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4 18:26:27 首页
萨尔浒战役,是1619年二到三月间,在明朝与后金的战争中,努尔哈赤在萨尔浒以及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的反击之战,也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此战役是明清战争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明清兴亡史上一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那么,11万的明军为何会大败与努尔哈赤的5W后金军?
无将可用,财政败坏
萨尔浒之战对于作战双方来说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明军四将去其二,还有一位在之后的开源之战中也死了。最后一位李如柏在朝廷怀疑其通敌嫌疑的重压下也没有幸免于难,为证清白,自刎身亡。四大军事将领的相继离世,对于本已风雨飘摇的明朝武装力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兵败萨尔浒的消息传到京城后,北京城的米价顿时暴涨,为数不少的人认为后金军即将打出山海关,进而围困北京城,从而开始纷纷囤积大米,以备不时之需。这就进一步破坏了明朝的财政。
明军目中无人
在萨尔浒之战打响前,明朝并没有把后金当回事,至少此次战役中明军方面最高统帅、辽东经略杨镐就是如此。据说在萨尔浒战役之前,杨镐曾与努尔哈赤修书一封,称大明王朝集结了47万大军将袭,并将出兵日期如实相告,似乎想以天朝神威威吓后金,好不战而屈人之兵。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杨镐看来,“消灭贼寇”不过是手到擒来的事情,根本没有想到会有战败的可能。而就是这种狂妄,恰恰导致了明军的惨败。
满洲兵各个击破战术
满洲资料显示,努尔哈赤见到明军点燃火炬,夜间行军到达攻击准备地点,即利用满军骑兵之机动性,无时无地不造成局部的及暂时的数量上的优势,遂行各个击破,以功作守。整个战役中,满洲的都城都是以极少的守军防御,有时甚至没有守兵。明军纠集的兵员则出自五花八门,来自南北,这在全军的统领上已经发生了无数问题,何况又千里裹粮,没有开战便已显出疲惫之态。
从其装备来看,此远征军准备以诸兵种协同之姿态作战,但从战役过程中的记录来看,其兵员很少像这样训练。两位将军都是以各人之武艺驰名,所恃者“家丁”。可见得其未放弃传统战法:主将出阵,家丁护卫。其他兵卒则蜂拥上前,败则部队瓦解。当到达辽东战场时,携有家丁700余人,最后与之同殉难者有其“养子”。
满方将领亦亲临前线,但彼等专恃骑兵,组织单纯。从满洲资料看来,不仅努尔哈赤亲率坐骑一千独当一面,而且其子洪台吉(皇太极)、安巴贝勒(大贝勒)、侄子阿敏台吉均为高级将领,也都在战场上指挥若定。
明朝腐败
从根本原因上来看,拥有火器、兵力占优的明军之所以摆在了一个本以游牧为生的政权手中,实质上是因为其官僚机构之腐败已经到了一个无可挽回的地步。这种腐败早已有之,只不过是萨尔浒之战将之彻底地暴露了出来罢了。明帝国的灭亡,至此便可以预见。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人。不论何时都不能贪污腐败、狂妄自大。若非如此,也许也不会迎来明朝的灭亡。你们觉得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