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把芈月传比甄嬛传:古典传承与情怀超越

2021-09-06 12:02:40 首页

  讲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政治家芈月曲折人生的历史传奇《芈月传》自开播之时便引发了诸多网友的关注,有郑晓龙《甄嬛传》的珠玉在前,又有高水准制作的明星团队,芈月这一天之骄子的荧屏“霸星”光芒也是无法掩盖的。导演郑晓龙不赞成将《芈月传》同《甄嬛传》做比较,而更愿意将其作为“另一座高山”来雕琢。但是,我们在对比这两座“高山”时,依旧看到了令人惊喜的古典传承,和更为广阔的情怀超越。《甄嬛传》更像是一杯绵长的桂花酒,香气袭人、回味无穷,《芈月传》则更像是陈年佳酿,初入柔和,后劲十足。看《芈月传》中的诗歌之美、服饰之美、美食之美、史实之美、情怀之美,我们应当理解,有据可查的战国时代的《芈月传》与架空了的影射清朝的《甄嬛传》,由于时代的局限,前者比后者的实物还原度更难。五美具,二难并,两者各为“高山”,品得古典传承与大爱情怀,这是让人深觉惊喜的。

  诗歌之美:从唐诗宋词到溯游诗经

  《甄嬛传》的故事发生在架空了的清朝雍正年间,观众想必会对其中的诗歌意犹未尽:从甄嬛初入选秀的“嬛嬛一袅楚宫腰”到被辞封号的“菀菀黄柳丝,蒙蒙杂花垂”,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菊花气质隐射到“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梅花故事;从“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的女儿情怀之乐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山盟海誓……《甄嬛传》有诸多的唐诗宋词可以引经据典,闺房之乐、碧玉情怀、两心相悦都有美艳动人的诗词歌赋为其做陪衬,这样的诗歌之美给《甄嬛传》留下不少发挥的空间。

QQ截图20160109165917.jpg

  《芈月传》的故事背景则是战国时代,可谓民风尚未开化,更别提风花雪月、诗词歌赋了。但是比起《武媚娘传奇》中的平铺直叙,《芈月传》虽然时代落后,在古典文化的传承上,《芈月传》要亮眼得多。《芈月传》很好地运用了《诗经》在剧情中的点睛作用:芈戎调侃姐姐时候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芈月黄歇相约私奔借用《诗经•黄鸟》中的“交交黄鸟止于棘”暗通息,楚国公主春心萌动时候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秦王大婚时咏念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因为时代的差异和局限性,《芈月传》溯游《诗经》给全剧也带来了别样的风采。

  《甄嬛传》有令人印象深刻的“惊鸿舞”,而《芈月传》中也有一段少司命祭舞。那时在楚国少司命是保佑儿童的神。剧中祭舞曲是《九歌•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如今读起来有些拗口的歌词经过剧版配乐、编曲、演唱后充满了古典韵味,这也助长了社会了“国学热潮”。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芈月传》是功不可没的。

QQ截图20160109165940.jpg

  服饰之美:从清朝旗装到战国金玉

  《芈月传》和《甄嬛传》的服装指导是同一团队,《甄嬛传》中的服饰是在参考大清服饰宝典的基础上,动用了真金和镀银,混搭绢料、琉璃、珠子等材质的绢花,搭配衬托不同妃子脸型、大小不一的旗头,甚至偶有价值上万元的点翠真品、老银饰。舒袖小袄,马面裙,杏花天影印花旗装,大红色龙腾刺绣……恰如其分,与不同时期妃子的心理状态遥相呼应。旗装精致,《甄嬛传》在服饰上可谓精益求精。

  《芈月传》由于时代的局限,无法展现与甄嬛相媲美的服饰。但是从观赏度上来说,《芈月传》也给大家展现出了战国时代兵荒马乱之余为人称道的服饰之美,材质简单高贵,无外乎金子、珍珠、和田玉之类。芈月剧中有梳髻插笄头饰,在金饰雕琢上也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焊接榫铆、刻划、镶嵌、鎏金、镂空、失蜡浇铸、金银错嵌等工艺配饰配饰。佩玉上,战国时期的王室都有佩玉的习惯,芈月胸前的玉璜就是最好的象征。

  服饰之外的道具也是别有一番考据价值的,虽然《芈月传》没有甄嬛时代的金银琉璃,但是更为古朴的工艺镶嵌了道具组的满满用心。彩绘青铜雁鱼灯、战国人形铜灯、托盘漆器、席镇等居然圆满地还原在了荧屏里,这样的《芈月传》除了让人叹为观止,何以为言呢?

  美食之美:从精致宫廷到古朴养生

  有人说,《甄嬛传》的宫廷玉宴简直还原了《红楼梦》中的景象,无论是大型的除夕夜的家宴,还是后宫妃子的小厨房,各种精致的小食在荧屏呼之欲出!听这紫参野鸡杏仁酪酸梅汤蜜饯、海棠马蹄羹、珠圆子栗子糕、千层酥……单听这些名字就让人垂涎了。在清朝很多美食的原材料都已经引进到中国,美食也可以信手拈来,考验宫中御厨的水平。但是我们再来看《芈月传》。

  战国时期的《芈月传》那时候没有油、没有铁锅、没有水稻,就是找《诗经》,也只能找到一些野菜“采薇、采苓、采蘋、采芹……”,像一本民俗食谱,充满了先民原始的饮食风味和审美情趣。更为亲切的是,采薇、采蘩还被直接取到剧中丫鬟的名字了,可见其淳朴。剧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有漆碗装的黍米,有肉糜,有红枣羹,有鸭子,有蜂蜜……芈月在剧中还有食法的普及“东西都是寻常的,法子却是葵姑的。把红枣和红豆用清水洗净,浸泡一个时辰,然后清水煮沸……”这段讲的便是是红枣汤的做法。由此可见,《芈月传》中不像甄嬛时代的精致宫廷玉液,更多的是偏向于简单食材的古朴养生。这也是其能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展现。

QQ截图20160109170141.jpg

  史实之美:从虚实架空到引经据典

  《甄嬛传》是架空历史的,里面的人物都是虚构;华妃,熹妃,皇后,太后等也只是历史有记载, 端妃,敬妃,安陵容,温实初等都是虚构的人物。甄嬛在甘露寺修行的桥段更是借鉴了武媚娘在感业寺的故事。在这一点上,《芈月传》则更具备史实之美。

  在《芈月传》的故事情节中,有很多都是在史书中有迹可循的。比如:郑袖魏美人甚于楚王,郑袖爱魏美人甚于楚王,据《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记载“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楚王被郑袖、张仪玩弄的片段自古就有“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之说;郑袖挑拨离间,楚王对魏美人施以劓刑也是来自于《战国策》中的情节;还有张仪因和氏璧被鞭打、管子的“轻重术”“盐铁法”、张仪合纵连横之说……这些引经据典都是令人信服的。导演郑晓龙也说过“《芈月传》的故事背景是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有着更为蓬勃的时代气息,人物传记的定位也让整部剧史诗味极强”。这也是《芈月传》的迷人之处。

  情怀之美:从儿女情长到大爱无疆

  曾有观众将《甄嬛传》中的三段爱情拿来与《芈月传》中的三段爱情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都有三个男人,都没有侍寝便被册封,都有个忠诚不二的仆人,都通过乐器吸引住了大王,都打倒了王后……这样的爱情比较未免有失偏颇,《芈月传》中的爱情远《甄嬛传》中的爱情要更具有大爱大义,这是由甄嬛和芈月两个人的定位来决定的,甄嬛只是后宫女子想获得一心人的纯爱,而芈月之爱则包含了对国家之爱。

  芈月的三段爱情,有初恋黄歇,夫君秦王和义渠王翟骊。与黄歇有三段告别戏,一处是“交交黄鸟止于棘”,枣树下的爽约;一处是死而复生宫墙外一辆马车的约定;还有一处是在燕国芈月毅然决然再次选择回到秦国的转身。三次都刻骨铭心,催人泪下。从这三段诀别情节里,我们渐渐看到一个不再趋于儿女情长的芈月,她需要的不再是“保你母子一世周全”的承诺,更多地选择了要去力挽狂澜承担起救国于危难之间的重任!特别是临朝之上一人辩多国退兵的谋略,千军阵前发号施令的纵横捭阖,这样的女性角色塑造更有力量和说服力。

  当我们再回忆起芈月的时候,更应该记忆深刻和感怀的是那一任义渠草原的策马驰骋,是身披红色斗篷驾马车飞奔的临危不惧,是千军万马之前挥斥方遒的巾帼胆色……这样的芈月,更具大爱无疆的情怀之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