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黄马褂

  清昭梿《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十九世纪末叶,晚清重臣李鸿章在出访美国期间,一直把大清皇帝钦赐的黄马褂当作无比荣光的资本用来炫耀。据大清王朝的规制,只有对朝廷有重大功勋的元老大臣才可以赐穿黄马褂。纵观大清王朝二百多年间有此殊荣的的没有几人。而李鸿章凭着他剿灭太平军和捻军的功勋,获得了朝廷赏赐的黄马褂。对此李鸿章非常珍惜,只有重大节日或者皇上召见他才舍得穿上。这次出使欧美,李鸿章觉得非常荣幸,同时也觉得是炫耀自己的最好时机,因此,李鸿章到了美国后,就一直把黄马褂穿在身上。

  谁知,对东方文化毫不了解的美国人却错误认为李鸿章穿的是龙袍,而龙袍只有皇帝才能穿着,所以当时美国媒体认为到访的是东方大国的中国最高领袖。当地一些颇有影响的报纸,如《纽约时报》报道了“中国总统李鸿章到访”,甚至还刊登了“慈禧太后下嫁李鸿章”的这个轰动全球的新闻消息。一时间国内外舆论哗然,而光绪皇帝更是为此震怒不已。

  后来,当随从幕僚将此事告诉李鸿章时,李鸿章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敢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了。好在慈禧太后对李鸿章并无猜忌,李鸿章出访回来后慈禧并没有为难他,否则李鸿章就吃不了兜着走。当然,不知是因为李鸿章出访闹得慈禧不高兴,还是甲午战争失败受到挤压的原因,李鸿章出访回来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直坐冷板凳。那么,美国媒体炮制的“慈禧太后下嫁李鸿章”这则惊天的八卦绯闻究竟是怎么出笼的?难道真的是凭着黄马褂就能将“中国总统”的桂冠戴在李鸿章的头上?

  原来,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这样新闻息来自于加拿大温哥华,虽然相当八卦和震撼,但是美国媒体还是如获至宝,大肆报道。报道上说,来自香港、横滨的“日本皇后”号邮轮,带回了一批东方的报纸。报纸说,李鸿章与慈禧太后已在“新发”寺庙秘密结婚。于是,1898年10月20日,美国《纽约时报》,便转载了这则八卦新闻。但是,这则报道为了吸引人们眼球,便在标题上打了一个问号:《李鸿章结婚了吗?》(Has Li Hung Chang Married?)

...查看更多

  清宫戏常有皇上赏某大臣穿黄马褂骑马绕紫禁城一周的桥段,宠臣自然是风光无限。马褂是满清的一种官服,服饰形制便于骑射,用明黄色的绸缎或纱做的才叫“黄马褂”。黄色是清朝礼制规定的皇帝专用色,能获得一件黄马褂,那可是一种极高的政治待遇和无上荣耀。实际上,这种赏赐在清初并不盛行,直到道咸以降的史书才多有记录,皇帝赏黄马褂给镇压太平天国乱军有功的大臣。黄马褂作为皇帝笼络人心的政治手段,也就不仅仅限于赏赐军功者,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使臣都在其列。只要圣上欢心,赏给谁那都不是事。遂使得现在的清宫戏里,东一件、西一件的赏下去。慈禧就曾赏赐给开火车的司机师傅一件黄马褂,你瞧,多可爱的老佛爷!

  不爱马褂爱勋章

  可是光绪爷一高兴,不爱赐黄马褂却爱赏勋章。谁让人家是皇帝呢,就是这么任性!不过,勋章在清朝有个非常别致的名字叫“宝星”。清末国际交往增多,外国大使、考察官员、游历要员等往往进献勋章表达本国首脑的敬意。然而,清政府回赠的多是黄马褂、花翎或是绫罗绸缎等特产,作为礼节性的馈赠物品,看起来总是有些“违和感”。

  善于“师夷长技”的总理衙门责无旁贷,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向朝廷上奏了《宝星章程》,建议设置“双龙宝星”勋章。于是有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枚勋章——御赐双龙宝星。这款应该是早期内廷御赐双龙宝星,方形,银质,面双龙图镶珐琅,中心镌刻满文,四角刻有“御赐双龙宝星”汉文字样,早于各种等级星状大清御赐双龙宝星勋章。显然,御赐双龙宝星还是太“中国风”了,同外国的勋章还是有点格格不入啊。后来仿照西方样式,有了勋章式的宝星。

2.png

  “双龙宝星”外形为星状,以龙为标志,共分五等11级,以金银珠宝制作,价值不菲。不同等级的宝星,主要以其颜色和所饰的珠宝相区别。这套完整的奖励制度一开始是针对洋人设立的,直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八月,才由外务部奏准双龙宝星此后不再限于颁发给洋员,对于本国外务部官员及出洋各使亦可颁发,好让他们在外交场合可以佩戴。

  送给德国皇帝的礼物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初五,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弟弟亨利亲王来华。亨利亲王在西苑觐见光绪皇帝,为感谢对其一行的优礼,特赠上德皇授予的“黑鹰宝星”。

  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次日,光绪皇帝开展对等外交,由驻德公使吕海寰觐见德皇递交国电,准备回赠清朝最高等级即头等第一宝星。可光绪帝嫌总理衙门准备的宝星品相不佳,“金色黯淡”,打算直接在外国新造。最后经人建言,改在上海制造,由上海道蔡钧亲自办理。审定了宝星徽章设计的方案后,四月十五日,光绪帝又下令宝星“佩带”的颜色要“色用明黄”。要知道,黄色可是皇帝专用色。总理衙门奏定的《宝星章程》规定一等级宝星的佩带为金红色,蔡钧出于谨慎考虑,再次请示,结果却遭到了光绪的严厉训斥。

  事情到此,还没算完。光绪帝“精益求精”,又违制要求嵌珠改用大颗,以示皇帝的“格外恩典”。遍查各类记载,清代皇帝为馈赠外国君主一份礼物(光绪帝等人就是把勋章也理解为礼物),从来没有过如此费心。

  外交观念的偏差

  从当时官方文书中将授勋写成“赠送”“赏给”等字眼中可以体味出,在光绪帝和多数清朝官员心中,对于西方授勋行为存在误解。在他们心中,“宝星”还真是等同于珠宝财物一样的礼物用来馈赠,而对于其在外交中礼节性含义知之甚少。如此费心用神为德皇制作宝星,不明近代外交的实质,把程式当做内容,恰恰反映出光绪以及官员内心世界中对外观念的偏差。其时,胶州湾尚在德国控制之下,清廷正在德国订购军舰,或许一个珍贵的礼物能够打动德皇?我们不得而知,可实际上,德国正在一步步推进控制中国海军的计划。

  我们不能说光绪是愚蠢的,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力图冲破旧的羁绊,但他所选的路可能并没有更加靠近国际规则,反而离的很远。就在为德皇制作宝星的这时候,大清朝的光绪皇帝尚无可以随时查阅的世界地图,而列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好瓜分中国了,如此对比,也是真心醉了。

  也就在这一年(1898年)六月初,光绪帝让上海道蔡钧去制作地图。等到这昂贵精致的地图完工,仅地图的裱制和挂图的木架就耗银达一千六百余两,“戊戌政变”的爆发已经迫在眉睫,光绪帝身陷囹圄,这地图对他的意义又有多大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咱从京剧里面一出很出彩的戏说起。

  这出戏名叫《三盗九龙杯》,讲的是江湖绿林中事,人物全是英雄豪杰,情节起伏曲折,跌宕处,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大凡峰回路转,都铺平垫稳,全戏排场大、气度恢宏,许多富贵人家办堂会都喜欢点这出戏。

  戏文开头是从康熙皇帝出猎说起:康熙皇帝在海子红门围猎,突遇猛虎,危急关头,绿林好汉黄三泰恰好路过。这黄三泰的飞镖天下闻名,飞镖出手,例无虚发,猛虎当场死亡。康熙皇帝死里逃生,心中高兴,赏赐了黄三泰一件黄马褂。黄三泰感激涕零,跪倒谢恩,并拍着胸脯说,日后皇家若有一草一木遗失,都包在他的身上,他必能找回。黄马褂原本是一件至高无上的御赐品,得此重赏,黄三泰忘乎所以昏头昏脑地夸下了吞天海口。江湖人氏都眼羡他得到了黄马褂,听他夸下了海口,大不服气。侠盗杨香武第一个跳出来为难黄三泰,他施展空空妙手把皇家避暑山庄里的九龙玉杯盗走,从而在江湖上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QQ截图20160314104858.png

  这出戏是从康熙皇帝赏赐黄三泰黄马褂演起的,所以又叫《庆赏黄马褂》。

  绿林中人视钱财如粪土、视功名利禄如浮动。可是,这样一件黄马褂,竟然打破江湖的沉寂,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那么,在清朝历史上,黄马褂象征着什么?

  首先,马褂是旗人的一种服饰。旗人入关前,以渔猎为生,上山打猎、下河摸鱼,干的都是体力活,尤其是打猎,骑在马上,两臂抡圆,盘马弯弓,不适宜穿长袖大袍,为了施展身手方便,他们制作出一种轻便短小的服装,袖子只到肘部,下摆只到大腿,称为“马褂”(满语为“额伦代”)。

U92P28T3D774746F326DT20050708213829.jpg

  满人定鼎天下,得意之余,也称“马褂”称为“得胜褂”。

  “马褂”人人都可以找裁缝制作来穿,“黄马褂”却不行。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在中国,自古以来,在阴阳五行说的影响下,玄色和黄色被认为是天地之色,即黄色最为尊尚。

  黄色中又以“明黄”(其实就是“淡黄”)名贵,李唐以降,该色是帝王的专用颜色,其他人不能染指,否则就以觊觎皇权罪论处。

...查看更多

  很多清宫戏里,都出现了这样一种制服道具,称之为“黄马褂”,官员见之,如见到皇帝一般,都得跪地行礼,而且拥有“黄马褂”的人,似乎都有一些特权,如同钦差一般,可先斩后奏,那么,究竟什么是“黄马褂”?它到底有哪些特殊功能呢?

  列位看官应该清楚,清朝官吏的制服与明朝汉族王朝的服饰大不相同,分为礼服、常服、行服、雨服四种,“马褂”就是清朝服饰的代表,属于清朝官吏制服中的“行服”,即行军和旅行的服饰,由于满人以游猎为生,善于骑射,所以为了方便骑马的时候穿着,服饰都显得比较短,《清会典图》曾言:“长与坐齐,袖长及肘。”

QQ截图20170707144734_副本.png

黄马褂亦作“黄马袿”。清代的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皆例准穿黄马褂。图片来源于网络

  衣短是为了方便骑马,袖短则是为了方便射箭,所以这种服饰又被称之为“马褂”,可见,一切都是生存条件的需要,入关后,为了表示不忘根本,历代皇帝也保持着游猎、骑射的优良传统,“马褂”除了是一种服饰,更代表这一种习俗延续下来。

  在皇帝周围,有一群侍卫和“内大臣”,这群人就必须穿“马褂”,而且还规定了特殊的颜色,必须是明黄色的绸缎,以示皇权的威严,这种明黄色的“马褂”,就被称之为“黄马褂”,须知,明黄色是帝王专用的颜色,一般的贵族也只能使用金黄色,老百姓只能使用杏黄色,如果不小心穿错了,那可就犯了“僭越”大罪了,可见,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清朝,老百姓穿衣服都得小心啊!

  举个例子,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大臣提议再次立储的时侯,康熙皇帝表示拒绝,他对于太子胤礽已经心灰意冷,失望透顶,对于太子的外叔祖父,康熙王朝的第一重臣索额图,康熙皇帝大骂道:“索额图私怀倡议,凡皇太子服御诸物,俱用黄色,所定一切仪注,几与朕相似,骄纵之渐,实由于此,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本文为趣历史原创,未经趣历史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查看更多

  有人会问“黄马褂”是什么?怎么会那么厉害?“黄马褂”是清代一种特有的服装,宫内,皇上、大臣、侍卫被皇上赏赐的都会有“黄马褂”!可以说身穿“黄马褂”的人都有些来头的,平常老百姓都敬而远之!

  “黄马褂”里数明黄色的“黄马褂”最为名贵,可有皇上才可以穿的服饰。

黄马褂

网络配图

  黄马褂真的就可以吃遍天下不用付钱的吗?

  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片段中有这样的一幕非常惹得人们非常好奇,看见一个身穿“黄马褂”的男子,在街头骗吃骗喝还不用给钱,一到商贩要钱的时候,他就亮出自己穿的“黄马褂”可谓是:逼格满满啊!人们看了黄马褂如同看到了宝物一样,他们都知道只有当今皇帝才可以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有了“黄马褂”不但吃喝不要钱,就是身无分文也不会饿死在大街上!

...查看更多

  看清宫戏的人,对黄马褂肯定不陌生,在剧中身穿黄马褂的人俨然是皇帝的化身,不仅见着要磕头跪拜,还能随便发号施令,先斩后奏。这风头,都要改过以往的尚方宝剑了。有人甚至穿着黄马褂,上街白吃白喝加白拿。

  我们知道,尚方宝剑那是历朝代留下来的规矩,皇帝特赐的生杀予夺大权。一件黄马褂,这能比尚方宝剑还好使?

黄马褂

网络配图

  要了解黄马褂,我们先要了解清朝官员的服饰,因为他跟汉人政权不同。清朝官吏的制服,分为礼服、常服、行服、雨服四种,马褂属于行服,即行军和旅途穿着的服饰。满人善于骑射,这马褂就是为了方便骑马的时候穿着。

  在满清,黄马褂其实有很多种类,不同种类的黄马褂代表的权利不同,并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随便拿一件黄马褂来就能随意杀人。

...查看更多

结语

清代的一种官服。凡领侍卫内大臣,护军统领等,皆服黄马褂。后也赐与有军功的臣下。亦作“黄马袿”。清代的巡行扈从大臣,如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什长等,皆例准穿黄马褂。有功大臣也特赐穿着。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