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海战
日俄战争初期,沙皇政府决定从波罗的海舰队(后来加上黑海舰队)抽调舰船,编组“太平洋第2分舰队”,开往远东增援。这支混合舰队拥有各型主要战舰38艘,辅助舰船约20艘,下编两个大队(后来又增加1个大队),由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海军中将统一指挥。这支仓促拼凑的舰队,某些舰只尚未完全建成就出海,边航行边安装。官兵战术技术水平低,有的甚至缺乏起码的训练,通信联络靠德造无线电台,德国技术员一走,电台即形同废物。官兵矛盾很深,士气低落,特别是黑海舰队水兵受过革命思想影响,具有反抗精神。
太平洋第2分舰队原定1904年7月中出发,后因准备工作跟不上,推迟到10月中出发。航行路线预定从波罗的海经非洲南端好望角直到海参崴(后来在丹吉尔将舰队一分为二:罗日杰斯特温斯基率领较新较大的舰只继续沿好望角航行,其他舰只由福克萨姆率领,经地中海和苏伊士运河入印度洋,以后两支部队在马达加斯加沿海会合),全程3万公里,中途一个基地也没有。按国际法,交战国军舰不得在中立国港口停泊,这一规定给舰队造成了巨大困难。
舰队出发时,由于日军的一系列胜利,在俄军中流行着严重的恐日病,简直是草木皆兵,甚至谣传日本的秘密舰队已到了北欧海域。在这种气氛下,官兵精神紧张,舰队航行初期,闹出不少海军史上罕见的大笑话。他们见到外国船就以为是日本舰队,立即盲目开炮,甚至相距较远的俄国舰艇也发生误会,互相开炮。10月21~22日夜间在北海击沉击伤英国渔船的事件,引起国际风波(在巴黎召开国际法庭公审),英国政府借此压中立国不得向俄国舰队提供方便。俄国舰队为了解决燃料问题,只得在海上加煤,有机会就尽可能多装,以至甲板、机房、洗澡间,军官卧室等一切空地都堆积煤炭,既降低了速度(超重),又影响工作和卫生,特别是经过赤道海域,士兵痛苦不堪,非战斗减员严重,而这时俄国补给船送来的却是几千套冬装(只有给陆军送“神像”一事可与之相比拟)。
1904年12月底,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到达马达加斯加沿海,直到与福克萨姆会合后,才于1905年3月中旬继续向远东航行。这时船底长满了海藻,速度降低。罗日杰斯特温斯基重病初愈(请求辞职未准),其副手福克萨姆重病垂危。士气极为低落,士兵自杀不断发生,甚至多次爆发“兵变”。
4月8日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到达新加坡。海军部命令他前往越南的金兰湾,在该处等候涅博加托夫率领的太平洋第3分舰队会合,然后北上,打败日本舰队,并到达海参崴。罗日杰斯特温斯基舰队进入金兰湾,引起日本政府强烈抗议。法国海军当局被迫勒令俄舰出境。5月9日,太平洋第2、第3分舰队在海上会合,联合舰队由罗日杰斯特温斯基任司令,福克萨姆任副司令。
在俄国舰队东调的过程中,日本东乡舰队进行了迎战的充分准备。先是对舰艇进行维修保养,给水兵休假,养精蓄锐。2月份,全体人员归队,进行紧张的训练演习。东乡判断俄国舰队最可能通过朝鲜海峡,取最捷径到海参崴。因此,日舰队主力在对马海峡附近和日本沿海集结待机。同时在俄国舰队可能经过的一些海上通道布雷,组织监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预报网,其纵深达225公里以上5月25日,俄国舰队最后一次加煤,其数量足够用到海参崴,造成超载。在此期间,副司令福克萨姆病死,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却秘而不宣,甚至对当然的副司令继任者涅博加托夫也保密,旗舰继续挂福克萨姆的旗帜。5月27日,舰队进入对马海峡,爆发了著名的对马海战。 双方各有装甲主力舰12艘,但日舰航速快(18~20节:15.5~18节),火力也占优势(每分钟日舰可发射炮弹360发、总重量2.1949万公斤,俄舰发射134发、8190公斤)。除此以外,日俄巡洋舰数量为16 : 8,鱼雷艇数量为69:9,日方均占优势。 ...查看更多
日本在甲午战争胜利之后,中国成为它的主要侵略目标。而这与同样图谋中国的沙皇俄国形成了尖锐的冲突,在俄国、法国和德国的直接干涉下,强迫新兴的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以当时日本的实力,根本无法同这三个列强相抗衡,日本不得不妥协,俄国逼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一事,已令日本怀恨在心,1898年,清帝国与俄国签订了旅顺、大连租借条约,将旅大地区租给俄国25年。俄国还积极向朝鲜半岛扩张。朝鲜向来是日本与亚洲大陆交流的跳板,朝鲜若为俄国所控制,不但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将化为泡影,甚至日本本土亦不免为俄国所侵扰。日俄两国关系日益恶化。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战胜的日本依靠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和野心大增,立刻展开一个十年海军扩充计划。在另外一方面,俄国亦自1898年起积极扩充海军的实力,在法国的协助之下,于圣彼得堡(St.Peterburg) 的造船厂中建造新型战列舰,企图在1904年使其海军实力成为仅次于英、法二国的第三海军大国。1902年英国为制衡俄国在东亚的扩张,与日本签订英日同盟条约,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同时也加深了日本以战争解决日、俄争端的决心。
日本经过近10年的准备,与它的“老对头”俄国展开拼死一搏——1904年2月8日夜,日海军鱼雷艇队袭击了驻泊旅顺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俄战争爆发了。日俄两国交锋,日本并无必胜的把握,其战略构想乃是利用驻中国东北俄军与欧俄本土补给线遥远,想趁俄军未能调集大军东来增援之前,倾全国之兵击溃远东俄军,打击俄国士气,再利用国际列强的调停,逼和俄国,以确保日本的利益。在俄国军方,也猜想得到日本的此一战略,双方也都知道此一战略的关键在于日军能否安全地横渡日本海,在朝鲜海岸或是中国东北登陆。1903年,俄国太平洋舰队参谋长卫特捷夫特 (Vilgelm Vitgeft) 曾扬言,俄国太平洋舰队绝对不会被日本舰队所击败,而日军想在朝鲜或黄海海岸登陆更是绝无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但是日本人还是赢了这场看上去不可能胜利的战争,所以一定要说近四十年后日本军部挑战更为强有力的美国是完全疯狂的蛮行的话,当时的日本军部可能不会这么认为,如果现在有人能穿越时空和东条英机们去讨论这个问题的话,东条英机们为他们的疯狂计划辩护的理由肯定是:“我们不也战胜了俄国人吗?”。 在讨论日本的胜利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时候,不妨听听号称“日本海军两参谋”之一的佐藤铁太郎的总结。 一次佐藤铁太郎在海军大学校讲课时回答学生提出的“日俄战争的胜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思考了半晌才说:“40%是运气”。 学生又接着这个回答发问:“剩下的60%呢?” “还是运气”,这次佐藤铁太郎回答得十分干脆。 合着一场日俄战争,日本人仅仅就是靠着运气才战胜了俄国人?这种回答似乎不能令人信服,所以接下来佐藤铁太郎对他的“40%的运气加60%的运气”做了解释。 “前面40%的运气是纯粹的运气,比如马卡洛夫司令官刚上任就触雷身亡,黄海海战那一炮不偏不倚就正好击中太子号战列舰的司令塔等等,发生这几件直接影响战局的事件,仅仅是单纯的运气。后面60的运气是俄国人的失策或是日本人的努力得来的运气,不管怎么说,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中确实运气很好。” 日本海大海战的当天,海上一直有一层薄雾,这层薄雾给了双方一种距离尚远的错觉。错觉使得东乡在完成敌前大回头以后离俄国舰队的距离比原来预计的近,从而炮击的命中率更为增高,而同样的错觉则使得罗杰斯特温斯基放过了可以开始炮击的时机,如果罗杰斯特温斯基提前那么极为宝贵的五六分钟开炮的话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再来看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中将给军令部的总结报告的头几个字吧,这份报告秋山真之起草的,头四个字赫然是:“天助神佑”。一场日俄战争打下来,秋山真之受不了这种精神重压,成了个怪人。看过戴季陶的《日本论》的人肯定会对戴季陶笔下的那个成天满脑子封建迷信,成天神神叨叨的海军中将秋山真之很有印象。秋山真之本质上是个文人,他是被他哥哥秋山好古愣弄的从了军,其实他不适合这种充满杀戮的战场。日俄战争以后秋山真之一再要求退役去当出家当和尚,可是那样做了大日本海军就很没面子,所以秋山的要求得不到批准,不但不批准,反而还给秋山不断加官进爵,最后成了海军省最重要的军务局局长,海军中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二舰队司令官任上时患了腹膜炎,坚决拒绝医生治疗而去求神拜佛,50岁上就病死了,遗嘱是坚决要儿子代父出家当和尚。 陆军的儿玉源太郎大将在战争结束后的1906年死去,享年54岁,日本人都认为是因为日俄战争而累死的,也算烈士。这位秋山参谋,其实也是被日俄战争累疯的,有这么一句话:“日俄战争要去了儿玉源太郎的肉体,要去了秋山真之的精神”。 但是除了海军上层的极少数人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实情。人们所被让知道的是“圣将”东乡的英明指挥,“天才”秋山的出谋划策,日本军人的英勇善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对马海峡海战是近代海战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之一。日本仅以损失3艘鱼雷艇的代价,赢得了压倒性胜利。
俄国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巡洋舰分队旗舰奥列格号率领阿芙乐尔号、珍珠号和1艘驱逐舰脱离舰队,掉头向南穿过对马海峡,最后到达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被扣留,战后归还俄国),只有1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逃到海参崴。
对马海峡海战结果充分证明了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权学说。再次证明了战列舰在海战中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并且深刻影响了海军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英国的第一海相费席尔坚信此战证明了对战舰来说最重要的是火力和航速。由此催生了无畏型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将大炮巨舰主义推向颠峰。
对马海战其影响力不仅局限在军事方面,直接左右了俄国、日本两个国家的命运。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俄国海军一蹶不振,海战的失败动摇了俄国沙皇的统治。日本通过此战,为3个月后的《朴茨茅斯和约》的订立铺平了道路,从此进入了世界海军强国的行列,成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国家。
对马海战的结局震惊了西方,也震惊了整个世界,自19世纪末开始众说纷纭的所谓“黄祸论”,至此终于有了定论,谁都看清楚了,日本挑战世界的实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根据俄国舰队补给供应情况,断定俄国舰队将通过对马海峡直接前往海参崴。
1905年5月20日东乡下令,全舰队进入战位,等待着俄国舰队的到来。
1905年5月25日,俄国舰队从台湾附近出发,26日到达上海附近,27日清晨进入对马海峡,钻进了日本舰队的包围圈。
27日清晨2时45分,日本辅助巡洋舰“信浓丸”发现了俄国舰队,
5时5分,东乡下令全舰队出击,1小时后日本舰队开始尾随俄国舰队前进,在中午11时15分双方进行了试探性的交火,其他整个上午日本舰队都像幽灵一样始终伴随着俄国舰队,给俄国官兵带来极大精神压力,本已不高的士气更显低落。
中午11时30分,俄国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下令改变阵形,以利战斗,命令第一、第二分队加速到11节,行驶到另一个纵队前面,由于没有同时下令另一纵队减速,整个俄国舰队的阵形陷入混乱。
下午1时30分,日、俄双方接近至10海里,而俄国舰队尚未把混乱的阵形恢复。1时55分,东乡平八郎模仿特拉法尔加海战时的纳尔逊,发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励努力”信号,
下午2时5分,为获得有利攻击阵位,东乡毅然下令敌前大转向,即著名的“U”型转弯。
2时8分,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向日本舰队开火,
2时11分,完成转向的日本舰队旗舰“三笠舰”发炮还击,双方主力舰在6000米距离内开始炮战,对马海战正式开始。
日本舰队利用16分钟时间完成“U”型(“α”型)转向后,渐次采用抢占T字横头的战术穿过俄国舰队,向俄国先头战舰攻击。在日本舰队的转向过程中,俄国舰队曾打伤了日本两艘装甲巡洋舰“出云”、“浅间”,但在转向完成后,日本舰队利用其较高的航速和射速、以及火炮弹药威力方面的优势,渐渐夺取了战场主动权,俄国舰队旗舰“苏沃罗夫公爵”号遭到日方炮火的集中猛烈射击,
下午2时20分,船舵被打坏,军舰失去控制,舰队司令罗日捷斯特文斯基也身受重伤,全部上层建筑都被打烂的“苏沃罗夫公爵”被迫退出战列在海面上漂浮,俄国舰队陷入没有指挥的混乱局面。
俄国第二分队的旗舰“奥斯利亚比亚”遭到6艘日本军舰的集中轰击,遭到重创,下午3时30分左右沉没,全舰900名官兵幸存300余人。此后,失去统一指挥的战列舰“亚历山大三世”、“博罗季诺”、“鹰”、“西索依-维利基”也先后被重创。
...查看更多斯捷潘·奥西波维·马卡洛夫,近代俄罗斯海军最优秀的将领, 科学家、海洋学家和极地探险家,俄罗斯科学院会员。
1876年以前,马卡罗夫在太平洋分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中任职,并开始研究舰船不沉性问题。他建议将舰艇隔成若干个水密舱,在舰上安装带有大功率的排水泵和排水管道,同时配备特种堵漏垫以堵塞破损。因此,马卡罗夫被苏联海军界誉为“船泊不沉性理论的奠基人”。
1877年俄土战争爆发,他多次指挥水雷艇母舰,用撑杆水雷对土耳其舰队和商船实施出其不意的攻击,击沉、击伤土舰多艘。1881年,他首次在俄国海军中使用“瓦伊特赫德”自动水鱼雷,并于1月在巴统海域击沉土耳其蒸汽护航舰“因奇巴赫”号,创造了历史上鱼雷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
1881年,马卡罗夫指挥“塔曼”号警卫舰,主动考察了博斯普鲁斯海峡,第1次在该海峡发现了深水海流,并撰写了一部《关于黑海和地中海的水量交换》的著作,获得俄国科学院奖金。1886年,马卡罗夫指挥“勇士”号轻巡航舰进行了长达3年的环球航行。他在航行中系统地考察了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广大区域,撰写了《“勇士”号和太平洋》一书。因此,马卡罗夫再次获得奖金和金质奖章,并赢得了世界海洋学家的声誉。1897年,年过半百的马卡罗夫提出了“向北极进军”的口号,并于1899和 1901年乘破冰船叶尔马克号,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极地考察,很快他又成了一名极地考察家。
1890年,马卡洛夫晋升为海军少将。此后,他先后担任波罗的海舰队副司令、俄海军炮兵总监。任职期间,已被晋升为海军少将的马卡罗夫发明了一种炮弹弹帽,大大增强了炮弹的穿透力,被称之为“马卡罗夫弹帽”,但因为官僚主义从没有被实践列装,日俄战争中俄国舰队如果装备了这种炮弹将会毫不费力的击穿日本军舰的主装甲。
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他率先上书沙皇,倡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之议。 1904年日俄战争前夜,他正确估计形势,于2月8日致函沙俄海军部,指出战争迫在眉睫,停泊在旅顺港外锚地的俄国舰艇处境危险,随时可能遭受日军袭击,必须马上采取对策,以防万一。然而,沙俄海军部却没有理睬他的建议。不出他所料,2月9日,日本海军突然袭击,重创俄国军舰。开战之初,俄海军的整体实力尚占一定优势,但由于决策人狂妄轻敌,指挥失误,不能知己知彼,在日本舰队的打击下,沙俄舰队束手无策,只得龟缩到狭窄的旅顺港内,势成骑虎。2月17日,沙俄太平洋舰队司令斯达尔克因指挥不力被免职,3月,海军部任命马卡洛夫为太平洋舰队司令。
以下就是悲剧的开始,马卡洛夫到任之后,加强港口防御,撤换平庸不称职的军官,整治腐败,提振士气, 他率舰队几次挫败日军进攻,一反过去消极防御为主动出击,俄海军的不利态势得到扭转,士气也高了。
1904年4月12日,旅顺港外风高浪急,几艘幽灵般的日本布雷船冒着相互碰撞和被俄海军岸防炮发现的危险,在港外出口航道布设了水雷。 翌日拂晓又派出第三战队军舰在旅顺港外诱敌。当时正值俄驱逐舰自外活动归港,遭到日驱逐舰围攻。马卡洛夫急遣“巴扬”号舰相救,又遭日第三战队军舰围攻。于是,马卡洛夫亲自率舰队驶出港口迎战,并奋起直追撤逃的日舰。当发现日军主力舰队早已列阵以待,便当机立断,下令各舰返航。返航途中,他乘座的装甲舰“彼得罗巴甫罗夫斯克”号不幸触水雷,引起舰上的水雷及主锅炉、弹药仓连续爆炸,遂即沉入水中。俄国舰队的希望,俄国人的希望,刚刚上任的远东舰队司令官马卡洛夫与随军俄罗斯画家维列夏金一起随舰沉入海底。看起来上帝已经忘记了俄罗斯人
马卡洛夫的战死看似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而这种偶然性又映衬了他的悲剧性,但深入分析,马卡洛夫之败,非个人之过。马卡洛夫本来有望成为世界海军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但是沙皇专制制度毁掉了他。我们说一个名将,如果他所服务的是一种非常腐朽落败的制度,那么这个名将倒霉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不是沙俄在战争初期的一系列轻敌、准备不足、贪污腐败、畏缩不前的消极防御造成的制海权的大部丧失(为什么日本人敢冒险布雷?由于前期奇袭得手,摸清了俄罗斯的底细,掌握制海权之后勘查了航道。),那么马卡洛夫的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俄罗斯扔给了马卡洛夫一个糟糕的开始---制海权的丧失,在他到任后给了他一个平庸无能的班底,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无力回天了。使东乡平八郎感到最头疼的人就这样完了。据说马卡洛夫当时完全有可能逃生,但他选择了与舰同沉,除了捍卫俄罗斯的尊严之外,可能他也产生了绝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