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季孙氏

季孙氏,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卿家贵族。作为三桓之首,季孙氏凌驾于公室之上,掌握鲁国实权。 三桓,是凌驾于公室的鲁国贵族,出自鲁桓公,包括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其中,季孙氏的始祖季友,谥成,史称"成季"。

  季孙氏春秋战国时,鲁国的卿家贵族。作为三桓之首,季孙氏凌驾于公室之上,掌握鲁国实权。 三桓,是凌驾于公室的鲁国贵族,出自鲁桓公,包括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其中,季孙氏的始祖季友,谥成,史称"成季"。

  季孙氏起于桓公之子季友。关于季友,有个传说,说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他的父亲鲁桓公曾经让人卜,卜得"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再让人筮,得乾卦,解作"同复于父,敬如君所"。而他出生,有文在其手曰"友",因此给他取名友。

  鲁桓公除了太子同,还有三个儿子:庆父、牙、友。

  太子同即位,是为鲁庄公。庆父虽然年长于庄公,但是为表示君大于臣,于是自称仲,史称"共仲"。而公子牙、公子友从庄公排行,是为叔牙、季友。

  共仲、叔牙、季友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的始祖。

  庄公宠爱妾室孟任,想立她的儿子般为国君,但是自己的三个兄弟权势日益膨胀,他有些担心。于是,他找来叔牙,说"你看,我也快要不行了,将来该让谁来当鲁国的家呢?"

  叔牙立马回答:"这个嘛,共仲很有才能。"言下之意,那就让共仲来当家吧。

  庄公心里不爽,不久他问季友,"我嘛,考虑立国君的事情,叔牙说共仲很有才能。你说呢?"

  季友想了想,拍着胸脯说:"哥,您放心,我誓死立你的儿子般为国君。"

  庄公一听,好呀,不愧是我的好兄弟!于是他接着说:"可是叔牙……"

  结果,季友带着人马气势汹汹地来到叔牙住处,拿出毒酒,对叔牙说:"老哥,不是兄弟我不帮你,实在是无能为力啊。国君说了,如果你喝了这杯酒,那么保你一家老小平安,还能继续当鲁国的贵族。"

  叔牙一咬牙,喝了,死了。

image.png

  季友漂亮地完成了任务。于是庄公立般为太子,并兑现承诺,照顾叔牙的后人,于是有叔孙氏。

  不知道季友是故意的还是怎么回事,他干掉了叔牙,却没有去解决共仲。也许是没得到庄公的授权吧,毕竟人家共仲身为兄长,却乖乖地在庄公面前自称老二(仲)。

  共仲,也就是公子庆父,他跟庄公妻子哀姜私通,行那苟且之事。叔姜为庄公生了个儿子,叫。为了继续跟哀姜私通,公子庆父许诺立启为国君。

  庄公终于死了,季友立太子般为君。当时庄公还没下葬,太子般尚未正式即位,住在母家党氏。庆父派荦杀般,而季友没有讨伐庆父的实力,只好出逃到陈国。

  庆父立启为国君,是为鲁闵公。

  庆父越来越放肆,日夜跟哀姜私通。结果他把心一横,要干掉闵公,自己来当这个鲁国的家。闵公二年,庆父派大夫卜齮袭杀闵公于武闱。季友听闻,自陈至邾,接庄公妾成风之子申,请鲁人以其为国君。

  庆父忧惧,出逃到莒。于是,季友护送公子申入鲁,并重金贿赂莒人,抓庆父回国。庆父请求让他出逃,季友不肯。于是庆父自杀。

  折叠编辑本段成季执政

  季友立公子申为国君,是为鲁僖公。立共仲之后,时人称作孟孙氏(《春秋》偏要依照共仲的说法,称其为仲孙氏)

  僖公元年,季友帅师败"莒师于郦,获莒拏","公赐季友汶阳之田及费",季友为鲁国相。

  成季相僖公,执政多年,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鲁人作《诗·鲁颂》称赞。

  僖公十六年,季友卒,谥成,史称"成季",其后立为季孙氏,又称季氏。

  至此,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都有了,史称三桓。

  成季之后,季孙氏日益强盛。文子、武子、平子三人辅佐鲁国文宣成襄昭定六位国君,位列三卿之首,独专国政。

  季友的儿子不怎么行,成季死后,鲁国的政权被庄公的儿子遂执掌。公子遂,谥襄,史称襄仲。襄仲,姬姓东门氏

  东门氏执政,先后把与之争权的孟孙氏、叔孙氏打败,独霸鲁国。作为三桓之一的季孙氏怎么办呢?当时是成季的孙子行父当家,他乖乖地依附在东门氏之下,兢兢业业地干活。

  季孙行父,谥文,史称季文子。他是成季的孙子。始见于《春秋·文公六年》:"夏,季孙行父如陈。"

  季文子为人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行,正因为这样,当文宣之时,东门氏权倾一时,孟孙氏、叔叔氏都与之争权,而季文子依附。到了鲁公失政而民不知君、只知季氏的时候,他奋起而怒,赶走公孙归父,执掌鲁国政权。但是季文子并没有像公孙归父那样得意忘形,反而更加俭朴,行事益发谨慎。成公四年,成公到晋国去,晋侯不敬,鲁公很生气(尽管我国弱小,但是我也不是好欺负的),就想跟楚国和好以对付晋国。季文子劝止了成公的糊涂想法。成公七年,吴伐郯而大胜,季文子忧惧,认为蛮夷之地伐中原之国而得胜,鲁国灭亡也在不远。

  成公二年,晋国权臣郤克会同鲁、卫、曹等诸侯伐齐,季文子帅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听盟主晋国号令,发兵攻齐。是为鞍之战,晋国大败齐国。 成公八年,晋国赵穿来,让鲁国向齐国归还当年夺回的汶阳之田,季文子私底下劝说:既然霸主开口,鲁国没别的,还就还,但是当初晋为盟主,率我们夺下城池;再说,汶阳之田本就是我鲁国被齐国夺走的,夺回来合乎情理。如今晋国这样做,大失人心啊。果不其然,成公九年,"为归汶阳之田故,诸侯贰于晋"。

image.png

  季文子执政时期,鲁国以晋国为尊,得其援。成公十六年,叔孙侨如与成公母穆姜私通,想除掉掌权的季文子、孟献子,于是向晋国请求发兵。晋以文子贤,不从。叔孙侨如奔齐。

  成公薨,子襄公午立。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子宿立,是为季武子。

  折叠编辑本段武平之盛

  季文子生季武子,季武子生季悼子,季悼子生季平子。

  季武子,即季孙宿,谥武,史称季武子。

  季平子,即季孙意如,谥平,史称季平子。

  季文子死后,季武子、季平子相继当家季孙氏,执掌鲁国朝政,这个时候的季孙氏强盛,而公室弱,三桓得以凌驾公室之上。

  "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周武王封周公旦于鲁,周成王授周公讨伐管蔡的大权,因此鲁为大国,而有三军。自鲁文公以来,鲁国日渐弱小,而且时常要听从霸主晋国(或者齐国楚国)的号令,如果军多,则贡献也多,这样一来国力不支,于是自减中军,只剩上下二军,属于公室,"有事,三卿更帅以征伐"不得专其民。

  襄公十一年,季武子欲专其民,遂增设中军,三桓分三军之民。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分三军,一卿主一军之征赋。由此公室益弱而三桓渐强。

  襄公十二年,三桓"十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国民不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

  襄公三十一年,季武子不顾叔孙氏的反对,悍然立公子裯为鲁君,是为鲁昭公。

  昭公五年,罢中军,而四分公室,季孙称左师,孟氏称右师,叔孙氏则自以叔孙为军名,"三家自取其税,减已税以贡于公,国民不复属于公,公室弥益卑矣"。

  自此,季孙氏专权,三桓日益强大而鲁国公室日益弱小。

  季武子生子纥,尚未立为卿就死了,于是季武子的孙子季平子继承了季孙氏,并且发扬光大了季孙氏。

  昭公在位年间,季平子执政专权。他为人跋扈,与其他卿家大夫结怨,结果想要摆脱三桓凌驾公室现状的鲁昭公联合郈氏、臧孙氏,讨伐季平子。季平子一时慌了,连忙请罪。再三请罪而昭公不放弃攻打他的意愿,于是双方交战。此时,作为三桓的叔孙氏、孟孙氏发兵援救季孙氏,击败鲁昭公的军队。昭公无奈地逃到齐国。齐国伐鲁,气焰嚣张,自称"主君",完全把逃难的昭公当成大夫看待。昭公于是往晋国求助。季平子却早有一着,他重金贿赂了当时晋国六卿,结果晋国让昭公暂居干侯。从此,季平子摄行君位,俨然鲁国君主。

  季平子的这种僭越行为影响深远,日后他的家臣阳虎作乱,不能不说是受此影响,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至于他以人牺祭亳社的事情,只能说明当时的惯例是这样。

  季平子生季桓子,季桓子生季康子。

  季桓子,即季孙斯,谥桓,史称季桓子。

  季康子,即季孙肥,谥康,史称季康子。

  定公五年,季平子卒。阳虎作乱,囚季孙斯,逼季孙斯盟约。定公七年,阳虎执政,把季孙氏占据的权位抢走。定公九年,季桓子为首的三桓把阳虎赶走,总算把权位夺回。定公十年,叔孙氏的家臣侯犯又作乱。平定祸事不久,定公让孔子执政。

  孔子下令毁三都(季孙氏的费城、叔孙氏的郈城,孟孙氏的成城)。为了让夫子成功,作为季孙氏家臣的仲由就对季桓子说:"您看,前几年南蒯依靠坚固的费城作乱,我们连年攻打而不能夺回费城,后来阳虎也连同费城人为乱,祸乱我们季孙氏。而叔孙氏也一样,侯犯凭着坚固的郈城叛乱,围攻了一年多都不能攻克。这些都是因为费城、郈城太过险固,而我们的家臣多次以此而背叛三桓。为了防止后患,不如顺势毁掉费城、郈城。"

  于是季桓子准了,就跟叔孙氏一起毁掉费、郈。然而孟孙氏不肯毁掉老巢成城。于是,季桓子又掉转枪头,唆使定公贪欲,弄得孔子很不是滋味。最后,三桓把孔子赶出了鲁国。

  定公十五年,定公薨,子哀公蒋立。哀公三年,季桓子弥留托孤,说如果妻子南孺子生下来的是男孩,那就立这个孩子为季孙氏的家主;如果是女的,那就让季孙肥当季孙氏的家。

  桓子死了,季孙肥成为实际上的家主。桓子快要下葬的时候,南孺子生了个男孩。这个时候,季孙肥正在朝堂上跟哀公等人聊天呢,老正就抱着孩子来了,整一个二愣子的模样,说:"当初,家主说要是生了个男孩,就请告诉国君您,立那孩子为季孙氏的家主。"这样一来,季孙肥就很尴尬,只好对哀公说:"既然是家父的遗命,那就请您让我卸下季孙氏家主的重担吧。"哀公就派大臣共刘去查查这件事,看是不是属实什么的。结果没想到,那个男婴被人杀死了(史书没记载谁干的,但是八九不离十,应该是季孙肥害死的,他不用动手,他的手下自然就会做得妥妥帖帖)。当时男婴死了,老正一看苗头不对啊,立马逃出鲁国,到卫国去了。这事情自然不了了之了。季孙肥就顺顺当当地成为季孙氏的头,史称季康子。

  季桓子、季康子不思为国家奔忙,恋栈权位,只知道争权夺利,结果鲁国日益衰微,而三桓离心。阳虎、孔子执政,季孙氏遭到削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公元前572年的一个晴朗的早上,位于中原以东地区的鲁国迎来了新任国君鲁襄公。在瞬息万变,权力更替日趋频繁的春秋战国,哪怕是想成功预测十年后的政治格局,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三桓家族历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终将有权力的轮回,终将有人会成为实质上的宗主。宣公、成公时代的两朝元老季文子已是到垂暮之间,而叔孙氏和孟孙氏都有新的人物出现,叔孙氏由叔孙豹统领,孟孙氏则由孟献子掌管,当年叔孙侨如扰乱后宫所引发的鲁国动乱,为三桓家族的凝聚共识提供了巨大基础,在季文子的主持中,三桓家族成为铁三角。

  非三桓的公族,也各有各的发展,归父被赶出国门之后,落魄的东门氏已经改名换姓,成了子家氏;像臧氏这样的小公族还是牢牢地做着国君的死党,鲁国的内部局势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稳定。季文子居功至伟,因此其子季武子当仁不让成为鲁国最大权臣。而一件大事的发生彻底改变了鲁国的命运,那就是季文子,叔孙豹,孟献子这样既专权又尊重国君的三桓领袖相继去世了。他们在世的时候,鲁国国君还能得到三桓宗主的尊重,等到新的三桓宗主掌权之后,尤其是季武子推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的政策,国君的尊严就越来越不重要了。

image.png

  古今中外摄政的政治家大体上分为三种,第一种为自己争权,第二种为国家谋利,第三种不争权也不为国,只求自保。季氏的季武子总得来说应该是第一种政治家,他不像他父亲一样谦逊谨慎,对国君显得很本分,对敌人最狠辣也不过就是赶出国门。他的政治目标很明显,就是统一三桓,共同架空国君。他成为三桓的核心人物之后,孟氏和叔孙氏意识到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不再大动干戈,决心和季氏同仇敌忾。但是孟氏,叔孙氏和季孙氏自己的宗族内部并不都是和平的。比如叔孙一族的内斗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习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叔孙豹作为辅政重臣,跟季氏家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叔孙侨如的前车之鉴后,叔孙豹更多的是对国君和周礼的服从。但叔孙豹并非是愚者,他不能做叔孙侨如,他也不能做季孙氏,他更多的是对众生的一种怜悯之情,即便对周礼非常尊崇,可是在某些细节上面叔孙豹仍然是反对周礼的。叔孙豹曾被送到齐国做人质,在离开鲁国边境的时候与一个女人生下来一个长得非常丑陋的孩子叫竖牛。丑陋的竖牛到底是不是叔孙豹的孩子,史学家对此还有争议,有的认为叔孙豹是接盘的,那个妇人除了叔孙豹还有别人,竖牛并非亲生。有的认为竖牛就是私生子,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不便让他认祖归宗。

  叔孙豹因之其家族和智慧,在齐国得到国氏垂青,与国氏联姻。所谓门当户对,鲁国的叔孙氏和齐国的国氏,都是大族,甚至多少都能跟周天子扯上半毛钱关系,骨子里就是贵族,叔孙氏在齐国与国氏女子生下了孟丙、仲壬两个日子。那么那个不知道哪里出现的竖牛,身份就显得很是奇怪。按照周礼的规则,这个竖牛是没有存在价值的,就是能够回到叔孙氏,也不过是三流四流之外的庶子。但是无论怎样,仁慈的叔孙豹还是把竖牛留在了身边,还让他参了政。万万没想到,竖牛对自己的身份充满自卑,同时对叔孙氏的两个兄弟非常不满和妒忌,为了争权夺利,害死了叔孙豹的两个儿子,好在苍天有眼,竖牛被叔孙豹的孙子们杀死了,叔孙家族的内乱才被平定。

  和叔孙氏不同,孟氏内部一般都是和平地更迭。孟氏的孟献子去世后,孟庄子继承了孟献子确立的军赋办法继续造福百姓,也能称得上一个出色的宗主,但是他很快也过世了。他死后,他的幼子孟孝伯在与季武子长子的共同谋算下,顺利成了新宗主。但是好在长子秩没有反抗,接受了这个现实,没有酿成孟氏的内斗。但是,这位孟孝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待政敌不择手段。此时孟氏的对手是由臧纥领导的臧氏。

  臧氏的宗主臧纥这个人非常贤明,虽然矮小但是聪明,他和季武子一向交好,季武子想要废长立幼都要找臧纥想办法。但是臧纥用的方式有点过激了。所谓审时度势,如果臧氏家族的力量还处于臧文仲时代,或许还能与三桓家族平分秋色,可是时代不同,结果也就不同。臧纥公开与孟孙氏为敌,认为可以笼络孟孙氏为自己所用,可惜的此时的孟孙氏与季孙氏是稳固同盟,此后数年之间孟孙氏就联合季武子将臧纥逐出鲁国。实际上季武子驱逐臧纥本身就是可以让权力百川归海,最终为三桓家族所用。驱逐臧纥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至于谁提出驱逐的议题,本身并不是很重要。

  不论是怀持野心的少年还是老谋臣算的臣子,鲁国的朝堂上笼罩着权力的阴霾。三大家族始终坚持着不到最后一秒绝不放弃的信念,其间充满着各种逆袭、反转的情节,而主角始终都是季孙氏。这个时期的季武子其实一直都在螳螂捕蝉,他和孟氏一样不喜欢并非三桓出身的臧纥,他对臧纥的信任和友好只是为了算计臧纥的阴谋。他使用的一石二鸟之计,既赶走了臧纥,又完成了废长立幼的心愿,算盘打得可真是精明。然而作为一国之君的鲁襄公,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真是令人十分无奈。公元前542年,鲁襄公在虚君的位子上去世了,幼子鲁昭公在太子姬野死后,登上了鲁国国君的宝座,见证了叔孙氏内部混乱局面的他,会不会真的给三桓带来麻烦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今天还想要说一说这位不怎么出名的鲁国国君,他是鲁襄公姬午。姬午在鲁国的国君史上也是没有存在感的国君。《周礼》记载:“天子六军,诸侯大国三军”。伴随着国家力量的不断削弱,当年的大国鲁国由于国家财政薄弱,已经将三军裁减为两军,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鲁国常常不愿意参加诸侯们之间的战争,国君的力量相对也大为削弱。姬午执政时间很长,可是大多数时候国政大事皆为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家族所控制。

  《史记》里有:“成公卒,子午立,是为襄公。是时襄公三岁也。” 姬午即位的时候才只三岁而已,根本没有管理国政的可能,季孙氏家族已经在朝政中享有绝对的权力,虽然季孙行父已经老得快死掉了,但好歹是三朝元老,年幼的姬午和其后宫的母后,还是要封季孙行父为相国,以维持国家的稳固。姬午即位两年而后季孙行父就老去,而其儿子季孙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与三桓家族共同掌握国政。他们会如何管理鲁国呢?

  季孙氏是以廉政为准则的,就是极度推崇廉洁自律,这种风气也影响到三桓家族的孟孙氏和叔孙氏,季孙行父所推行的初税亩制度,在姬午时代初见成效,国家财政有所增加,因此后来的季孙氏宗主,也是鲁国的相国季孙宿才会“欲专其民,遂增设中军,三桓分三军之民”,一方面是要明确鲁国的大国地位,一方面则是要肯定初税亩的变革成绩,还有一个目的,增设三军更能平衡三桓家族持续数十年的矛盾纠葛,让三桓家族的利益分割趋于均衡。

  当权臣强,国君则弱,军队为三桓所掌控,而三桓掌控军队的目的是“欲专其民”,就是三桓不仅控制了朝堂,就连鲁国的百姓也完全在其掌握之中。“十二分其国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国民不尽属公,公室已是卑矣”,明里季孙、孟孙、叔孙三家各自所分国民不比国君多,实际上三桓相加就比国君要多。国民的数量代表着税赋的数量,也就是说三桓的财力已经远超国君,鲁国国君姬午要与三桓对抗,在财力上就已经输了。

image.png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民间百姓持续开垦荒田,这些荒田成为百姓们的私田,也成为百姓们赖以改善生存环境的承载。可是当季孙氏推行初税亩而后,新的制度体系把这些曾经是荒田的土地也纳入税收范畴。季文子的“家无衣帛之妾,厩无食粟之马,府无金玉”,从某种层面上就是向鲁国百姓们说明税收并没有进入季孙氏的私囊,而是“三家得七,公得五”,让百姓们知晓税收的去向,季孙氏这样的大贵族都不会私藏财富,都要厉行节俭,那么普通百姓们有什么理由反对初税亩呢?

  “政自之出久矣,隐民多取食焉。为之徒者众矣,日入慝作,弗可知也。”大量的国民成为三桓家族的打工者,国君姬午反而成为“失民”的君主,能够使唤的人少了,国库的钱又少了,自然国君对国政大事的控制力更会持续减弱,所谓“失民久矣,焉能逞其志”就是如此。三桓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国君的人搞得少少的,这本该是失礼的事情。任何时代皆为如此,你身边人多了,你就算做的是错事,别人也认为你是对的。三桓家族越来越受到朝臣们拥戴,国君反而更是人微言轻,此后三十余年任凭三桓架空,鲁国大衰,从此而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说起东夷诸国,不得不提淮夷诸稽国(见诸稽国篇),提到诸稽国,更不得不提大彭国(今江苏徐州一带,见彭国篇)。据《史记·楚世家》记载,陆终有六子,其中第三子为彭祖,彭祖得封彭地,建立大彭国。传说“彭祖八百岁”,即大彭国存在了八百年。在这八百年大彭国历史中,大彭国得到了空前发展,并分裂出两个国家,一个是豕韦国(今河南滑县一带,见韦国篇),一个就是诸稽国。这三个兄弟之国在夏商时期的淮夷地区非常强盛,对正统王朝形成了严重挑战。直到商武丁时期,才被一举摧毁。《国语·郑语》记载:“彭姓彭祖、豕韦、诸稽,则商灭之矣。”意思是彭姓的大彭国、豕韦国和诸稽国,都是商武丁时期灭亡的。其中诸稽国亡国后,国人分裂成两支,一支南下至浙江中北部,重建诸稽国;另一支则北上至今山东诸城一带,建立诸国。

image.png

  “诸”的最早字形是“者”,甲骨文分为上下两部,下面是“一堆篝火”,上面是“一个架子”,其形像为上古时期部落族人架火烧煮、聚众社交的真实写照。后来金文把下部甲骨文衍变为“口”,字义转化为“言说”,变成了族人聚众烤火进行交流,即“围火而谈”。随着语境的变化,“者”的字义开始细分,“者”下添“火”变成“煮”;“者”傍加“言”成了“诸”。这便是“诸”的来历。“战国越王者旨於睗(shì)剑”的剑身上刻有“者旨”,即“诸稽”两字各取一半的最早写法。

  春秋时期诸国位于齐鲁莒三国交界之地,西周及春秋早期的诸国历史已经成了谜,史书中出场时已经成了鲁国的邑,据《左传·庄公二十九年》记载:“冬十二月,城诸及防。”说得是公元前665年冬,鲁国开始在诸地和防地筑城。杜预注:“诸、防,皆鲁邑。”这个诸地即诸国故地,也就是说,诸国至少亡于前665年。而《左传·文公十二年》又记载:“季孙行父帅师城诸及郓。”说得是公元前615年,鲁国的季孙行父(季文子)帅师到达诸地,开始筑造诸城和郓城。这说明在时隔50年后,诸城成了季孙行父的食邑,因诸城是季孙行父重建的,故后人称诸城为“季孙城”或“行父城”。我们都知道,春秋中晚期,鲁国有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大家族,史称“三桓”,显赫一时。而“三桓”中实力最强者为季孙氏,开创“三桓”的正是这位季孙行父,他执政鲁国长达三十余年。

  到了春秋末年,据说越王勾践灭吴后,为北上争霸,一路广僻国土,疆域一度达到山东沿海的琅琊、诸城一带,还将国都迁往琅琊,估计这个时侯的诸邑已经沦为越国疆土。最终越国北上图霸没能成功,疆域逐渐缩水,又退回到越国故地,这个时候的诸邑又转辗到了齐国的囊中。诸国亡国后,国人以诸为氏,形成诸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

结语

季孙氏起于桓公之子季友。关于季友,有个传说,说他的母亲怀孕的时候,他的父亲鲁桓公曾经让人卜,卜得"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间于两社,为公室辅,季氏亡,则鲁不昌",再让人筮,得乾卦,解作"同复于父,敬如君所"。而他出生,有文在其手曰"友",因此给他取名友。
更多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