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夏国
晋太元十六年(391年)北魏攻杀刘卫辰,其子赫连勃勃奔后秦,为安远将军。晋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袭杀岳父、后秦高平公没弈干,并有其部,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改姓赫连,建立大夏政权。不断侵扰后秦北边,前后俘获、坑杀数万。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发胡夏10万众筑都城统万城(今称白城子,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纳林河乡与陕西省靖边县红墩界乡交界处的无定河北岸流沙之中)。刑杀工匠数千人。夏凤翔六年(418年),赫连勃勃乘东晋灭后秦,乘虚轻取长安,在霸上(今陕西西安东)即帝位,国势更强。
公元407年,后秦边陲羽翼渐丰的刘勃勃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了,是年五月,借口后秦和他的死敌拓跋魏国缔和是对他的不公为由,刘勃勃正式脱离了姚兴的统治,而同年六月,刘勃勃正式建国,国号为大夏。这个国号按刘勃勃的本意是追究自自己的先祖匈奴夏后氏,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这个时候归附与刘勃勃的,已经不在是保留着当初纯正的血统的匈奴了,甚至连“胡父鲜卑母”的铁弗部都算不上,只是“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的民族杂烩而已―――这个称呼或者略带感情色彩,不过暂时我找不到更好的比喻了―――,因此,在更多的时候,刘勃勃的夏国被称呼为胡夏国。
而在立国之后,刘勃勃的名字有了变化,《魏书.列传之八十三》中认为“屈孑耻姓铁弗,遂改为赫连氏,自云徽赫与天连;又号其支庶为铁伐氏,云其宗族刚锐如铁,皆堪伐人。”―――而网友cinason则引文认为“关于‘赫连’名称的解释,汉语记载的‘徽赫实与天连’当然是附会之说,但从中也透露出‘赫连’的本义当与‘天’有关;胡语的‘祁连’、‘撑犁’等指‘天’的词与之音近;而‘胡者,天之骄子也’,单于的全称即含‘天子’之义,由此可见,改用‘赫连’的称号为姓也是恢复古老匈奴传统的一种象征。”我没有见过引文的来源,这里姑且做一个注解。
但是,赫连勃勃的胡夏国却和同时期的若干个国家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这个国家在建国的时候,非但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固定疆土可言,而在建国的初期,它的创建者也并不热衷于开疆廓土这些在立国者看来是及其自然以及稀松平常的事情。在赫连勃勃的带领下,初生的胡夏国的百官以及她所谓的子民们,几乎是以一种全民皆兵的状况,在后秦的疆土上肆意的掠夺。
对于这种情况,赫连勃勃的大臣们也有看不过去的,有人就如此上书“陛下将欲经营宇内,南取长安,宜先固根本,使人心有所凭系,然后大业可成。高平险固,山川沃饶,可以都也。”但是,面对这样的建议,赫连勃勃却一笑了之,并回复道“卿徒知其一,未知其二。吾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姚兴亦一时之雄,关中未可图也。且其诸镇用命,我若专固一城,彼必并力于我,众非其敌,亡可立待。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待姚兴死后,徐取长安。姚泓凡弱小儿,擒之方略,已在吾计中矣。昔轩辕氏亦迁居无常二十余年,岂独我乎!”《晋书.载记第三十》,这段文字真是对游击战术的高度概括,就是用在今时今日,也毫不为过。《晋书》能保留此段文字,真是一大快事。
战略
其实赫连勃勃设计出这样的一个战术方针,其实也是事出无奈更多一点吧。从他后来建立统万城来看,他对于根据地还是有着相当严肃的认识的,而之所以在现阶段并没有一个严谨的国土计划,前面文字固然是条件之一,而另外一个,恐怕也和他目前的手下情况有所关系。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赫连勃勃现在所拥有的兵力,是以游牧民族为主体的,而如果用这些游牧民族来和已经在城防上具有相当的水准的后秦部队打一场堂堂正正之战的话,即便是孙武在世,只怕也只有失败一途吧。舍己短而扬己长,赫连勃勃不愧是一代名将。
采用这样的游击战术的胡夏军,很快的就让拥城自重的后秦尝到了苦头。甚至到了“岭北诸城门不昼启”的程度,就连后秦皇帝的姚兴,这个曾经击败前秦苻登的名将也对此无能为力,面对形如鬼魅,无可下手的胡夏军,只能哀叹自己没能早点采纳姚邕的意见。
面对后秦的坚壁清野,缺乏攻城实力的赫连勃勃把目光暂时的投向了西部的又一个力量,也就是前文提到过的鲜卑的一个苗裔部族秃发部所建立的南凉。秃发一部,按《魏书.列传八十七》的说法是“鲜卑秃发乌孤,八世祖匹孤自塞北迁于河西。其地东至麦田、牵屯,西到湿罗,南至浇河,北接大漠。”此说法同《晋书.载记第二十六》,由是可见秃发一族和拓跋一族的血缘亲近程度。而“秃发”这个姓氏的来源也很有意思,按《晋书》的说法是“寿阗立。初,寿阗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寝而产于被中,鲜卑谓被为‘秃发’”。但是,和同为鲜卑一族的慕容以及拓跋两部不同的是,秃发部尽管上位者多仰慕中华文化并有极高的造诣,在社会的组织结构乃至政治体系上,秃发部却还是原始的很。这一点,南凉自己也明白的很,南凉的大臣就有过一段这样的评价“昔我先君肇自幽、朔,被发左衽,无冠冕之义,迁徙不常,无城邑之制,用能中分天下,威振殊境。今建大号,诚顺天心。然宁居乐士,非贻厥之规;仓府粟帛,生敌人之志。且首兵始号,事必无成,陈胜、项籍,前鉴不远。宜置晋人于诸城,劝课农桑,以供军国之用,我则习战法以诛未宾。若东西有变,长算以縻之;如其敌强于我,徙而以避其锋,不亦善乎!”《晋书.载记第二十六》,这段话在《晋书》中被认为是出自秃发利鹿孤的部将鍮勿仑之口,但也有说法是秃发利鹿孤的弟弟,也就是后来成为南凉的国王的秃发傉檀所说的。赫连勃勃在缺乏可以支持军队运转,这个时候的胡夏国,我以为仅仅只是抱有国名和一个粗糙的官爵体制,并没有任何可以支持国家机器正常运作的自我资源,以秃发傉檀不同意和亲为名,将战火点向了已经安逸了许久的南凉。
面对如虎如狼一样的胡夏军,南凉军顿时失去了阵脚。事实上,这几年南凉被经营的有声有色,主要还是要归功于南凉此时的君主秃发傉檀。此人如果从外交上来看,就是夸称十六国时代的第一高手,也并不为过。兵不刃血而取西凉重镇姑臧,实在是第一流的杰作。但是,如果从军事才干而言,则秃发傉檀连中流只怕也是勉强的很。而如此秃发傉檀,面对堪称第一流战将的赫连勃勃,后果可想而知了。初战,赫连勃勃率骑二万,自杨非至于支阳三百余里,杀伤南凉将士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次战,赫连勃勃面对秃发傉檀的亲自出击,在自己被射伤的情况下,率领胡夏军逆境而上,奋战八十余里,杀伤南凉万人,斩大将十余人。而这还不算,按《晋书.载记第三十》的说法,“以为京观,号‘髑髅台’,还于岭北”。关于胡夏国的“骷髅台”,还有一个说法见《魏书.列传八十三》“及裕擒泓,留子义真守长安,屈孑伐之,大破义真,积人头为京观,号曰“髑髅台”。”看来赫连勃勃之凶名,南北都有风闻。
有了南凉的资源,赫连勃勃得以从容继续他的既有战略―――赫连勃勃的初期游击战术,可以说是针对自身不完善点的一个最好的修正,而让他真正可以在战略层面上考虑灭后秦问题的,则是在他获得了后秦的镇北参军王买德之后,此人真正将赫连勃勃的天才战术和胡夏国的存亡大战略结合在了一起,采用了持久战略,逐渐的改变着两方的力量对比―――不断的消耗着后秦的实力。这样下去往复数次,曾经为中原一大国,以宗主国的身份支配着凉州各小国的后秦终于在这样的持续性失血中被消耗的一干二二净,这也最终导致了它在其后不久为刘裕所灭―――关于它如何被灭的,可以参考《南北志―――南朝篇》。
建都
在根基差不多稳下来了之后,赫连勃勃终于决定认真考虑一下建都问题了。公元413年,也就胡夏国建立之后的第六年,赫连勃勃征伐民众十余万众,在今天的陕西靖边县红搀界公社白城子附近以当初救他出生天的叱干阿利为总监,筑起了一座坚城。而这个城市,其建造过程是相当的血腥和残忍的,《晋书.载记三十》称“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这个城市的名字,根据赫连勃勃本人的看法是“朕方统一天下,君临万邦,可以统万为名。”名为统万城。
同时重用后秦降将王买德为谋士,设置百官、衙署,建立健全国家制度,图谋发展。赫连勃勃生性残暴,草菅人命,杀戮无度。凡造兵器完成后必杀工匠,死者数千;经常自立城头,手执弓剑,见不顺眼者,辄杀之,臣下进谏,视为诽谤,先割舌头而后杀头。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公元418年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璝镇守,赫连璝为“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谥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赫连昌继位。
灭亡
真兴七年(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次年(426年)北魏攻取长安,427年降统万城,428年3月又陷安定城,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谅自称夏皇帝。胜光四年(431年)赫连定灭西秦,又欲渡黄河击北凉遭吐谷浑袭击,兵败被俘,被送于北魏,夏亡。夏国共存在26年(406年-43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赫连勃勃(381年-425年),原名刘勃勃,或字敖云(北魏皇帝拓跋嗣给他取个侮辱性名字“屈孑”,屈孑是卑下之意,《晋书》误作为其表字。),匈奴铁弗部人,十六国时期胡夏国(又称赫连夏)建立者。其父刘卫辰曾被前秦天王苻坚任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407年,刘勃勃杀没弈干,并吞其部众,自立为天王,大单于,国号夏,年号龙升,定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
赫连勃勃为政残暴嗜杀,狂妄自慢,关中人民受害极深。413年,改姓赫连。418年,乘东晋将领刘裕灭后秦急于南归之机,攻取长安,在灞上(今陕西蓝田县)称帝。不久回师,因统万宫殿完工而刻石于城南,歌功颂德。425年去世,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嘉平陵。
赫连勃勃是铁弗匈奴部人,是匈奴右贤王去卑的后代,与前赵光文帝刘渊同族。赫连勃勃的曾祖父刘虎,在前赵昭武帝刘聪在位时,因是宗室的缘故被封为楼烦公,任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雄据肆卢川。刘虎被鲜卑拓跋部首领拓跋猗卢打败后出居塞外。赫连勃勃的祖父刘务桓招集部落,其部再次强盛。后赵皇帝石虎派遣使任刘务桓为平北将军、左贤王、丁零单于。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入居塞内,前秦天王苻坚任命他为西单于,督摄河西各族,屯驻在代来城。
到前秦分裂时,刘卫辰拥有朔方之地,军队有三万八千人。后来北魏军队前来攻打,刘卫辰命令他的儿子刘力俟提抵抗,被魏军打败。魏军乘胜渡过黄河,攻克代来,俘获并杀死刘卫辰。赫连勃勃便投奔叱干部。叱干他斗伏打算把赫连勃勃送给北魏。叱干他斗伏兄子叱干阿利原先戍守大洛川,听说准备送走赫连勃勃,于是飞速前去劝谏说:“鸟雀在走投无路时投入人的怀抱,尚且应该帮助免于祸难,何况赫连勃勃国破家亡,向我们归顺呢?即使容不下他,也应该由他投奔别处。现在抓起来把他送给北魏,不是仁者所为。”叱干他斗伏害怕被北魏责罪,没有听从。叱干阿利暗中派出勇猛之人在路上把赫连勃勃抢走,把他送到后秦的高平公没奕于那里,没奕于把女儿嫁给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身高八尺五寸,腰带十围,生性善辩聪慧,风度仪表很美。后秦皇帝姚兴见到他,非常惊奇,对他深表敬重,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加任奉车都尉,经常参预军事与国政的大事,对他的亲宠和厚遇超过功臣和老臣。姚兴的弟弟姚邕对姚兴说:“赫连勃勃天性不仁,难以亲近。陛下对他宠遇太过分,臣下对此有些疑惑。”姚兴说:“赫连勃勃有匡时救世的才能,我正要用他的才艺,和他一起平定天下,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任命赫连勃勃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让他帮助没奕于镇守高平,把三城、朔方的杂夷以及刘卫辰的部众三万人分给他。让他为攻打北魏而侦察敌人。姚邕极力规谏,认为不能这么做。姚兴说:“你怎么知道赫连勃勃的性情脾气?”姚邕说:“赫连勃勃傲慢地奉事主上,残忍地治理军队,贪婪暴虐不讲亲情,对于去留看得很轻,如果亲宠他超过分寸,最终会成为边境上的祸害。”姚兴这才作罢。
义熙二年(406年),姚兴任命赫连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把三交五部鲜卑以及杂族共二万多部落配给他,镇守朔方。当时河西鲜卑杜崘向姚兴进献八千匹马,渡过黄河,到达大城时,赫连勃勃把马匹扣留下来,召集他的三万多人假装去高平川游猎。同年,赫连勃勃袭击并杀死他的岳父没奕于,兼并没奕于的军队,人马达到数万人。
义熙三年(407年),赫连勃勃叛秦自立,自称天王、大单于,赦免境内罪犯,建元龙升,设置和任用百官。赫连勃勃认为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代,故国号大夏。任命其长兄赫连右地代为丞相、代公,次兄赫连力俟提为大将军、魏公,叱干阿利为御史大夫、梁公,弟弟赫连阿利罗引为征南将军、司隶校尉,若门为尚书令,叱以鞑为征西将军、尚书左仆射,乙斗为征北将军、尚书右仆射,其余的人依次授任官职。
同年,赫连勃勃讨伐鲜卑薛干等三部,打败三部,一万几千人投降。再前往讨伐后秦三城以北的各处边防驻军,杀死后秦将领杨丕、姚石生等。赫连勃勃的各将领劝谏说应坚守,赫连勃勃不听,各将领又对赫连勃勃说:“陛下准备要统治天下,往南攻取长安,应该首先巩固根本,使人心有所依托,这样以后大业才可以成就。高平险阻坚固,山川肥沃,可以作为国都。”赫连勃勃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大业草创,军队不多,姚兴也是当世的雄杰,关中还不能图谋。而且姚兴的各方镇都服从命令,我们如果专心固守一城,他们一定会合力对付我们,我们的军队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就会灭亡。我们风云般急速前去,出其不意,他们救援前军我们就攻打后军,救援后军就攻打前军,使他们疲于奔命,我们则从容自若,不出十年,岭北、河东就会全部归我所有。等到姚兴死后,再逐步地攻取长安。姚兴的儿子姚泓是个平庸懦弱小儿,擒获他的计谋策略,已经在我的算计之中。从前轩辕氏也曾经有二十多年迁居无常,难道单是我一个人吗!”于是侵犯掠夺后秦岭北地区,岭北的各个城门白天不敢打开。姚兴感叹说:“我不采用姚邕的话,以致到如此地步!”
赫连勃勃最初僭号时,向南凉君主秃发傉檀请求娶他的女儿为妻,秃发傉檀没有答应。赫连勃勃很生气,率领二万骑兵攻打秃发傉檀,从杨非打到支阳共三百多里,杀伤一万多人,抢掠二万七千人和数十万牛马羊回来。秃发傉檀率领军队追赶,将领焦朗对秃发傉檀说:“赫连勃勃天性豪雄,治理军队严厉整肃,不能轻视。现在他凭着抢掠到的资财,率领着盼望归去的战士,人自为战,难以和他争胜。不如从温围向北渡河,到万斛堆,凭借河流建造营寨,扼制住咽喉要地,这是百战百胜的办法。”秃发傉檀的将领贺连愤怒地说:“赫连勃勃用残余之力,率领乌合之众,反叛作乱,构成祸患,侥幸有了大功绩。现在他牛羊多得堵塞道路,财宝多得像山一样,窘迫疲敝之余,人人怀着贪求之心,赫连勃勃再也不能督率策励士兵来抵抗我们。我们用大军去攻打他们,他们一定会彻底崩溃。现在率领军队避开他们,是向敌人显示怯弱。我们的军队气势正盛,应该迅速追击。”秃发傉檀说:“我追击之计已定,敢劝谏的人杀死!”赫连勃勃听到消息后非常高兴,就在阳武下狭口处凿开冰凌埋车轮来堵塞道路。秃发傉檀派善于射箭的士兵射他们,射中赫连勃勃的左臂。赫连勃勃率领军队迎战,把秃发傉檀打得大败,追赶八十多里,死伤数以万计,杀死南凉十多员大将,把尸首堆成了封土的高台,取名为“髑髅台”,返回岭北。
赫连勃勃和后秦将领张佛生在青石原交战,打败张佛生,俘获和杀死五千七百人。姚兴派将领齐难率领二万军队来攻打赫连勃勃,赫连勃勃退到河曲。齐难因为离赫连勃勃已经很远,就放纵士兵四处抢掠,赫连勃勃秘密地派兵伏击齐难,俘获七千多人,收缴他们的战马兵器。齐难领兵后退,赫连勃勃又追击到木城,攻克木城,擒获齐难,俘获一万三千人,一万匹战马。岭北的夷人、汉人向赫连勃勃投降归附的有数万,赫连勃勃设守宰来安抚他们。赫连勃勃又率领二万骑兵进入高冈,到达五井,抢掠七千多户平凉的杂胡分派到后军里,进驻依力川。
姚兴前来攻打,到达三城,赫连勃勃趁着姚兴各路军队还没有会合,率领骑兵攻打他们。姚兴非常害怕,派他的将领姚文宗迎战,赫连勃勃假装后退,设下埋伏等候。姚兴派他的将领姚榆生等率兵追击,赫连勃勃的伏兵夹击,把他们全都俘获。姚兴的将领王奚在敕奇堡聚集三千多户羌人,赫连勃勃进攻王奚。王奚骁勇有力,短兵相接时,赫连勃勃的士兵有很多受伤。赫连勃勃便筑堤坝截断水流,敕奇堡里的人们很窘迫,把王奚抓起来投降。赫连勃勃对王奚说:“你是个忠臣!朕正要和你一起平定天下。”王奚说:“如能蒙受大恩,让我早死,这就是恩德。”于是和亲近的数十人一起自杀而死。赫连勃勃又到黄石固攻打姚兴的将领金洛生,到我罗城攻打弥姐豪地,都攻克,把七千多户迁徙到大城,任命其兄丞相赫连右地代领幽州牧来镇守。
同年,赫连勃勃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安定,和姚兴的将领杨佛嵩在青石北原交战,打败杨佛嵩,他的四万五千军士投降,缴获二万匹战马。到东乡进攻姚兴的将领党智隆,党智隆投降,赫连勃勃任命他为光禄勋,把三千多户迁徙到贰城。姚兴的镇北参军王买德来投奔。赫连勃勃对王买德说:“朕是大禹的后裔,世代居住在北方。祖宗有光辉业绩,常常与汉魏为敌国。中期不强大,受制于人。朕不才,不能继承发扬先辈的功业,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现在将要应运兴起,恢复大禹的伟业,你认为怎么样?”王买德说:“自从皇晋失去纲纪,政权南移,群雄对峙,人人怀有问鼎的雄心,何况陛下累世积德,在北方世代继承前王的事业,神明威武超过汉皇,谋略超过魏祖,却不在上天开启之际建成大业吗?现在后秦国政虽然衰败,但是藩镇还稳固,很希望陛下积蓄力量等待机会,详备后再行动。”赫连勃勃很赞赏他,任命他为军师中郎将。
义熙九年(413年),赫连勃勃在境内实行大赦,改年号为凤翔。任用叱干阿利兼领将作大匠,征发岭北十万胡人、汉人,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都城,名曰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北)。赫连勃勃自己说道:“朕正要统一天下,统治万邦,可以用统万作名称。”叱干阿利生性特别工巧,然而残忍刻暴,竟以尘土修筑城墙,如果锥子能插入一寸,就杀修筑的工匠一并筑入墙中。赫连勃勃把叱干阿利看作是忠诚,所以把修建都城的任务交给他。又制造五兵器械,更是极为精锐。做成以后呈送上来,一定有送命的工匠:弓箭射不进钟甲的,就杀死做弓的人;如果射进去,就杀死制造镗甲的匠人。又制造百炼钢刀,上面做了一个龙雀大环,号称“大夏龙雀”,在刀背上铸刻铭文说:“古代的锐利兵器,有吴楚的湛卢。大夏的龙雀宝刀,名冠帝都。可以用来安抚远方,可以用来怀柔逃亡者。就像风吹小草,威力慑服九州。”世人非常珍爱这把刀。再用铜铸成大鼓,那些飞廉、翁仲、铜驼、龙兽之颊,都用黄金来装饰,列在宫殿之前。一共杀了数千名工匠,因此器物无不精美华丽。
后来,赫连勃勃与群臣商议讨伐西秦。王买德劝谏说:“圣贤君主用兵打仗,用德来训导人,而不凶恶。而且西秦是我们的友好国家,刚遭受大丧,如果现在攻打他,这难道是所谓的顺理而行,感应祥和之气的道理吗?如果凭恃军队强大,趁别人大丧的灾难去攻打,匹夫也羞耻做这种事情,何况皇帝呢!”赫连勃勃说:“很好,要是没有爱卿,朕岂能听得到这些话!”
同年,赫连勃勃下书说:“朕的祖先,从北迁到幽朔,改姓为姒氏,因为语言和中原不一样,所以随母氏姓刘。儿子随母亲的姓,不合乎礼。古人氏族没有常规,有的是用出生地作氏,有的是用祖父的称号作氏。朕准备根据义理改姓。帝王,是上天之子,这就是说美好显赫实际上和上天连在一起,现在就改姓叫赫连氏,希望能和上天的意愿相同,长久地享有无尽的吉庆。是上天之尊,不能让旁出的宗族共同拥有,不是嫡系子孙的,都用铁伐作氏,希望朕的宗族子孙像铁那样刚强锐利,都能攻伐别人。”赫连勃勃立妻子梁氏为王后,儿子赫连璝为太子,封儿子赫连延为阳平公,赫连昌为太原公,赫连伦为酒泉公,赫连定为平原公,赫连满为河南公,赫连安为中山公。
赫连勃勃又到杏城去攻打姚兴的将领姚逵。二十天后,攻克杏城,俘获姚逵和他的部将姚大用、姚安和、姚利仆、尹敌等人,活埋两万士兵。
赫连勃勃派御史中丞乌洛孤前往北凉,和北凉君主沮渠蒙逊结盟,说:“自从属金德的晋朝气数终尽,灾祸就困扰着九州,赵魏成了长蛇爬行之废墟,秦陇成了豺狼的巢穴,两朝的帝都,都变成杂草之地,无知的众生,不知道依靠谁。上天追悔所造成的祸患,福运分属两国,疆界贴近,道义相亲,理应敦睦友好,大力救济世上的灾难。自从远古以来,有国有家,不盟誓就无法显明神祇的意志,不同心协力就无法定长久的友好。但是晋国、楚国的和约,吴国、蜀国的盟约,都是血渍还没有干,很快就违背了。现在我们这两家,契约不同于往昔,还没有交谈互相就有了真诚相爱之心,一交谈就怀有一见如故之意,停止战争的警报,共同拥有救世的诚心,协力同心,共同匡救天下。如果天下有大事,就双方举起义旗;宇内清平,就共同效法鲁国、卫国。互相分担平安和危险,互通有无,直到子孙,永远结为盟好。”沮渠蒙逊派他的将领沮渠汉平来结盟。
赫连勃勃生性凶暴,嗜好杀人,没有常规。常常站在城头上,把弓剑放在身旁,凡是觉得嫌恶憎恨的人,就亲自杀死,大臣们有面对面看他的,就戳瞎眼睛,有敢发笑的,就割掉嘴唇,把进谏的人说成是诽谤,先割下其舌头,然后杀死。胡人、汉人都躁动不安,民不聊生。
元嘉元年(424年),赫连勃勃想废太子赫连璝为秦王,立酒泉公赫连伦为太子。赫连璝听说父亲要废黜自己而立赫连伦为太子,于是就率兵七万北伐赫连伦,赫连伦率骑兵三万抵抗,在平城被赫连璝所败,赫连伦被杀。太原公赫连昌率骑兵一万袭杀赫连璝,然后率兵八万五千人回到统万。赫连勃非常高兴,立赫连昌为太子。
元嘉二年(425年),赫连勃勃在永安殿去世,终年四十五岁,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于嘉平陵,太子赫连昌继位。元嘉四年(427年),北魏攻取统万。次年,赫连昌被擒。赫连昌之弟赫连定在平凉僭称帝号。元嘉八年(431年),大夏被北魏所灭。大夏自赫连勃勃立国到赫连定被擒,前后一共存在二十五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十六国时期的胡夏国在公元426年被北魏攻陷都城,皇帝被俘,而这两个国家的纷争几乎从一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公元329年,九岁的拓跋什翼健被兄长送到后赵做人质,请求和好,从此,拓跋什翼健在后赵一住便是十年。
十年后,拓跋翳槐病危,临终前嘱咐诸部大人,务必迎立他的弟弟回国即位,经过一番波折之后,时年十九岁的拓跋什翼健终于回国即位,建立了代国。
建国后的拓跋什翼健设置百官,建立法制,开疆拓土,使百姓安居乐业,东至濊貊(weimo),西至破落那,南距阴山,北达沙漠,全部归服,人口达数百万,并与前燕慕容氏联姻。
匈奴铁弗部左贤王刘卫辰,即后来胡夏国的开国君主郝连勃勃的父亲,派遣使者向前秦投降,请求在内地划给他们农田耕种,春天来秋天走,秦王苻坚同意了。刘卫辰从此进入关内定居,向秦国进献贡奉。
后来拓跋什翼健的妃子慕容氏去世,刘卫辰来参加葬礼,顺便向代国求婚,拓跋什翼健便把女儿嫁给了他。
没多久,刘卫辰掳掠了前秦边境的居民作为奴婢,进献给前秦,苻坚责备了他,让他把百姓放回去,刘卫辰一怒之下就背叛了前秦,一心依附于代国。
到了公元365年正月,刘卫辰又背叛代国,归附前秦,拓跋什翼健率兵东渡黄河,赶跑了刘卫辰。到了七月,刘卫辰再次背叛前秦,被邓羌打败后只得投降。
两年后,拓跋什翼健计划攻打刘卫辰,准备渡河时,黄河还没有封冻,拓跋什翼健命令用草绳阻拦流水,不一会就冻起来了,然而冻得还不够坚固,于是就把苇草铺散在冰面上,冰草相连像浮桥一样。代国士兵踏着它很快渡过了黄河,刘卫辰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来了,只能仓惶逃窜,拓跋什翼健虏获了他部落中的绝大多数人后返回。刘卫辰逃到了前秦,苻坚送他返回朔方,并派兵戍守。
六年后,代国将领长孙斤图谋杀掉拓跋什翼健,世子拓跋寔为了救父亲,被伤及肋骨,后来伤势恶化而死,他的妻子贺野干之女贺氏在二个月后生下了遗腹子,拓跋什翼健为此大赦天下,并给他取名涉圭,这个孩子就是北魏的开国君主,拓跋珪。
时间又过去了五年,刘卫辰亲自担任向导,向前秦请求出兵,于是苻坚派苻洛领兵十万,邓羌、张蚝等人领兵二十万分路攻击代国。
鲜卑白部和独孤部在南面抵御秦军,都被打败了。拓跋什翼健又让外甥,南部大人刘库仁统领十万骑兵前去抵御,刘库仁和刘卫辰同是匈奴人,他与前秦军队在石子岭交战,大败而归。
当时拓跋什翼健身患重病,群臣之中无人可以担当重任,只好率领国人到阴山去避难,结果高车的各个部族趁机全部反叛,四处攻劫掠夺,拓跋什翼健四面受敌,只好又迁移到沙漠以南。到了十二月,听说前秦的军队逐渐撤退了,拓跋什翼健才回到云中。
在拓跋什翼健即位之时,曾经将一半国土授予弟弟拓跋孤,拓跋孤死后,其子拓跋斤却失去了继承的职位,因此心怀不满。拓跋什翼健的世子去世后,孙子仅仅只有五岁,慕容妃的六个儿子全部成年了,由谁来即位还没有确定。
拓跋斤趁机去鼓动拓跋什翼健的庶长子拓跋君,说大王将要立慕容妃的儿子为继承人,想要先杀了你,时机成熟就会动手了。拓跋君信以为真,于是杀掉了弟弟们,顺便把拓跋什翼健也杀了……
消息传到前秦军中,秦军即刻发兵进攻云中,代国兵众四处溃逃,国内大乱,拓跋珪的母亲贺氏混乱之中带着他投奔了自己的兄长贺讷,代国灭亡。
苻坚灭了代国后,想把拓跋氏的子孙全部迁徙到长安,代国长史燕凤再三恳求苻坚:“别部大人刘库仁有勇有谋,刘卫辰则狡猾多变,他们都不适合担当重任,应该将部族一分为二,让这两人分别统领。他们两人历来有深仇,势必不敢首先发难,这是防御边患的上策啊!等到将来代王的孙子长大以后,再立他为代国的国君,这便是陛下对亡国复立的大恩大德啊!”苻坚同意了,让年幼的拓跋珪和他的母亲贺氏归依了刘库仁,将拓跋什翼健成年的儿子拓跋窟咄等人都迁到了长安。
苻坚将代国百姓分为两个部分,黄河以东属于刘库仁,黄河以西属于刘卫辰,让他们各自统领自己的部众。刘库仁安抚逃散的百姓,殷勤周到地侍奉拓跋珪,苻坚为了奖赏他的功绩,任命他为广武将军。
刘卫辰自负能干,对于自己位居刘库仁之下感到非常耻辱,愤怒地杀掉了前秦的五原太守后反叛,刘库仁率兵攻打刘卫辰,一直追击到阴山西北一千多里的地方,俘获了他的妻儿,刘库仁只身逃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胡夏(公元407年-公元431年),为别于三代的夏朝,又称夏国,或大夏、赫连夏,五胡十六国之一。由匈奴铁弗部赫连姓建立的政权。定都万城/后迁:长安/后迁:统万/后迁:上邽/后迁:平凉。先后历三帝,共25年。
赫连氏本为匈奴南单于后裔,内徙后改姓刘,匈奴铁弗部刘卫辰的三儿子,十六国时先依刘渊,后附前秦。及苻坚灭代国,命其首领刘卫辰督摄黄河以西。前秦瓦解后,刘卫辰势力发展,据有朔方之地。在刘卫辰对拓跋珪的战争失败而惨遭族灭的时候侥幸的逃了出来,并投靠了他父亲的朋友,位于三城(今陕西延安)处的薛干部(《晋书》中为叱干部)的族长太悉佛(《晋书》中为他斗伏)。当然了,刘勃勃之举并没有在薛干部上演一个类似王子复仇之类的童话,在对黄河以南的战略根据地的需求以及部族之间的仇恨的双重驱使下,救援西燕未果的拓跋珪奇袭薛干部,迫使刘勃勃不得不再次的逃往。
在后秦的仕途生涯,对于刘勃勃来说,注定是以冲突而收场。尽管后秦的君主姚兴本人对于刘勃勃相当的喜爱,但是,他的大臣们却并不认为这个流亡者是一个安分守己的落魄公子。
公元407年,后秦边陲羽翼渐丰的刘勃勃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了,是年五月,借口后秦和他的死敌拓跋魏国缔和是对他的不公为由,刘勃勃正式脱离了姚兴的统治。同年六月,刘勃勃正式建国,国号为大夏。这个国号按刘勃勃的本意是追究自自己的先祖匈奴夏后氏,但是,这个时候归附与刘勃勃的,已经不在是保留着当初纯正的血统的匈奴了,甚至连“胡父鲜卑母”的铁弗部都算不上,因此,刘勃勃的夏国被称呼为胡夏。赫连勃勃和同时期的若干个国家有一个很大的区别,这个国家在建国的时候,非但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固定疆土可言,而在建国的初期,它的创建者也并不热衷于开疆廓土这些在立国者看来是及其自然以及稀松平常的事情。在赫连勃勃的带领下,初生的胡夏国的百官以及她所谓的子民们,几乎是以一种全民皆兵的状况,在后秦的疆土上肆意的掠夺。
公元417年,东晋围长安,后秦姚泓投降国亡。赫连勃勃乘晋军刘裕还军东返时,南下关中,占领长安。
公元418年,赫连勃勃即帝位于霸上,改元昌武,又改为真兴,仍定都统万城,长安为南都,命太子赫连璝镇守,赫连璝为“领大将军,雍州牧、录南台尚书”等。后来赫连勃勃厌恶太子,想废掉赫连璝另立太子,赫连璝得知后起兵反,被其弟赫连昌所杀。于是赫连勃勃改立赫连昌为太子。
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赫连昌继位。
公元426年,北魏围统万,夺取长安;次年,攻下统万。胡夏的残余势力在关中和陇东与北魏争夺。
公元431年,胡夏趁机灭了西秦,但终于无力对抗,夏主赫连定西迁河西,途中被吐谷浑袭俘,夏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查看更多