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尔王朝

  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是指12~13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的穆斯林王朝(1148~1215),中国史籍称郭耳国。亦译“廓尔王朝”,又称古尔苏丹国。

  对印度地缘结构造成巨大威胁的“一神”信仰,很显然是一神教3.0版本——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受前两个版本的一神教发,创造了控制力/聚合力空前强大的伊斯兰教。使得原本处于松散游牧文化阶段的阿拉伯人,有机会将他们与生俱来的机动、军事能力聚合起来,并迅速扩张至以美索不达米亚为代表的定居文明区。在攻灭以伊朗高原为中心建立帝国的“萨珊波斯”之后,阿拉伯帝国的势力范围也开始触及印度河平原。

image.png

  分析阿拉伯帝国崛起之前进入南亚的民族集团会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自雅利安人起,入侵印度河流域的民族集团,包括:波斯人、希腊人、塞人、吐火罗人(大月氏)等基本都属于“印欧语系”民族(白匈奴人不确定)。阿拉伯人所属的则是分布于阿拉伯半岛——北非地区的“闪含语系”民族。然而语言上关系远近本身,在地缘政治的意义并不大。就像韩语、日本语即使被归类于阿尔泰语系(存疑),中亚国家也不会天然跟日本、韩国更有亲近感一样(虽然有民粹者会这样想)。

  与之前的入侵者有所不同的是,阿拉伯人在印度采取了自南向北的征服路线。公元8世纪初,揭开帝国篇章的倭马亚王朝,在翻越俾路支斯坦的山地后,成功入侵了下印度河平原的信德地区,然后北上止步于南旁遮普地区(巴基斯坦拉合尔一带)。之所以会有这种选择,与阿拉伯人的原始地缘位置相关。早在印度河文明时期,印度河下游与波斯湾地区的海上贸易就已经成为了常态。最迟在罗马时期,在阿拉伯半岛上借助驼队经商的阿拉伯人也看到了商机,成为了这条海上贸易线的参与者。控制印度河下游,有助于阿拉伯帝国在波斯湾——阿拉伯海的贸易扩张。尤其在波斯湾另一端的美索不达米亚,已经成为阿拉伯人核心之地的情况下。

image.png

  尽管阿拉伯人在印度采取了军事行动,并在巴基斯坦南部取得了一定成功,但总的来说,伊斯兰势力这一阶段并没有强势扩张。帝国内乱后,留在巴基斯坦南部阿拉伯政权,亦如北部那些外来者建立的小国一样,没能对南亚次大陆的地缘政治结构造成深远影响。不过透过阿拉伯商人活跃的贸易渗透,阿拉伯人的影响还是在印度河平原有所遗留。比如今天巴基斯坦南部民族“信德人”不仅身体里杂有部分阿拉伯血统、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在信仰上也可以说是巴基斯坦最虔诚的穆斯林。有一种说法是,在当地你甚至不能送给小朋友一个娃娃(因为这也是“偶像”)。

  真正拉开南亚次大陆伊斯兰时代序幕的,是一支来西北方向的突厥力量——伽色尼王朝。在之前的蒙古征服部分,曾经对这个突厥王朝有所介绍。9世纪后期,之前受阿拉伯人统治波斯人,开始在伊朗高原重新建立政权。其中在伊朗高原东北部“呼罗珊”地区,建立的波斯政权的为“萨曼王朝”(874~999)。在向北击败突厥属性的喀喇汗王朝,夺取河中地区(后者依靠在中亚游牧民族中率先引入伊斯兰教,在天山南北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同时向南战胜高原东南部以锡斯坦为中心的“萨法尔王朝”(同样波斯属性)后,萨曼王朝也准备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向阿富汗南部及印度河流域扩张。

  然而印度河平原并没有就此迎来一个新的“波斯时代”。因为这一时期,阿拉伯及波斯的穆斯林君主们,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军制——古拉姆制度,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奴隶军人”制。相比之前那种以部族为基础的军制,古拉姆制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那些自幼从游牧地区购买而来,接受军事及宗教学习的奴隶军人,会比那些部族出身的军人更容易忠于君主。古拉姆制度初期,奴隶军人主要来源于中亚的突厥语游牧部落。随之,阿拉伯人的宗教、波斯人式的政治架构,以及突厥属性的军队,开始成为后来许多政权的标配。

image.png

  问题是人毕竟不是机器,切断军人与自己血亲集团的联系,只能说是降低了背叛的风险。一旦时机成熟,拥有强大武力的古拉姆军事集团,同样会觊觎最高权力。当向阿富汗南部开疆扩土的(公元962年)的突厥古拉姆军队,发现兴都库什山脉的阻隔能够帮助自己摆脱萨曼王朝的控制后,刚才我们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突厥奴隶军人出身的将领,随即以阿富汗南部城市“伽色尼”(伽兹尼)为首都,建立了名义上仍奉萨曼为宗主的“伽色尼王朝”。公元999年,羽翼渐丰伽色尼王朝联合中亚的喀喇汗王朝一起,攻灭了原来的宗主——波斯人的萨曼王朝(阿姆河成为了两个突厥政权分割线)。

  基于自己的原始属性,伽色尼王朝非常倚重来自突厥地区的军事力量。这些支撑王朝的突厥军事力量,不仅包括奴隶军人,也包括从中亚草原南下,依附王朝的突厥部落。比如在11世纪初,横扫整个中东地区的塞尔柱人,在这一时期被允许定居阿姆河之南(成为今土库曼斯坦的源头),帮助伽色尼王朝镇守北部边境。在此之前,从阿姆河到伊朗高原的呼罗珊地区,主要为操伊朗语的民族所覆盖。从地缘角度看,这意味着随着伽色尼王朝在兴都库什山脉南北建立统治,一条从河中地区,通往印度河平原的“突厥/伊斯兰走廊”,在新的千年到来之即被正式打通。

  攻灭萨曼王朝之后,富庶的旁庶普地区成为了萨曼王朝的下一个目标(公元1001年)。随后的20多年间,伽色尼王朝完成了这一目标,并一度攻入恒河平原。从伊斯兰世界扩张的角度看,伽色尼王朝的这次征服最起码有两个贡献:一是第一次采用了“苏丹”君主头衔(名义由巴格达的阿拔斯哈里发授予)。此后,这个原义为“总督”,名义上维护哈里发政教领袖地位的称号,为突厥/伊斯兰系君主国所普遍采用;二是在印度河上游地区推进伊斯兰化。在突厥人入侵之前,这个民族混杂的地区,曾经是各种宗教交融之地。佛教印度教信仰非常普遍。加上之前阿拉伯人在信德、南旁遮普地区打下的基础,穆斯林终于成为了印度河流域的统治者。

  对于印度人来说,印度河平原被外来民族征服已经成为了常态,恒河平原的湿热气候,似乎成了一切强势入侵者不可逾越的障碍。迦色尼王朝统治旁遮普地区后,与恒河印度教世界之间所维持的平衡状态,亦容易让人感觉,一旦分裂的北印度重获统一,很有可能如孔雀、笈多两大帝国一样,收复印度河平原的。至于有没有可能让那些已经归信伊斯兰教的“印度人”回归印度教,就很难预料了。然而印度人所期待的新本土帝国并没有出现。他们与西北入侵者之间的平衡,在另一个来自阿富汗的新突厥政权——古尔王朝崛起后宣告结束。

  古尔王朝是由一支显然受益于突厥通道(及迦色尼王朝军事上倚重突厥人的政策),定居兴都库什山脉西部“古尔地区”的突厥部落所创建的。12世纪中叶,在伽色尼王朝陷入衰弱之后,古尔王朝成为了前宗主的掘墓人。被迫退往旁遮普地区的后者,并没有稳住阵脚,很快便为古尔王朝彻底取代(公元1182年)。接下来的古尔王朝并没有止步,而是试图一鼓作气拿下的恒河平原。伽色尼王朝在印度河上游一个多世纪的伊斯兰化进程,是突厥-伊斯兰势力继续向东挑战印度教世界的底气所在。那么,古尔王朝的这次东征会遇到巨大挑战吗?抵御穆斯林入侵的印度教政治势力,又是什么地缘属性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卡特万战争之后,西辽王朝的强大对手塞尔柱王朝渐渐走向了衰落,但这并不表示西辽王朝从此就可以安享太平了,因为另一个王朝阿富汗古尔王朝正悄然将魔爪伸向西辽王朝境内。西辽王朝的统治贵族们不会想到,正是这个敌人的到来,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彻底引爆了西辽王朝的根基,使得西辽王朝彻底走向衰落。古尔王朝原本是阿姆河以南的一个超级大国,渐渐不甘心于现状,派兵占领了巴里黑(今天的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西北)。巴里黑城原本是西辽王朝的附庸,每年都乖乖地向西辽王朝纳贡、送缴土地税,古尔王朝占领这里以后,就马上停止了向西辽王朝缴纳贡赋。接着,古尔王朝又与花刺子模发生了冲突。原来塞尔柱苏丹图格里尔被杀以后,首级被献给了花剌子模的国王特克什,特克什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就派人把图格里尔的首级送给了阿拔斯王朝的君主哈里发。

image.png

  阿拔斯王朝早已经日薄西山,有名无实,但是哈里发明显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弱勢,而是在拿到图格里尔的首级以后,欣喜若狂,觉得花剌子模人都是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不像塞尔柱人那样野蛮,就想趁机捞点好处。于是,他就派人去跟特克什说,希望特克什能够把伊拉克的领土归还给他这个名义上的君主。特克什好不容易得到的土地,当然不肯轻易交给哈里发,一怒之下,他挥军直下,直扑巴格达。哈里发顿时吓得魂不附体,马上派人向特克什求和,但特克什正在气头上,根本不搭理他。万般无奈之下,哈里发只好向古尔王朝的君主加苏丁求救。于是,古尔王朝与花刺子模的冲突正式拉开序幕。特克什看到古尔王朝的大军浩浩汤汤地杀来,心里发虚,没有十足的把握取胜,就向西辽王朝求援,并表示如果西辽王朝不趁机好好教训教训古尔王朝,恐怕花刺子模也会像巴里黑一样,被古尔王朝吞并,继而直取西辽王朝。

  巴里黑的丢失一直都是西辽皇帝耶律直鲁古心里的伤疤,这时候听到特克什派来的使者这么说,心里更加窝火了。他越想越生气,最后决定答应特克什的请求,趁机教训教训古尔王朝,于是就派大将塔阳古带领大军征讨古尔王朝。塔阳古带着西辽大军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阿姆河,进入古尔王朝境内,一路烧杀抢掠。与此同时,他又派人去给古尔王朝下达最后通牒一一要么放弃巴里黑城,要么送缴像以前一样的贡赋。巴里黑城的长官断然拒绝了塔阳古的要求,并联合周围一些城堡的军队,共同袭击西辽军队。结果,西辽军队大败,被一路追杀到了阿姆河,许多土兵被赶入河中淹死了。消息传到西辽王朝,耶律直鲁古顿时傻眼了。但他仍然不甘心,于是,就派人去花刺子模,向特克什索取损失赔偿。如果是在以前,西辽王朝提出素赔这样的无理要求,特克什背定会无条件答应。但是,如今,“领教”了西辽王朝的军事实力以后,特克什不再唯西辽王朝之命是从了,严词拒绝了耶律直鲁古的要求。

  耶律直鲁古勃然大怒,马上派兵攻打花刺子模,却被花刺子模打了个落花流水,并丢掉了布哈拉城。不过,鉴于多年来对契丹人的观察和了解,特克什知道契丹人并不是好对付的,所以很快他就跟耶律直鲁古握手言和了,并乖乖地按时按量送去贡赋。也正是因此,花刺子模再次跟古尔王朝发生战争,并向西辽王朝求救的时候,耶律直鲁古二话没说,就派塔阳古率领一万兵马赶去救援。古尔王朝苏丹听说以后,连忙带兵逃跑,却被西辽大军围追堵截了。结果,西辽王朝毫无悬念地胜了。然而,这场战斗却没有给西辽王朝带来实际的好处,反而让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最悲催的是,这场战斗为花剌子模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花刺子模正式开始崛起。这时候,特克什已经驾鹤西去了,他的儿子摩诃末继承王位。

image.png

  摩诃末直在默默地注视着西辽王朝的动静,当他发现花刺子模的实力正蒸蒸日上毫不逊色于西辽王朝的时候,他不再甘心于做西辽王朝的附庸。于是,他果断地停止了给西辽的年贡。耶律直鲁古当然不同意,马上派宰相马赫穆德巴依前去质问摩诃末,催促他赶紧纳贡。摩诃末正忙着休整兵马,准备对付钦察汗国,不希望这时跟西辽王朝闹翻,可是他又不想以藩属的身份接待使臣,所以就让老妈图儿罕可敦替他处理这件事情。图儿罕可敦以尊崇的礼节接待了西辽的使臣,缴纳了所欠的贡赋,并派了几名贵族跟着马赫穆德巴依返回西辽,向耶律直鲁古表达迟纳年贡的歉意,并保证以后绝对会按时按量缴纳。但很明显,这并不是摩诃末的本意。等他凯旋之后,他马上再次停止了纳贡,并完全无视西辽王朝的存在,开始征服将整个河中地区。

  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实力的增强,摩诃末日益骄横起来,他想当整个伊斯兰世界的解放者,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帝王。然而,他自己还是西辽的藩臣,每年还向西辽进贡钱财,怎么能够解放整个伊斯兰世界呢?他感到十分郁闷。就在这时,布哈拉爆发了由桑贾尔领导的人民起义,摩诃末顿时眼睛一亮,知道机会来了。布哈拉是西哈喇汗国的第二大城市,从西哈喇汗国归附西辽以后,基本处于半独立状态了。它的实权掌握在一个世袭的宗教家族手中,人们习惯性地将其称为“布尔罕王朝”,首领被称为“萨德尔贾罕”。萨德尔贾罕不仅占有大片土地,而且掌握着布哈拉城中大部分的商队和手工业作坊,即便如此,他们仍不满足,经常以西辽王朝的名义征收高额赋税。这样日积月累,布哈拉的百姓就忍无可忍了,终于在桑贾尔的带领下起兵造反,剥夺了萨德尔贾罕家族的财产,把他本人也赶出城去了。

  摩诃末了解这些情况以后,觉得这是征服河中地区的大好时机,便带领兵马长驱直人,一举拿下了布哈拉,平定了当地的人民起义。但摩诃末知道,虽然此时的西辽王朝在耶律直鲁古的统治下,朝廷里闹得乌烟瘴气,军队战斗力也大大降低,但仅凭他一己之力,还不足以跟西辽王朝相抗衡,所以他找到了西哈喇汗国的国王奥斯曼。奥斯曼早就想摆脱西辽王朝的统治,甚至还冲制了自己的钱币,摆明了就是要跟西辽王朝分道扬镳。看到摩诃末来找自己合作,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下耶律直鲁古忽然清醒了,他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放任摩诃末下去了,就调遣了三万大军,浩浩汤汤地朝河中地区杀去。结果,摩诃末与奥斯曼大败,摩诃末只好带着残兵败将悻悻地返回老家。

image.png

  回到老家以后,摩诃末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卧薪尝胆,埋头厉兵秣马,发哲要一血河中战役的耻辱。两年以后,摩诃末觉得时机成熟了,便私下拉拢了西哈喇汗国,使之成为自己的附庸,又煽动河中地区的穆斯林支持自己,甚至为了鼓动他们的情绪,宣布对西辽王朝发动“圣战”。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摩诃末带领兵马卷土重来,杀进河中地区。双方在恒罗斯附近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后,西辽军队溃败而逃,其主帅塔阳古被摩诃末俘虏。从此以后,摩诃末威名大震,花刺子模帝国正式脱离西辽王朝,开始独立,并迅速地进入了鼎盛时期!而西辽王朝,随着花刺子模和西哈喇汗国的叛变,其他属国也纷纷叛变,王朝彻底迈向最后的破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古尔王朝(Sulala Ghuriyya)是指12~13世纪突厥人在阿富汗斯坦和印度北部建立的穆斯林王朝(1148~1215),中国史籍称郭耳国。亦译“廓尔王朝”,又称古尔苏丹国。

image.png

  王朝简介

  古尔原是阿富汗赫尔曼德山谷与赫拉特之间的一座山名,这里地旷人稀,气候寒冷。首府设于菲鲁兹库。居住在当地的古尔萨木族系从中亚地区迁来的突厥人,他们在加兹尼王朝的巴赫拉姆当政时期(1118~1152)建立了古尔王朝,一共传9个苏丹,统治67年。

  兴起

  第一任苏丹库特布丁·穆罕默德(又称萨曼·侯赛因)臣属加兹尼王朝,并曾两相结亲,后因故结怨,古尔王被加兹尼王巴赫拉姆杀害。库特布丁之子赛福鼎·苏里曾于1148年先后两次兴兵复仇,战败被俘致死。1155年赛福鼎之弟阿拉丁又组织一次强大攻势,占领并焚毁了加兹尼首都,城内王宫、图书馆、花园、学校和一些尖塔式建筑均被烧毁,故阿拉丁被贬称为“世界焚毁者”。

image.png

  鼎盛

  1160年,阿拉丁病故,其侄吉亚斯丁·穆罕默德接位,于1173年占领加兹尼城,任命其弟希哈卜丁·穆罕默德担任加兹尼城和东部边界的总督。希哈卜丁(穆仪兹丁·穆罕默德,印度史称穆罕默德·古尔)在夺取印度境内原加兹尼王朝的属地后,继续向印度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扩张,经过1191年塔劳里战役(塔拉因战役),取得了征服印度次大陆的胜利,伊斯兰教从此亦更深入印度。自1160年起,古尔王朝势力日强,吉亚斯丁主要治理古尔王国本土,其弟希哈卜丁·穆罕默德·古尔则致力于开拓疆界。这时,其版图已包括阿富汗斯坦、波斯的霍拉桑、吐火罗斯坦和印度大部分地区。王朝遵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承认巴格达阿巴斯王朝的宗主权,以“伊斯兰教的捍卫者”自诩。

image.png

  衰落灭亡

  1202年,吉亚斯丁故去。1204年花剌子模军队在黑契丹(中国史称西辽)突厥人帮助下,击溃古尔军队。穆罕默德·古尔本人于1206年在杰卢姆县的达米克被什叶派一信徒暗杀。1215年古尔王朝为花拉子模人所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1160年,阿拉丁病故,其侄吉亚斯丁·穆罕默德接位,于1173年占领加兹尼城,任命其弟希哈卜丁·穆罕默德担任加兹尼城和东部边界的总督。希哈卜丁(穆仪兹丁·穆罕默德,印度史称穆罕默德·古尔)在夺取印度境内原加兹尼王朝的属地后,继续向印度朱木拿河和恒河流域扩张,经过1191年塔劳里战役(塔拉因战役),取得了征服印度次大陆的胜利,伊斯兰教从此亦更深入印度。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