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唐朝女人多阴谋?给唐朝“添堵”的五个女人

2021-09-26 15:35:57 首页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颇有建树的一代明君,由他开创的“贞观之治”,奠定了有唐一代的鼎盛与繁荣,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连欧洲的强国法兰克王国和拜占庭帝国,也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李世民与众不同的最大贡献,是既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正是这种别的帝王难以企及的丰功伟绩,成就了他“千古一帝”的显赫美誉。为了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传给继位的后世子孙,李世民在临终的前一年(公元648),抱病写下了《帝范》12篇,告诫嗣君要以天下苍生为念,以江山社稷为重,明政修德,恤民守成。然而,由于后世皇家内部强权人物的“添堵”,终使《帝范》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谈。自高宗李治天徽至玄宗李隆基天宝近百年间,先后就有六名不让须眉的后宫“巾帼英雄”,轮番上阵,不断“添堵”,使唐王朝出现了一次又一次危机,差点断送了锦绣前程。若要寻觅唐代这一时期的运行轨迹,可借用《左传》一言以蔽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首先发难的是武则天。武则天,本名武照,太原府文水县人。称帝后,她觉得自己天马行空,应该同日月齐辉,便自造了个“曌”字为名。在重门阀、讲出身的封建社会,武家人当初并不被人看重。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靠贩卖木材一夜暴富,助李渊从太原起兵反隋,跻身唐十四名开国功臣之列,官至工部尚书、利州都督。就这也未能彻底改变武家的社会地位,在后来太宗钦定的《氏族志》里,武氏家族仍然榜上无名。对此,武则天刻骨铭心,发誓一定要改写富商寒门的历史。十四岁上,武则天迎来人生的一大机遇,她因才貌双全被召入宫,太宗封她为才人,赐号“武媚”。但她与名号并不相符,因缺乏柔静之美,一直未受宠幸。一次,太子李治入宫侍奉父皇与武媚娘邂逅,一见钟情。

  太宗驾崩后,武媚娘同其他嫔妃一起被赶到感业寺削发为尼,孤守青灯黄卷。后幸遇成为高宗的李治前来进香,想起昔日的眷恋之情,将她接回宫中。子纳父妾,有悖伦理,可高宗却不顾一切,为了情欲依然我行我素。二进宫后,武则天使出浑身解数,先是设毒计陷害王皇后萧淑妃,将她们贬为庶人,后又砍掉二人的双足,泡在酒瓮中折磨而死。她成功上位,当了皇后仍未满足,为了扫清日后当皇帝路上的障碍,又编织罪名,将诤臣褚遂良贬出京城,逼勋臣长孙无忌自杀。

  看见武则天一天天坐大,难以驾驭,高宗失去了耐性,遂与宰相上官仪密议废后。不料密谋泄露,昏庸的高宗竟出卖了“盟友”,致使上官仪和他的儿子上官庭芝被下狱处死,家眷籍没。上官庭芝尚在襁褓中的女儿上官婉儿,随母一起入宫沦为奴婢。经过不断地给王朝“添堵”,武则天终于圆了自己的女皇梦。公元690年重阳节这天,她废黜了睿宗李旦,改国号为“周”,以67岁的高龄登基称帝。武皇在位15年,实际当国执政近半个世纪,其功过是非,代有争论,褒贬不一。她是一位成功后更为成熟的政治家,她对自己的盖棺论定,是一通屹立千年不倒的“无字碑”。

  第二位登台表演的,是武皇的儿媳、中宗李显韦皇后。韦后祖籍长安,家史不详。她在李显当太子时,即为太子妃。李显继位,她被册立为皇后。公元684年,武皇把中宗贬为庐陵王,先后流放到均州、房州,韦氏不离不弃,与丈夫同经风雨,共度艰难。困厄中的李显如惊弓之鸟,时刻担心母皇会要他的命,几次寻死觅活,每次都被韦后好言劝止。非常时期的患难真情,使李显对韦后产生了无限的任与依赖,曾许诺“有朝一日我能重返朝堂,一定让你随心所愿,无拘无束。”其实,对日后是否能重登大宝,李显心里根本没底,他之所以这样说,只不过一时心血来潮而已。没想到还真的等到了这一天。随着时来运转,韦皇后的权力欲望开始恶性膨胀,也想效法婆婆武则天,当一代女皇。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亦紧步其后尘,自命为“皇太女”。

  这心怀二志的母女俩开始加快篡权步伐,不断“添堵”。韦后利用幕后参政的机会,重用被称为“五狗”的奸佞小人,残害敢于谏言的正直大臣,并大封韦氏子侄,破格追赐自己的父亲为王。尤其令朝臣不能容忍的是,在被封为昭容的上官婉儿的暗中操作下,她还和旧日的情人武三思沆瀣一气,淫乱宫帷,残害忠良。由韦皇后、武三思、上官婉儿组成的“铁三角”,祸乱朝纲,作恶多端,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连太子李重俊也带领东宫卫队,到皇宫门前兵谏,要求诛杀上官婉儿。野心勃勃的安乐公主,亦开始躁动起来。她靠卖官鬻爵疯狂敛财,建造豪华园林。为了能卖更大的官,赚更多的钱,她还自拟诏书,虚构事实,强求中宗加盖玉玺。尤为恶毒的是,她为了让母亲早日称帝,自己早日成为“皇太女”,竟丧失人性,伙同母亲毒杀了父皇。韦皇后、安乐公主及上官婉儿,权壑难填,利令智昏,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片骂名。

  公元705年农历十一月初二,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仙居殿行将就木时,特别叮咛她的女儿太平公主说:“你是我最喜爱的女儿,像我一样聪明,但千万别太过自信,为聪明所误。”知女莫若母。但心高气傲、权欲极盛的太平公主,却根本没把母亲的临终遗言当回事。韦皇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中宗后,又把矛头指向了太平公主和李旦、李隆基父子,可还没等她们母女动手,李隆基就联合姑姑太平公主抢先发动政变,一举推毁了韦后及其党羽。在太平公主的主持下,恢复了李旦的睿宗帝位,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本来就胸无大志,历经几番宫廷风雨后,更只想息事宁人,得过且过。他把朝政悉委于太平公主,每遇事动辄先问:“公主知道了吗?”在他的纵容下,太平公主自恃拥戴有功,开始笼络朝臣,培植个人势力。据载,当时朝中七位宰相,就有五位是她的亲信,形成了势力强大的“公主党”。

  其时,李隆基虽然也拥有自己的“太子党”,但因父皇总是偏袒姑母,“太子党”势单力薄,常处下风。公元713年七月三日,李隆基得到密报,获悉太平公主与宰相窦怀贞等人将于次日发动政变,便当机立断,亲率东宫卫队除掉了太平公主和“公主党”。纵横两朝的太平公主,就此灰飞烟灭,退出了历史舞台。最后一位给唐朝“添堵”的女人,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杨贵妃本名杨玉环,蒲州永乐(今永济市)人,自幼失去双亲,跟随叔叔杨玄璬在河南长大。她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初为寿王李瑁的嫔妃。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个儿子,其生母是武惠妃

  公元736年,最受玄宗宠爱的武惠妃去世,玄宗悲痛不已,整日郁郁寡欢。宦官高力士窥测帝心,经过一番地毯式搜索,强夺寿王所爱,将杨玉环诱出,献给玄宗。身为人父,玄宗竟不顾人伦,父纳子媳。为了免招非议,他掩耳盗铃,自设迷局,让杨玉环自请为道士入居南宫,赐号太真。害怕儿子心生怨恨,玄宗特意将大臣韦昭训的女儿赐婚给李瑁为妃,以示慰藉。时年五十六岁的玄宗与二十七岁的杨玉环如鱼得水,相见恨晚。玄宗把自己写的《霓裳羽衣》曲谱拿给玉环看,没想到她当场便能照谱歌唱舞蹈,惹得玄宗心花怒放,啧啧称奇。天宝四年(公元745),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而当时皇后一直虚位,她成了事实上的后宫主宰。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专宠后宫,三千宠爱集于一身,生活穷奢极欲。她爱吃南方所产的鲜荔枝,玄宗便命沿途驿站千里飞骑传送;她喜穿华丽的衣裙,玄宗就让七百名工匠,专门为她制作。杨贵妃一人得道,她的父兄姐姐全都鸡犬升天。其父虽已死去多年,仍被封为太尉、齐国公,玄宗还下诏为其双亲修建祠庙,并亲自书写碑文;其堂兄杨国忠从监察御史直做到右相;其三个姐姐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

  在杨国忠一班奸臣的祸乱下,朝政腐败,军备不整,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开元盛世的美好景象荡然无存,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叛军席卷千里,很快逼近长安。失魂落魄的唐玄宗束手无策,只好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往蜀郡。行至马嵬坡,满怀怨恨的军士拒不前行,发生哗变。玄宗被逼无奈,只得下诏诛杀了杨国忠,又掩面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带走缢杀。可怜一代红颜,就这样香消玉殒 ,死于非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许是出于怜香惜玉的爱美情愫,后世文人往往忘却了杨贵妃给王朝“添堵”的罪过,而对她的悲惨结局一洒同情之泪,为她编织了不少美丽的花环。亦使素无来历的马嵬坡,一夜之间成了凄美爱情的胜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