇压,杨起隆逃走。康熙十九年,在陕西汉中有有人自称朱三太子反清,清廷指其假冒,在京磔死。三藩之乱之时,福建蔡寅也有人诈称朱三太子,拥众数万,与台湾郑经勾通反清,被清军击败于天宝山。康熙四十年后,江苏太仓﹑浙江大岚山等处反清力量均称拥立朱三太子。四十七年正月,捕获在浙江大岚山起兵抗清的张念一,四月,清廷根据他的口供在山东汶上县捉获张姓父子,指为起义军所拥立之朱三,押解至浙审问。张供认本名朱慈焕,系崇祯帝三子,长期流落河南﹑浙江等地,先后改姓王﹑张,以课读糊口,时年已七十五岁,与江南﹑浙江等处反清力量并无关系。但清廷指其伪冒明裔,以“通贼”罪仍将朱氏父子解京处死。朱三太子一案从此才告终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