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破坏圣像运动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年,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年,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image.png

  “破坏圣像运动”(ByzantineIconoclasm)是指726年至843年期间,东罗马帝国中数位皇帝所推行的政策, 从726年皇帝利奥三世一颁布禁止祟拜偶像法令为开端, 至公元843年幼帝米海尔三世统治时期,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为止,持续了117年。其目的是要打击东西教会分裂前的罗马教会与希腊教会在境内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内贵族一直垂涎教会的土地,希望藉以没收教会财产。

  1566年8月11日,欧洲历史上著名的“破坏圣像运动”(Beeldenstorm、Bildersturm、IconoclasticFury)发起。由尼德兰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发动的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人民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起义的锋芒一开始指向教会,他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起义发展迅速,很快波及到尼德兰17个省中的12个省。短期内,教堂和寺院被捣毁5500余所。所以,历史上称之为“破坏圣像运动”。 [1]

  历史背景

  380年,狄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对异教信仰进行打击,确立了教会的国教地位,大量民族宗教传统和地方神话被整合到教会的神话中,但异教皈信的信徒不习惯崇拜没有形象的神,这样的 神给人一种与生活距离遥远的感觉,同时许多曾经为异教制作偶像的艺术家和工匠们现在转而为教会服务,教会的艺术风格因而日益受到罗马既有的艺术风格的影响,也开始描绘栩栩如生的形象,在4-5世纪时期,教会在地下墓穴绘画和集会所壁画中采用一些象征性的符号和形象来代表基督,罗马及希腊文化与本土的文化结合,将原有对象征性的基督崇拜转为对实际圣物的崇拜。圣物崇拜在部分教会人士眼中,完成了对文化程度较低的一般民众的宗教教育,这对于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功不可没,但当教徒对圣像从一种符号转变为一种偶像崇拜时,许多虔诚的教士和信徒感到忧虑。在695年,查士丁尼二世将基督的样貌刻在硬币上时,社会上已经出现了有关描绘耶稣的形象,表现神性或者将人性与神性分离开来,只是表现了人性一面的争议,指将基督刻在硬币上是异教的行端,《出埃及记》、《利未记》、《申命记》中都对禁止圣像崇拜做出了严厉的规定。事实上,当时的圣像崇拜已经失去了崇拜英雄和神灵的最初意义,成为了教会扩大其迷信思想的影响和剥削平民百姓的有力形式。

  发生原因

  总体而言,利奥三世推行运动是因为人民对当时奢华教会的不满,要求简化宗教仪式,取消圣像崇拜,教地位崇高及财富雄厚,帝国政府想利用破坏圣像抵抗修院的势力及认为圣像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偶像,有违宗教原则。

image.png

  政治上

  破坏圣像运动是一场帝国皇帝与教会争夺对教会控制权的斗争。自4世纪以来,东罗马皇帝就享有控制教会的“至尊权”,这一权力是早期东罗马皇帝作为羽翼未丰的教会的保护人而自然形成的。不过,在破坏圣像运动爆发前,皇帝与教皇争夺权力的斗争一直没有停止,而且愈演愈烈。自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24年亲自主持召开第一届大公会议后,狄奥多西一世、狄奥多西二世、马尔基安和查士丁尼一世分别主持召开大公会议。罗马主教马丁曾企图主持第二次大公会议,但他旋即被君士坦丁二世下令押解至首都监禁,而后遭到流放 。其次东罗马皇帝拥有控制五大教区,即罗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亚历山大城和安条克教区的教会高层的任命权,君士坦丁一世、狄奥多西二世及查士丁尼一世分别摆免教区内的大教长及主教职位,教皇维吉吕更被软禁于君士坦丁堡达7年之久。但教会一直力希望图摆脱皇权的控制,君士坦丁一世时,主教有权审理世俗法庭审理过的任何案件,而主教的判决被认为是终审判决,狄奥多西一世时,教会进一步获得了税收和司法等方面的特权。7世纪时,教会反对了希拉克略提出的“联合论”和“两性一意论”,罗马主教格里高利一世更公开反对禁止官员和士兵在未完成职责以前进入修道院的皇帝敕令,又利用东罗马世俗大贵族争夺皇权,至7世纪末,罗马主教色尔爵在与皇帝的斗争中公然煽动军队反叛朝廷。教会权力不断的提高,促成了利奥三世发动破坏圣像运动以限制教会的发展。

  经济上

  4世纪以后,教会作为东罗马的国教,受到特殊的保护,教会财产增加极为迅速。君士坦丁一世的<米兰敕令>即明确规定,发还教产,许可教徒向教会捐赠各种形式的财产。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后,教会不仅得到了大量地产、金钱和粮食,还兴建了大批教堂和修道院,教会的庄园内包括农用耕地、房产、果园、橄榄园、葡萄园、山坡牧场、小型手工作坊、农户、畜群等,修道院的高墙内,有修士的居室、工作间、教堂、会堂,其周围的田地亦由下级修道士耕作,此类田产为教会带来了庞大的收益。同时,教会通过接受捐赠、遗产和经营庄园等途径,每年都可以得到相当丰厚的收入。教会又吸引了大批青壮年人出家,成为教职人员或修道士。6-7世纪,东罗马帝国连年战争、瘟疫不断,人力资源消耗严重。军队人数急剧下降,人力资源的短缺还直接削减了纳税人的数量,减少了东罗马传统税收人头税的总量,使国家收入大幅度下降。在利奥三世执政期间,阿拉伯人占领了帝国大部分的领土,令占领地内的修士回流到境内,导致境内的修士人数大增。修士及教会在帝国境内一向享有众多的特权,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 加上教会利用群众对圣像及圣迹的崇拜,搜括人民资产,令宗教阶层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负担。因此东罗马帝国的皇帝透过此运动,大量没收教产、关闭修道院、强迫修女修士还俗。

  军事上

  为了抵抗外敌入侵,希拉克略王朝和伊苏里亚王朝的皇帝大力推行军区制,将全国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建立军役和封建义务合一的军事屯田制。军区制的实施需要大片的国有土地,但国内大部分的土地均控制在教会之下,致使未能将土地分配给保护国家的军官,令国家的防卫体系受到动摇。其次,利奥三世所封的军区领袖大多是来自东方的小亚细亚,这批军事贵族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一般都有反圣物崇拜的倾向,同时对教会的封建势力感到恨之入骨,利奥三世为了讨好这批军事贵族,故此发起圣像破坏运动以争取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大量的青少年出家当修士,令国家缺乏军队兵源,当时拜占庭正面对阿拉伯人及保加利亚人的入侵,帝国不得不解决青少年人逃避到教会的问题,最终以运动来强迫关闭修道院等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廷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 。813年,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经历过程

  利奥三世时期

  利奥三世为首位推行此运动的皇帝。利奥三世在726-730年间,两度宣布反对供奉圣像的诏令,是为破坏圣像运动。首先他在726年,颁布了《禁止崇拜偶像法令》,中止了君士坦丁堡及各省的一切关于偶像崇拜的活动,同时大批教会的土地被充公,剩下的土地亦必须交税,教会被取缔,大批修士还俗,恢复了劳动人民的本色,征用教会产业,宣布没收意大利南部什一税,730年,他召开宗教会议,撤换了反对运动的大教长日耳曼努,代了是拥护运动的大教长阿纳斯塔西乌斯,并制定了有关的宗教法规,为此运动提供了宗教上理论的依据。教皇额我略二世对此表达强烈抗议,部分意大利和希腊地区更爆发了人民起义,727年,拉文纳更因此脱离帝国的统治,731年,额我略二世更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不过都无阻破坏圣像运动的进行。

image.png

  君士坦丁五世时期

  利奥三世于740年去世,利奥三世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子承父业,继续推行此运动,虽然运动因阿尔塔瓦兹德中途夺位而暂停,但在743年,君士坦丁五世复位后再次推行,大量的圣像艺术品焚毁,教堂内的圣像雕刻被石灰水洗清,破坏圣像运动的推行一直打击教会的收入及发展,更重要的是破坏圣像运动一直在教会中未找到定案,此运动一直激发各教义派别的矛盾,令社会处于不安的情绪,结果君士坦丁五世得此加强集权统治,754年,君士坦丁五世更于一次宗教会议中,将圣像崇拜的拥护者大马士革的圣约翰遂出教会。另一方面,教皇哈德良一世为了救助受到君士坦丁五世迫害的信徒,于782年,复修了希腊咏经团圣母堂,作为收容逃难信友。

  伊琳娜女皇时期

  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图像君士坦丁六世继位,但由于年幼由伊琳娜女皇摄政,但伊琳娜女皇很快就废掉君士坦丁六世的皇位,虔诚的伊琳娜女皇重新回到偶像敬拜的怀抱,促使教皇哈德良一世在787年召开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讨论敬拜圣像在教会中地位的问题,结论是不断注目于绘画的图画能够维持一个人的信仰,并使人经常留心其中的教训,肯定了圣像崇拜在教会地位,并下令把反对圣像崇拜者的法令、文件和著述全部销毁,但这次会议并没有为运动带来太大的影响。

image.png

  利奥五世时期与终结

  到了815年,利奥五世召开宗教会议,恢复圣像崇拜禁令,废黜大教长尼基弗鲁斯,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崇尚毁坏圣像的主教,利奥五世是破坏圣像运动的坚定支持者,他以君士坦丁五世为榜样,重新推行被废止的破坏圣像法令,废除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的决议。直至843年,米海尔三世登位,摄政皇后提奥多拉颁布反对破坏圣像的尼西亚法规,此运动才得以终结,没收的教产不用交回教会,教堂里则重新供奉圣像及圣物。

  历史影响

  破坏圣像运动的产生,遏制了教会无限膨胀的经济特权,限制了教会的扩张,在当时来说,教会的权力并非一般贵族或骑士可比拟,教会地位下降,取而代之是贵族和骑士的地位提升,改变了整个社会阶层,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是次运动是君权与神权的交替,此运动在各方面打击教会,导致教会需依附在君权之下,皇权高于教权的原则并未发生动摇。但另一方面,破坏圣像运动亦促使了部分的省份,脱离帝国的统治,打击了帝国的税收。在艺术上,部分的宗教艺术品受到运动的破坏,倒如圣索菲亚大教堂,但经历了过百年的破坏圣像运动终于落幕,印证著盛行崇拜诸神雕像艺术的希腊文化战胜历来反对偶像崇拜的阿拉伯文化,使宗教艺术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8-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庭帝国境内发展。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今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此次事件的经过。

image.png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出现了第二波阿拉伯扩张主义。在698年,拜占庭丧失了迦太基和北非,到711年时哈里发国家已经扩张至西班牙,并进一步延伸至中亚。717年,在保加尔人协助下,一支强大的穆斯林军队包围了君士坦丁堡,但是运气这次眷顾了拜占庭人:阿拉伯舰队在开进时被桑托林火山岩浆埋没,这次事件被拜占庭认为是一次好兆头。拜占庭人同时还有一件秘密武器——一种称作“希腊火”的神秘液体,与水接触后会燃烧,可以用来摧毁阿拉伯舰队。阿拉伯军队仍然一心想着攻破城墙,但不得不熬过极其严寒艰苦的冬天,还有鼠疫和来自以前盟友保加尔人的袭击。最终围城得以解除,率众抵抗的将军叙利亚的利奥(利奥三世,717-741年在位),获得支持成了皇帝

  所幸的是,717年的阿拉伯人围城之后,类似事件再没有发生。哈里发国家内部持续升级的纷争,以及发生在750年的阿拔斯接掌权力,给了拜占庭恢复元气的时间,使拜占庭在东部前线建立起了均衡的军事实力。利奥精明强悍的儿子君士坦丁五世(741-775年在位),建立了三支精锐部队直接归自己指挥,从而进一步壮大了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强化了个人安全。这些部队( tagmata,意为皇帝的卫队)就驻扎在都城以内或附近地带,形成了拜占庭军队的核心力量。事实上,在利奥和伊苏里亚王朝统治时期,帝国开始在表面上显露出趋于正常的态势。皇帝们得以用心处理那些“和平时期”应该解决的事务,利奥开始着手司法改革,君士坦丁修复了公共纪念建筑和诸如主水道这样的公共设施。同时,君士坦丁对都城慷慨大方,彰显帝国取得的丰功伟绩。他还将来自希腊和爱琴海岛屿的定居者重新安顿在都城的郊区。

  然而,伊苏里亚王朝的皇溶们率领帝国恢复元气的事实,并不足以平息众多的批评。事实上,现存的资料对他们的评价极不友善,有些甚至将这对父子比作是路西法。人们只记得利奥三世和君士坦丁五世废除了圣像崇拜,而对他们所达成的其他所有成就则一概无视。公元8世纪和9世纪,反对圣像崇拜的论战使我们对当时拜占庭所知的一切黯然失色。基督教信仰中圣像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基督的圣像的作用,在神学典籍中并非首次出现,但是在早期的伊斯兰征服之后,这一话题凸显出至关重要的意义。利奥反对圣像崇拜的根本理念,可以从他同哈里发欧麦尔二世(UmarⅡ,717-720年在位)的通信中一探究竟。他在信中认为圣像崇拜从圣经中找不到支持,欧麦尔则强调了穆斯林在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功是与他们严格禁止圣像崇拜紧密相关的。

  在希拉克略时代,拜占庭人在征战中携带圣像,还把圣母的圣像带到堡垒城墙上,但是他们却遭受到一个接一个失败。与许多同时代人一样,利奥相信圣像是一个累赘和不利因素。既然纯正的“东正教”是对付厄运的唯一保障,那么圣像崇拜就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非正统的,因此是要被禁止的:“圣像破坏”字面含义即是“将圣像打碎”。现代学者们也将利奥的这一政策解读为其对教会和通行宗教实施更大影响力的一个举措,尤其是出对圣徒膜拜进行制约的考虑。通过将那些虔诚的信徒纳入集中控制之下,皇帝可能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来防止对东正教的偏离。

image.png

  圣像破坏在拜占庭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了相当大的支持,尤其是在军人之中,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拜占庭人而言,圣像是一个几乎家家必备的亲密物件。耶稣、圣母和圣徒的圣像被视为同圣灵沟通的方式,提供了获得神的保佑和庇护的直接通道。那些支持者宣传圣像是神的表征,但是批评者认为圣像被视为圣物是那些支持者的自作主张。帝国到处都是圣像,许多因具有神奇的力量而出名:有些圣像据说还会哭泣和流血。

image.png

  利奥反对圣像崇拜的决心在公元726年变得更加坚决,当时在桑托林又爆发了一场火山喷发,天空被染黑,爱琴地区遭受了大块浮石的侵袭。公元730年,他命令教士将圣像移出教堂。我们的文献来源都是对此事件做了极其不友善的记载,记述了这场迫害的地狱般场景。有一文献如此评述皇帝:发狂的野兽把属下所有臣民召集至一处,在人群中像狮子般咆哮,从内心的愤怒喷发出火焰和怒骂,发出这样令人悲伤的命令:“制造圣像是一种盲目崇拜的技艺;圣像不可受到崇拜。”

  历史学家们不太情愿关注如上这些带有偏见的文献,尤其是考古研究并不支持那种认为当时发生了恣意破坏的看法。但在君士坦丁五世统治时期,神职人员和修道士的确受到了迫害,当时产生了至少一位有名的殉道者:公元764年,圣斯德望( Stephen the Younger)修道士团体的创立者和圣像崇拜的坚定捍卫者,就受到严刑拷打,最后被处决。

  破坏圣像运动的产生,遏制了教会无限膨胀的经济特权,限制了教会的扩张,改变了整个社会阶层,加快了封建化的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大家都知道,现在许多教会都打着爱与和平的名号到处游荡,东走西逛,声称没有和平就没有爱。今日小编要和大家说的这两个教会,因为相互产生了一些矛盾,最后弄到水火不容的局面,一起来看一看吧!

  罗马帝国后期,帝国一分为二: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称为东罗马帝国;西部以罗马为中心,称为西罗马帝国由于帝国一分为二,东西罗马帝国的基督教会之间也出现了裂痕。名义上,东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教廷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中心,但西部的罗马教廷则常常自行其是。尤其到了公元5世纪,罗马教廷将西部的教会一并纳入自己的管辖之下,还自封罗马大主教为教皇。这样,基督教实际上已形成了两个中心,即君士坦丁的宗主教(也称“牧首”)和罗马的教皇。

image.png

  在公元7世纪之前,东西两教会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保持着平静。但是,到了公元8世纪,关系就开始恶化了。促成关系恶化的原因,即历史上有名的所谓“圣像破坏运动”。本来,基督教是从禁止偶像崇拜的犹太教演变而来的,所以最初也严禁崇拜偶像。但是,这种没有偶像的一神教,在传教时不免显得抽象,信徒们心中没有一个具体的崇拜对象。于是,后来的基督教传教士为了有利于向底层民众传教,有时也为了美化教堂,便将基督、圣母、使徒和殉教圣者的画像挂在教堂里供信徒们朝拜。这样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各地的教堂里都充满了画像和塑像,而信徒们就对着这些画像和塑像顶礼膜拜,其情供奉着圣像的夏特尔大教堂。

  跟拜偶像的原始多神教无甚区别。这种拜偶像的习惯,在当时不仅受到伊斯兰教徒的嘲笑和犹太教徒的攻击,同时也遭到基督教内部某些派别如保罗派的反对,因为使徒保罗生前曾明确表示过,基督徒不应崇拜偶像。教会内部的这种矛盾,招来了当时东罗马帝国皇帝利奥三世的干预。他决定支持保罗派,于是便于公元726年会同东罗马元老院和东罗马教会一起,颁布了一道“偶像崇拜禁令”,敕令所有基督教堂内即刻销毁所有的画像和塑像。但是,教会内部提倡偶像崇拜的一派却煽动众多信徒与皇帝对抗。当皇帝派出的执行官吏前去拆除偶像时,狂热的偶像崇拜派基督徒便从四面八方涌来,与帝国军队发生冲突。而利奥三世执意要实行他的禁令,命令军队镇压。这样,京城君士坦丁堡便整个地处于混乱之中。

  京城动乱的消息传到东地中海各地,那里拥护偶像崇拜的基督徒便很快组成一支临时军队,以“消灭基督的敌人”为口号,浩浩荡荡地向京城开来。他们在京城附近又与帝国军队相遇。一场混战之后,这批乌合之众固然为帝国军队所消灭,但那里的教会却仍然拒不执行禁令,并发起了一场所谓的“护像运动”。这样,整个东罗马帝国都陷入了混乱之中。再说西罗马那边,本来自封的罗马教皇就跟君士坦丁堡不和,现在接到东边来的一道禁令,要他们拆除教堂内所有的偶像,教皇当然不服。于是便采取了公然对抗的立场,一面向信徒们宣讲东部教会的“反基督罪行”,一面又将执行皇帝命令的军队逐出意大利,并组织护教军向君士坦丁堡开去。

  皇帝利奥三世本想派一支强大的军队去意大利平乱,但由于东部也一片混乱,再加上伊斯兰教徒乘虚而入,攻占了小亚细亚的东罗马领土,所以他的计划根本不能实现,至多只能与西部抗衡而已。这种东西抗衡的局面,一直持续了100多年,其间关于“偶像崇拜”问题几经反复:利奥三世去世后,他的三个继承者都遵奉着他的禁令,但是到了公元780年至797年期间,当时摄政的皇后伊勒娜转而支持拥护圣像派,抗衡的局面有所缓和。可是继伊勒娜之后执政的两代皇帝又恢复利奥三世的禁令。接着,在公元843年,女皇狄奥多拉当政,她又中止了禁令,与西部教会妥协,并召开君士坦丁堡会议,恢复了圣像供奉。

image.png

  这样,关于偶像问题虽然告一段落,但东西两边教会分治的局面却难以改变。这种局面又持续100多年。在这100多年间,东西两边教会间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虽然双方都承认同是基督的教会,但对教义的解释却有分歧。此外,当时东部教会使用的是希腊语,而西部教会使用的则是拉丁语。这种语言上的隔阂,也拉大了彼此间的距离。东西两教会真正分道扬镳,则是从公元1054年才开始的。1054年发生的那件事,史称“色路拉里乌分裂”。在此之前,君士坦丁堡的宗教主色路拉里乌与罗马教皇利奥九世之间就一直在争夺全教会的领导权,关系已几近破裂。

  1054年,色路拉里乌指控西部教会有背教规,用无酵面饼作为圣餐礼上的圣体。于是,东西双方又为圣餐礼上用的面饼到底要不要发酵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教皇利奥九世派红衣主教洪堡到君士坦丁堡去向色路拉里乌当面说理,但遭到色路拉里乌的冷落,于是洪堡就当即“绝罚”色路拉里乌。所谓“绝罚”,原意为“断绝往来”,但经基督教的特殊解释,绝罚”又带有处分性质,受此处分者被认为永不得进天堂。君士坦丁堡宗教主受罗马教皇所派使臣的“绝罚”,当然不予理会,而且大怒,随即召开宗教会议,宣布“绝罚”罗马教皇利奥九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813年,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 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