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4 06:30:03 首页
钟离之战,亦名邵阳之役、魏梁二次钟离之战、邵阳洲之捷 ,为中国南北朝南梁天监六年(北魏正始四年,507年),梁军在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战胜北魏军的防御作战。
天监五年(506年),梁军在洛口溃败之后,北魏中山王元英请求乘胜荡平东南,得到北魏宣武帝允准。同年十月,元英率领号称百万之众的大军包围钟离城,北魏方面又增派大将邢峦合围钟离。邢峦度时审势,两上章表,恳请罢军撤围。北魏宣武帝召回邢峦,代之以镇东将军萧宝寅。十一月,梁武帝诏右卫将军曹景宗统二十万梁军援救钟离。次年正月,元英与北魏平东将军杨大眼调兵数十万强攻钟离。钟离三千守军在梁将昌义之的督统下进行了艰苦而有效的防御战。梁武帝又增派豫州刺史韦睿援钟离。韦睿用兵神速,十日从合肥到达邵阳。连夜筑城,并派人潜水给钟离城中守军送信,使守军士气大振。元英、杨大眼昼夜轮番进攻,都被韦睿击退。曹景宗、韦睿用火攻分别烧魏两桥,致使魏军大败,魏军被斩杀及淹死者各有十余万,五万人被俘 。
此役为梁武帝讨伐北魏中具关键意义的一战,亦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取得了自宋元嘉初年“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稳定了淮南形势。
结果
钟离之战,南梁大获全胜,北魏军被淹死和被斩杀的各有十余万 ,几乎全军覆没。元英、杨大眼及萧宝寅三人皆得以幸免。三人回国后,有官员建议将三人处以极刑,但宣武帝免除三人死罪,只剥夺元英及萧宝寅的爵位,贬为平民,杨大眼则流放至营州充军。 但不久后宣武帝为对付国内叛乱及对南朝用兵,先后恢复了三人的官爵。
总评
此战,魏军主帅元英错误估计战场形势,一意孤行,终致失败。梁军守将刚勇,各部密切配合,采用多种有效战法,且适时反攻,取得了自宋元嘉初年以来南朝对北朝作战的一次大捷,稳定了淮南形势。
史评
侯景:窃以北魏安强,莫过天监之始,钟离之役,匹马不归。
魏收:自国家经略江左,唯有中山王英败于钟离,昶于朐山失利(朐山之战),最为甚焉。(《魏书》)
章如愚:元英扫北方之众,没于钟离。(《群书考索续集》)
王夫之:钟离之胜,功侔淝水。(《读通鉴论》)
吕思勉:此为南北交战以来南朝所未有之一大捷,洵足寒鲜卑之胆已。(《两晋南北朝史》)
影响
钟离之战是北魏对南朝所有军事行动中挫败最大,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损害北魏国力甚巨。此后国内民变加剧,政局更加衰败。受繁重徭役及赋税压迫的人民不是亡命山林,便是依附豪强,或出家为僧,导致国内僧满为患,除了对国家发展有负面影响,也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宣武帝一朝的民变中,有四次就是由僧侣所主导的。这些日益恶化的因素,最终导致国家的分裂。
而此战对南梁甚至整个南朝历史来说,是一次空前的大胜利,是“南北交战以来所未有之大捷”,显示南北朝的实力对比已发生改变,北魏开始走下坡。不过,南梁虽保有相对的安定,但梁武帝却始终不放弃北伐的念头,连年用兵而削弱国力,为日后侯景之乱种下远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