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楚争霸的终极对决,鄢陵之战使战争落下帷幕

2021-09-06 13:06:20 首页

  话说郑成公听闻晋厉公率兵救宋,不想再被俘虏,马上撤退,并向楚国求救。楚共王反应非常迅速,他马上出动大军,最终与晋军对峙于郑地鄢陵。当时的晋军统帅是:老大晋厉公、中军将栾书、中军佐士燮、上军将郤锜、上军佐荀偃、新军将郤犨、新军佐郤至。而下军将韩厥,下军佐荀罃留守国内。

image.png

  1

  楚军统帅是:老大楚共王统领全军,司马子反将中军,令尹子重将左军,右尹子革将右军。楚共王亲兵左广彭名驾驭战车,潘党为右;右广许偃驾驭战车,养由基为右。郑成公亲率郑军,石首驾驭战车,唐苟为右。总体来说,两军不管是将领还是军力,都算是势均力敌的,但是当时的人都不看好楚国。据说楚军路过申地(今河南南阳)时,子反拜见申叔时,申叔时预言楚必败,子反必死。他认为现在楚国丢弃百姓,断绝外交,亵渎神圣的盟约,违反时令,发动战争,使百姓疲劳,以求快意。人们都为自己担忧,谁肯去牺牲性命?

image.png

  2

  可是晋国的范文子(士燮)却不想和楚军交战。郤至怒道:“韩原之战,惠公败于秦;箕之战,主帅先轸死于沙场;邲之战,主帅荀林父兵败溃逃。这些都是晋国的奇耻大辱!现在我们躲避楚军,岂不是增加了耻辱!”士燮说:“我们先君多次作战是有原因的。秦、狄、齐、楚都是强国,如果他们不尽力,子孙后代就将被削弱。现在秦、狄、齐三个强国已经屈服了,敌人只有一个楚国罢了。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国家内部和外部不存在忧患。如果不是圣人,外部安宁就必定会有内部忧患。为什么不暂时放过楚国,使晋国对外保持警惕呢?”

  3

  且不说士燮的老爷爷士蒍、老爹士会有多聪明了,单是士燮的这几句话就潜藏着无尽的智慧。孔子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罗贯中云“论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这个道理。确实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没有内忧外患啊,毛爷爷也算是圣人,利用内忧外患获得了举世无双的胜利,但是最终还不是又增添了内患?这种天理循环是没法改变的,以范文子之明,恐怕早已看到了三郤与栾书的矛盾,才说出这么语重心长的话。

  可是晋厉公不听士燮之言,坚决要和楚国奋战到底。

      4

  却说楚共王直逼晋营,自以为出其不意,晋军必然慌乱,没想到靠近敌营,晋军却寂然不动,于是他向太宰伯州犁请教。伯州犁是晋国上卿伯宗的儿子,伯宗被郤氏害死后,伯州犁逃到楚国,为楚共王所用。总之意思就是说,晋兵的任何动作,都逃不出楚王的手掌心了。

  5

  接下来的战斗可以用惨烈来形容。楚国的战力已经不如晋国。战斗从晨至暮,楚军略微受挫,楚公子筏被晋军俘虏。楚共王鸣金收兵,约定次日再战。

  当夜,子反派军吏视察伤员,补充步兵与车兵,修理盔甲武器,清理战车马匹,命令次日鸡鸣时吃饭,整装待命,投入战斗。苗贲皇也通告晋军作好准备,次日再战,并故意放松对楚俘的看守,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晋军备战情况。

  6

  楚共王得知晋军已有准备后,立即召见子反讨论对策,这时候战役开始出现微妙的转机。原来子反这个人好酒如命,和楚共王商量了半天,没没有结果,子反就愁啊,总不能愁死啊,咋办呢?只能借酒消愁了。就这样一杯一杯又一杯,直接就喝大了。

  第二天开战的时候,只有楚共王一队楚军出战。楚共王见大势已去,只好班师回国。楚共王退至瑕地时,怕子反畏罪自杀,派子重和养由基接应子反。可是子重和子反有矛盾,他私下对子反说:“先前令尹子玉兵败自杀,你是知道的。现在战争的失败是你造成的,就算主公不忍心杀你,你又有何脸面回去见主公呢?”子反听了,羞愧难当,自缢而死。楚共王听说后,叹息不已,对子重也渐渐疏远。

  就这样,鄢陵之战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战争中继城濮之战、邲之战后第三次、也是两国最后一次主力军队的会战。鄢陵之战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走向颓势。晋国虽然借此战重整霸业,但很快陷入内乱,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沙随大会诸侯,共谋伐郑,随后晋、齐、宋、鲁、邾等国军队伐郑,继而伐陈、蔡。郑子罕出兵夜袭,宋、齐、卫三国军队被击败。说实话,这时候郑国开始渐渐强势,到了郑子产执政的时候,郑国俨然又是一个强国。所以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返回顶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