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魏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后,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西魏开始。551年,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557年宇文护得将领支持,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西魏灭亡。

  西魏(535年―556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由宇文泰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国号"大魏"与高欢所掌控的东魏、南梁对立,建都长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政权实由宇文泰掌握。至557年被北周取代,经历两代三帝,历时二十二年。

  535年宇文泰毒死魏孝武帝元修后,拥立魏孝文帝的孙子南阳王元宝炬为帝,即魏文昭帝,改元大统,西魏开始。551年,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不久被毒死。元宝炬四子元廓即位,称元年,为了迎合宇文泰胡化运动而被迫改复姓拓跋。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护承继。557年宇文护得将领支持,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西魏灭亡。

  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着政权,在他努力下,任用苏绰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进一步强盛。甚至攻入南梁的成都,夺取南朝西川荆雍地盘。在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且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

  西魏期间,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废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建立北周。

image.png

  永安三年(530年),贺拔岳以两千疲惫之卒,横扫了三秦之地的劲敌。 在尔朱家族覆灭后,贺拔岳拥兵关陇,与高欢对峙。永熙三年(534年),侯莫陈悦暗中倒向高欢,并诱杀贺拔岳。贺拔岳旧部推举宇文泰继任军主,击败侯莫陈悦。其后,北魏孝武帝元修与高欢不睦,入关投靠宇文泰,任命其为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

  永熙三年十月十七日(534年11月9日),高欢另立元善见称帝,徙都于邺(今河北邯郸临漳西南邺镇)。永熙三年闰十二月十五日(535年2月3日),宇文泰杀北魏孝武帝元修,立元宝炬为帝(魏文帝),改元大统,宇文泰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大行台,军政大事尽出于泰手。从此,北魏分为东魏和西魏,高欢与宇文泰皆居相位,军国大事总属相府,成为实际的统治者,元氏皇帝不过是傀儡而已。

  交战东魏

  大统元年(535年)春正月,东魏大行台尚书司马子如率军再攻潼关,见宇文泰已有准备,遂挥师攻华州(治华山,今陕西华县),赖著刺史王罴的拚力死战,才打退了东魏进攻;大统二年三月,高欢又亲率万骑袭取夏州,徙五千户而归。不久,又袭取灵州,徙五千户而归;大统三年正月,高欢又领军屯蒲阪(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于黄河上架设浮桥,准备渡河攻潼关。高欢恃戎马之强,年年进攻西魏,虽然未曾得手,但宇文泰知道,长此下去,实力处于劣势的西魏必然难以支持,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士气,增强战斗力,开拓兵源,扩充军队。[7]

  大统九年(543年)二月,高欢将兵十万,渡过黄河,据邙山(今洛阳西北)列阵,宇文泰领军击之,战于邙山,大败,士卒损失六万余人,经过数年经营建立起来的一支军队损失大半。而当时关陇地区的鲜卑族人数有限,不可能再大量补充军队,因此,邙山之战后,宇文泰开始从汉族中间吸收兵员,三月,宣布征募关陇地区的豪强地主武装。在北魏末年的关陇起义中,豪强地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组织乡兵,东西魏分立后,这些地主武装并没有解散,仍然控制在豪强手中。宇文泰通过广募豪强以充军旅这一措施,把这些分散的乡兵武装变成中央军队的一部分,由政府选择关陇地区有名望的人物来统领,从而,既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削弱了北魏末年以来的地方势力,又促进了武川军人集团与关陇地主的联合。此后,到大统十六年(550年),又进一步把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的均田户,这样,西魏军队中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

image.png

  大统十二年(546年)九月,高欢亲率大军十余万人,围攻西魏据守的玉壁(今山西稷山县西南),想拔除西魏安在汾水下游的这个钉子。西魏并州刺史韦孝宽镇守玉壁,顽强抵抗,高欢先后采用断水道、火攻、挖地道等战术,围城五十余日,士卒死亡七万多人,未能攻下玉壁,最后高欢染疾,只得解围而去。玉壁之战,高欢倾力而出,攻一孤城五十余天不下,智力皆困,以至愤恚成疾,转年正月,发病而死。自此,西魏扭转了过去的劣势,和东魏势均力敌了。

  高欢死后,子澄即位,高澄与手握重兵的侯景不和,畏景权重,欲夺其兵权,侯景以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宇文泰接受了侯景的投降,同时又对机诈权变的侯景十分谨慎,分派大军络绎接收侯景所占土地,并示意景交出军队,入朝长安。其时,高澄在侯景叛变后,也派大军进逼,于是,侯景转而投归萧梁,酿成了一场侯景之乱。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氏兄弟争夺帝位,相互残杀,宇文泰乘机略取土地,夺得汉东、益州、襄阳(今湖北襄樊)等地,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汉水。

image.png

  后期统治

  大统十六年(551年),元宝炬死,长子元钦嗣位。

  大统十七年(552年),侯景败亡,梁武帝第七子萧绎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县)称帝,是为梁元帝。萧绎在侯景未平前,曾称臣于西魏,与西魏订立盟约;西魏以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南),梁以安陆(今湖北安陆)为界,请同附庸,并送质子。既称帝后便不再称臣,宇文泰派使臣宇文仁恕到江陵聘问,梁元帝向宇文仁恕表示,梁已统一,西魏应将所占梁、益、襄阳等地归还梁朝。宇文仁恕还告宇文泰后,泰认为既已取得梁、益,就应进一步规取江汉,恰巧此时萧绎侄萧詧入朝西魏,请求出兵击绎。于是西魏恭帝元年(554年)九月,宇文泰命于谨、宇文护等率步骑五万,进攻江陵。十一月,城破,梁元帝被处死,魏军挑选江陵百姓男女十余万口,驱归关中,只把一座空城留给萧詧,同时又将原来梁朝控制的雍州诸郡收归西魏作郡县,这样,西魏的疆域扩展到了今四川、湖北一带。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元钦被宇文泰所废,元廓即位,并改名为拓跋廓,即西魏恭帝。西魏恭帝元年(554),又以有功诸将继承鲜卑三十六国及九十九姓,除有的将领本来就用鲜卑复姓的不予更动外,那些已经在太和改制时将复姓改为单姓的将领则重新改为复姓,已采用汉姓或本来就是汉姓的,则赐以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李弼赐姓徒何氏、赵贵赐姓乙弗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凡所统领的士兵皆以他们主将的鲜卑姓为自己的姓氏。

  走向灭亡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三月,宇文觉以嫡子被宇文泰立为世子;四月,拜为大将军。十月,宇文泰去世,宇文觉嗣位为太师、大冢宰。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开始扶持15岁的宇文觉承袭父位,由宇文护辅政。十二月,魏恭帝又下诏以岐阳之地封宇文觉为周公

  西魏恭帝四年(557年)正月,在其堂兄宇文护的扶持下,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把皇位禅让给宇文觉,宇文觉即位称帝受禅位,正式即位称天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是为北周的开始。追尊宇文泰为文王,母元氏为王后。立妃元胡摩(西魏文帝第五女晋安公主)为王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西魏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由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说西魏之前我们先理清楚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曹丕继位后受汉室禅让,所以“魏”为正统,然而持续时间过短,而且继少帝曹芳被废之后,曹魏完全处于司马家的挟持状态。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立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维持半壁江山的东晋王朝。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应该很清楚这段历史。

image.png

  早在汉武帝时,在“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的方针指导之下,卫青、霍去病率领的征讨大军几乎横扫了整个西域,不但将以前势力强大的匈奴赶到了欧洲,而且使得许多“慑于天威”的胡人迁到了内地居住。 到了魏晋时期,在关中地区(今长安、洛阳一带)居住的人口约百万,其中胡人居然占据了近一半。晋武帝时期,有人曾提出将胡人分而治之,迁出关内,使“胡晋不杂”,但是晋武帝并未采纳这个主张,恐怕多半是由于自东汉以来,各朝皆大量吸收胡人进入军队,胡人在军界势力很大。东晋末期,由于边吏残酷虐待胡人,使得胡汉矛盾越来越大。这就是有名的”五胡乱华“。五胡乱华的“五胡”,是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其中,出身鲜卑的拓跋氏最终建立了北魏。

image.png

  新建国的北魏还是落后的奴隶制式的国家,在实力上无法与其他的政权尤其是后燕相比。于是,拓跋珪采取了先攻取河北、山西等肥沃之地,同时迁都到山西晋城,促进鲜卑的汉化。然后,奖励耕织,并仿汉制设立官职和宫廷制度。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北魏国力大盛。

image.png

  到了孝武帝时期,北魏走向衰落,孝武帝成了名存实亡的傀儡,为摆脱控制,他出走到长安投奔与高欢始终明争暗斗的宇文泰。而高欢则改立闵帝,同时迁都于邺,史称东魏,后来高欢毒死闵帝。 另一方面,宇文泰也定都长安,几乎就在高欢毒死闵帝的同时,宇文泰也毒死了孝武帝,建立西魏。在整个西魏统治时期,一直都由权臣宇文泰控制着政权,在他努力下,任用苏绰等人改革,采用和北攻南策,使西魏进一步强盛。甚至攻入南梁的成都,夺取南朝西川荆雍地盘。在北方经济逐渐恢复,人民安居乐业,且在三次战役中大败东魏大军,奠定北周统一中国北方和隋朝统一中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西魏 535—557.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脩逃往关中投靠宇文泰。次年,宇文泰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史称西魏。公元557年,为宇文泰之子宇文觉所代。西魏自文帝元宝炬被立,经废帝元钦,至恭帝拓跋廓国亡,共3帝,历时23年。其中病死1帝,废黜后被毒死的2帝。

image.png

  西魏疆域,有今洛阳以西的原北魏领土及益州、襄阳等地。元宝炬被立为帝,西魏政权实际上为宇文泰所控制。宇文泰通过改革西魏官制朝仪,建立府兵系统,颁行均田制,加强了西魏的国力,取得蜀地,攻占江陵,控制了萧詧的后梁,力量逐渐超过东魏。宇文泰死后,宇文觉继掌西魏大权。公元557年,宇文觉代魏称帝,建立北周,西魏灭亡。

  ——西魏皇帝列表——

  第一任皇帝:西魏·文帝 元宝炬

  元宝炬 (507—551) 西魏文帝。字文泰,鲜卑拓跋部人,北魏节闵帝(前废帝)孙、京兆王元愉之子。曾封南阳王,任太保、开府、尚书令等职。宇文泰毒杀北魏孝武帝元惰后立他为帝,534—551年在位,共17年,年号大统(535—551)。他先立文皇后乙弗氏,后为与柔然淚好,通婚姻,娶柔然主阿那瑰之长女郁久闾氏,立为皇后。

  元宝炬因受其父元愉谋反称帝之罪的株连,年仅1、2岁便与兄弟们一起被幽禁在宗正寺,直到515年北魏宣武帝死后,才获得自由。后拜直阁将军,当时胡太后(胡充华)专擅朝权,宠信奸佞,淫乱后宫,元宝炬与孝明皇帝元诩密谋诛杀太后,夺回皇权,事情败露,他被免官。孝庄元子攸继位后,封南阳王。

  534年闰12月,宇文泰毒死孝武帝元惰后,为与高欢控制的东魏抗衡,扶立元宝炬为魏帝,定都长安。因长安在东魏都城邺的西面,故史称西魏。从此,北魏分为东西两国,实为宇文氏高氏的对峙。

  元宝炬即位后,以宇文泰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执掌朝政,其时,在行台置学,从丞郎、计佐等小官中选取学生,令其白天治公务,晚上入学校讲习;在宫门外放置纸笔,让士民论时政得失,采用苏绰建议,令百官诵习6条诏书(1、清心,2、敦教化;3、尽地利;4、擢良民;、5、恤狱讼;6、均赋役),规定牧守令长照诏书行事,州刺史、郡守县官不通诏书6条与计账法,不许做官;增新制12条;令苏绰作《大诰》,使百官自今文章皆依此体;制定计账(预计次年徭役的概数)和户籍制度,以保证政府收入;行府兵制,军士另立册籍以别于民籍。

  元宝炬曾率兵东征,取得东魏恒农(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并在沙苑(今陕西省大荔)大破东魏军,杀东魏大将高敖曹。

  元宝炬性情强果,当初任太尉时,侍中高隆之仗恃自己是高欢的亲信,骄狎公卿。一次宴会上,元宝炬因高隆之轻蔑地拒绝他的敬酒,大发雷霆,动手就打,边打边骂:“小小一个镇兵,竟敢如此无礼!”孝武帝元惰惧怕高欢,免去了他太尉之职,禁闭在家中,命羽林军日夜守卫,一个多月才恢复他的职务。后来高欢改葬其父,朝廷追尊其父为太师,去凭吊的魏廷百官跪拜,只有元宝炬笔立于堂,傲然地说:“哪里有活着的三公去跪拜追赠的太师之理!”即位后,对傀儡皇帝的处境并非完全心安理得。551年3月,元宝炬病死于长安宫中乾安殿,终年45岁。葬于永陵(今陕西省富平县刘集),谥“文”,史称西魏文帝。死后,传位给长子元钦,是为西魏废帝。

image.png

  第二任皇帝:西魏·废帝 元钦

  元钦 (? —554) 西魏废帝。鲜卑族拓跋部人,西魏文帝元宝炬长子。文帝死后继位,551—554年在位,仅3年,未立年号,以即位第二年为元年。皇后宇文氏是宇文泰之女。他被宇文泰废黜后,不久,被毒杀。

  元钦继位后,不堪傀儡之辱,一心想要除去专横跋扈、独揽大权的宇文泰。临淮王元育和广平王元赞都认为宇文泰的势力根深蒂固,不要图谋夺权,以惹祸罹难,甚至哭拜着劝阻他,元钦不为所动,仍与几个心腹臣子密谋,不料事情败露。554年1月被宇文泰废黜,迁居雍州。4月被鸩酒毒死,葬于永陵。史称西魏废帝。

  被废黜后,宇文泰扶立其弟、齐王拓跋廓继位,是为西魏恭帝。

  第三任皇帝:西魏·恭帝 拓跋廓

  拓跋廓 (?—557) 西魏恭帝。鲜卑族拓跋部人,西魏文帝元宝炬第4子,废帝元钦之弟。初封齐王,宇文泰废元钦扶他继位,在位3年(554—556),不立年号,从即位当年为元年。被宇文觉废黜、毒死。

  拓跋廓即位,以宇父泰为太师、冢宰,专擅朝权,其间,西魏灭梁国,行周礼、建云宫。

  554年,宇文泰想用汉人鲜卑化的方法抵消鲜卑人的汉化,令鲜卑族改为汉族单姓的,一律恢复鲜卑复姓,这样,元廓也被逼迫改汉姓“元”为“拓跋”,更名拓跋廓。

  556年,宇文泰病死,诸子年幼,不能统率诸将帅,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护得到于谨等人的全力支持,继宇文泰执掌西魏军国大权,令拓跋廓封宇文泰嫡子宇文觉为周公,准备灭西魏。557年,宇文觉逼跋廓逊位,降封为宋公,寄居在长安宇文护的府宅中。不久,宇文护秉承宇文觉意旨用鸩酒将他毒死,对外只说得暴病而亡。葬处不明。谥“恭”,史称西魏恭帝。宇文觉逼拓跋廓禅位,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宇文觉即北周孝闵帝。

  自是,西魏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西魏的敦煌壁画,这个时期中国绘画在技巧、题材和内涵上开始对外来文明同化和融合。北魏灭亡,到了西魏时候的敦煌壁画,已经不是单纯抄袭外来的佛教绘画了,在上面可以看到更多的中国元素,这是文化融合最好的解释。

image.png

  非常明显的例子是一幅叫《得眼林》的壁画,说了一个佛教故事,有五百个盗贼被官兵抓住,国王惩罚他们,挖掉了他们的眼睛,强盗在野外哭号,佛陀怜悯他们,治好了他们的眼睛,他们也皈依做了和尚。

image.png

  在画的第一部分,抓强盗的官兵骑的马也披着甲胄,很像中亚、西亚的骑兵,而第二部分国王惩罚强盗,这里的国王和官吏的衣服都是宽袍大袖,完全是汉人服饰,不再是裸露上身的异域风情。就连房子也是中国式的飞檐,上面还用紫色涂抹仿佛是琉璃瓦。

  不仅是凡人的生活,就连神话表达,也开始加入了中国本土的信仰,融合出新的神话世界,比如第249号石窟,正中间的佛陀和北魏一样,依旧是印度式的,而上方的一组飞天,已经是宽袍大袖的朱红色汉服了。在顶部,出现了中国神话原有的雷公,他正在敲着周围的一圈鼓,还出现了长着九颗人头的龙,这个动物在楚辞里就有过描写,在汉代的画像砖上也出现过。

  佛陀、飞天、雷神和人头怪龙,来自不同的文明融合在一起,表达了一个神话故事,正是中国文明不断吸纳融合的证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西魏期间,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废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建立北周。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