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完璧归赵

  赵惠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知道了这件事,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楚国的卞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又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几天几夜,眼泪哭干了,连血也哭出来了。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唯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文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完璧归赵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曾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够出使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是答应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负不讲道理的责任。”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大王现在可能没有适当的人选吧,我倒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我就把宝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宝玉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西使秦国。秦昭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不会以城换璧,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查看更多

  秦昭王坐在章台上接见蔺相如,蔺相如捧璧献给秦昭王。秦昭王大喜,把宝璧给妻妾和左右侍从传看,左右都高呼万岁。蔺相如看出秦昭王没有用城邑给赵国抵偿的意思,便走上前去说:“璧上有个小红斑,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昭王把璧交给他,蔺相如于是手持璧玉退后几步站定,身体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对秦昭王说:“大王想得到宝璧,派人送信给赵惠文王,赵惠文王召集全体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得无厌,倚仗它的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宝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是不能得到的。’商议的结果不想把宝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百姓的交往尚且不互相欺骗,何况是大国呢!况且为了一块璧玉的缘故就使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着宝璧,在殿堂上恭敬地拜送国书。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以表示敬意呀。如今我来到贵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台观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璧后,传给姬妾们观看,这样来戏弄我。我观察大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宝璧。大王如果一定要逼我,我的头今天就同宝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1.jpg

  蔺相如手持宝璧,斜视庭柱,就要向庭柱上撞去。秦昭王怕他真把宝璧撞碎,便向他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如此,并召来主管的官员查看地图,指明从某地到某地的十五座城邑交割给赵国。

  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用欺诈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的,于是就对秦昭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惧怕贵国,不敢不奉献出来。

  赵王送璧之前,斋戒了五天,如今大王也应斋戒五天,在殿堂上安排九宾大典,我才敢献上宝璧。”秦昭王估量此事,毕竟不可强力夺取,于是就答应斋戒五天,请蔺相如住在广成宾馆。

...查看更多

  战国年间,赵王得到了一块原是楚国丢失的宝玉即和氏璧,秦王听闻后,遂送信表示自己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赵王看了信以后十分不安,他认为秦王不会这么大方,无非是想骗走宝玉罢了,可是又不敢违抗,于是不知所措。此时,赵王手下的一员大臣,蔺相如主动请命由他带着和氏璧面会秦王,表示他能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愿以城池交换,一定可以将该宝玉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赵王深知其才智与为人,就应允了。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将和氏璧奉上,秦王爱不释手,还传给群臣、爱妃们一一观看,唯独不提城池之事。蔺相如站在一边等了很久,见秦王并无交换诚意,也无归还宝玉之意。于是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十分珍贵,但是有一处瑕疵,让我来指给你看。”秦王一听十分紧张,立马将该玉交到蔺相如手上,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之后,后退几步,靠在柱子上,说:“当初大王承诺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换,赵国大臣都说秦王不可信,我却不认同,认为秦王作为堂堂大国君主,岂能言而无信。因此我执意劝赵王将和氏璧交于我带来秦国。谁知您丝毫没有换城之意,如果大王只是想强取此玉,我愿与此玉一同撞碎在这柱子上。”秦王听闻,连连阻拦,声称愿意割城交换,而蔺相如看出了秦王并无真心,于是假借令其斋戒五日之名,偷偷将和氏璧运回赵国,直到交换仪式当日,秦王才发现和氏璧已经回到了赵国,却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原本是由楚文王所有的楚国国宝,在楚国君主手中世世代代传承了三四百年。后来,诸侯争霸,谁都想把这块宝玉据为己有,而完璧归赵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战国末年,七雄争霸,即秦韩赵魏楚燕齐,加上名义上的中山与周王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成为了那个年代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当时的秦国君主是秦昭襄王,他为人英明、野心勃勃,从宣太后和国相魏冉手中夺回政权,任用范雎为相、白起为将,推行远交近攻的扩张政策,国力始终在不断的增强,此时的秦国已经初显统一六国之势。此时的赵国国君是赵惠文王,其父赵武灵王为了壮大军事势力,因此使文王年幼继位,由肥义任相国辅佐他。赵惠文王登基四年以后,由于其兄赵章安阳君造反,将肥义杀害后,兵败逃往赵武灵王的沙丘宫,最终被围困所杀。此后赵惠文王下令,以赵武灵王私藏叛贼的罪名将父亲杀害,从此自己执掌政权。

1.png

  完璧归赵一定程度上,也是秦赵两国的外交之争,秦王生性持重,深谙权谋,而赵王则略显悠游寡断,猜疑心极重,好在他懂得用人,手下不乏文武贤臣良将,为赵国的壮大以及能与秦国抗衡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过在完璧归赵的六十几年之后,强秦还是吞并了赵国,和氏璧也最沦到秦始皇手中做成了他的玉玺。

...查看更多

  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个英雄,他作为一名大臣,为了能够保住和氏璧,从容游走在生死之间,其气魄和胆识都是为人所钦佩的。蔺相如在千百年来都是能臣的优秀代表之一,他能够在三年内,从一个门客晋升为上卿,足以证明其能力和过人的本领。

  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勇士,他出身贫寒,在一个极其重视出身的社会里,蔺相如是不可能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偏偏这时代的号角一吹响,蔺相如就像响应号召般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蔺相如能够出现在赵惠文王的面前,还要多亏缪贤的举荐。这一切都要从那块“和氏璧”说起,秦国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也是就给赵国来信,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玉,赵国君臣上下商议,给了秦国未必会割让城池,不给又怕秦军攻打。给不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缪贤大胆进言,建议赵惠文王让他的门客蔺相如试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见了蔺相如。

  赵王见到蔺相如就问他,怎么处理和氏璧这件事。蔺相如便给赵王分析,赵王如将和氏璧献给了秦国,而秦国不把城池割让给赵国,秦国在道义上是失信的,而赵国不给秦国和氏璧,也是失信,到底哪一个更理亏,自然不言而喻

1.jpg

   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于是,赵王又试探性地问道谁能够担任出使秦国的重任,蔺相如毛遂自荐带着和氏璧就到了秦国。

  到了秦国,秦王见着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来,十分高兴。蔺相如献上了和氏璧,把这块宝玉给众人传看,秦王很高兴,但是言语之间却没有要割让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便趁机对秦昭王说:“这块玉上有一个瑕疵,请让我指给你看。

...查看更多

  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个英雄,他作为一名大臣,为了能够保住和氏璧,从容游走在生死之间,其气魄和胆识都是为人所钦佩的。蔺相如在千百年来都是能臣的优秀代表之一,他能够在三年内,从一个门客晋升为上卿,足以证明其能力和过人的本领。

  蔺相如是个有勇有谋的勇士,他出身贫寒,在一个极其重视出身的社会里,蔺相如是不可能有机会崭露头角的,偏偏这时代的号角一吹响,蔺相如就像响应号召般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蔺相如能够出现在赵惠文王的面前,还要多亏缪贤的举荐。这一切都要从那块“和氏璧”说起,秦国听说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也是就给赵国来信,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玉,赵国君臣上下商议,给了秦国未必会割让城池,不给又怕秦军攻打。给不给都是很麻烦的事情,这个时候,缪贤大胆进言,建议赵惠文王让他的门客蔺相如试试,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惠文王在朝堂之上接见了蔺相如。

  

蔺相如.jpg

赵王见到蔺相如就问他,怎么处理和氏璧这件事。蔺相如便给赵王分析,赵王如将和氏璧献给了秦国,而秦国不把城池割让给赵国,秦国在道义上是失信的,而赵国不给秦国和氏璧,也是失信,到底哪一个更理亏,自然不言而喻。两种对策衡量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于是,赵王又试探性地问道谁能够担任出使秦国的重任,蔺相如毛遂自荐带着和氏璧就到了秦国。


  到了秦国,秦王见着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来,十分高兴。蔺相如献上了和氏璧,把这块宝玉给众人传看,秦王很高兴,但是言语之间却没有要割让城池的意思。蔺相如便趁机对秦昭王说:“这块玉上有一个瑕疵,请让我指给你看。于是,秦王便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迅速退后,怒发冲冠地说:”有瑕疵的不是玉,而是大王的诚信!如果大王要强迫我交出玉,我就和这和氏璧一起葬身于此。“秦王一听,不敢怠慢了蔺相如,要蔺相如提条件,蔺相如说:”赵国为了将和氏璧送到此地,赵王斋戒了五天,按照理解来说,你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这样以后我才能心甘情愿将宝玉献给大王。“

  秦王不敢违背蔺相如的话,于是真的照着他说的话做了。在过去的五天都以隆重的礼节接待蔺相如,相如一见秦王便坦白:”秦国从穆公以来二十多位国君,没有一位能够坚守信约,我怕被秦国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叫人先把玉送回去了。如果秦王诚心想和赵国交换,那么秦王请先割让二十座城池,赵国一定派人将玉送来,秦强赵弱,赵国是不会欺骗秦王的。相如自知犯了欺君之罪,请求秦王处罚。“蔺相如说完这番话后,群臣莫不震惊,秦王自觉被赵国玩弄,本想处死蔺相如,但不能为了区区一块玉而伤了两国的和气。于是,秦王也就放过了蔺相如,这样蔺相如安然回到了赵国。

  蔺相如甘冒生命危险为国家效命,见其忠勇,而秦王虽然受到蔺相如的欺骗,却能顾全大局对蔺相如以礼相待,表现出了大国君主的气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众所周知,秦王不过是想要骗取和氏璧罢了,并不会真的割让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然而赵王迫于秦国强威,不得不派蔺相如出使秦国,那么蔺相如是如何智斗秦王,拿回和氏璧完好归赵的呢?

  

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

  秦王胸有成竹又略带得意洋洋地接见了蔺相如以后,蔺相如便将带来的宝玉献上,秦王接过来后甚是欢喜,爱不释手地左看右看,看罢还传给身边的爱妃与群臣一一观赏,就如同在炫耀一件属于他自己的宝物,朝上议论纷纷,十分热闹,可秦王完全沉浸在看到宝玉的兴奋中,一言不提割城之事。

  蔺相如见状,便也明白了秦王的意图,于是他便想了个主意从秦王手中拿回和氏璧。他上前一步,对秦王说:“大王,这玉虽然甚是美观,但也有一处小瑕疵,让我来指给您看。”秦王一听,立马紧张下来,马上把和氏璧拿回来递到蔺相如手中。蔺相如接过和氏璧后,捧在手中后退几步,靠在一根房柱上,对秦王说:大王千里迢迢派使者来表示愿意割城交换,赵王是信任秦王作为一国国主的威严,于是派我来此,可我来此已久大王却丝毫不提换城之事,如今大不了我与和氏璧一同碎于此处。”说罢便举起和氏璧做出要砸的样子。 ...查看更多

  完璧归赵的故事是怎样的

  战国年间,赵王得到了一块原是楚国丢失的宝玉即和氏璧,秦王听闻后,遂送信表示自己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赵王看了信以后十分不安,他认为秦王不会这么大方,无非是想骗走宝玉罢了,可是又不敢违抗,于是不知所措。

  

完璧归赵


  蔺相如完璧归赵

  此时,赵王手下的一员大臣,蔺相如主动请命由他带着和氏璧面会秦王,表示他能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愿以城池交换,一定可以将该宝玉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赵王深知其才智与为人,就应允了。

  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将和氏璧奉上,秦王爱不释手,还传给群臣、爱妃们一一观看,唯独不提城池之事。蔺相如站在一边等了很久,见秦王并无交换诚意,也无归还宝玉之意。于是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十分珍贵,但是有一处瑕疵,让我来指给你看。”秦王一听十分紧张,立马将该玉交到蔺相如手上,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之后,后退几步,靠在柱子上,说:“当初大王承诺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换,赵国大臣都说秦王不可信,我却不认同,认为秦王作为堂堂大国君主,岂能言而无信。因此我执意劝赵王将和氏璧交于我带来秦国。谁知您丝毫没有换城之意,如果大王只是想强取此玉,我愿与此玉一同撞碎在这柱子上。” ...查看更多

结语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名相,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蔺相如为人机智勇武,有远见,善谋断,为赵国抵御强秦、壮大国势立下了汗马功劳。据当地传说,蔺相如自幼习武,臂力过人。蔺相如好读书,求上进,乐于助人。他见小伙伴们因家贫无力读书,便把自己所学悉数教授给他们,人都称之为“蔺先生”。赵惠文王时期,蔺相如做了宦者令缪贤门下的食客。“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就源自于他的事迹。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